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商人富可敵國,朱元璋成小醜!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販夫走卒?”朱由檢眉毛一挑,輕笑道:“諸位大人,你們印象中的從商之人,那是兩百年前的模樣。”】
【“而現在,那些所謂的販夫走卒,早就成為影響大明朝未來的最大因素。”】
【“曹化淳,把錦衣衛在江南記錄的賬本拿上來,給諸位大人好好開開眼。”】
【曹化淳答應一聲,將之前朱由檢讓他在江南記錄的商業賬本,拿給洪承疇等人閱覽。】
【當他們看完之後,無一例外,全部都露出震驚無比的表情。】
【那本賬簿上麵詳細記錄著江南商業的發展,其中包括各行各業,比如手工業、紡織業、瓷器、茶業、錢莊、牙行等百餘種行業,規模之大之廣,利潤之高,簡直刷新了他們的三觀。】
【就拿最簡單的紡織業來說,即便在這個時代,江南紡織業的發達程度,還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一個最為普通的紡織作坊,規模居然就達到上萬人,一年的利潤超過百萬銀兩!】
【這還隻是一個普通的作坊,而那些將來富甲一方的大商戶,名下的作坊店鋪,所雇傭的夥計,女工,居然有十幾萬人之多!】
【他們每一年的純利潤,都在五六百萬兩白銀上下!】
【還隻是紡織業,還有瓷器業、手工業、茶業等等行業,全部都是超大規模,已經完全超出販夫走卒的概念,成為一個個巨無霸的產業。】
【洪承疇等人做夢都沒有想到,他們最看不起的底層商人,居然已經在江南默默的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江南各行各業的利潤算在一起,每年竟然超過上千萬兩白銀!】
或許是因為天幕的神奇,當賬本掀開的那一刻,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也都能清楚的看到賬本裏麵的每一筆生意往來。
當世人們看到位於最底層的商人,一年的利潤居然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後,全都驚訝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到底他們是老爺,還是我們是老爺?”
“這就是那些生存在最底層的商人嗎?”
“這些人不都是過街老鼠嗎?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打交道,怎麽會這麽有錢?”
“這已經顛覆我的認知了!”
大明朝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就已經定下士農工商的階級製度。
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後,這種階級製度的思想早就已經根深蒂固。
哪怕是工匠的地位,也要比商人好上無數倍,更別說當一個農夫,地位也要高出商人許多。
這也讓大明朝的人們,一直都覺得商人低賤,他們的存在隻不過是為了服務其他幾個階級而已,相當於奴隸的存在。
可萬萬沒想到,就是這樣的奴隸,一年所能產生的淨利潤竟然能高達上千萬兩白銀。
要知道,一個普通的農戶之家,就算從生出來開始一直幹到死,所能賺取的價值充其量也就幾百兩銀子而已。
那些比他們低賤許多倍的商人,一年賺取的價值,或者說一天賺取的價值,就夠他們祖宗十八代的總和了。
一想到這些,大明各個時期都有很多人心態崩了。
“什麽!?商人竟然這麽賺錢?”
朱元璋張大嘴巴,不可思議的望著天幕。
那本江南商業賬簿,詳細記錄著各行各業的經營方式,以及收支情況,邏輯明確,條理清晰。
朱元璋打了半輩子的仗,又當了半輩子的皇帝,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眼看著已經到耄耋之年,他自信覺得已經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感到驚訝。
可現在,讓他最看不起的商人,卻又給了他一次小小的震撼!
朱棣忽然開口說道:“不對啊,就算商人很賺錢,但按照大明朝的商稅製度,也需要三十稅一。”
“按照他們一年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來算的話,至少也能有三百萬兩銀子的稅收啊。”
朱標翻了個白眼,敲了一下朱棣的腦袋,無語道:“你這賬到底是怎麽算的?”
“三十稅一,不是三稅一。”
“他們要是淨賺一千萬兩的話,一年隻需要交不足四十萬兩的稅。”
朱棣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的說道:“啊!?竟然這麽少!”
聽著兩個兒子的對話,朱元璋的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覺得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小醜,最蠢的白癡!
天天算計朝廷的大臣,算計大明的勳貴,甚至連老百姓都算計的明明白白,可卻偏偏忽略了最應該算計的地方。
那些地位最低賤的商人,天天坐享其成,賺取驚人利潤利潤,吃香的喝辣的,卻幾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賺一千萬兩白銀,居然隻需要繳納三十多萬兩的稅。
恐怕那些商人私底下在喝酒夜宴的時候,都在大笑他朱元璋是個豬頭吧?
“啪!”
“混賬東西!”
想到這裏,朱元璋徹底破防了,老臉憋的通紅,像是自己的家產全都被人騙走了似的。
他本就對商人沒有好感,如今更加雪上加霜。
“老大,傳咱的旨意,從今天開始,重加商業稅,加到一稅一!”
“不!一稅十!”
朱元璋幾乎報複性的怒吼道。
朱棣和朱標麵麵相覷。
一稅十?
爹你不是怕瘋了吧?
一稅十,意味著商人賺一個銅板,就要繳納十個銅板的稅,這簡直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就算是再怎麽恨,也不能這麽幹。
“爹……”
“不要再說了!就這麽定了!”
朱標剛一開口,直接就被朱元璋打斷。
他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
當初,大明初立,百廢待興。
朱元璋為了恢複大明的元氣,特意給了商人很多優惠政策。
畢竟光靠農業和士子,大明的基礎建設可是完不成的,說到底,還是需要各種商業,才能讓廢墟的大明重現輝煌。
可天幕裏的朱由檢曝光商人的秘密後,朱元璋瞬間覺得自己成了一個被欺騙的受害者。
既然敢欺騙他,必然就要有人付出代價。
【洪承疇等人消化了好一陣,全都認清了現實,紛紛請求朱由檢重新製定商業稅,必須要讓那些商人將吃進去的全部吐出來!】
【可朱由檢卻搖頭道:“你們的想法是好的,但方向卻錯了。”】
【“商業稅不是針對商人的,而是針對士紳的。”】
【“而現在,那些所謂的販夫走卒,早就成為影響大明朝未來的最大因素。”】
【“曹化淳,把錦衣衛在江南記錄的賬本拿上來,給諸位大人好好開開眼。”】
【曹化淳答應一聲,將之前朱由檢讓他在江南記錄的商業賬本,拿給洪承疇等人閱覽。】
【當他們看完之後,無一例外,全部都露出震驚無比的表情。】
【那本賬簿上麵詳細記錄著江南商業的發展,其中包括各行各業,比如手工業、紡織業、瓷器、茶業、錢莊、牙行等百餘種行業,規模之大之廣,利潤之高,簡直刷新了他們的三觀。】
【就拿最簡單的紡織業來說,即便在這個時代,江南紡織業的發達程度,還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一個最為普通的紡織作坊,規模居然就達到上萬人,一年的利潤超過百萬銀兩!】
【這還隻是一個普通的作坊,而那些將來富甲一方的大商戶,名下的作坊店鋪,所雇傭的夥計,女工,居然有十幾萬人之多!】
【他們每一年的純利潤,都在五六百萬兩白銀上下!】
【還隻是紡織業,還有瓷器業、手工業、茶業等等行業,全部都是超大規模,已經完全超出販夫走卒的概念,成為一個個巨無霸的產業。】
【洪承疇等人做夢都沒有想到,他們最看不起的底層商人,居然已經在江南默默的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江南各行各業的利潤算在一起,每年竟然超過上千萬兩白銀!】
或許是因為天幕的神奇,當賬本掀開的那一刻,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也都能清楚的看到賬本裏麵的每一筆生意往來。
當世人們看到位於最底層的商人,一年的利潤居然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後,全都驚訝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到底他們是老爺,還是我們是老爺?”
“這就是那些生存在最底層的商人嗎?”
“這些人不都是過街老鼠嗎?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打交道,怎麽會這麽有錢?”
“這已經顛覆我的認知了!”
大明朝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就已經定下士農工商的階級製度。
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後,這種階級製度的思想早就已經根深蒂固。
哪怕是工匠的地位,也要比商人好上無數倍,更別說當一個農夫,地位也要高出商人許多。
這也讓大明朝的人們,一直都覺得商人低賤,他們的存在隻不過是為了服務其他幾個階級而已,相當於奴隸的存在。
可萬萬沒想到,就是這樣的奴隸,一年所能產生的淨利潤竟然能高達上千萬兩白銀。
要知道,一個普通的農戶之家,就算從生出來開始一直幹到死,所能賺取的價值充其量也就幾百兩銀子而已。
那些比他們低賤許多倍的商人,一年賺取的價值,或者說一天賺取的價值,就夠他們祖宗十八代的總和了。
一想到這些,大明各個時期都有很多人心態崩了。
“什麽!?商人竟然這麽賺錢?”
朱元璋張大嘴巴,不可思議的望著天幕。
那本江南商業賬簿,詳細記錄著各行各業的經營方式,以及收支情況,邏輯明確,條理清晰。
朱元璋打了半輩子的仗,又當了半輩子的皇帝,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眼看著已經到耄耋之年,他自信覺得已經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感到驚訝。
可現在,讓他最看不起的商人,卻又給了他一次小小的震撼!
朱棣忽然開口說道:“不對啊,就算商人很賺錢,但按照大明朝的商稅製度,也需要三十稅一。”
“按照他們一年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來算的話,至少也能有三百萬兩銀子的稅收啊。”
朱標翻了個白眼,敲了一下朱棣的腦袋,無語道:“你這賬到底是怎麽算的?”
“三十稅一,不是三稅一。”
“他們要是淨賺一千萬兩的話,一年隻需要交不足四十萬兩的稅。”
朱棣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的說道:“啊!?竟然這麽少!”
聽著兩個兒子的對話,朱元璋的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覺得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小醜,最蠢的白癡!
天天算計朝廷的大臣,算計大明的勳貴,甚至連老百姓都算計的明明白白,可卻偏偏忽略了最應該算計的地方。
那些地位最低賤的商人,天天坐享其成,賺取驚人利潤利潤,吃香的喝辣的,卻幾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賺一千萬兩白銀,居然隻需要繳納三十多萬兩的稅。
恐怕那些商人私底下在喝酒夜宴的時候,都在大笑他朱元璋是個豬頭吧?
“啪!”
“混賬東西!”
想到這裏,朱元璋徹底破防了,老臉憋的通紅,像是自己的家產全都被人騙走了似的。
他本就對商人沒有好感,如今更加雪上加霜。
“老大,傳咱的旨意,從今天開始,重加商業稅,加到一稅一!”
“不!一稅十!”
朱元璋幾乎報複性的怒吼道。
朱棣和朱標麵麵相覷。
一稅十?
爹你不是怕瘋了吧?
一稅十,意味著商人賺一個銅板,就要繳納十個銅板的稅,這簡直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就算是再怎麽恨,也不能這麽幹。
“爹……”
“不要再說了!就這麽定了!”
朱標剛一開口,直接就被朱元璋打斷。
他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
當初,大明初立,百廢待興。
朱元璋為了恢複大明的元氣,特意給了商人很多優惠政策。
畢竟光靠農業和士子,大明的基礎建設可是完不成的,說到底,還是需要各種商業,才能讓廢墟的大明重現輝煌。
可天幕裏的朱由檢曝光商人的秘密後,朱元璋瞬間覺得自己成了一個被欺騙的受害者。
既然敢欺騙他,必然就要有人付出代價。
【洪承疇等人消化了好一陣,全都認清了現實,紛紛請求朱由檢重新製定商業稅,必須要讓那些商人將吃進去的全部吐出來!】
【可朱由檢卻搖頭道:“你們的想法是好的,但方向卻錯了。”】
【“商業稅不是針對商人的,而是針對士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