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廢除八股文,大明皇帝們驚了!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再以八股取士?】
【當滿朝文武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全部都露出驚愕而又疑惑的目光。】
【自太祖朱元璋以來,大明朝曆經兩百年,所有的科舉考試,全部都是八股取士,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
【奉天殿內的這些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日夜苦讀,憑著真才實學,用一篇篇華麗的八股文,站在如今的朝堂之上。】
【其中的艱辛,隻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可朱由檢一道命令,直接就廢除了這道曆經兩百多年的科舉規矩,不少人心裏其實很不是滋味。】
【當然,朱由檢行開天辟地之舉,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滿朝文武也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他們不明白的是,取消八股取士,究竟是為了什麽。】
這其實並不隻是天幕裏大臣們的想法。
大明各個時代的帝王將相,同樣也是滿臉的疑惑。
“取消八股文?這小子又想幹什麽?”
朱元璋搖搖頭,實在理解不了朱由檢的做法。
自從明朝建立以來,八股取士便是最基本的要求。
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可不是腦袋一熱,而是有著深層次的考慮。
八股文章需要對仗工整,詞藻華麗,而且還要言之有物,一般人就算苦讀一輩子,隻要沒有真正的才學,也不可能在科舉考試中高中。
而科舉考試又是寒門學子通往仕途,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就算八股文再怎麽難寫,讀書人還是一門心思去研究。
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結果。
自古以來,能顛覆王朝政權的最根本原因,無一例外,全都是因為讀書人在背後為人謀略規劃。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單單憑借草莽流寇,根本就不足以成大事。
朱元璋就是要利用八股文讓這些人安定下來,隻要他們安定,就算民間有再多的起義,那也隻不過是一些跳梁小醜,根本不需要理會。
可朱由檢這個子孫,卻要再一次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這讓朱元璋心裏很不舒服。
朱標笑著說道:“爹,說不定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大明朝傳到他這一代,已經兩百多年,也是時候該推陳出新了。”
朱棣喝了口酒,麵色紅潤的點頭道:“大哥說的對呀,爹,時代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或許這小子又有什麽不同尋常的想法。”
其他的藩王雖然不敢像朱標和朱棣那樣,直接跟朱元璋正麵反駁,但他們心裏也是認同這個說法的。
畢竟天幕的存在,並不隻限於大明的京城,在明朝的各個地方,所有人也同樣能看得到天幕,自然也知道朱由檢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情。
老實說,在很多人的心裏,朱由檢早就已經成為他們的偶像,甚至威望也要遠高於朱元璋。
“你們都給咱閉嘴吧!”
朱元璋不耐煩的揮手道:“咱就不相信,這小子能在科舉上麵玩出什麽花樣。”
……
永樂位麵。
“廢除八股取士?這倒是新鮮。”
永樂大帝朱棣興趣盎然的望著天幕。
他自己就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對於現下的科舉製,同樣也不感興趣。
一聽到那些又臭又長的八股文,朱棣就直打瞌睡。
可這個規矩是他爹朱元璋定下的,而他又是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得到的皇位,在沒有任何變動的情況下,他絕不可能更改朱元璋的任何政策,因為這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名譽。
……
正德年間。
朱厚照眼睛放光,饒有興趣的說道:“沒想到朕的子孫這麽有出息,跟朕想到一塊去了。”
“這也覺得八股文實在沒意思,早就該廢除了。”
“隻可惜……”
說到最後,向來玩世不恭,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厚照,也隻能默默搖頭。
他沒有辦法像朱由檢那樣,隨意就廢除八股文。
畢竟目前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大明王朝也沒有經曆過朱由檢統治下的戰亂,朱厚照沒有理由也沒有動機去廢除八股文。
更何況,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通過八股取士選拔出來的幹練之才,若是隨意廢除八股文,也沒有辦法跟這些人交代。
而且,民間有很多人早就已經寒窗苦讀多年,就等著靠著科舉八股逆天改命,若是隨意廢除的話,很容易就會引起很多讀書人的不滿。
這可就是要命的事了。
但朱由檢就不一樣,他沒有這樣的顧慮,因為大明王朝到了他的時代,早就已經分崩離析。
大臣們黨同伐異,堵死了寒門學子的晉升之道,就算廢除八股文,對於那些寒門學子來說,也沒有任何影響。
而且朱由檢的威望也不是朱厚照能相提並論的,人家憑借一己之力,將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拯救出來,發展到如今的這個局麵,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撼動得了他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和背景下,朱由檢想要廢除八股文,自然不費吹灰之力,更不會擔心民間的讀書人群起而攻之。
其實有時候,亂世能做的事情,要比太平盛世更多。
……
崇禎位麵。
“先是取消糧食稅,現在又要廢除八股文?”
崇禎皇帝苦笑一聲。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覺得自己跟朱由檢的差距越來越大。
朱由檢所做的任何事情,下達的任何政令,看似毫不費力,但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非常危險且致命的。
這些政令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一旦積怨達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貴為皇帝,也要性命不保,尤其是大明的皇帝,死因不明的情況太多了。
正因如此,才更能襯托出朱由檢的厲害之處。
他可以無視任何的風險,推行自己想要的任何政策,也不用顧慮任何阻力,這是崇禎皇帝怎麽都無法做到的。
“可是廢除八股文,與當今朝局有何益處呢?”
崇禎皇帝感慨過後,又恢複了理智,分析一通之後,實在搞不明白,朱由檢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當滿朝文武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全部都露出驚愕而又疑惑的目光。】
【自太祖朱元璋以來,大明朝曆經兩百年,所有的科舉考試,全部都是八股取士,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
【奉天殿內的這些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日夜苦讀,憑著真才實學,用一篇篇華麗的八股文,站在如今的朝堂之上。】
【其中的艱辛,隻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可朱由檢一道命令,直接就廢除了這道曆經兩百多年的科舉規矩,不少人心裏其實很不是滋味。】
【當然,朱由檢行開天辟地之舉,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滿朝文武也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他們不明白的是,取消八股取士,究竟是為了什麽。】
這其實並不隻是天幕裏大臣們的想法。
大明各個時代的帝王將相,同樣也是滿臉的疑惑。
“取消八股文?這小子又想幹什麽?”
朱元璋搖搖頭,實在理解不了朱由檢的做法。
自從明朝建立以來,八股取士便是最基本的要求。
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可不是腦袋一熱,而是有著深層次的考慮。
八股文章需要對仗工整,詞藻華麗,而且還要言之有物,一般人就算苦讀一輩子,隻要沒有真正的才學,也不可能在科舉考試中高中。
而科舉考試又是寒門學子通往仕途,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就算八股文再怎麽難寫,讀書人還是一門心思去研究。
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結果。
自古以來,能顛覆王朝政權的最根本原因,無一例外,全都是因為讀書人在背後為人謀略規劃。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單單憑借草莽流寇,根本就不足以成大事。
朱元璋就是要利用八股文讓這些人安定下來,隻要他們安定,就算民間有再多的起義,那也隻不過是一些跳梁小醜,根本不需要理會。
可朱由檢這個子孫,卻要再一次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這讓朱元璋心裏很不舒服。
朱標笑著說道:“爹,說不定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大明朝傳到他這一代,已經兩百多年,也是時候該推陳出新了。”
朱棣喝了口酒,麵色紅潤的點頭道:“大哥說的對呀,爹,時代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或許這小子又有什麽不同尋常的想法。”
其他的藩王雖然不敢像朱標和朱棣那樣,直接跟朱元璋正麵反駁,但他們心裏也是認同這個說法的。
畢竟天幕的存在,並不隻限於大明的京城,在明朝的各個地方,所有人也同樣能看得到天幕,自然也知道朱由檢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情。
老實說,在很多人的心裏,朱由檢早就已經成為他們的偶像,甚至威望也要遠高於朱元璋。
“你們都給咱閉嘴吧!”
朱元璋不耐煩的揮手道:“咱就不相信,這小子能在科舉上麵玩出什麽花樣。”
……
永樂位麵。
“廢除八股取士?這倒是新鮮。”
永樂大帝朱棣興趣盎然的望著天幕。
他自己就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對於現下的科舉製,同樣也不感興趣。
一聽到那些又臭又長的八股文,朱棣就直打瞌睡。
可這個規矩是他爹朱元璋定下的,而他又是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得到的皇位,在沒有任何變動的情況下,他絕不可能更改朱元璋的任何政策,因為這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名譽。
……
正德年間。
朱厚照眼睛放光,饒有興趣的說道:“沒想到朕的子孫這麽有出息,跟朕想到一塊去了。”
“這也覺得八股文實在沒意思,早就該廢除了。”
“隻可惜……”
說到最後,向來玩世不恭,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厚照,也隻能默默搖頭。
他沒有辦法像朱由檢那樣,隨意就廢除八股文。
畢竟目前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大明王朝也沒有經曆過朱由檢統治下的戰亂,朱厚照沒有理由也沒有動機去廢除八股文。
更何況,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通過八股取士選拔出來的幹練之才,若是隨意廢除八股文,也沒有辦法跟這些人交代。
而且,民間有很多人早就已經寒窗苦讀多年,就等著靠著科舉八股逆天改命,若是隨意廢除的話,很容易就會引起很多讀書人的不滿。
這可就是要命的事了。
但朱由檢就不一樣,他沒有這樣的顧慮,因為大明王朝到了他的時代,早就已經分崩離析。
大臣們黨同伐異,堵死了寒門學子的晉升之道,就算廢除八股文,對於那些寒門學子來說,也沒有任何影響。
而且朱由檢的威望也不是朱厚照能相提並論的,人家憑借一己之力,將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拯救出來,發展到如今的這個局麵,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撼動得了他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和背景下,朱由檢想要廢除八股文,自然不費吹灰之力,更不會擔心民間的讀書人群起而攻之。
其實有時候,亂世能做的事情,要比太平盛世更多。
……
崇禎位麵。
“先是取消糧食稅,現在又要廢除八股文?”
崇禎皇帝苦笑一聲。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覺得自己跟朱由檢的差距越來越大。
朱由檢所做的任何事情,下達的任何政令,看似毫不費力,但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非常危險且致命的。
這些政令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一旦積怨達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貴為皇帝,也要性命不保,尤其是大明的皇帝,死因不明的情況太多了。
正因如此,才更能襯托出朱由檢的厲害之處。
他可以無視任何的風險,推行自己想要的任何政策,也不用顧慮任何阻力,這是崇禎皇帝怎麽都無法做到的。
“可是廢除八股文,與當今朝局有何益處呢?”
崇禎皇帝感慨過後,又恢複了理智,分析一通之後,實在搞不明白,朱由檢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