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龔啟才退出,遇到那個引見的門衛。
門衛責怪龔啟說:“你這個,怎不懂禮,一味衝撞。卻不知順著甄總言語,看他臉色說話。幸好甄總看你遠來,沒有怪罪。你這個樣子,幹脆迴去算了。”
龔啟笑了,說:“我利州無獻媚之人也!”
忽然,有一個人在旁邊大喝:“你利州人不會獻媚,難道我踵州有獻媚者乎?”
龔啟視其人,單眉細眼,貌白神清。
問其姓名,方知叫羿蒼,現為甄氏商團的一個店鋪夥計。此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學識過人。
原來,羿蒼早年家貧,雖衣食不給,仍倜儻有大度。
有一次外出,在半道上,遇到十幾個盜賊,在路旁一個空屋中,飲酒作樂。
周圍的村民,見是一夥強盜,都嚇得遠遠躲避。
然而,羿蒼卻並不害怕,跑過去問群盜:“可允同一醉飽乎?”
群盜見來了這麽個讀書人,還挺瞧得起他們,都很高興,並說:“我輩皆草莽粗魯之人,恐見笑於秀才。”
羿蒼卻正色說:“盜者非碌碌輩所能為,皆世之英雄也。吾本慷慨之士,與諸君有何異哉?”
說完,即連飲三大碗,“以手劈豚肩大嚼而食之。”
盜賊們反倒因此而佩服羿蒼,不拘小節,氣度不凡,都為交上羿蒼這個朋友而高興。
臨別時,又送羿蒼一些金帛財物,齊賢也不推辭,就背上迴去了。
這日,龔啟見羿蒼秀才模樣,挺招人喜歡,就與他多說了幾句。
羿蒼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當時見羿蒼言語投機,遂邀請至屋內喝茶。分賓主坐定之後,羿蒼說:“利州距踵州,路途遙遠,實在辛勞。”
龔啟說:“沒有辦法,我有事纏身,不得不來呀!”
羿蒼問:“利州風土人情如何?”
龔啟答:“斷發文身,比屋而封,民風淳樸。”
羿蒼又問:“那裏的人又如何?”
龔啟答:“秀外慧中,足智多謀,聰明過人。”
羿蒼再問:“當今周輝部屬,像你這樣聰明的人,多不多?”
龔啟答:“我根本排不上號,比我能幹的人,數不勝數。”
羿蒼還問:“你當掌櫃了嗎?”
龔啟答:“我不是掌櫃,我是師爺。”隨後問道:“敢問你是不是掌櫃?”
羿蒼答:“不是。我隻是一個大夥計。”
龔啟說:“我聽說你家世代經商,父輩都是做大生意的,你為何區區在甄氏商團當一個夥計?”
羿蒼聞言,滿臉羞愧,強作笑顏,說:“生不逢時罷!也許將來甄龍會重用我的。”
龔啟冷笑一聲,說:“那甄龍根本不識人才,將來他也不會用像你這樣的人。”
羿蒼默默靜聽。
隨後,龔啟細說了與高蠡、賈夔做成絲綢生意的經過。羿蒼大驚,遂分別至高蠡、賈夔兩人處證實。兩人說的,與龔啟說的沒有兩樣。
羿蒼覺得龔啟是難得的經商人才。
龔啟欲辭別而迴。羿蒼說:“你暫且居旅館,我去再告甄總,讓他再接見你。”龔啟謝而退。羿蒼入見甄龍,小心問道:“適才甄總為何怠慢龔啟?”
甄龍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故此不想與其言語。”
羿蒼說:“甄龍尚容蔡鸞,何不納龔啟?”
甄龍說:“蔡鸞確實有些才能,我不忍殺之。那龔啟有何能耐?”
羿蒼說:“……”
甄龍再次接見,並羞辱之。龔啟反擊,甄龍生氣,欲出拳擊之。羿蒼勸免。甄龍怒氣未息。巴堒亦勸,甄龍方才息怒,令人將其攆走。
龔啟歸旅館,連夜離開踵州,打算迴利州。
行至途中,龔啟暗想:“我本意想把周輝商業機密獻給甄龍,誰想如此怠慢於我!我來時,在周輝麵前誇下海口,若今日怏怏而迴,須被人恥笑。我聽說竇州周睿仁義遠播,不如徑由去之,試看此人如何,再迴利州不遲。”
打定主意,乘馬引仆,望竇州而來。剛行至竇州地界,饑腸轆轆,肚子餓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吃的。正叫人挖野菜充饑,龔啟忽見一隊人來迎接,為首一人問:“來者莫非是龔先生嗎?”
龔啟吃了一驚,仍然答應是的。那人慌忙下馬,聲喏:“我叫崔煜,在此等候多時。”龔啟說:“久聞大名。”
崔煜說:“不敢,我奉周總之命,在此迎接。先生遠涉路途,鞍馬勞頓,特叫我為您奉些酒食。”
言罷,叫隨從跪奉酒食,崔煜敬進之。龔啟正是餓時,送來食物,如雪中送碳、饑中送食,正是時候。
龔啟一下子感受到了溫暖,想:“人言周睿寬仁好客,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遂與崔煜飲了數杯,上馬同行。來到竇州城內,是時天晚,安排至旅館歇息。見旅館門外,百餘人侍立,夾道歡迎,擊鼓相接。
一人於龔啟麵前施禮,說:“我叫馬驫,為你灑掃旅館,以待安歇。”
龔啟稱謝,與馬驫、崔煜同旅館內。講禮敘坐,少頃,擺上酒菜,又叫歌伎唱歌跳舞彈琴助酒興。
席間,崔、馬二人殷勤勸酒,飲至半夜,方始罷酒而息。
次日早晨,洗漱完畢,周睿、秦智、闕斌等人至旅館拜見。
龔啟慌忙出迎。周睿說:“久聞龔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實屬我的榮幸。倘若不棄,請至府上一敘。”龔啟欣然應允,與周睿等人至周府,各各敘禮,分賓主依次而坐,設宴款待。
飲酒間,周睿隻說閑話,並不提起生意上的事。
龔啟實在憋不住,以言先挑之,說:“周睿除了竇州市場外,還有哪些?”
秦智答:“周總沒有其他市場。隻是在此加工藥材,那些機器設備還是借蕭氏的。因周總是蕭氏女婿,隻能暫借,實在可憐啊!”
龔啟說:“蕭氏占據市場頗多,還不滿足啊?蕭泰應該支持周總才對,怎麽說起暫借之詞?他應當主動分給周總一些市場經營。是周總不忍心吧?”
闕斌說:“確實如此,周總仁慈寬厚,實在不忍心瓜分別人市場。”
周睿說:“二人閑話少說,我有何能何德,安敢有非份之想?”
秦智、闕斌、周睿三人,在龔啟麵前一唱一合,演戲給龔啟看。
龔啟心知肚明,說:“不然。周睿是商業巨子,為消費者著想,不像甄龍那樣的奸商。別說是占據竇州市場,就算是占據其他地方,也是深受眾人歡迎。”
周睿拱手相謝,假意地說:“龔先生言重了,我何敢相當!”
自此,一連留龔啟連飲三日,頓頓好肉好酒好菜招待,並不提出利州商業市場之事。龔啟辭別,周睿於十裏長亭設宴送行。
舉酒酌龔啟說:“承蒙龔先生不嫌棄我條件差,留敘三日。今日相別,不知何時再聽教誨。”
言畢,淚如雨下。
龔啟暗想:“周睿如此對我用情,安可舍之,不如說之,叫其取利州市場。”
於是說:“我也想侍奉周睿總,但恨未有便耳。我看竇州市場,東有蕭泰,常懷占據;北有甄龍,每欲吞並。亦非久留之地。”
周睿說:“我也知道啊,但沒有其他安身之所。”
龔啟說:“利州市場,您可來占。”
周睿說:“我怎能如此?”
龔啟說:“我並不是賣主求榮。你也知道,利州市場總掌櫃周輝,生性柔弱,不堪擔其重任。加之俞方在此,時常侵犯,人心離散,思得明主。”
周睿哦了一聲。
龔啟說:“實不相瞞,我本想結納甄龍,但他瞧不起我,因此特來敬獻於您。您若有取利州之意,我願意為內應,未知您的意下如何?”
周睿說:“深感君之厚意!奈何周輝是我兄弟,若占之,恐讓人笑話。”
龔啟驚訝:“話不能這麽說,您若不占,恐怕別人都要來占了。到那時,為他人所占,悔之晚矣!”
周睿說:“利州市場,我不太熟悉,有何良策占據?”
龔啟取出周輝商業機密,遞給周睿,說:“深感您的厚德,敢獻此機密,但看時,便知其市場薄弱之處。”
周睿略展開來看。
上麵盡寫著經營項目,來往賬單,市場規劃,客戶名單等基本信息。還有管理方法,產銷策略,貨源情報,客戶喜好等經營信息。
也還有生產配方、工藝流程、技術訣竅、設計圖紙等技術信息。
龔啟說:“周總您可速圖之。我有心腹二人,一人叫荀闊,一個叫雍弘。此人必能相助。如二人至竇州,可以心事共議。”
周睿拱手相謝,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非常感謝,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龔啟說:“我不是圖您報答,隻望您經營好利州這片市場,讓百姓受益。”
說罷,辭別而去。秦智叫馬驫等人護送十裏方迴。
且說龔啟迴至利州,先見友人荀闊。
荀闊自稱為江湖盜魁,其實卻是一位義俠。
不僅善盜,而且善於識人,善結交朋友。
雖為盜賊,家中卻有書齋,二子俱從師讀書。
但教子讀書,不是為了在科場上獵取功名,而誌在萬一他日有事,未嚐不可執幹戈以衛家園。
由此可見,荀闊實是一位隱身江湖,不與官府合作的豪傑。
曾以千金贈某公子,公子不受。
荀闊說:“你以我送的是贓物嗎?當然不是。盜泉之去貪泉幾何?如恐為盜泉所汙,則公囊中所有,亦未必皆廉泉也!”
這話可謂入木三分。
作賊盜竊與作官貪汙,可以說並無二致。
封建社會裏官與盜並無分別。
要說有別,也不過是莊子所謂的“竊鉤”與“竊國”之別而已。
荀闊為盜賊卻守信重義,正是“盜亦有道”,又不知要比那些營營苟苟的貪官汙吏人格上高出幾許了。
且說龔啟備說甄龍輕賢傲士,隻可同憂不可同樂,將利州市場許與周睿,專門與其共議。
荀闊說:“周輝無能,我心傾周睿。你我彼此相通,完全可以。”
少頃,雍弘至。
雍弘是臨州人,為人重信義。
當地,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得千金,不如得雍弘一諾”。
雍弘是個喜歡讀書的人,為文不隨流俗,因此落魄,屢試不第。
龔啟是雍弘之好友。
某日,雍弘與龔啟喝酒,喝了幾盅酒之後,不禁仰麵長歎,說:“大丈夫在世,當躍馬食肉,取富貴易如拾芥。”
龔啟戲說:“你生不逢時喲!”
雍弘說:“是啊,我若生在漢高祖或光武帝之世,必當與韓信、彭越並駕長驅中原,取封候,臂懸金印大如鬥。”
龔啟歎了一口氣,說:“可惜了!”
雍弘說:“我與後生小子為伍,拘於聲律文章,低迴周旋於筆硯之間,豪氣喪盡,豈不悲哉!”
龔啟又說:“書讀好了,可以當官啊!”
雍弘說:“即使入仕,得一官半職,又需為升鬥之粟折腰,所得又有幾何?”
於是,折筆毀硯,絕意仕途。
每天與父老及時輩少年恣意飲酒。每到酒酣耳熱,醉歌春風,至慷慨動情之處,往往涕淚交下。
有一天,知府率吏卒經過此地。
知府乘高頭大馬,前唿後擁,耀武揚威。
滿街行人無不慌忙躲避。
當時,雍弘酒力方盛,膽氣愈壯,站在道旁,嗔目不避。
一護衛小吏,見雍弘如此傲慢,即欲加辱之。
雍弘一時性起。抓住小吏,迴敬了一個耳光。又將其頭抵在牆上,反複衝撞,撞落了小吏三顆門牙。
然後,雍弘吼斥知府下馬,曆數其貪汙受賄,作威作福的罪狀,禁不住怒火中燒,便揮刀殺了知府及其身邊走卒。
雍弘殺死知府之後,逃離至山上。
龔啟聞雍弘逃走,遂投奔周輝而去。
雍弘在山上,招聚徒眾數百人,出入江湖。殺富貴劫錢財,什麽州縣官府,朝廷詔條,全都不在話下。
如此橫行數年,後逢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
雍弘因倦於同豺虎為類,意欲歸順官府,接受招安。
同夥中有人反對。
雍弘又將其斬殺,即奔起京城,暫宿於京城客舍之中,等待朝廷召見。
等了很久,仍不見動靜,不覺心如飄蓬,無所著落。
為此,雍弘煎熬得長籲短歎。
這日,忽然,有一位黃冠道人,來到旅舍之中,給雍弘一麵鏡子,讓其自照。
雍弘定息,視之。
隻見鏡中,有山川平疇,飛瀑流泉,掩映其間。
又見堂廡壯麗,景致清雅。
鏡中有一人,坐於藤床之上,如佛家之所謂入定者。
雍弘看得出神,不覺心向往之。
道士告訴雍弘:“這就是你的前身,我是你的師傅,因你塵俗未斷,故令托質人間三十年。”
言畢,道士取鏡而去,竟不知所往。
雍弘因此大徹大悟,知人事莫非前定,笑出都門而去,隱居山林之中。
後來,經龔啟推薦,雍弘也投奔周輝。
且說這日,雍弘見龔啟與荀闊私語,說:“我已知二人之意,將欲獻利州市場,是嗎?”
龔啟說:“是這個意思,你猜一猜,獻給誰呢?”
雍弘說:“非周睿不可。”
三人撫掌大笑。
隨後,荀闊正色,說:“明日見周輝,當若何?”
龔啟說:“我當推薦你二人為使,與周睿接洽。”二人應允。
次日,龔啟見周輝。周輝問:“這次辦事,如何?”
龔啟說:“甄龍是奸商,不可與言,早已取利州市場之心。”
周輝說:“若如此,那怎麽辦?”
龔啟說:“我有一計,使俞方、甄龍必不敢輕犯利州市場。”
周輝問是何計。
龔啟說:“竇州周睿,與您是同宗,仁慈而寬厚,有良商之風。擁有藥材基地,加工大量藥品,貨源充足,實力雄厚。甄龍聞之而膽裂,何況俞方乎?”
周輝問:“你的意思是結交周睿?”
龔啟說:“是啊!派人與周睿結好,使為外援,可以拒甄龍、俞方矣!”
周輝說:“我有此心久矣,派誰去呢?”
龔啟說:“非荀闊、雍弘不可去。”
周輝即叫二人來此,寫信一封,派其前往。
正商議間,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滿麵,大叫:“周總若聽龔啟之言,那麽利州所有市場份額都屬於周睿的了。”
龔啟大驚,視其人,此人叫汪祺。汪祺在踵州,與他已結仇,肯定反對。
汪祺介紹……
周輝問:“周睿與我同宗,我欲結之為援,你何出此言?”
汪祺說:“我素知周睿,誌向遠大,有秦智、闕斌之智謀,還有馬驫、鄭戩、崔煜、孔繡、沈樊等為羽翼。”
周輝說:“這個我知道。”
汪祺說:“若讓他到利州,若以部下掌櫃待之,周睿安肯做小?若以禮待之,又一山不容二虎。”
眾人沉默。
汪祺接著說:“今聽我言,則利州市場安全,否則就兇險了。龔啟外出,必與周睿共謀,可先把龔啟辭退,後絕周睿,則可保全。”
之所以沒有敢說龔啟走私問題,是因為汪祺也去過踵州走私,隻是沒有得逞。若周輝深究起來,汪祺不知如何答複。故此不敢揭發。
周輝反問:“若甄龍、俞方到來,如何拒之?”
汪祺答:“不著急,靜觀時變,以逸待勞。”
周輝說:“現在已經是火燒眉毛,怎麽不著急?”
遂不聽汪祺之言,派荀闊、雍弘趕緊去。這時,又有一人出來阻止,說:“不可,萬萬不可!”周輝視之,此人叫伍荊。
伍荊說:“周總,您聽龔啟之說,必然自取其禍。”
周輝說:“不會的。我結好周睿,實則欲拒俞方。”
伍荊說:“俞方來侵,不會來啥損失,但周睿來了,則是心腹大患。況且周睿是經商人才,先事甄龍,便思謀害;後從蕭泰,便奪機器,心術如此,安能與其相處。今日若招來,利州危險!”
周輝聞言,生氣地說:“不要再亂說了,周睿是我同宗,他怎能害我?”便叫汪祺、伍荊等人退下,叫荀闊、雍弘二人前往竇州。
酈、雍二人直接到竇州,見周睿,禮畢,拿出書信。
周睿拆而觀之,閱畢,大喜,設宴款待。酒過數巡,周睿說:“龔先生來此,對我談起過你們。請問有何見教?”
荀闊問:“龔啟臨走時,給周總說的話,考慮得如何?”
周睿說:“不用考慮,我當然願意。但周輝是我同宗,不忍心圖之。”
荀闊說:“利州市場需求量大,就像一塊肥肉,您不吃,別人也會來吃的。周輝軟弱,又不知如何用人,利州市場早晚被人奪去。今日自付於您,不可錯失良機。周總若願意,我們當效盡全力。”
周睿拱手而謝,說:“再容商議!”
門衛責怪龔啟說:“你這個,怎不懂禮,一味衝撞。卻不知順著甄總言語,看他臉色說話。幸好甄總看你遠來,沒有怪罪。你這個樣子,幹脆迴去算了。”
龔啟笑了,說:“我利州無獻媚之人也!”
忽然,有一個人在旁邊大喝:“你利州人不會獻媚,難道我踵州有獻媚者乎?”
龔啟視其人,單眉細眼,貌白神清。
問其姓名,方知叫羿蒼,現為甄氏商團的一個店鋪夥計。此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學識過人。
原來,羿蒼早年家貧,雖衣食不給,仍倜儻有大度。
有一次外出,在半道上,遇到十幾個盜賊,在路旁一個空屋中,飲酒作樂。
周圍的村民,見是一夥強盜,都嚇得遠遠躲避。
然而,羿蒼卻並不害怕,跑過去問群盜:“可允同一醉飽乎?”
群盜見來了這麽個讀書人,還挺瞧得起他們,都很高興,並說:“我輩皆草莽粗魯之人,恐見笑於秀才。”
羿蒼卻正色說:“盜者非碌碌輩所能為,皆世之英雄也。吾本慷慨之士,與諸君有何異哉?”
說完,即連飲三大碗,“以手劈豚肩大嚼而食之。”
盜賊們反倒因此而佩服羿蒼,不拘小節,氣度不凡,都為交上羿蒼這個朋友而高興。
臨別時,又送羿蒼一些金帛財物,齊賢也不推辭,就背上迴去了。
這日,龔啟見羿蒼秀才模樣,挺招人喜歡,就與他多說了幾句。
羿蒼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當時見羿蒼言語投機,遂邀請至屋內喝茶。分賓主坐定之後,羿蒼說:“利州距踵州,路途遙遠,實在辛勞。”
龔啟說:“沒有辦法,我有事纏身,不得不來呀!”
羿蒼問:“利州風土人情如何?”
龔啟答:“斷發文身,比屋而封,民風淳樸。”
羿蒼又問:“那裏的人又如何?”
龔啟答:“秀外慧中,足智多謀,聰明過人。”
羿蒼再問:“當今周輝部屬,像你這樣聰明的人,多不多?”
龔啟答:“我根本排不上號,比我能幹的人,數不勝數。”
羿蒼還問:“你當掌櫃了嗎?”
龔啟答:“我不是掌櫃,我是師爺。”隨後問道:“敢問你是不是掌櫃?”
羿蒼答:“不是。我隻是一個大夥計。”
龔啟說:“我聽說你家世代經商,父輩都是做大生意的,你為何區區在甄氏商團當一個夥計?”
羿蒼聞言,滿臉羞愧,強作笑顏,說:“生不逢時罷!也許將來甄龍會重用我的。”
龔啟冷笑一聲,說:“那甄龍根本不識人才,將來他也不會用像你這樣的人。”
羿蒼默默靜聽。
隨後,龔啟細說了與高蠡、賈夔做成絲綢生意的經過。羿蒼大驚,遂分別至高蠡、賈夔兩人處證實。兩人說的,與龔啟說的沒有兩樣。
羿蒼覺得龔啟是難得的經商人才。
龔啟欲辭別而迴。羿蒼說:“你暫且居旅館,我去再告甄總,讓他再接見你。”龔啟謝而退。羿蒼入見甄龍,小心問道:“適才甄總為何怠慢龔啟?”
甄龍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故此不想與其言語。”
羿蒼說:“甄龍尚容蔡鸞,何不納龔啟?”
甄龍說:“蔡鸞確實有些才能,我不忍殺之。那龔啟有何能耐?”
羿蒼說:“……”
甄龍再次接見,並羞辱之。龔啟反擊,甄龍生氣,欲出拳擊之。羿蒼勸免。甄龍怒氣未息。巴堒亦勸,甄龍方才息怒,令人將其攆走。
龔啟歸旅館,連夜離開踵州,打算迴利州。
行至途中,龔啟暗想:“我本意想把周輝商業機密獻給甄龍,誰想如此怠慢於我!我來時,在周輝麵前誇下海口,若今日怏怏而迴,須被人恥笑。我聽說竇州周睿仁義遠播,不如徑由去之,試看此人如何,再迴利州不遲。”
打定主意,乘馬引仆,望竇州而來。剛行至竇州地界,饑腸轆轆,肚子餓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吃的。正叫人挖野菜充饑,龔啟忽見一隊人來迎接,為首一人問:“來者莫非是龔先生嗎?”
龔啟吃了一驚,仍然答應是的。那人慌忙下馬,聲喏:“我叫崔煜,在此等候多時。”龔啟說:“久聞大名。”
崔煜說:“不敢,我奉周總之命,在此迎接。先生遠涉路途,鞍馬勞頓,特叫我為您奉些酒食。”
言罷,叫隨從跪奉酒食,崔煜敬進之。龔啟正是餓時,送來食物,如雪中送碳、饑中送食,正是時候。
龔啟一下子感受到了溫暖,想:“人言周睿寬仁好客,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遂與崔煜飲了數杯,上馬同行。來到竇州城內,是時天晚,安排至旅館歇息。見旅館門外,百餘人侍立,夾道歡迎,擊鼓相接。
一人於龔啟麵前施禮,說:“我叫馬驫,為你灑掃旅館,以待安歇。”
龔啟稱謝,與馬驫、崔煜同旅館內。講禮敘坐,少頃,擺上酒菜,又叫歌伎唱歌跳舞彈琴助酒興。
席間,崔、馬二人殷勤勸酒,飲至半夜,方始罷酒而息。
次日早晨,洗漱完畢,周睿、秦智、闕斌等人至旅館拜見。
龔啟慌忙出迎。周睿說:“久聞龔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實屬我的榮幸。倘若不棄,請至府上一敘。”龔啟欣然應允,與周睿等人至周府,各各敘禮,分賓主依次而坐,設宴款待。
飲酒間,周睿隻說閑話,並不提起生意上的事。
龔啟實在憋不住,以言先挑之,說:“周睿除了竇州市場外,還有哪些?”
秦智答:“周總沒有其他市場。隻是在此加工藥材,那些機器設備還是借蕭氏的。因周總是蕭氏女婿,隻能暫借,實在可憐啊!”
龔啟說:“蕭氏占據市場頗多,還不滿足啊?蕭泰應該支持周總才對,怎麽說起暫借之詞?他應當主動分給周總一些市場經營。是周總不忍心吧?”
闕斌說:“確實如此,周總仁慈寬厚,實在不忍心瓜分別人市場。”
周睿說:“二人閑話少說,我有何能何德,安敢有非份之想?”
秦智、闕斌、周睿三人,在龔啟麵前一唱一合,演戲給龔啟看。
龔啟心知肚明,說:“不然。周睿是商業巨子,為消費者著想,不像甄龍那樣的奸商。別說是占據竇州市場,就算是占據其他地方,也是深受眾人歡迎。”
周睿拱手相謝,假意地說:“龔先生言重了,我何敢相當!”
自此,一連留龔啟連飲三日,頓頓好肉好酒好菜招待,並不提出利州商業市場之事。龔啟辭別,周睿於十裏長亭設宴送行。
舉酒酌龔啟說:“承蒙龔先生不嫌棄我條件差,留敘三日。今日相別,不知何時再聽教誨。”
言畢,淚如雨下。
龔啟暗想:“周睿如此對我用情,安可舍之,不如說之,叫其取利州市場。”
於是說:“我也想侍奉周睿總,但恨未有便耳。我看竇州市場,東有蕭泰,常懷占據;北有甄龍,每欲吞並。亦非久留之地。”
周睿說:“我也知道啊,但沒有其他安身之所。”
龔啟說:“利州市場,您可來占。”
周睿說:“我怎能如此?”
龔啟說:“我並不是賣主求榮。你也知道,利州市場總掌櫃周輝,生性柔弱,不堪擔其重任。加之俞方在此,時常侵犯,人心離散,思得明主。”
周睿哦了一聲。
龔啟說:“實不相瞞,我本想結納甄龍,但他瞧不起我,因此特來敬獻於您。您若有取利州之意,我願意為內應,未知您的意下如何?”
周睿說:“深感君之厚意!奈何周輝是我兄弟,若占之,恐讓人笑話。”
龔啟驚訝:“話不能這麽說,您若不占,恐怕別人都要來占了。到那時,為他人所占,悔之晚矣!”
周睿說:“利州市場,我不太熟悉,有何良策占據?”
龔啟取出周輝商業機密,遞給周睿,說:“深感您的厚德,敢獻此機密,但看時,便知其市場薄弱之處。”
周睿略展開來看。
上麵盡寫著經營項目,來往賬單,市場規劃,客戶名單等基本信息。還有管理方法,產銷策略,貨源情報,客戶喜好等經營信息。
也還有生產配方、工藝流程、技術訣竅、設計圖紙等技術信息。
龔啟說:“周總您可速圖之。我有心腹二人,一人叫荀闊,一個叫雍弘。此人必能相助。如二人至竇州,可以心事共議。”
周睿拱手相謝,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非常感謝,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龔啟說:“我不是圖您報答,隻望您經營好利州這片市場,讓百姓受益。”
說罷,辭別而去。秦智叫馬驫等人護送十裏方迴。
且說龔啟迴至利州,先見友人荀闊。
荀闊自稱為江湖盜魁,其實卻是一位義俠。
不僅善盜,而且善於識人,善結交朋友。
雖為盜賊,家中卻有書齋,二子俱從師讀書。
但教子讀書,不是為了在科場上獵取功名,而誌在萬一他日有事,未嚐不可執幹戈以衛家園。
由此可見,荀闊實是一位隱身江湖,不與官府合作的豪傑。
曾以千金贈某公子,公子不受。
荀闊說:“你以我送的是贓物嗎?當然不是。盜泉之去貪泉幾何?如恐為盜泉所汙,則公囊中所有,亦未必皆廉泉也!”
這話可謂入木三分。
作賊盜竊與作官貪汙,可以說並無二致。
封建社會裏官與盜並無分別。
要說有別,也不過是莊子所謂的“竊鉤”與“竊國”之別而已。
荀闊為盜賊卻守信重義,正是“盜亦有道”,又不知要比那些營營苟苟的貪官汙吏人格上高出幾許了。
且說龔啟備說甄龍輕賢傲士,隻可同憂不可同樂,將利州市場許與周睿,專門與其共議。
荀闊說:“周輝無能,我心傾周睿。你我彼此相通,完全可以。”
少頃,雍弘至。
雍弘是臨州人,為人重信義。
當地,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得千金,不如得雍弘一諾”。
雍弘是個喜歡讀書的人,為文不隨流俗,因此落魄,屢試不第。
龔啟是雍弘之好友。
某日,雍弘與龔啟喝酒,喝了幾盅酒之後,不禁仰麵長歎,說:“大丈夫在世,當躍馬食肉,取富貴易如拾芥。”
龔啟戲說:“你生不逢時喲!”
雍弘說:“是啊,我若生在漢高祖或光武帝之世,必當與韓信、彭越並駕長驅中原,取封候,臂懸金印大如鬥。”
龔啟歎了一口氣,說:“可惜了!”
雍弘說:“我與後生小子為伍,拘於聲律文章,低迴周旋於筆硯之間,豪氣喪盡,豈不悲哉!”
龔啟又說:“書讀好了,可以當官啊!”
雍弘說:“即使入仕,得一官半職,又需為升鬥之粟折腰,所得又有幾何?”
於是,折筆毀硯,絕意仕途。
每天與父老及時輩少年恣意飲酒。每到酒酣耳熱,醉歌春風,至慷慨動情之處,往往涕淚交下。
有一天,知府率吏卒經過此地。
知府乘高頭大馬,前唿後擁,耀武揚威。
滿街行人無不慌忙躲避。
當時,雍弘酒力方盛,膽氣愈壯,站在道旁,嗔目不避。
一護衛小吏,見雍弘如此傲慢,即欲加辱之。
雍弘一時性起。抓住小吏,迴敬了一個耳光。又將其頭抵在牆上,反複衝撞,撞落了小吏三顆門牙。
然後,雍弘吼斥知府下馬,曆數其貪汙受賄,作威作福的罪狀,禁不住怒火中燒,便揮刀殺了知府及其身邊走卒。
雍弘殺死知府之後,逃離至山上。
龔啟聞雍弘逃走,遂投奔周輝而去。
雍弘在山上,招聚徒眾數百人,出入江湖。殺富貴劫錢財,什麽州縣官府,朝廷詔條,全都不在話下。
如此橫行數年,後逢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
雍弘因倦於同豺虎為類,意欲歸順官府,接受招安。
同夥中有人反對。
雍弘又將其斬殺,即奔起京城,暫宿於京城客舍之中,等待朝廷召見。
等了很久,仍不見動靜,不覺心如飄蓬,無所著落。
為此,雍弘煎熬得長籲短歎。
這日,忽然,有一位黃冠道人,來到旅舍之中,給雍弘一麵鏡子,讓其自照。
雍弘定息,視之。
隻見鏡中,有山川平疇,飛瀑流泉,掩映其間。
又見堂廡壯麗,景致清雅。
鏡中有一人,坐於藤床之上,如佛家之所謂入定者。
雍弘看得出神,不覺心向往之。
道士告訴雍弘:“這就是你的前身,我是你的師傅,因你塵俗未斷,故令托質人間三十年。”
言畢,道士取鏡而去,竟不知所往。
雍弘因此大徹大悟,知人事莫非前定,笑出都門而去,隱居山林之中。
後來,經龔啟推薦,雍弘也投奔周輝。
且說這日,雍弘見龔啟與荀闊私語,說:“我已知二人之意,將欲獻利州市場,是嗎?”
龔啟說:“是這個意思,你猜一猜,獻給誰呢?”
雍弘說:“非周睿不可。”
三人撫掌大笑。
隨後,荀闊正色,說:“明日見周輝,當若何?”
龔啟說:“我當推薦你二人為使,與周睿接洽。”二人應允。
次日,龔啟見周輝。周輝問:“這次辦事,如何?”
龔啟說:“甄龍是奸商,不可與言,早已取利州市場之心。”
周輝說:“若如此,那怎麽辦?”
龔啟說:“我有一計,使俞方、甄龍必不敢輕犯利州市場。”
周輝問是何計。
龔啟說:“竇州周睿,與您是同宗,仁慈而寬厚,有良商之風。擁有藥材基地,加工大量藥品,貨源充足,實力雄厚。甄龍聞之而膽裂,何況俞方乎?”
周輝問:“你的意思是結交周睿?”
龔啟說:“是啊!派人與周睿結好,使為外援,可以拒甄龍、俞方矣!”
周輝說:“我有此心久矣,派誰去呢?”
龔啟說:“非荀闊、雍弘不可去。”
周輝即叫二人來此,寫信一封,派其前往。
正商議間,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滿麵,大叫:“周總若聽龔啟之言,那麽利州所有市場份額都屬於周睿的了。”
龔啟大驚,視其人,此人叫汪祺。汪祺在踵州,與他已結仇,肯定反對。
汪祺介紹……
周輝問:“周睿與我同宗,我欲結之為援,你何出此言?”
汪祺說:“我素知周睿,誌向遠大,有秦智、闕斌之智謀,還有馬驫、鄭戩、崔煜、孔繡、沈樊等為羽翼。”
周輝說:“這個我知道。”
汪祺說:“若讓他到利州,若以部下掌櫃待之,周睿安肯做小?若以禮待之,又一山不容二虎。”
眾人沉默。
汪祺接著說:“今聽我言,則利州市場安全,否則就兇險了。龔啟外出,必與周睿共謀,可先把龔啟辭退,後絕周睿,則可保全。”
之所以沒有敢說龔啟走私問題,是因為汪祺也去過踵州走私,隻是沒有得逞。若周輝深究起來,汪祺不知如何答複。故此不敢揭發。
周輝反問:“若甄龍、俞方到來,如何拒之?”
汪祺答:“不著急,靜觀時變,以逸待勞。”
周輝說:“現在已經是火燒眉毛,怎麽不著急?”
遂不聽汪祺之言,派荀闊、雍弘趕緊去。這時,又有一人出來阻止,說:“不可,萬萬不可!”周輝視之,此人叫伍荊。
伍荊說:“周總,您聽龔啟之說,必然自取其禍。”
周輝說:“不會的。我結好周睿,實則欲拒俞方。”
伍荊說:“俞方來侵,不會來啥損失,但周睿來了,則是心腹大患。況且周睿是經商人才,先事甄龍,便思謀害;後從蕭泰,便奪機器,心術如此,安能與其相處。今日若招來,利州危險!”
周輝聞言,生氣地說:“不要再亂說了,周睿是我同宗,他怎能害我?”便叫汪祺、伍荊等人退下,叫荀闊、雍弘二人前往竇州。
酈、雍二人直接到竇州,見周睿,禮畢,拿出書信。
周睿拆而觀之,閱畢,大喜,設宴款待。酒過數巡,周睿說:“龔先生來此,對我談起過你們。請問有何見教?”
荀闊問:“龔啟臨走時,給周總說的話,考慮得如何?”
周睿說:“不用考慮,我當然願意。但周輝是我同宗,不忍心圖之。”
荀闊說:“利州市場需求量大,就像一塊肥肉,您不吃,別人也會來吃的。周輝軟弱,又不知如何用人,利州市場早晚被人奪去。今日自付於您,不可錯失良機。周總若願意,我們當效盡全力。”
周睿拱手而謝,說:“再容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