第86章 大忽悠袁崇煥,五年平遼!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位麵。
“武將搭配宦官,這個搭檔組合倒是新穎。”
崇禎皇帝此事記錄在案,隨後放下狼毫大筆,認真思索起來。
他忽然想起一句老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統兵將領在外作戰,與國君相隔千裏之遙,國君無法像將領那樣了解前線的戰況,他們下達的命令,很容易就會讓大軍陷入不利的局麵,俗稱瞎指揮。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在外統兵的將軍可以相機抗旨,以保證大軍的勝利。
從將領和國家的角度來說,這句話像是一句千古美談。
但問題就在於對於國君來說,武將坐擁數萬大軍,原本就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再動不動來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些猜忌心極重的國君肯定就吃不好睡不香。
崇禎皇帝和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猜忌心極重,從不相信任何人,更別說在外的統兵將領。
可在大明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他又不得不依賴那些人抵抗外敵的侵略。
這就導致他的性格看起來非常擰巴,嘴上說著重用別人,但心裏麵卻始終不放心,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立刻要將人帶迴京城審問處斬。
但天幕裏的朱由檢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思路。
用信得過的宦官去搭配在外統兵的將領,替自己盯著他們,自己也就不用整日裏疑神疑鬼了。
自從看到天幕之後,崇禎皇帝也潛移默化的學到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樣對身邊的宦官深惡痛絕,而是學會了如何利用每個人的價值。
宦官也有宦官的價值,沒必要因為一個魏忠賢,還有東林黨的各種忽悠,就覺得宦官沒一個好人。
“皇爺,袁崇煥袁督師在外求見。”王承恩走進禦書房。
“哦?快讓他進來。”
崇禎皇帝眼前一亮,現在正是一個效仿天幕裏朱由檢的好機會。
自從他登基以來,遼東的形勢越發嚴峻。
皇太極比他爹努爾哈赤更激進,三天兩頭就會襲擾遼東邊境。
崇禎皇帝決定啟用袁崇煥為遼東督師,以抵抗皇太極的侵略。
上任之前,他打算跟袁崇煥好好聊聊,聽聽他對遼東的看法。
袁崇煥進入禦書房後,崇禎皇帝非常重視,與他談了整整三個時辰。
最後,袁崇煥說嗨了,直接拍著胸脯跟崇禎皇帝保證,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
崇禎皇帝大為振奮,立刻便讓袁崇煥走馬上任。
可就在袁崇煥準備謝恩離開的時候,崇禎皇帝卻開口道:“慢。”
他喚來一名太監,笑嗬嗬的介紹給一臉懵逼的袁崇煥:“袁督師,朕來給你介紹一下,他叫高起潛,是朕還是信王時,便一直跟隨在朕左右的大伴。”
“你去遼東赴任,他便是你的搭檔。”
“啊?”
袁崇煥當場就懵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去遼東赴任,竟然還要帶著一名宦官,而且還是朱由檢的心腹。
這可讓袁崇煥始料未及。
畢竟他剛剛說的五年平遼,隻是為了哄一哄崇禎皇帝開心而已,其他的事情等到了遼東再說。
天高皇帝遠嘛。
等到了遼東之後,再徐徐圖謀進取。
可若是和一個宦官一同去遼東赴任,那這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剛剛崇禎皇帝也說了,這個太監不是一般的宦官,是在潛邸時就一直跟著他,兩個人的關係可見一斑。
讓這樣一個太監跟著他袁崇煥,不就是在用一雙眼睛盯著他嗎?
這讓他心裏有點不太舒服。
崇禎皇帝似乎看出了袁崇煥的擔憂,笑著說道:“你放心,他沒有任何權利,也不會幹擾你的任何決策,隻是每日都會寫寫書信送給朕而已。”
“當然,你所做的決策必須在你的職責範圍內,萬一你哪天做出什麽越矩之事,他還可以在你身邊提個醒,聽明白了嗎?”
說到最後的時候,崇禎皇帝的眼神陡然淩厲起來。
遼東督師權力很大,兵馬也最多,必要的時候還是得敲打敲打。
高起潛的作用就在於此。
萬一袁崇煥有了野心,或者做一些超出他權力範圍之外的事情,高起潛就可以代表崇禎皇帝製止他。
通俗易懂點來說,高起潛沒有權利統兵,但他有權利製衡袁崇煥。
“微臣明白了。”
麵對崇禎皇帝給的壓力,袁崇煥也不得不低頭。
等袁崇煥離開禦書房後,崇禎皇帝露出一絲享受的笑容。
皇帝做到現在,他才總算咂吧出一點帝王之術的滋味。
“還是得多學學天幕裏的我啊。”
崇禎皇帝趕緊迴到禦案前,繼續認真記錄天幕裏發生的內容。
就在他得意的時候,曹化淳走了進來,滿臉為難的說道:“皇爺,剛剛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人傳來書信,說是目前募兵進展不順利,急缺糧餉,請皇爺支持。”
“啊?”
崇禎皇帝傻眼了。
他隻顧著學習天幕裏朱由檢的操作,卻忽略了建立嫡係部隊最主要的因素。
錢!
而這正是崇禎皇帝最缺的東西。
他迷茫的看著天幕,喃喃道:“悔不該當初逼死魏忠賢,害朕白白損失一千萬兩白銀!”
崇禎皇帝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天幕裏的朱由檢。
照貓畫虎固然不錯,但沒有夯實根基,就總是會有漏洞。
他到底不是天幕裏的朱由檢。
“這……容朕再想想辦法吧。”
崇禎皇帝無奈,隻能暫時先取消讓洪承疇等人募兵的打算。
……
【在朱由檢下達完招募士卒的命令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左良玉、曹文詔便秘密遊走在難民營中,挑選自己相中的年輕精壯。】
【隨著到京城的難民越來越多,郊外的秩序也越來越混亂,洪承疇等人就以此掩人耳目,在混亂中相繼挑選完了相中的年輕精壯。】
【難民的數量急劇增加,已經達到驚人的三十萬,洪承疇等人從中秘密帶走一萬人進駐西山,完全不起眼,沒有任何人注意到。】
【京城裏的士紳老爺們全都將注意力放在難民和朱由檢的身上,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武將搭配宦官,這個搭檔組合倒是新穎。”
崇禎皇帝此事記錄在案,隨後放下狼毫大筆,認真思索起來。
他忽然想起一句老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統兵將領在外作戰,與國君相隔千裏之遙,國君無法像將領那樣了解前線的戰況,他們下達的命令,很容易就會讓大軍陷入不利的局麵,俗稱瞎指揮。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在外統兵的將軍可以相機抗旨,以保證大軍的勝利。
從將領和國家的角度來說,這句話像是一句千古美談。
但問題就在於對於國君來說,武將坐擁數萬大軍,原本就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再動不動來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些猜忌心極重的國君肯定就吃不好睡不香。
崇禎皇帝和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猜忌心極重,從不相信任何人,更別說在外的統兵將領。
可在大明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他又不得不依賴那些人抵抗外敵的侵略。
這就導致他的性格看起來非常擰巴,嘴上說著重用別人,但心裏麵卻始終不放心,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立刻要將人帶迴京城審問處斬。
但天幕裏的朱由檢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思路。
用信得過的宦官去搭配在外統兵的將領,替自己盯著他們,自己也就不用整日裏疑神疑鬼了。
自從看到天幕之後,崇禎皇帝也潛移默化的學到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樣對身邊的宦官深惡痛絕,而是學會了如何利用每個人的價值。
宦官也有宦官的價值,沒必要因為一個魏忠賢,還有東林黨的各種忽悠,就覺得宦官沒一個好人。
“皇爺,袁崇煥袁督師在外求見。”王承恩走進禦書房。
“哦?快讓他進來。”
崇禎皇帝眼前一亮,現在正是一個效仿天幕裏朱由檢的好機會。
自從他登基以來,遼東的形勢越發嚴峻。
皇太極比他爹努爾哈赤更激進,三天兩頭就會襲擾遼東邊境。
崇禎皇帝決定啟用袁崇煥為遼東督師,以抵抗皇太極的侵略。
上任之前,他打算跟袁崇煥好好聊聊,聽聽他對遼東的看法。
袁崇煥進入禦書房後,崇禎皇帝非常重視,與他談了整整三個時辰。
最後,袁崇煥說嗨了,直接拍著胸脯跟崇禎皇帝保證,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
崇禎皇帝大為振奮,立刻便讓袁崇煥走馬上任。
可就在袁崇煥準備謝恩離開的時候,崇禎皇帝卻開口道:“慢。”
他喚來一名太監,笑嗬嗬的介紹給一臉懵逼的袁崇煥:“袁督師,朕來給你介紹一下,他叫高起潛,是朕還是信王時,便一直跟隨在朕左右的大伴。”
“你去遼東赴任,他便是你的搭檔。”
“啊?”
袁崇煥當場就懵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去遼東赴任,竟然還要帶著一名宦官,而且還是朱由檢的心腹。
這可讓袁崇煥始料未及。
畢竟他剛剛說的五年平遼,隻是為了哄一哄崇禎皇帝開心而已,其他的事情等到了遼東再說。
天高皇帝遠嘛。
等到了遼東之後,再徐徐圖謀進取。
可若是和一個宦官一同去遼東赴任,那這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剛剛崇禎皇帝也說了,這個太監不是一般的宦官,是在潛邸時就一直跟著他,兩個人的關係可見一斑。
讓這樣一個太監跟著他袁崇煥,不就是在用一雙眼睛盯著他嗎?
這讓他心裏有點不太舒服。
崇禎皇帝似乎看出了袁崇煥的擔憂,笑著說道:“你放心,他沒有任何權利,也不會幹擾你的任何決策,隻是每日都會寫寫書信送給朕而已。”
“當然,你所做的決策必須在你的職責範圍內,萬一你哪天做出什麽越矩之事,他還可以在你身邊提個醒,聽明白了嗎?”
說到最後的時候,崇禎皇帝的眼神陡然淩厲起來。
遼東督師權力很大,兵馬也最多,必要的時候還是得敲打敲打。
高起潛的作用就在於此。
萬一袁崇煥有了野心,或者做一些超出他權力範圍之外的事情,高起潛就可以代表崇禎皇帝製止他。
通俗易懂點來說,高起潛沒有權利統兵,但他有權利製衡袁崇煥。
“微臣明白了。”
麵對崇禎皇帝給的壓力,袁崇煥也不得不低頭。
等袁崇煥離開禦書房後,崇禎皇帝露出一絲享受的笑容。
皇帝做到現在,他才總算咂吧出一點帝王之術的滋味。
“還是得多學學天幕裏的我啊。”
崇禎皇帝趕緊迴到禦案前,繼續認真記錄天幕裏發生的內容。
就在他得意的時候,曹化淳走了進來,滿臉為難的說道:“皇爺,剛剛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人傳來書信,說是目前募兵進展不順利,急缺糧餉,請皇爺支持。”
“啊?”
崇禎皇帝傻眼了。
他隻顧著學習天幕裏朱由檢的操作,卻忽略了建立嫡係部隊最主要的因素。
錢!
而這正是崇禎皇帝最缺的東西。
他迷茫的看著天幕,喃喃道:“悔不該當初逼死魏忠賢,害朕白白損失一千萬兩白銀!”
崇禎皇帝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天幕裏的朱由檢。
照貓畫虎固然不錯,但沒有夯實根基,就總是會有漏洞。
他到底不是天幕裏的朱由檢。
“這……容朕再想想辦法吧。”
崇禎皇帝無奈,隻能暫時先取消讓洪承疇等人募兵的打算。
……
【在朱由檢下達完招募士卒的命令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左良玉、曹文詔便秘密遊走在難民營中,挑選自己相中的年輕精壯。】
【隨著到京城的難民越來越多,郊外的秩序也越來越混亂,洪承疇等人就以此掩人耳目,在混亂中相繼挑選完了相中的年輕精壯。】
【難民的數量急劇增加,已經達到驚人的三十萬,洪承疇等人從中秘密帶走一萬人進駐西山,完全不起眼,沒有任何人注意到。】
【京城裏的士紳老爺們全都將注意力放在難民和朱由檢的身上,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