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廢除內閣,改組軍機處!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
【“皇爺!”】
【當看到朱由檢那張尚為少年的臉上,浮現出毅然決然的表情時,在場的文臣武將全都跪地痛哭。】
【他們的眼淚中不止有大明又現英主的欣慰和感動,還有因為自己不能替朱由檢身臨險境而深深自責。】
【朱由檢是清醒的,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要清醒。】
【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以死報效國家的決心就從未變過。】
【哪怕他征服了魏忠賢,掌控了皇宮,擊敗了大臣和勳貴,收服了京城,可心裏卻沒有一絲一毫放鬆警惕!】
【這也讓洪承疇等人深深的明白了,眼前的階段性勝利,並不值得慶祝,前方路途漫漫,兇險遍布,還有無數的敵人在等著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可能就會一命嗚唿,怎麽還能有慶祝的心思?】
【乾清宮內,除了朱由檢的心腹重臣之外,還有一些在經過大清洗之後,幸存下來的一些大臣。】
【這些人是大明真正的忠貞之臣,沒有貪贓枉法,沒有結黨營私,與之前跟朱由檢作對的文官集團截然不同。】
【其中有一位老臣,氣度非凡,目光銳利,站在角落靜靜的望著朱由檢,目光中滿是欣賞和讚歎。】
【“大明有國君若此,當續五百年國祚!”】
【他不禁輕聲開口道。】
【旁邊一位同樣淵渟嶽峙的老臣點頭道:“孫兄所言極是,之前的朝堂烏煙瘴氣,黨爭不斷,京城守備也混亂不堪,軟弱無能。”】
【“如今新皇澄清寰宇,讓朝堂重現清明,京城守備再次強悍,雷霆手段,讓人不得不佩服啊。”】
【正當二人閑聊之際,朱由檢忽然叫起了他們的名字。】
【“孫承宗孫先生、袁可立袁先生何在?”】
【孫承宗與袁可立匆忙走上前來行禮。】
【“微臣叩見陛下。”】
【“二位免禮平身。“】
【朱由檢親自降階來到二人麵前,將他們扶起,目光炯炯的說道:“孫先生,你是皇兄的老師,赤膽忠心,以一己之力建立寧錦防線,令建奴二十年難以突破半步,真乃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
【“陛下謬讚,老臣愧不敢當。”】
【聽到朱由檢如此誇讚自己,孫承宗不禁低頭汗顏。】
【他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是擁有軍事戰略能力的專家,這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能力,有這種能力的人,在明末時期不超過三人。】
【他花費十餘年在遼東建立的寧錦防線,讓努爾哈赤吃盡苦頭,到死都沒有突破一步。】
【隻可惜天啟年間時局混亂,黨爭不斷,孫承宗也因一次戰前失利而慘遭政敵彈劾,被迫乞歸養老,從此賦閑在家,成了一名閑人。】
【直到不久前,朱由檢讓貼身太監王承恩親自請他出山,他這才來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後,孫承宗聽說了朱由檢所做的種種行為,頓時大為驚奇,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位少年英雄。】
【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說完孫承宗,朱由檢將目光又轉到了黃道周身上,繼續說道:“袁大人,你乃我大明四朝元老,正直清廉,剛正不阿,幾起幾落,你都忠貞不改其誌,乃我大明之柱石。”】
【“陛下,老臣慚愧!”】
【袁可立羞愧難當,忍不住倒地再拜。】
【正如朱由檢所說,他是四朝元老,資曆深厚,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而且能力很強,尤其是軍事方麵。】
【難能可貴的是他為官清廉,敢於為民請命,對大明忠心耿耿,也從不結黨營私。】
【在曆經三朝之後,袁可立原本早已辭官致仕,無意出山執政,朱由檢卻不惜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硬生生的將他請到了京城。】
【事實上,袁可立之所以不願意再入朝堂,就是因為明末時期的朝堂黑暗,黨同伐異,他是一個清廉正直的孤臣,見證三朝黑暗之後,早已心灰意冷,不願意再趟這趟渾水。】
【在朱由檢再三邀請下,他勉強答應到京城看看情況,到京城之後,聽說了朱由檢的所作所為,他大為震驚,並且立刻意識到這位少年天子的決心和手段,便主動要求再次進入朝堂,以求輔佐新君,為大明盡最後一份力。】
【今日朱由檢的一番話,更讓他確認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這位少年天子一定會帶領大明再次走向輝煌!】
【“二位先生雖已年邁,但朕知道二位寶刀未老,不知二位先生可否助朕一臂之力,為朕保駕護航?”】
【朱由檢目光真誠的望著兩位老臣。】
【“老臣甘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孫承宗與袁可立異口同聲的迴答道。】
【“很好。”朱由檢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兩位老臣資曆老,能力強,而且忠誠度沒有任何問題,有他們兩個人坐鎮京城,再輔以一些他自己的心腹,足可保京城萬無一失。】
【重要的是孫承宗和袁可立是他朝廷製度改革中最重要的兩塊拚圖!】
【“傳朕旨意,從今日開始,大明正式廢除內閣製度,改組軍機處。”】
【“從此以後,朝廷一切軍政要務,皆由軍機處商議過後,朕親自裁決,其他人等不可妄議。”】
【“孫承宗任首輔軍機大臣,徐光啟任次輔軍機大臣,袁可立、黃道周、孫傳庭、曹文詔、洪承疇入軍機處首批成員。”】
【朱由檢麵容堅定,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態度。】
【文武重臣的表情有些疑惑,感覺這個軍機處和內閣的作用區別不是很大,都不太清楚朱由檢廢除內閣,組建軍機處的目的何在。】
【不過他們都是朱由檢的心腹,自然以朱由檢的命令馬首是瞻,紛紛表態支持。】
【“臣等遵旨!”】
【他們還未意識到廢除內閣,組建軍機處,將會對曆史產生多麽重大的影響,這個影響不亞於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製度,明成祖朱棣建立內閣。】
【“皇爺!”】
【當看到朱由檢那張尚為少年的臉上,浮現出毅然決然的表情時,在場的文臣武將全都跪地痛哭。】
【他們的眼淚中不止有大明又現英主的欣慰和感動,還有因為自己不能替朱由檢身臨險境而深深自責。】
【朱由檢是清醒的,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要清醒。】
【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以死報效國家的決心就從未變過。】
【哪怕他征服了魏忠賢,掌控了皇宮,擊敗了大臣和勳貴,收服了京城,可心裏卻沒有一絲一毫放鬆警惕!】
【這也讓洪承疇等人深深的明白了,眼前的階段性勝利,並不值得慶祝,前方路途漫漫,兇險遍布,還有無數的敵人在等著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可能就會一命嗚唿,怎麽還能有慶祝的心思?】
【乾清宮內,除了朱由檢的心腹重臣之外,還有一些在經過大清洗之後,幸存下來的一些大臣。】
【這些人是大明真正的忠貞之臣,沒有貪贓枉法,沒有結黨營私,與之前跟朱由檢作對的文官集團截然不同。】
【其中有一位老臣,氣度非凡,目光銳利,站在角落靜靜的望著朱由檢,目光中滿是欣賞和讚歎。】
【“大明有國君若此,當續五百年國祚!”】
【他不禁輕聲開口道。】
【旁邊一位同樣淵渟嶽峙的老臣點頭道:“孫兄所言極是,之前的朝堂烏煙瘴氣,黨爭不斷,京城守備也混亂不堪,軟弱無能。”】
【“如今新皇澄清寰宇,讓朝堂重現清明,京城守備再次強悍,雷霆手段,讓人不得不佩服啊。”】
【正當二人閑聊之際,朱由檢忽然叫起了他們的名字。】
【“孫承宗孫先生、袁可立袁先生何在?”】
【孫承宗與袁可立匆忙走上前來行禮。】
【“微臣叩見陛下。”】
【“二位免禮平身。“】
【朱由檢親自降階來到二人麵前,將他們扶起,目光炯炯的說道:“孫先生,你是皇兄的老師,赤膽忠心,以一己之力建立寧錦防線,令建奴二十年難以突破半步,真乃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
【“陛下謬讚,老臣愧不敢當。”】
【聽到朱由檢如此誇讚自己,孫承宗不禁低頭汗顏。】
【他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是擁有軍事戰略能力的專家,這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能力,有這種能力的人,在明末時期不超過三人。】
【他花費十餘年在遼東建立的寧錦防線,讓努爾哈赤吃盡苦頭,到死都沒有突破一步。】
【隻可惜天啟年間時局混亂,黨爭不斷,孫承宗也因一次戰前失利而慘遭政敵彈劾,被迫乞歸養老,從此賦閑在家,成了一名閑人。】
【直到不久前,朱由檢讓貼身太監王承恩親自請他出山,他這才來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後,孫承宗聽說了朱由檢所做的種種行為,頓時大為驚奇,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位少年英雄。】
【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說完孫承宗,朱由檢將目光又轉到了黃道周身上,繼續說道:“袁大人,你乃我大明四朝元老,正直清廉,剛正不阿,幾起幾落,你都忠貞不改其誌,乃我大明之柱石。”】
【“陛下,老臣慚愧!”】
【袁可立羞愧難當,忍不住倒地再拜。】
【正如朱由檢所說,他是四朝元老,資曆深厚,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而且能力很強,尤其是軍事方麵。】
【難能可貴的是他為官清廉,敢於為民請命,對大明忠心耿耿,也從不結黨營私。】
【在曆經三朝之後,袁可立原本早已辭官致仕,無意出山執政,朱由檢卻不惜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硬生生的將他請到了京城。】
【事實上,袁可立之所以不願意再入朝堂,就是因為明末時期的朝堂黑暗,黨同伐異,他是一個清廉正直的孤臣,見證三朝黑暗之後,早已心灰意冷,不願意再趟這趟渾水。】
【在朱由檢再三邀請下,他勉強答應到京城看看情況,到京城之後,聽說了朱由檢的所作所為,他大為震驚,並且立刻意識到這位少年天子的決心和手段,便主動要求再次進入朝堂,以求輔佐新君,為大明盡最後一份力。】
【今日朱由檢的一番話,更讓他確認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這位少年天子一定會帶領大明再次走向輝煌!】
【“二位先生雖已年邁,但朕知道二位寶刀未老,不知二位先生可否助朕一臂之力,為朕保駕護航?”】
【朱由檢目光真誠的望著兩位老臣。】
【“老臣甘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孫承宗與袁可立異口同聲的迴答道。】
【“很好。”朱由檢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兩位老臣資曆老,能力強,而且忠誠度沒有任何問題,有他們兩個人坐鎮京城,再輔以一些他自己的心腹,足可保京城萬無一失。】
【重要的是孫承宗和袁可立是他朝廷製度改革中最重要的兩塊拚圖!】
【“傳朕旨意,從今日開始,大明正式廢除內閣製度,改組軍機處。”】
【“從此以後,朝廷一切軍政要務,皆由軍機處商議過後,朕親自裁決,其他人等不可妄議。”】
【“孫承宗任首輔軍機大臣,徐光啟任次輔軍機大臣,袁可立、黃道周、孫傳庭、曹文詔、洪承疇入軍機處首批成員。”】
【朱由檢麵容堅定,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態度。】
【文武重臣的表情有些疑惑,感覺這個軍機處和內閣的作用區別不是很大,都不太清楚朱由檢廢除內閣,組建軍機處的目的何在。】
【不過他們都是朱由檢的心腹,自然以朱由檢的命令馬首是瞻,紛紛表態支持。】
【“臣等遵旨!”】
【他們還未意識到廢除內閣,組建軍機處,將會對曆史產生多麽重大的影響,這個影響不亞於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製度,明成祖朱棣建立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