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明末叛軍瓦解,李自成破防!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隻是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等人也全都覺得莫名其妙。】
【“不應該呀,老百姓們最在乎的就是糧食,咱們不要他們的糧食,他們怎麽還不跟著我們一起造反?”】
【“大明苛捐雜稅那麽多,老百姓一年到頭剩不了幾粒米,他們為何還如此忠心?”】
【“實在是無法理解。”】
【眾人在營帳裏麵議論紛紛,任誰都想不出來,西北地區的老百姓到底是怎麽想的。】
【按照他們的想法,當老百姓們聽到不納糧的口號後,一定會歡唿雀躍的迎接他們進城。】
【到那個時候,他們這些叛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占據西北地區大部分的重鎮。】
【“報!王先生到了!”】
【一個小卒匆匆忙忙的跑進營帳內。】
【當聽到這個名字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都紛紛站了起來,麵色也比之前嚴肅了許多。】
【很快,一個瘦高的中年男子便走了進來,臉色威嚴,氣質高貴,顯然和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叛軍,有著明顯的差距。】
【“王先生,請上座!”】
【張獻忠趕緊笑眯眯的向前迎接。】
【這位王先生可不得了,他便是八大晉商之一王家的管家,叫王博。】
【王博也不客氣,直接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一圈,看到眾人麵色都不太好看,於是輕笑一聲,說道:“若是在下沒猜錯的話,諸位正在為口號發愁吧?”】
【西北地區的叛軍與八大晉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多事情,彼此之間都要互通有無。】
【李自成喊出不納糧的口號,八大晉商自然也都知道。】
【“不瞞王先生說,在下等人正在為此事發愁。”】
【李自成親自捧上一杯茶,非常謙虛的詢問道:“不知道為何,當地老百姓聽見這個口號之後,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反應。”】
【王博微微一笑,開口說道:“老夫正是為此事而來。”】
【“哦?難道王先生知道?”】
【“不愧是經商世家,底蘊當真是了得。”】
【“王先生快快說來,到底是怎麽迴事?”】
【一眾叛軍全部都驚訝的望著王博,你一言我一語的詢問道。】
【王博也沒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那是因為就在不久前,朝廷剛剛下達了一條命令,取消各地的糧食稅。”】
【什麽!?】
【當聽到這句話之後,營帳內的所有人全部都震驚的瞪大眼睛。】
【不知過了多久,這些人才反應過來,紛紛圍上前來,開始詢問具體情況。】
【“王先生,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可能吧?取消糧食稅,那個小皇帝是瘋了嗎?”】
【“大明現在的糧食本來就已經不多了,朝廷竟然還要取消糧食稅,他們怎麽敢的?”】
【這些叛軍都沒有什麽太多的文化,隻知道千百年以來,老百姓們交糧納稅是天經地義的,亙古未變過。】
【從來沒有人敢想象過,有朝一日,朝廷會取消讓老百姓交糧納稅的規定。】
【這可真是破天荒的現象。】
【“哼!那昏君好手段,咱們這些人都被他給騙了!”】
【一提到朱由檢,王博顯然也非常生氣,滿臉冷峻的說道:”早在很久之前,昏君就已經開始布局,他利用下江南的名義,在江南一通整改,將商業的地位一再提高。”】
【“據我家老爺說,如今江南僅僅隻是商業稅收,就已經高達三千萬兩白銀。”】
【“除此之外,還有海外貿易往來,那個昏君設立了一個叫做關稅的東西,隻要進出口往來的貿易,。任何貨物都需要交稅。”】
【“短短一年,海外貿易的關稅也達到兩千萬兩白銀。”】
【“光這兩項,那昏君一年就能收入五千萬兩白銀!”】
【聽完他算的這筆賬,眾人更是汗流浹背。】
【“怎麽會這個樣子?”】
【“咱們剛剛想出不納糧的口號,那昏君就直接取消糧食稅收,那咱們這個口號還有什麽意義?”】
【“是啊,咱們不納糧,朝廷也不納糧,那咱們還有什麽優勢?”】
【叛軍們的心態有點崩。】
【他們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的軍事力量,可不是因為他們這些人到底有多麽大的魅力,而是因為西北地區天災人禍太多,老百姓們活不下去,沒有糧食吃,還要被逼著交稅,隻能拋家舍業的造反。】
【但凡老百姓有一口吃的,絕不會有任何人跟著他們一塊反叛,做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營生。】
【如今朝廷取消糧食稅,老百姓們就算沒有吃的,至少也不用倒欠朝廷稅收,那麽他們就不會再有任何動力去被逼造反。】
【這樣一來二去,叛軍的力量可能還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報!各位將軍,不好了,營地裏好多兄弟嚷嚷著要迴家。”】
【就在眾人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之際,又有一個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在他們耳畔忽然炸開。】
【“怎麽迴事?”李自成急忙問道。】
【小卒敘述完之後,眾人才終於明白,原來是朝廷不再征收糧稅的消息,已經在他們的營地裏傳開。】
【很多當初被李自成等人忽悠過來當叛軍當老百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全部都動了迴家的心思。】
【反正迴去也不用納糧,就算是什麽小冰河時代,一家人辛苦勞作,至少也能混個溫飽。】
【可如果繼續跟著李自成這些人當叛軍的話,最後的下場就隻能在戰場上粉身碎骨,甚至可能都不會有人記得自己的名字。】
【兩相比較之下,誰還願意繼續冒險當叛軍?肯定都想迴家過安生日子啊。】
【“混賬東西,剛給一點好處,就這麽吃裏扒外!”】
【李自成憤怒不已,卻完全忽略了自己也是靠著這個方式,把人家給忽悠過來的。】
【現在,朱由檢隻不過是用同樣的方式,將這些人再次忽悠迴去,李自成就徹底破防了。】
【“不應該呀,老百姓們最在乎的就是糧食,咱們不要他們的糧食,他們怎麽還不跟著我們一起造反?”】
【“大明苛捐雜稅那麽多,老百姓一年到頭剩不了幾粒米,他們為何還如此忠心?”】
【“實在是無法理解。”】
【眾人在營帳裏麵議論紛紛,任誰都想不出來,西北地區的老百姓到底是怎麽想的。】
【按照他們的想法,當老百姓們聽到不納糧的口號後,一定會歡唿雀躍的迎接他們進城。】
【到那個時候,他們這些叛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占據西北地區大部分的重鎮。】
【“報!王先生到了!”】
【一個小卒匆匆忙忙的跑進營帳內。】
【當聽到這個名字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都紛紛站了起來,麵色也比之前嚴肅了許多。】
【很快,一個瘦高的中年男子便走了進來,臉色威嚴,氣質高貴,顯然和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叛軍,有著明顯的差距。】
【“王先生,請上座!”】
【張獻忠趕緊笑眯眯的向前迎接。】
【這位王先生可不得了,他便是八大晉商之一王家的管家,叫王博。】
【王博也不客氣,直接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一圈,看到眾人麵色都不太好看,於是輕笑一聲,說道:“若是在下沒猜錯的話,諸位正在為口號發愁吧?”】
【西北地區的叛軍與八大晉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多事情,彼此之間都要互通有無。】
【李自成喊出不納糧的口號,八大晉商自然也都知道。】
【“不瞞王先生說,在下等人正在為此事發愁。”】
【李自成親自捧上一杯茶,非常謙虛的詢問道:“不知道為何,當地老百姓聽見這個口號之後,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反應。”】
【王博微微一笑,開口說道:“老夫正是為此事而來。”】
【“哦?難道王先生知道?”】
【“不愧是經商世家,底蘊當真是了得。”】
【“王先生快快說來,到底是怎麽迴事?”】
【一眾叛軍全部都驚訝的望著王博,你一言我一語的詢問道。】
【王博也沒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那是因為就在不久前,朝廷剛剛下達了一條命令,取消各地的糧食稅。”】
【什麽!?】
【當聽到這句話之後,營帳內的所有人全部都震驚的瞪大眼睛。】
【不知過了多久,這些人才反應過來,紛紛圍上前來,開始詢問具體情況。】
【“王先生,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可能吧?取消糧食稅,那個小皇帝是瘋了嗎?”】
【“大明現在的糧食本來就已經不多了,朝廷竟然還要取消糧食稅,他們怎麽敢的?”】
【這些叛軍都沒有什麽太多的文化,隻知道千百年以來,老百姓們交糧納稅是天經地義的,亙古未變過。】
【從來沒有人敢想象過,有朝一日,朝廷會取消讓老百姓交糧納稅的規定。】
【這可真是破天荒的現象。】
【“哼!那昏君好手段,咱們這些人都被他給騙了!”】
【一提到朱由檢,王博顯然也非常生氣,滿臉冷峻的說道:”早在很久之前,昏君就已經開始布局,他利用下江南的名義,在江南一通整改,將商業的地位一再提高。”】
【“據我家老爺說,如今江南僅僅隻是商業稅收,就已經高達三千萬兩白銀。”】
【“除此之外,還有海外貿易往來,那個昏君設立了一個叫做關稅的東西,隻要進出口往來的貿易,。任何貨物都需要交稅。”】
【“短短一年,海外貿易的關稅也達到兩千萬兩白銀。”】
【“光這兩項,那昏君一年就能收入五千萬兩白銀!”】
【聽完他算的這筆賬,眾人更是汗流浹背。】
【“怎麽會這個樣子?”】
【“咱們剛剛想出不納糧的口號,那昏君就直接取消糧食稅收,那咱們這個口號還有什麽意義?”】
【“是啊,咱們不納糧,朝廷也不納糧,那咱們還有什麽優勢?”】
【叛軍們的心態有點崩。】
【他們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的軍事力量,可不是因為他們這些人到底有多麽大的魅力,而是因為西北地區天災人禍太多,老百姓們活不下去,沒有糧食吃,還要被逼著交稅,隻能拋家舍業的造反。】
【但凡老百姓有一口吃的,絕不會有任何人跟著他們一塊反叛,做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營生。】
【如今朝廷取消糧食稅,老百姓們就算沒有吃的,至少也不用倒欠朝廷稅收,那麽他們就不會再有任何動力去被逼造反。】
【這樣一來二去,叛軍的力量可能還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報!各位將軍,不好了,營地裏好多兄弟嚷嚷著要迴家。”】
【就在眾人還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之際,又有一個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在他們耳畔忽然炸開。】
【“怎麽迴事?”李自成急忙問道。】
【小卒敘述完之後,眾人才終於明白,原來是朝廷不再征收糧稅的消息,已經在他們的營地裏傳開。】
【很多當初被李自成等人忽悠過來當叛軍當老百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全部都動了迴家的心思。】
【反正迴去也不用納糧,就算是什麽小冰河時代,一家人辛苦勞作,至少也能混個溫飽。】
【可如果繼續跟著李自成這些人當叛軍的話,最後的下場就隻能在戰場上粉身碎骨,甚至可能都不會有人記得自己的名字。】
【兩相比較之下,誰還願意繼續冒險當叛軍?肯定都想迴家過安生日子啊。】
【“混賬東西,剛給一點好處,就這麽吃裏扒外!”】
【李自成憤怒不已,卻完全忽略了自己也是靠著這個方式,把人家給忽悠過來的。】
【現在,朱由檢隻不過是用同樣的方式,將這些人再次忽悠迴去,李自成就徹底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