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明藩王如豬狗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聽到朱由檢離譜的要求後,溫體仁和周延儒愣了半晌。】
【最後,還是溫體仁壯著膽子,說說心中的疑惑:“陛下,京城乃是大明的心髒,也是大明最繁華的城鎮,人口稠密,道路奇多,要是把京城裏所有的道路全都刨開,工程量很大啊。”】
【周延儒也點頭說道:“是啊,陛下,京城每日裏人來人往,一條道路受阻,其他的道路都會遭遇或多或少的堵塞,以我大明現在的修路水平來說,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妥善完成,微臣恐怕到時候會引起京城的交通癱瘓。“】
【溫體仁和周延儒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幹吏,瞬間就能意識到在京城內修建道路的問題所在,雖然他們各有各的性格缺陷,但朱由檢不在乎這些。】
【他的老祖宗嘉靖皇帝曾經說過,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二者皆可用之,不可因其一而廢。】
【朱由檢的禦人之道也是如此,別管他黑貓白貓,隻要能辦成事,那就是好貓。】
【溫體仁、周延儒所擔心的修路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工程量太大,二是時間不夠。】
【主要麻煩的點就在於以如今大明的修路技術,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滿足在修路的同時,讓京城道路暢通無阻的需求。】
【朱由檢說道:“你們所說之事,朕心裏也明白,讓你們過來,就是為了給你們展示一下科研部剛剛研發出來的修路技術。”】
【說著,朱由檢就讓人提來兩桶水泥。】
【溫體仁和周延儒滿臉疑惑,他們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不明白這些灰色粘稠狀的東西,與修路有什麽關係。】
【朱由檢看出他們的心思,解釋道:“這個東西叫水泥,將此物鋪平在地麵上,經過兩三日的暴曬,水泥會自然風幹,堅硬無比,無論是人還是貨車、馬匹行走,都猶如平地,速度和效率都會快上很多。”】
【“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物?”溫體仁、周延儒在聽完朱由檢的解釋後,心中全都充滿震驚。】
【如果此物真的如朱由檢形容的那樣,那麽剛剛他們所擔心的那兩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在交代一番細節後,溫體仁、周延儒離開禦書房,趕緊去商議京城的修路工程。】
【即便他們二人互相看不順眼,可在朱由檢的眼皮底下,他們可不敢有絲毫的歪心思,心裏麵想的全都是如何完成陛下交給他們的任務。】
【經過三天三夜的商議,二人終於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先開始挑選京城一處擴建修路,這樣做一是可以避免大動幹戈,讓京城內的交通出現堵塞情況,二是試試水泥的效果,看看是不是與朱由檢所說的一樣。】
【方案確定下來後,二人在朱由檢的首肯下,也開始在京城郊外招收難民,給京城修路。】
【如今的京城郊外,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難民,僅僅一天的時間,二人便招收了兩千名難民,京城的修路工程也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
【而在同一時間,湖南方麵,由洪承疇、曹文詔、左良玉、陳奇諭領銜的明軍,開始對當地的敵軍展開瘋狂的攻擊。】
【戰爭的經過其實不值一提,洪承疇等人統帥的都是大明最為精銳的正規軍,經過無數次戰爭的洗禮,還有朱由檢親自製定的新式訓練計劃,完全不是那些濫竽充數的起義軍能相提並論的。】
【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羅汝才等聯合起義軍屢戰屢敗,數次被打的潰不成軍。】
【起義軍內部逐漸陷入崩潰,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很多叛賊都不知道自己奮鬥的目標是什麽,這麽做的意義又是什麽。】
【他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下一次的戰爭,等待他們的一定是失敗和死亡。】
【在這種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光明的生活中,起義軍營地內彌漫著一種名叫絕望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這些起義軍每次慘敗給明軍之後,就會把怒火發泄出去,而發泄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折磨那些投靠他們的大明藩王們。】
【馬廄裏,平日裏綾羅綢緞的楚王殿下,此刻正穿著一身粗麻布衣,蹲在地上,徒手撿馬糞。】
【馬廄的空間很小,到處都是臭氣熏天的味道,一個小卒手持馬鞭,看楚王的動作慢下來,二話不說,直接一鞭子衝上去,兇神惡煞的怒罵道:“他娘的,動作給老子快一點,再磨磨蹭蹭的,信不信老子抽死你!”】
【“嘶嘶嘶!”】
【楚王被抽得鮮血直流,麵目痛苦的扭曲起來,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隻能加快拾糞的速度。】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一天的勞作結束,楚王也被送迴到住的地方。】
【與其說是住的地方,不如說是一個四麵漏風的破帳篷,裏麵住著的不隻有楚王,還有其他的大明藩王們。】
【這些人的境遇和楚王沒什麽區別,晉王要給營地裏的軍士擦靴子,秦王要給起義軍的首領們倒馬桶。】
【寧王最慘,他每天晚上都要給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洗腳,倒洗腳水,還要捏肩捶背,活生生的像個奴隸。】
【“這是什麽鬼地方,老子受夠了!”】
【“不是說要讓我們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這是把老子當豬狗一樣養啊!”】
【“我可是大明的藩王啊,太祖的血脈,居然淪落到要給叛賊倒馬桶,早知如此,我寧可像福王那樣被當街斬首,至少也不用受這些侮辱。”】
【破帳篷裏麵,王爺們全都崩潰大哭。】
【他們連腸子都悔青了,之前答應起義軍的那些條件後,他們就被帶到這裏來。】
【可失去大明皇室宗親的光環後,那些起義軍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裏,把他們當狗一樣養。】
【直到這個時候,這些生下來便錦衣玉食的大明藩王們,才知道自己曾經過的是什麽樣神仙般的日子。】
【最後,還是溫體仁壯著膽子,說說心中的疑惑:“陛下,京城乃是大明的心髒,也是大明最繁華的城鎮,人口稠密,道路奇多,要是把京城裏所有的道路全都刨開,工程量很大啊。”】
【周延儒也點頭說道:“是啊,陛下,京城每日裏人來人往,一條道路受阻,其他的道路都會遭遇或多或少的堵塞,以我大明現在的修路水平來說,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妥善完成,微臣恐怕到時候會引起京城的交通癱瘓。“】
【溫體仁和周延儒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幹吏,瞬間就能意識到在京城內修建道路的問題所在,雖然他們各有各的性格缺陷,但朱由檢不在乎這些。】
【他的老祖宗嘉靖皇帝曾經說過,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二者皆可用之,不可因其一而廢。】
【朱由檢的禦人之道也是如此,別管他黑貓白貓,隻要能辦成事,那就是好貓。】
【溫體仁、周延儒所擔心的修路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工程量太大,二是時間不夠。】
【主要麻煩的點就在於以如今大明的修路技術,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滿足在修路的同時,讓京城道路暢通無阻的需求。】
【朱由檢說道:“你們所說之事,朕心裏也明白,讓你們過來,就是為了給你們展示一下科研部剛剛研發出來的修路技術。”】
【說著,朱由檢就讓人提來兩桶水泥。】
【溫體仁和周延儒滿臉疑惑,他們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不明白這些灰色粘稠狀的東西,與修路有什麽關係。】
【朱由檢看出他們的心思,解釋道:“這個東西叫水泥,將此物鋪平在地麵上,經過兩三日的暴曬,水泥會自然風幹,堅硬無比,無論是人還是貨車、馬匹行走,都猶如平地,速度和效率都會快上很多。”】
【“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物?”溫體仁、周延儒在聽完朱由檢的解釋後,心中全都充滿震驚。】
【如果此物真的如朱由檢形容的那樣,那麽剛剛他們所擔心的那兩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在交代一番細節後,溫體仁、周延儒離開禦書房,趕緊去商議京城的修路工程。】
【即便他們二人互相看不順眼,可在朱由檢的眼皮底下,他們可不敢有絲毫的歪心思,心裏麵想的全都是如何完成陛下交給他們的任務。】
【經過三天三夜的商議,二人終於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先開始挑選京城一處擴建修路,這樣做一是可以避免大動幹戈,讓京城內的交通出現堵塞情況,二是試試水泥的效果,看看是不是與朱由檢所說的一樣。】
【方案確定下來後,二人在朱由檢的首肯下,也開始在京城郊外招收難民,給京城修路。】
【如今的京城郊外,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難民,僅僅一天的時間,二人便招收了兩千名難民,京城的修路工程也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
【而在同一時間,湖南方麵,由洪承疇、曹文詔、左良玉、陳奇諭領銜的明軍,開始對當地的敵軍展開瘋狂的攻擊。】
【戰爭的經過其實不值一提,洪承疇等人統帥的都是大明最為精銳的正規軍,經過無數次戰爭的洗禮,還有朱由檢親自製定的新式訓練計劃,完全不是那些濫竽充數的起義軍能相提並論的。】
【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羅汝才等聯合起義軍屢戰屢敗,數次被打的潰不成軍。】
【起義軍內部逐漸陷入崩潰,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很多叛賊都不知道自己奮鬥的目標是什麽,這麽做的意義又是什麽。】
【他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下一次的戰爭,等待他們的一定是失敗和死亡。】
【在這種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光明的生活中,起義軍營地內彌漫著一種名叫絕望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這些起義軍每次慘敗給明軍之後,就會把怒火發泄出去,而發泄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折磨那些投靠他們的大明藩王們。】
【馬廄裏,平日裏綾羅綢緞的楚王殿下,此刻正穿著一身粗麻布衣,蹲在地上,徒手撿馬糞。】
【馬廄的空間很小,到處都是臭氣熏天的味道,一個小卒手持馬鞭,看楚王的動作慢下來,二話不說,直接一鞭子衝上去,兇神惡煞的怒罵道:“他娘的,動作給老子快一點,再磨磨蹭蹭的,信不信老子抽死你!”】
【“嘶嘶嘶!”】
【楚王被抽得鮮血直流,麵目痛苦的扭曲起來,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隻能加快拾糞的速度。】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一天的勞作結束,楚王也被送迴到住的地方。】
【與其說是住的地方,不如說是一個四麵漏風的破帳篷,裏麵住著的不隻有楚王,還有其他的大明藩王們。】
【這些人的境遇和楚王沒什麽區別,晉王要給營地裏的軍士擦靴子,秦王要給起義軍的首領們倒馬桶。】
【寧王最慘,他每天晚上都要給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洗腳,倒洗腳水,還要捏肩捶背,活生生的像個奴隸。】
【“這是什麽鬼地方,老子受夠了!”】
【“不是說要讓我們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這是把老子當豬狗一樣養啊!”】
【“我可是大明的藩王啊,太祖的血脈,居然淪落到要給叛賊倒馬桶,早知如此,我寧可像福王那樣被當街斬首,至少也不用受這些侮辱。”】
【破帳篷裏麵,王爺們全都崩潰大哭。】
【他們連腸子都悔青了,之前答應起義軍的那些條件後,他們就被帶到這裏來。】
【可失去大明皇室宗親的光環後,那些起義軍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裏,把他們當狗一樣養。】
【直到這個時候,這些生下來便錦衣玉食的大明藩王們,才知道自己曾經過的是什麽樣神仙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