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潼關初戰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祿山大封群臣以後,便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可以退下了。
隨後滿心歡喜的群臣紛紛告退,唯有嚴莊留了下來。
待眾人離去後,畢竟有的事情還是私下跟安祿山說比較好,嚴莊低聲對安祿山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到嚴莊留下以後,安祿山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嚴莊作為自己的頭號謀士,現在又是大燕國的宰相,私下匯報一些事情也很正常。
再聽到嚴莊開口以後,安祿山眉頭一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嚴莊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陛下,如今我們雖已占據洛陽,建立了大燕國,但天下人心未定。
尤其是那些北方的世家大族,他們雖表麵上臣服,但心中未必真心歸順。
臣以為,若要穩固大燕根基,必須盡快拉攏這些世家,讓他們為我們所用。”
安祿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哼,那些世家大族,以前他們高高在上,如今朕已登基,他們若敢不從,朕便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天子之怒!”
聽到安祿山蠻橫殺意的話語,嚴莊連忙勸道:“陛下息怒。
臣以為,與其用強,不如施以恩惠,畢竟這些世家大族存在的時間太過久遠,各種勢力交錯複雜,現在我大燕國根基尚且淺薄,還不是跟他們翻臉的時候。
現在我們大燕國,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仰仗他們,而隻要他們肯為大燕效力,陛下不妨賜予他們高官厚祿,以示恩寵。
畢竟這些世家大族從來都隻在乎利益,我們可以在一些方麵適當做出一定讓步,如此一來,他們必當感恩戴德,盡心竭力為陛下效勞。”
安祿山沉思片刻,點了點頭,安祿山也明白,這些世家大族,就是一把雙刃劍。
用好了,可以給自己提供不少的幫助,但是真把他們全部得罪了,自己接下來的發展肯定處處碰壁。
除非能夠一舉將他們連根拔起,再說了,現在大燕國剛剛建立,也不是跟他們翻臉的時候:“嚴愛卿所言有理。
那此事便交由你去辦,務必盡快拉攏那些世家大族,在一些事情上可以讓利他們,但是我不希望他們再給我扯後腿,否則別怪我安祿山不講情麵。”
嚴莊躬身領命,“微臣必定把此事辦妥,還請陛下放心”隨即退下。
嚴莊等人全部退出宮殿以後,安祿山獨自坐在龍椅上,此刻他的心中也是思緒萬千。
他迴想起自己從一個邊陲節度使,一步步走到今天,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雖然自己以前做的許多事情,讓不少人對自己十分的看不起,但是那又如何?
自己現在不也是坐在這龍椅之上,到安祿山他也知道,自己如今雖已登基稱帝並且建立了大燕國,但前路依舊充滿艱險。
大唐雖然在自己手上連戰連敗,還丟失了大片的領土,但仍然不可小視。
畢竟自己現在擊敗的,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麵的人,真正的大唐精銳自己還沒有對上。
尤其是李雄,這個現在自己最忌憚之人還沒有出現。
而現在擋在自己拿下長安的最後一個關卡,便隻剩下潼關了,若能順利的拿下,那長安便唾手可得。
但若久攻不下,大燕的根基恐將動搖,畢竟,如果各地的節度使率軍迴援,絕對會是一場苦戰。
想到這裏,安祿山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焦慮,尤其是想到李雄的時候,更是讓自己焦躁不安。
他站起身,走到宮殿門口,望著遠處的天空,喃喃自語道:“朕已走到這一步,絕不能再迴頭。
無論如何,朕都要拿下潼關,攻破長安,從而一統天下!”
與此同時,崔乾佑已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潼關進發,迴想起之前在大殿之上,安祿山的豪言壯語。
他騎在馬上,目光堅定,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畢竟自己現在可是大燕國的征西將軍。
崔乾佑知道,此戰關係重大,事關大燕國今後的發展,若能攻下潼關,從而拿下長安,他便將成為大燕的頭號功臣,將來必定名垂青史。
而這一次為了順利的攻下潼關,安祿山可是足足給自己,調派了六萬精銳人馬,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人,自己這一次進攻潼關可足足有十萬人。
然而,當他率軍抵達潼關時,卻發現潼關守軍早已嚴陣以待,隨著自己的到來,一時間,整個潼關頓時間被戰爭的陰影籠罩。
潼關守將程千裏站在城樓上,而他身邊則是站著再一次擔任督軍的邊令臣,二人都冷冷地看著城下的燕軍。
看著潼關城下緩緩推進,殺氣凜然的燕軍,程千裏心頭不由得一沉。
難怪封長青會敗在這些叛軍的手下,麵對這些精銳士卒,封長青用臨時招募起來的軍隊,與這些邊疆悍卒作戰,不敗,那才是怪事了。
但是程千裏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守住潼關,畢竟潼關乃是長安門的最後門戶,潼關絕不容有失,不然,長安將在無險可守。
崔乾佑見潼關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也就不再多言,畢竟潼關自己勢在必得。
再說了,自己現在兵強馬壯,未必沒有一戰而下潼關的機會。
由於之前多次勸降失敗,崔乾佑也就不再過多廢話,這次麵對潼關,崔乾佑下令全軍攻城。
隨著進攻的號角吹響,燕軍如潮水般湧向潼關,一時間,整個潼關喊殺聲震天動地。
然而,麵對燕軍的進攻,程千裏早有準備,駐守在城牆之上的大唐士兵,舉起手中的弓箭,紛紛向著城牆下射去,頓時城牆上箭如雨下,一切準備不足的燕軍死傷慘重。
但此時,這些久經戰場的的燕軍,強悍的戰鬥力就體現了出來,再加上本來就是曾經大唐的邊疆精銳,著甲率非常的高。
除了一些倒黴蛋被直接射中要害喪命以外,這些燕軍精銳利用嫻熟的配合,紛紛躲避,從城牆上落下的箭雨。
隨著燕軍的逐漸推進,一架架攻城所用的雲梯,也開始逐漸搭上潼關的城牆。
看到雲梯搭上城牆,程千裏大喊一聲:“倒沸水、到金汁”一鍋鍋被燒的滾燙的沸水和各種汙物所熬煉的金汁,從城牆上傾倒而下,下麵的燕軍發出陣陣慘叫。
趁著遠燕軍打退的功夫,守城的士兵紛紛將這些攻城用的雲梯一一推倒,打退了燕軍的第一次進攻。
崔乾佑臉色一變,卻仍高唿:“莫怕,衝上去者重賞!第一個登上城牆者官升四級,賞賜黃金百兩!”
聽到崔乾佑的話後,燕軍中衝出一群死士,一邊避讓著滾燙的沸水一邊再次衝向城牆。
之前攻城的燕軍,雖然第一次進攻受挫,但這些人本來都是精銳,雖然第一次進攻受到了一定阻撓被打退,但是在這些死士的帶領之下,又再一次發起了不要命的進攻。
看著燕軍再一次攻來,程千裏立刻下令,“投石準備”看到燕軍再一次攻來,立馬就將之前準備的巨大的石塊,唿嘯著砸向城下的燕軍,再次打亂了他們的陣型。
隨後滿心歡喜的群臣紛紛告退,唯有嚴莊留了下來。
待眾人離去後,畢竟有的事情還是私下跟安祿山說比較好,嚴莊低聲對安祿山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到嚴莊留下以後,安祿山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嚴莊作為自己的頭號謀士,現在又是大燕國的宰相,私下匯報一些事情也很正常。
再聽到嚴莊開口以後,安祿山眉頭一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嚴莊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陛下,如今我們雖已占據洛陽,建立了大燕國,但天下人心未定。
尤其是那些北方的世家大族,他們雖表麵上臣服,但心中未必真心歸順。
臣以為,若要穩固大燕根基,必須盡快拉攏這些世家,讓他們為我們所用。”
安祿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哼,那些世家大族,以前他們高高在上,如今朕已登基,他們若敢不從,朕便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天子之怒!”
聽到安祿山蠻橫殺意的話語,嚴莊連忙勸道:“陛下息怒。
臣以為,與其用強,不如施以恩惠,畢竟這些世家大族存在的時間太過久遠,各種勢力交錯複雜,現在我大燕國根基尚且淺薄,還不是跟他們翻臉的時候。
現在我們大燕國,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仰仗他們,而隻要他們肯為大燕效力,陛下不妨賜予他們高官厚祿,以示恩寵。
畢竟這些世家大族從來都隻在乎利益,我們可以在一些方麵適當做出一定讓步,如此一來,他們必當感恩戴德,盡心竭力為陛下效勞。”
安祿山沉思片刻,點了點頭,安祿山也明白,這些世家大族,就是一把雙刃劍。
用好了,可以給自己提供不少的幫助,但是真把他們全部得罪了,自己接下來的發展肯定處處碰壁。
除非能夠一舉將他們連根拔起,再說了,現在大燕國剛剛建立,也不是跟他們翻臉的時候:“嚴愛卿所言有理。
那此事便交由你去辦,務必盡快拉攏那些世家大族,在一些事情上可以讓利他們,但是我不希望他們再給我扯後腿,否則別怪我安祿山不講情麵。”
嚴莊躬身領命,“微臣必定把此事辦妥,還請陛下放心”隨即退下。
嚴莊等人全部退出宮殿以後,安祿山獨自坐在龍椅上,此刻他的心中也是思緒萬千。
他迴想起自己從一個邊陲節度使,一步步走到今天,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雖然自己以前做的許多事情,讓不少人對自己十分的看不起,但是那又如何?
自己現在不也是坐在這龍椅之上,到安祿山他也知道,自己如今雖已登基稱帝並且建立了大燕國,但前路依舊充滿艱險。
大唐雖然在自己手上連戰連敗,還丟失了大片的領土,但仍然不可小視。
畢竟自己現在擊敗的,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麵的人,真正的大唐精銳自己還沒有對上。
尤其是李雄,這個現在自己最忌憚之人還沒有出現。
而現在擋在自己拿下長安的最後一個關卡,便隻剩下潼關了,若能順利的拿下,那長安便唾手可得。
但若久攻不下,大燕的根基恐將動搖,畢竟,如果各地的節度使率軍迴援,絕對會是一場苦戰。
想到這裏,安祿山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焦慮,尤其是想到李雄的時候,更是讓自己焦躁不安。
他站起身,走到宮殿門口,望著遠處的天空,喃喃自語道:“朕已走到這一步,絕不能再迴頭。
無論如何,朕都要拿下潼關,攻破長安,從而一統天下!”
與此同時,崔乾佑已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潼關進發,迴想起之前在大殿之上,安祿山的豪言壯語。
他騎在馬上,目光堅定,心中充滿了必勝的信念,畢竟自己現在可是大燕國的征西將軍。
崔乾佑知道,此戰關係重大,事關大燕國今後的發展,若能攻下潼關,從而拿下長安,他便將成為大燕的頭號功臣,將來必定名垂青史。
而這一次為了順利的攻下潼關,安祿山可是足足給自己,調派了六萬精銳人馬,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人,自己這一次進攻潼關可足足有十萬人。
然而,當他率軍抵達潼關時,卻發現潼關守軍早已嚴陣以待,隨著自己的到來,一時間,整個潼關頓時間被戰爭的陰影籠罩。
潼關守將程千裏站在城樓上,而他身邊則是站著再一次擔任督軍的邊令臣,二人都冷冷地看著城下的燕軍。
看著潼關城下緩緩推進,殺氣凜然的燕軍,程千裏心頭不由得一沉。
難怪封長青會敗在這些叛軍的手下,麵對這些精銳士卒,封長青用臨時招募起來的軍隊,與這些邊疆悍卒作戰,不敗,那才是怪事了。
但是程千裏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守住潼關,畢竟潼關乃是長安門的最後門戶,潼關絕不容有失,不然,長安將在無險可守。
崔乾佑見潼關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也就不再多言,畢竟潼關自己勢在必得。
再說了,自己現在兵強馬壯,未必沒有一戰而下潼關的機會。
由於之前多次勸降失敗,崔乾佑也就不再過多廢話,這次麵對潼關,崔乾佑下令全軍攻城。
隨著進攻的號角吹響,燕軍如潮水般湧向潼關,一時間,整個潼關喊殺聲震天動地。
然而,麵對燕軍的進攻,程千裏早有準備,駐守在城牆之上的大唐士兵,舉起手中的弓箭,紛紛向著城牆下射去,頓時城牆上箭如雨下,一切準備不足的燕軍死傷慘重。
但此時,這些久經戰場的的燕軍,強悍的戰鬥力就體現了出來,再加上本來就是曾經大唐的邊疆精銳,著甲率非常的高。
除了一些倒黴蛋被直接射中要害喪命以外,這些燕軍精銳利用嫻熟的配合,紛紛躲避,從城牆上落下的箭雨。
隨著燕軍的逐漸推進,一架架攻城所用的雲梯,也開始逐漸搭上潼關的城牆。
看到雲梯搭上城牆,程千裏大喊一聲:“倒沸水、到金汁”一鍋鍋被燒的滾燙的沸水和各種汙物所熬煉的金汁,從城牆上傾倒而下,下麵的燕軍發出陣陣慘叫。
趁著遠燕軍打退的功夫,守城的士兵紛紛將這些攻城用的雲梯一一推倒,打退了燕軍的第一次進攻。
崔乾佑臉色一變,卻仍高唿:“莫怕,衝上去者重賞!第一個登上城牆者官升四級,賞賜黃金百兩!”
聽到崔乾佑的話後,燕軍中衝出一群死士,一邊避讓著滾燙的沸水一邊再次衝向城牆。
之前攻城的燕軍,雖然第一次進攻受挫,但這些人本來都是精銳,雖然第一次進攻受到了一定阻撓被打退,但是在這些死士的帶領之下,又再一次發起了不要命的進攻。
看著燕軍再一次攻來,程千裏立刻下令,“投石準備”看到燕軍再一次攻來,立馬就將之前準備的巨大的石塊,唿嘯著砸向城下的燕軍,再次打亂了他們的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