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士紳財富來源曝光,朱元璋勃然大怒!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針對士紳?】
【當聽到朱由檢的話之後,洪承疇等人再次陷入了疑惑。】
【小李定國忍不住開口問道:“皇爺,這是什麽意思?商業稅,不應該是收取商人的稅費嗎?跟士紳有什麽關係?”】
【朱由檢笑道:“你以為我大明朝的商人,當真都是純正的商人嗎?”】
【“官商向來不分家,經商之道,沒有官僚士紳保駕護航,怎麽能做得長久?”】
【洪承疇皺著眉頭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官商勾結?”】
【朱由檢搖搖頭:“當然不是,官商勾結,官僚士紳能賺多少錢?”】
【“當然是他們自己親自下場,在江南經商。”】
【“什麽!?”孫傳庭感到不可思議,開口問道:“這怎麽可能呢?士紳地位如此崇高,怎麽可能拉下臉去經商?”】
【“再說了,我大明朝籍貫早已區分士農工商,若那些士紳地主當真從商,他們的地位和身份又怎麽可能不會暴露?”】
【大明朝自太祖時期開始,每行每業都有自己的黃冊,上麵記錄著所從事的行業。】
【每一個行業都有嚴格的限製,如果想要從事一個行業,就必須要更改自己魚鱗黃冊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每一個人的標簽,地位高低貴賤,都可以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士紳地主想要從商做生意,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改自己的身份信息,最高等級的士紳,改為最低賤的商人。】
【隻要不是腦袋有問題的人,都絕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
【朱由檢輕笑一聲,迴答道:“他們當然不可能自己親自下場做那些卑賤的買賣,不過,讓自己府上的仆人出麵,他們在背後操縱一切,還是能輕而易舉做到的。”】
【此言一出,奉天殿內一片嘩然。】
【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人像是發現了驚天大秘密似的,被朱由檢的一番話點醒了。】
【是啊!】
【那些江南官僚士紳地主的府上,哪一個沒有成百上千的仆人?】
【這些下人原本就是賤籍,就算讓他們去經商,也不會改變他們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也就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他們可以當做那些士紳地主老爺的替身,在江南的商場上麵縱橫風雲。】
【有士紳官僚地主做靠山,這些人在商場上自然也會無往而不利,那些靠著小本買賣經營的販夫走卒,如何能鬥得過這些背景深厚的龐然大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金陵城的最廣泛的美食,鴨血粉絲湯,這個小吃流傳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最常見不過。】
【但如果有一天,官府不允許販夫走卒售賣鴨血粉絲湯,那麽金陵城內所有經營這個小本買賣的小商戶,都將會蕩然無存。】
【而那些有官僚士紳地主做靠山的商人們,卻可以在官府的默許下,將自己的鴨血粉絲湯推廣出去,遍布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那麽鴨血粉絲湯就會成為壟斷行業,老百姓們想要吃這一口,就隻能去那一家。】
【見微知著,其他各行各業自然也是如此,那些商人背靠官僚士紳地主,將所有的買賣都做成了壟斷行業,小老百姓跟他們完全無法競爭。】
【更要命的還不隻是壟斷,還有稅收!】
【朝廷明文規定,有功名在身的士紳地主,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無論是田產稅還是商業稅。】
【也就是說,那些士紳地主可以坐擁千萬兩白銀的商業,卻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的稅費。】
“嘶!漏洞竟然在這裏!?”
“我的天啊,原來賺錢這麽簡單!”
“不用交稅,所有的錢都是自己的,怪不得江南的士紳地主如此富庶。”
“我說為什麽所有人都在削尖的腦袋去考功名,功名在身竟然有這麽大的好處!”
“真是長見識了,從明日開始,我就算是傾家蕩產,也要跟我兒考取公功名!”
“有了功名,就相當於有了萬貫家財啊!”
大明各個時期的老百姓,在看到天幕上的科普之後,也對功名利祿產生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在此之前,老百姓們頂多認為考取功名都是為了當官,完全沒有想到,功名二字竟然還有那麽多的好處。
“這……”
朱元璋呆呆的望著天幕,整個人都傻眼了。
就在剛剛,他還下的命令,報複性地向商人收取重稅。
可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他就再次被啪啪打臉。
他不僅完全忽略了商業的重要性,甚至還把報複的對象都搞錯了。
“可惡!這是可惡至極!咱好心好意給他們功名,給他們地位,讓他們能全身心的為咱的大明江山恪盡職守。”
“可他們呢?卻利用咱給他們的恩典,中飽私囊,貪贓枉法!”
“這些該死的官僚士紳全都該殺!”
直到這一刻起,朱元璋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麽多年實行的政策,到底有多麽荒唐,多麽離譜。
他隻是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卻給大明朝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和負擔。
那些官僚士紳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的稅收,就可以將田產和商業兩個大明支柱,全部收入囊中。
朱元璋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大冤種。
他曆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建立的大明朝,倒好像是為那些官僚士紳建立的,讓他們肆無忌憚的躺在功名利祿的金身上瘋狂吸血。
“真是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功名政策,居然會有那麽大的漏洞。”
朱標滿臉凝重。
又不是天幕裏的朱由檢,將官僚士紳的秘密全部都曝光出來,或許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原來這些人背地裏竟然幹了那麽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我早就說了,這些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
朱棣搖搖頭。
他向來不喜歡文官集團,太過虛假,張嘴都是精忠報國,可背地裏全都是男盜女娼,想想都讓人惡心。
“大明朝的製度必須要改!咱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鑽咱的空子!”
朱元璋咬牙切齒,下定決心,要徹底改革大明國策。
【當聽到朱由檢的話之後,洪承疇等人再次陷入了疑惑。】
【小李定國忍不住開口問道:“皇爺,這是什麽意思?商業稅,不應該是收取商人的稅費嗎?跟士紳有什麽關係?”】
【朱由檢笑道:“你以為我大明朝的商人,當真都是純正的商人嗎?”】
【“官商向來不分家,經商之道,沒有官僚士紳保駕護航,怎麽能做得長久?”】
【洪承疇皺著眉頭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官商勾結?”】
【朱由檢搖搖頭:“當然不是,官商勾結,官僚士紳能賺多少錢?”】
【“當然是他們自己親自下場,在江南經商。”】
【“什麽!?”孫傳庭感到不可思議,開口問道:“這怎麽可能呢?士紳地位如此崇高,怎麽可能拉下臉去經商?”】
【“再說了,我大明朝籍貫早已區分士農工商,若那些士紳地主當真從商,他們的地位和身份又怎麽可能不會暴露?”】
【大明朝自太祖時期開始,每行每業都有自己的黃冊,上麵記錄著所從事的行業。】
【每一個行業都有嚴格的限製,如果想要從事一個行業,就必須要更改自己魚鱗黃冊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每一個人的標簽,地位高低貴賤,都可以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士紳地主想要從商做生意,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改自己的身份信息,最高等級的士紳,改為最低賤的商人。】
【隻要不是腦袋有問題的人,都絕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
【朱由檢輕笑一聲,迴答道:“他們當然不可能自己親自下場做那些卑賤的買賣,不過,讓自己府上的仆人出麵,他們在背後操縱一切,還是能輕而易舉做到的。”】
【此言一出,奉天殿內一片嘩然。】
【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人像是發現了驚天大秘密似的,被朱由檢的一番話點醒了。】
【是啊!】
【那些江南官僚士紳地主的府上,哪一個沒有成百上千的仆人?】
【這些下人原本就是賤籍,就算讓他們去經商,也不會改變他們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也就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他們可以當做那些士紳地主老爺的替身,在江南的商場上麵縱橫風雲。】
【有士紳官僚地主做靠山,這些人在商場上自然也會無往而不利,那些靠著小本買賣經營的販夫走卒,如何能鬥得過這些背景深厚的龐然大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金陵城的最廣泛的美食,鴨血粉絲湯,這個小吃流傳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最常見不過。】
【但如果有一天,官府不允許販夫走卒售賣鴨血粉絲湯,那麽金陵城內所有經營這個小本買賣的小商戶,都將會蕩然無存。】
【而那些有官僚士紳地主做靠山的商人們,卻可以在官府的默許下,將自己的鴨血粉絲湯推廣出去,遍布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那麽鴨血粉絲湯就會成為壟斷行業,老百姓們想要吃這一口,就隻能去那一家。】
【見微知著,其他各行各業自然也是如此,那些商人背靠官僚士紳地主,將所有的買賣都做成了壟斷行業,小老百姓跟他們完全無法競爭。】
【更要命的還不隻是壟斷,還有稅收!】
【朝廷明文規定,有功名在身的士紳地主,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無論是田產稅還是商業稅。】
【也就是說,那些士紳地主可以坐擁千萬兩白銀的商業,卻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的稅費。】
“嘶!漏洞竟然在這裏!?”
“我的天啊,原來賺錢這麽簡單!”
“不用交稅,所有的錢都是自己的,怪不得江南的士紳地主如此富庶。”
“我說為什麽所有人都在削尖的腦袋去考功名,功名在身竟然有這麽大的好處!”
“真是長見識了,從明日開始,我就算是傾家蕩產,也要跟我兒考取公功名!”
“有了功名,就相當於有了萬貫家財啊!”
大明各個時期的老百姓,在看到天幕上的科普之後,也對功名利祿產生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在此之前,老百姓們頂多認為考取功名都是為了當官,完全沒有想到,功名二字竟然還有那麽多的好處。
“這……”
朱元璋呆呆的望著天幕,整個人都傻眼了。
就在剛剛,他還下的命令,報複性地向商人收取重稅。
可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他就再次被啪啪打臉。
他不僅完全忽略了商業的重要性,甚至還把報複的對象都搞錯了。
“可惡!這是可惡至極!咱好心好意給他們功名,給他們地位,讓他們能全身心的為咱的大明江山恪盡職守。”
“可他們呢?卻利用咱給他們的恩典,中飽私囊,貪贓枉法!”
“這些該死的官僚士紳全都該殺!”
直到這一刻起,朱元璋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麽多年實行的政策,到底有多麽荒唐,多麽離譜。
他隻是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卻給大明朝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和負擔。
那些官僚士紳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的稅收,就可以將田產和商業兩個大明支柱,全部收入囊中。
朱元璋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大冤種。
他曆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建立的大明朝,倒好像是為那些官僚士紳建立的,讓他們肆無忌憚的躺在功名利祿的金身上瘋狂吸血。
“真是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功名政策,居然會有那麽大的漏洞。”
朱標滿臉凝重。
又不是天幕裏的朱由檢,將官僚士紳的秘密全部都曝光出來,或許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原來這些人背地裏竟然幹了那麽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我早就說了,這些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
朱棣搖搖頭。
他向來不喜歡文官集團,太過虛假,張嘴都是精忠報國,可背地裏全都是男盜女娼,想想都讓人惡心。
“大明朝的製度必須要改!咱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鑽咱的空子!”
朱元璋咬牙切齒,下定決心,要徹底改革大明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