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包吃包住,雙倍工資!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卒已經募集完畢,接下來洪承疇等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瘋狂訓練。】
【而朱由檢要考慮的則是另外一件事情。】
【武器裝備!】
【行苑內。】
【“臣徐光啟、孫元化、趙士禎參見陛下。”】
【“三位老師免禮平身。”】
【朱由檢也沒客套,見到自己的三位老師後,直入主題道:“老師,朕需要一萬支燧發槍,還有彈藥,越快越好,能做到嗎?”】
【徐光啟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沉思片刻,點頭道:“能。”】
【“很好。”朱由檢問道:“需要什麽盡管提。”】
【徐光啟開口道:“人手和銀兩,還有一個足夠大的地方。”】
【“這好辦。”朱由檢笑了,將李定國喚來,吩咐道:“定國,你去難民營挑選一萬青壯,告訴他們,朕要大修土木,需要人手,誰願意過來幹活,可領雙倍月錢,包吃住。”】
【“皇爺,待遇這麽好的嗎?”李定國眼睛一亮,咧著嘴笑道:“那別說一萬人,就算十萬人,也都得搶著幹著活。”】
【他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
【現在京城郊外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不說現在已經聚集在此的三十萬難民,還有正在往這邊趕來的難民,每天都是幾萬幾萬的湧過來。】
【這些難民都是家鄉遭了那的老百姓,早就已經餓得吃樹皮,扒草根,隻要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連命都能豁得出去。】
【更別說朱由檢還會給他們雙倍月錢,包吃包住。】
【“別高興的太早。”朱由檢拍了拍李定國的腦袋,笑著說道:“你挑的人一定要老實本分,勤快肯幹,切莫挑選偷奸耍滑之輩。”】
【“放心吧,皇爺,我可是有一雙火眼金睛。”小李定國拍著胸脯保證道。】
【李定國離開後,朱由檢又叫來王承恩,吩咐道:“你立刻從內帑調五十萬兩白銀,讓李國禎派錦衣衛秘密送往西山。”】
【李國禎是朱由檢剛進皇宮的時候,一手提拔起來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對朱由檢忠心耿耿。】
【“奴婢遵命,隻是……”王承恩皺著眉頭,似乎有些難言之隱。】
【“有話就說,別婆婆媽媽的。”朱由檢不悅道。】
【“皇爺,最近的難民太多,每天消耗的糧食越來越多,內帑裏的銀兩已經快見底了。”】
【王承恩說道:“而且近些日子,京城裏的糧食價格也水漲船高,之前買十斤米的價格,現在隻能買一斤米,而且價格還在往上漲。”】
【“再這樣下去,金山銀山也打不住啊。”】
【徐光啟、孫元化、趙士禎三人也都麵露擔憂之色。】
【他們當然知道朱由檢的計劃,但目前的壓力確實太大了。】
【又要賑濟災民,又要組建新軍,又要研製火器,哪一項都要耗資甚巨。】
【萬一資金鏈斷了,災民糧食不夠,新軍組建未成,火器數量不足,那可就是滔天巨禍!】
【真到了那一天,京城裏的顯貴功勳,文官集團,士紳老爺肯定會瘋狂反撲引發暴亂,從而控製住朱由檢這個不聽話的少年天子,成為他們的傀儡。】
【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可就全白費了。】
【朱由檢卻麵色平靜,開口問道:“內帑的銀兩還能支持多久?”】
【王承恩迴答道:“除去洪先生等人組建新軍的一百萬兩,還有剛剛皇爺撥給三位先生的五十萬兩,內帑隻有三百五十多萬兩白銀。”】
【“以目前難民增加的數量,還有京城糧食價格的增長速度來看,三百多萬兩白銀也維持不了多久。”】
“確實很難。”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禁開口道。
“是啊,難民、士卒、兵器,三管齊下,多少錢都不夠花的,尤其是難民,每天要消耗的糧食就高達幾十萬斤。”
朱棣少見的認真起來。
雖然隔著屏幕,但他同樣也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壓力。
“四弟,爹說的不是這個。”
朱標苦笑一聲,解釋道:“那孩子難的地方不在這些,而在於後續保障。”
“後續保障?”朱棣納悶的問道:“大哥,這是什麽意思?”
朱標說道:“咱們假設一下,就算他有足夠的錢賑濟災民,訓練士卒,研製兵器,這些都成功了以後呢?”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任務,完成就完成了,而是要一直消耗下去。”
“難民還好說,等到災情結束後,他們要麽迴家鄉,要麽就在京城郊外開墾農田,這個咱都知道,朱由檢那孩子就是要用土地和難民捆綁在一起。”
“可萬一那些土地在短時間內種不出糧食,那麽這些老百姓就要繼續消耗糧食。”
“還有新建的大軍也是如此,隻要有這些人的一天,就必須要管他們的吃穿用度。”
“這些都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兩白銀的缺口。”
“而那孩子隻有三百多萬兩白銀的家底,就算咬咬牙度過暫時的難關,可花完這些銀子之後,還要持之以恆的供給這麽多人,到時候又哪來的錢?”
朱棣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
京城外的那些難民,還有新建的一萬大軍,他們消耗的糧食和銀錢可不是一天兩天就結束的。
這是一個無底洞。
誰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少說也得再要一千萬兩白銀。
但問題是,魏忠賢隻有一個,哪裏還有那麽多錢?
“就看這小子接下來會怎麽做了。”
朱元璋背著手,饒有興趣的看著天幕。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祟,他還挺想看看朱由檢在每次絕境的時候,到底是怎麽解決的。
【而朱由檢要考慮的則是另外一件事情。】
【武器裝備!】
【行苑內。】
【“臣徐光啟、孫元化、趙士禎參見陛下。”】
【“三位老師免禮平身。”】
【朱由檢也沒客套,見到自己的三位老師後,直入主題道:“老師,朕需要一萬支燧發槍,還有彈藥,越快越好,能做到嗎?”】
【徐光啟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沉思片刻,點頭道:“能。”】
【“很好。”朱由檢問道:“需要什麽盡管提。”】
【徐光啟開口道:“人手和銀兩,還有一個足夠大的地方。”】
【“這好辦。”朱由檢笑了,將李定國喚來,吩咐道:“定國,你去難民營挑選一萬青壯,告訴他們,朕要大修土木,需要人手,誰願意過來幹活,可領雙倍月錢,包吃住。”】
【“皇爺,待遇這麽好的嗎?”李定國眼睛一亮,咧著嘴笑道:“那別說一萬人,就算十萬人,也都得搶著幹著活。”】
【他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
【現在京城郊外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不說現在已經聚集在此的三十萬難民,還有正在往這邊趕來的難民,每天都是幾萬幾萬的湧過來。】
【這些難民都是家鄉遭了那的老百姓,早就已經餓得吃樹皮,扒草根,隻要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連命都能豁得出去。】
【更別說朱由檢還會給他們雙倍月錢,包吃包住。】
【“別高興的太早。”朱由檢拍了拍李定國的腦袋,笑著說道:“你挑的人一定要老實本分,勤快肯幹,切莫挑選偷奸耍滑之輩。”】
【“放心吧,皇爺,我可是有一雙火眼金睛。”小李定國拍著胸脯保證道。】
【李定國離開後,朱由檢又叫來王承恩,吩咐道:“你立刻從內帑調五十萬兩白銀,讓李國禎派錦衣衛秘密送往西山。”】
【李國禎是朱由檢剛進皇宮的時候,一手提拔起來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對朱由檢忠心耿耿。】
【“奴婢遵命,隻是……”王承恩皺著眉頭,似乎有些難言之隱。】
【“有話就說,別婆婆媽媽的。”朱由檢不悅道。】
【“皇爺,最近的難民太多,每天消耗的糧食越來越多,內帑裏的銀兩已經快見底了。”】
【王承恩說道:“而且近些日子,京城裏的糧食價格也水漲船高,之前買十斤米的價格,現在隻能買一斤米,而且價格還在往上漲。”】
【“再這樣下去,金山銀山也打不住啊。”】
【徐光啟、孫元化、趙士禎三人也都麵露擔憂之色。】
【他們當然知道朱由檢的計劃,但目前的壓力確實太大了。】
【又要賑濟災民,又要組建新軍,又要研製火器,哪一項都要耗資甚巨。】
【萬一資金鏈斷了,災民糧食不夠,新軍組建未成,火器數量不足,那可就是滔天巨禍!】
【真到了那一天,京城裏的顯貴功勳,文官集團,士紳老爺肯定會瘋狂反撲引發暴亂,從而控製住朱由檢這個不聽話的少年天子,成為他們的傀儡。】
【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可就全白費了。】
【朱由檢卻麵色平靜,開口問道:“內帑的銀兩還能支持多久?”】
【王承恩迴答道:“除去洪先生等人組建新軍的一百萬兩,還有剛剛皇爺撥給三位先生的五十萬兩,內帑隻有三百五十多萬兩白銀。”】
【“以目前難民增加的數量,還有京城糧食價格的增長速度來看,三百多萬兩白銀也維持不了多久。”】
“確實很難。”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禁開口道。
“是啊,難民、士卒、兵器,三管齊下,多少錢都不夠花的,尤其是難民,每天要消耗的糧食就高達幾十萬斤。”
朱棣少見的認真起來。
雖然隔著屏幕,但他同樣也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壓力。
“四弟,爹說的不是這個。”
朱標苦笑一聲,解釋道:“那孩子難的地方不在這些,而在於後續保障。”
“後續保障?”朱棣納悶的問道:“大哥,這是什麽意思?”
朱標說道:“咱們假設一下,就算他有足夠的錢賑濟災民,訓練士卒,研製兵器,這些都成功了以後呢?”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任務,完成就完成了,而是要一直消耗下去。”
“難民還好說,等到災情結束後,他們要麽迴家鄉,要麽就在京城郊外開墾農田,這個咱都知道,朱由檢那孩子就是要用土地和難民捆綁在一起。”
“可萬一那些土地在短時間內種不出糧食,那麽這些老百姓就要繼續消耗糧食。”
“還有新建的大軍也是如此,隻要有這些人的一天,就必須要管他們的吃穿用度。”
“這些都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兩白銀的缺口。”
“而那孩子隻有三百多萬兩白銀的家底,就算咬咬牙度過暫時的難關,可花完這些銀子之後,還要持之以恆的供給這麽多人,到時候又哪來的錢?”
朱棣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
京城外的那些難民,還有新建的一萬大軍,他們消耗的糧食和銀錢可不是一天兩天就結束的。
這是一個無底洞。
誰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少說也得再要一千萬兩白銀。
但問題是,魏忠賢隻有一個,哪裏還有那麽多錢?
“就看這小子接下來會怎麽做了。”
朱元璋背著手,饒有興趣的看著天幕。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祟,他還挺想看看朱由檢在每次絕境的時候,到底是怎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