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密談(4)
主角們你們玩吧,我要專心搞事業 作者:暗日沉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這種事早做早有利,一個國家的興盛隻有靠自己全社會參與進來才能完成
商業行為會極大利於百姓從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分到利益,傳統的農業生產收效緩慢,靠天吃飯,不容易讓百姓獲得國家發展的實利。
“你不用再說這事了,出去也別亂說,改不了更沒法改”
隆慶帝沒好氣地說道,他要勸住江澈,不然一旦這話讓那些貴族們知道,絕對要對其群起而攻之。
“好吧,那陛下要聽一下我的第四條建議嗎?”
“快給朕麻利的說!”
隆慶帝第一次感到江澈這麽討厭,說話繞來繞去,磨磨嘰嘰!
“這個很簡單,就是需要陛下派人去找幾種農作物,大概就在沿海省份,還沒有得到推廣,臣可以畫出樣子來”
“農作物,朕要這個幹嘛,有什麽特殊的嗎?”
“沒什麽,隻是畝產可以超過千斤,而且極易種植,能當主食吃而已”
“什麽,真的假的?”
隆慶帝噌的一聲站起來,他聽到了什麽,世界上會有這麽高產的糧食作物?
“沒錯陛下,這兩者都是從海外傳來的,一點兒也不神秘,隻是現如今沒有被人發覺作用,一旦得到推廣,以現在的人口規模將大大緩解我們糧食的壓力”
說著江澈拿出一張紙,用毛筆畫出幾樣作物的大概模樣遞給隆慶帝
“好好好,這才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朕立刻派人去找,然後大規模推廣”
隆慶帝興奮極了,江澈之前雖說也說的很精彩,但那都是長遠之計,短時間看不到成效,但這個不同,隻要找到然後種下去就可以看到成果!
江澈緊接著說第五個建議,“陛下,改革不僅需要良好的上層規劃,更需要優秀的實施者,現今的人才培養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臣想建立一個全新的學堂來培養新型人才,如果成效好的話日後可推廣”
不是他不信任現在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隻是和西方人的爭鬥不是傳統印象裏的那種,初步跨入近代民族國家的他們高層決策可以很好地聚集起全國精英的力量,而較少地受個人意誌影響導致決策失敗!
大周也應該有一批具有國際視野以及超前眼光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危機!
隆慶帝聽後皺著眉頭,猶豫了一下
“這...........好吧,那交給你來辦,學堂你打算建立在哪呢?”
“建在薊州城就行,正好可以適應接下來的試點行動”
“行”
江澈的迴答沒什麽可以非議的,隆慶帝輕輕點頭,他對這事不以為然,經過多年的選拔他已經挑出一大堆可以辦實事的人才匯聚於朝堂之上,說實話還真不缺辦事的,這群人或許見識和眼界比不過江澈,但有最起碼的智慧以及辦事能力,在大是大非上他們還是靠得住。
接下來..................
“陛下,臣的最後一條建議,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我們應該盡快地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
“這是什麽意思?”
隆慶帝好奇地問,他隱約感覺到有些不簡單!
“陛下,大周如今隻能稱為一個朝代,而不是一個國家,國家的根基是民眾,他們支持誰,誰就是一國之主,如今他們是屬於大周的,還是屬於漢民族的呢?”
“這.............很難說啊,不是都屬於嗎,百姓既是朕的子民,也是漢族所屬”
“那陛下認為皇室應當如何呢,皇族是作為大周的代表,還是作為民族的代表?”
“大周的代表,民族的代表?這兩者有什麽區別嗎?”
隆慶帝有些不明白江澈的意思,講的東西似乎超前了!
“臣的意思是,大周如果僅僅作為一個朝代存在,那它隻是曾經曆朝曆代的一員,並沒有跳出改朝換代的怪圈,不算真正偉大永恆的國家,但假如大周這個國號,皇族的身份,成為整個民族的代表,百姓不僅是對民族,對腳下的土地有歸屬感,更是對大周有歸屬感,他們信任這個朝廷,相信皇族可作為代表天下人利益的標杆,這難道不是真正萬世永恆的聖朝嗎?”
“總地來說就是要讓民眾自覺地產生對民族的忠誠歸屬,提高我們的凝聚力,並潛移默化地把大周轉化為民族的象征,讓皇室成為天下之表率,帝國之標杆,這才是真正的萬世基業”
江澈一口氣說完,激情澎湃,他相信自己的話能打動皇帝!
打破曆朝曆代所有王朝的困境,隻要民族不滅,大周就不會滅,皇族永遠是精神的象征,帝國的領袖,得到百姓真心實意的尊崇!
他開始給對方畫大餅!
答應吧!
隻要順利進行,日後大周可真正成為千秋萬代的國家,讓天下人認可這個傳統,哪怕日後社會更迭,進入現代,皇室失去權利的同時也可通過國家象征的形式長期存在。
多少代雄才偉略的帝王沒有完成的大業?
江澈的話很奏效,隆慶帝的眼神漸漸呆滯,沉浸於所描繪的永恆圖景中!
千秋萬代?
真的能千秋萬代嗎?
朕要做那千古第一人!
好!
說得好!
好一個民族國家,隻要讓大周成為漢族代表的符號,天下百姓就會自覺地認同,真正能做到傳之萬世而不滅
這麽妙的辦法以前怎麽沒人想到呢?
可是............
要怎麽完成,這可是一場浩大的事業!
隆慶帝接著緊緊盯住江澈,恨不得把他腦袋挖開看看裏麵到底還藏著什麽東西。
“陛下,此事從前所有朝代都辦不成,即使他們有這想法也沒用,但我們不一樣,自從西方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已經漸漸地從原先封閉的狀態走向密切交融,那麽多民族將史無前例地真正同台競技,這是形成民族國家的天賜良機呀,和外界劇烈的衝突會加劇我們內部的團結,與西方人巨大的文化差異反而會促進我們漢族的文化心理認同”
江澈把如今的客觀局勢娓娓道來,千年來隻有這一次機會,失去了可就要重演前世曆史的悲劇。
隆慶帝眼睛逐漸發亮,同時心裏產生危機感,他也知道自己碰到好時候了,以前那些帝皇可沒有這樣的天然條件,機會隻有這一次,一定要抓住。
“幹,必須幹,那你快說,具體我們怎麽做?”
商業行為會極大利於百姓從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分到利益,傳統的農業生產收效緩慢,靠天吃飯,不容易讓百姓獲得國家發展的實利。
“你不用再說這事了,出去也別亂說,改不了更沒法改”
隆慶帝沒好氣地說道,他要勸住江澈,不然一旦這話讓那些貴族們知道,絕對要對其群起而攻之。
“好吧,那陛下要聽一下我的第四條建議嗎?”
“快給朕麻利的說!”
隆慶帝第一次感到江澈這麽討厭,說話繞來繞去,磨磨嘰嘰!
“這個很簡單,就是需要陛下派人去找幾種農作物,大概就在沿海省份,還沒有得到推廣,臣可以畫出樣子來”
“農作物,朕要這個幹嘛,有什麽特殊的嗎?”
“沒什麽,隻是畝產可以超過千斤,而且極易種植,能當主食吃而已”
“什麽,真的假的?”
隆慶帝噌的一聲站起來,他聽到了什麽,世界上會有這麽高產的糧食作物?
“沒錯陛下,這兩者都是從海外傳來的,一點兒也不神秘,隻是現如今沒有被人發覺作用,一旦得到推廣,以現在的人口規模將大大緩解我們糧食的壓力”
說著江澈拿出一張紙,用毛筆畫出幾樣作物的大概模樣遞給隆慶帝
“好好好,這才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朕立刻派人去找,然後大規模推廣”
隆慶帝興奮極了,江澈之前雖說也說的很精彩,但那都是長遠之計,短時間看不到成效,但這個不同,隻要找到然後種下去就可以看到成果!
江澈緊接著說第五個建議,“陛下,改革不僅需要良好的上層規劃,更需要優秀的實施者,現今的人才培養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臣想建立一個全新的學堂來培養新型人才,如果成效好的話日後可推廣”
不是他不信任現在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隻是和西方人的爭鬥不是傳統印象裏的那種,初步跨入近代民族國家的他們高層決策可以很好地聚集起全國精英的力量,而較少地受個人意誌影響導致決策失敗!
大周也應該有一批具有國際視野以及超前眼光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危機!
隆慶帝聽後皺著眉頭,猶豫了一下
“這...........好吧,那交給你來辦,學堂你打算建立在哪呢?”
“建在薊州城就行,正好可以適應接下來的試點行動”
“行”
江澈的迴答沒什麽可以非議的,隆慶帝輕輕點頭,他對這事不以為然,經過多年的選拔他已經挑出一大堆可以辦實事的人才匯聚於朝堂之上,說實話還真不缺辦事的,這群人或許見識和眼界比不過江澈,但有最起碼的智慧以及辦事能力,在大是大非上他們還是靠得住。
接下來..................
“陛下,臣的最後一條建議,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我們應該盡快地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
“這是什麽意思?”
隆慶帝好奇地問,他隱約感覺到有些不簡單!
“陛下,大周如今隻能稱為一個朝代,而不是一個國家,國家的根基是民眾,他們支持誰,誰就是一國之主,如今他們是屬於大周的,還是屬於漢民族的呢?”
“這.............很難說啊,不是都屬於嗎,百姓既是朕的子民,也是漢族所屬”
“那陛下認為皇室應當如何呢,皇族是作為大周的代表,還是作為民族的代表?”
“大周的代表,民族的代表?這兩者有什麽區別嗎?”
隆慶帝有些不明白江澈的意思,講的東西似乎超前了!
“臣的意思是,大周如果僅僅作為一個朝代存在,那它隻是曾經曆朝曆代的一員,並沒有跳出改朝換代的怪圈,不算真正偉大永恆的國家,但假如大周這個國號,皇族的身份,成為整個民族的代表,百姓不僅是對民族,對腳下的土地有歸屬感,更是對大周有歸屬感,他們信任這個朝廷,相信皇族可作為代表天下人利益的標杆,這難道不是真正萬世永恆的聖朝嗎?”
“總地來說就是要讓民眾自覺地產生對民族的忠誠歸屬,提高我們的凝聚力,並潛移默化地把大周轉化為民族的象征,讓皇室成為天下之表率,帝國之標杆,這才是真正的萬世基業”
江澈一口氣說完,激情澎湃,他相信自己的話能打動皇帝!
打破曆朝曆代所有王朝的困境,隻要民族不滅,大周就不會滅,皇族永遠是精神的象征,帝國的領袖,得到百姓真心實意的尊崇!
他開始給對方畫大餅!
答應吧!
隻要順利進行,日後大周可真正成為千秋萬代的國家,讓天下人認可這個傳統,哪怕日後社會更迭,進入現代,皇室失去權利的同時也可通過國家象征的形式長期存在。
多少代雄才偉略的帝王沒有完成的大業?
江澈的話很奏效,隆慶帝的眼神漸漸呆滯,沉浸於所描繪的永恆圖景中!
千秋萬代?
真的能千秋萬代嗎?
朕要做那千古第一人!
好!
說得好!
好一個民族國家,隻要讓大周成為漢族代表的符號,天下百姓就會自覺地認同,真正能做到傳之萬世而不滅
這麽妙的辦法以前怎麽沒人想到呢?
可是............
要怎麽完成,這可是一場浩大的事業!
隆慶帝接著緊緊盯住江澈,恨不得把他腦袋挖開看看裏麵到底還藏著什麽東西。
“陛下,此事從前所有朝代都辦不成,即使他們有這想法也沒用,但我們不一樣,自從西方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已經漸漸地從原先封閉的狀態走向密切交融,那麽多民族將史無前例地真正同台競技,這是形成民族國家的天賜良機呀,和外界劇烈的衝突會加劇我們內部的團結,與西方人巨大的文化差異反而會促進我們漢族的文化心理認同”
江澈把如今的客觀局勢娓娓道來,千年來隻有這一次機會,失去了可就要重演前世曆史的悲劇。
隆慶帝眼睛逐漸發亮,同時心裏產生危機感,他也知道自己碰到好時候了,以前那些帝皇可沒有這樣的天然條件,機會隻有這一次,一定要抓住。
“幹,必須幹,那你快說,具體我們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