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密談(3)
主角們你們玩吧,我要專心搞事業 作者:暗日沉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意味著什麽呢?
隆慶帝仔細思考,但始終感覺有一層隔膜阻礙著自己。
“陛下,請問我們平日裏靠什麽運送兵力,物資以及掌控各地呢?”
江澈進一步問。
“靠...........靠路!”
此話讓隆慶帝靈光乍現,他好像明白江澈想表達什麽了。
“對,沒錯,靠路,但世界性的戰爭光靠陸路已經完全滿足不了需求了,要進行爭霸就必須掌控海洋這個無邊無際的廣闊區域,占領各個要害水道,依靠海洋上的島嶼作為軍港,派兵駐紮,如此進可攻,退可守,自由自在地享受大海的便利,我們可以先天而立於不敗之地”
隆慶聽後激情澎湃,但隨後奇怪地問,“那你為什麽說要建立一支海軍呢,這和水師有什麽區別,不都是在水麵作戰嗎,完全可以依靠現有基礎打造啊!”
在他的觀念裏,水師和海軍沒什麽區別,缺乏航海知識的他領會不到海戰的奧秘,所以覺得從零開始打造海軍就是浪費錢。
江澈見此,耐心地解釋,“水師和海軍是不一樣的,從職能上來講,海軍師進行純粹海上作戰,奪取製海權的專業兵種,而目前我們的水師多局限於一種輔助陸軍的運載工具,不能起到擊敗敵人艦隊的作用,然後再從艦船性能上看,海軍船隻要求的是戰鬥,以摧毀敵人艦船為目的,所以主要注重防護和火力,尤其是尖底的設計,多桅的形式,指南針的運用,更適合在廣闊無垠的大洋上經年累月地航行,但大周船隻多為掩護陸軍登陸,本身不是純海戰的設計,火炮數量少,噸位小,平底的設計在內河航道中行駛還行,但到大洋之上極易側翻!”
這一番話把道理講的明明白白,隆慶帝恍然大悟,原來這裏邊還有那麽多門道!
這小子真是全才呀!
一時之間他對江澈更加看重了!
“陛下,興建海軍是個長期的目標,萬萬不可著急,正常的話一個國家要變成海軍強國起碼要數十上百年的時間,因為這不僅是戰艦數量的積攢,更涉及造船水平和更新換代的能力,專業海軍士兵的培養,戰船的維修保養,補給的提供等等等,是國之大計”
“那難道意味著要幾十年後才能看到成效了?”
這怎麽搞?
幾十年?
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來都不知道?
“陛下,您不必著急,那是對別的國家來說,但對於我們卻有一個捷徑可走”
“什麽捷徑,快說!”
“我們沿海地區的百姓,尤其是閩越兩廣等地,一直有做海洋貿易的傳統,聞名於世的海上商路就是由他們開創的,這些民間勢力在南洋一帶影響力十分大,他們的技術積累還有航海人員完全可以為朝廷所用,要就是說我們不是沒有成為海洋強國的基礎,隻是曾經被暫時忽略掉了,現如今活躍於南洋一帶的商隊以及海盜,其實力不下於遠道而來的西方人,但如果朝廷仍像以往的打壓排擠,那這天然的基礎就會徹底消亡,因為西方人正在跨過這兩個個大洋漸漸取締我們民間商隊的地位
江澈手指了指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位置,他清楚此時形式的危機,最多再有幾十年,西方殖民者就能踏足東南亞取得據點,從東西兩個方向如同鉗子一般扼住大周航海勢力的咽喉,所有的商路會被一一截斷,而沒有官方作為背景,單打獨鬥的民間商隊還有那些海盜們撐不了多長時間。
“這樣說的話確實是個辦法,你放心,朕哪怕頂住天大的壓力也要保住我們的未來”
經江澈這麽說後,隆慶帝當即保證,日後一定給予重視,針對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海禁,放開民間勢力參與到南洋的爭奪中,同時朝廷給予大力支持,建立官方的管理組織,必須抱住距離大周最近的海域,尤其是上麵的島嶼,這是日後向四海擴張的前進基地
這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祖宗之法中就沒有這麽做的,而且此舉威脅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實行起來恐怕會很艱難。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決定明日朝會之時就拿出來談談,把如今的局勢講給大家聽,隻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再不反擊以後世界就沒他們的份了。
想到江澈提到的西邊廣闊的兩塊大陸以及上邊繁衍的土著和燒殺搶掠的西方人,隆慶帝就垂涎欲滴。
這要有多少土地呀?
那些土著和隻會打打殺殺的西方強盜們懂怎麽利用嗎?
那不得交給專業的來?
通通拿來種地,能養活我多少百姓,大周的土地已經快被開發的差不多了,正好有新的可以利用。
但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到那邊去,一時之間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願望在心裏愈發火熱起來。
江澈看隆慶帝感興趣,暗道果然如此,沒有一位華夏皇帝能抵擋住開疆擴土的誘惑!
接著便向對方提出第三條建議,“陛下,臣的下一條建議可能有點兒驚世駭俗”
江澈語氣猶豫,充滿試探的意味!
誰知隆慶帝絲毫沒有在意,反而讓他大膽說!
“好,臣的意見就是改變重農抑商的傳統國策”
“你說什麽?”
隆慶帝聽後身體劇烈震動,激動地問江澈。
改變重農抑商,這不可能,這是在觸動國家上層的根,也會極大地威脅農業的發展,古往今來的事實早已證明政策的正確,稍微提升一下商人地位,重視商業發展還可以商量,但絕不可更改農比商重的國策,這時候底線。
看到隆慶帝態度堅決,江澈也不再多說,現在確實太早了些,對方接受不了也正常,如今整體的社會局勢不允許這麽做,等以後需求出現了大家自然會明白的。
海洋利益的爭奪必然代表著商路的爭奪,這才是製海權最根本的目的,不讓商人去幹讓誰去呢?
江澈提這個就是想試探一下,沒成功也行,時機到了你們不變也不可能。
等到大家參與其中變成了商路開通的受益者後,我不說你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放開!
隆慶帝仔細思考,但始終感覺有一層隔膜阻礙著自己。
“陛下,請問我們平日裏靠什麽運送兵力,物資以及掌控各地呢?”
江澈進一步問。
“靠...........靠路!”
此話讓隆慶帝靈光乍現,他好像明白江澈想表達什麽了。
“對,沒錯,靠路,但世界性的戰爭光靠陸路已經完全滿足不了需求了,要進行爭霸就必須掌控海洋這個無邊無際的廣闊區域,占領各個要害水道,依靠海洋上的島嶼作為軍港,派兵駐紮,如此進可攻,退可守,自由自在地享受大海的便利,我們可以先天而立於不敗之地”
隆慶聽後激情澎湃,但隨後奇怪地問,“那你為什麽說要建立一支海軍呢,這和水師有什麽區別,不都是在水麵作戰嗎,完全可以依靠現有基礎打造啊!”
在他的觀念裏,水師和海軍沒什麽區別,缺乏航海知識的他領會不到海戰的奧秘,所以覺得從零開始打造海軍就是浪費錢。
江澈見此,耐心地解釋,“水師和海軍是不一樣的,從職能上來講,海軍師進行純粹海上作戰,奪取製海權的專業兵種,而目前我們的水師多局限於一種輔助陸軍的運載工具,不能起到擊敗敵人艦隊的作用,然後再從艦船性能上看,海軍船隻要求的是戰鬥,以摧毀敵人艦船為目的,所以主要注重防護和火力,尤其是尖底的設計,多桅的形式,指南針的運用,更適合在廣闊無垠的大洋上經年累月地航行,但大周船隻多為掩護陸軍登陸,本身不是純海戰的設計,火炮數量少,噸位小,平底的設計在內河航道中行駛還行,但到大洋之上極易側翻!”
這一番話把道理講的明明白白,隆慶帝恍然大悟,原來這裏邊還有那麽多門道!
這小子真是全才呀!
一時之間他對江澈更加看重了!
“陛下,興建海軍是個長期的目標,萬萬不可著急,正常的話一個國家要變成海軍強國起碼要數十上百年的時間,因為這不僅是戰艦數量的積攢,更涉及造船水平和更新換代的能力,專業海軍士兵的培養,戰船的維修保養,補給的提供等等等,是國之大計”
“那難道意味著要幾十年後才能看到成效了?”
這怎麽搞?
幾十年?
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來都不知道?
“陛下,您不必著急,那是對別的國家來說,但對於我們卻有一個捷徑可走”
“什麽捷徑,快說!”
“我們沿海地區的百姓,尤其是閩越兩廣等地,一直有做海洋貿易的傳統,聞名於世的海上商路就是由他們開創的,這些民間勢力在南洋一帶影響力十分大,他們的技術積累還有航海人員完全可以為朝廷所用,要就是說我們不是沒有成為海洋強國的基礎,隻是曾經被暫時忽略掉了,現如今活躍於南洋一帶的商隊以及海盜,其實力不下於遠道而來的西方人,但如果朝廷仍像以往的打壓排擠,那這天然的基礎就會徹底消亡,因為西方人正在跨過這兩個個大洋漸漸取締我們民間商隊的地位
江澈手指了指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位置,他清楚此時形式的危機,最多再有幾十年,西方殖民者就能踏足東南亞取得據點,從東西兩個方向如同鉗子一般扼住大周航海勢力的咽喉,所有的商路會被一一截斷,而沒有官方作為背景,單打獨鬥的民間商隊還有那些海盜們撐不了多長時間。
“這樣說的話確實是個辦法,你放心,朕哪怕頂住天大的壓力也要保住我們的未來”
經江澈這麽說後,隆慶帝當即保證,日後一定給予重視,針對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海禁,放開民間勢力參與到南洋的爭奪中,同時朝廷給予大力支持,建立官方的管理組織,必須抱住距離大周最近的海域,尤其是上麵的島嶼,這是日後向四海擴張的前進基地
這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祖宗之法中就沒有這麽做的,而且此舉威脅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實行起來恐怕會很艱難。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決定明日朝會之時就拿出來談談,把如今的局勢講給大家聽,隻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再不反擊以後世界就沒他們的份了。
想到江澈提到的西邊廣闊的兩塊大陸以及上邊繁衍的土著和燒殺搶掠的西方人,隆慶帝就垂涎欲滴。
這要有多少土地呀?
那些土著和隻會打打殺殺的西方強盜們懂怎麽利用嗎?
那不得交給專業的來?
通通拿來種地,能養活我多少百姓,大周的土地已經快被開發的差不多了,正好有新的可以利用。
但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到那邊去,一時之間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願望在心裏愈發火熱起來。
江澈看隆慶帝感興趣,暗道果然如此,沒有一位華夏皇帝能抵擋住開疆擴土的誘惑!
接著便向對方提出第三條建議,“陛下,臣的下一條建議可能有點兒驚世駭俗”
江澈語氣猶豫,充滿試探的意味!
誰知隆慶帝絲毫沒有在意,反而讓他大膽說!
“好,臣的意見就是改變重農抑商的傳統國策”
“你說什麽?”
隆慶帝聽後身體劇烈震動,激動地問江澈。
改變重農抑商,這不可能,這是在觸動國家上層的根,也會極大地威脅農業的發展,古往今來的事實早已證明政策的正確,稍微提升一下商人地位,重視商業發展還可以商量,但絕不可更改農比商重的國策,這時候底線。
看到隆慶帝態度堅決,江澈也不再多說,現在確實太早了些,對方接受不了也正常,如今整體的社會局勢不允許這麽做,等以後需求出現了大家自然會明白的。
海洋利益的爭奪必然代表著商路的爭奪,這才是製海權最根本的目的,不讓商人去幹讓誰去呢?
江澈提這個就是想試探一下,沒成功也行,時機到了你們不變也不可能。
等到大家參與其中變成了商路開通的受益者後,我不說你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