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心病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武的覺悟比寧絕想象的更高,不過,他還是好奇他為何會突然口吃。
指尖在桌麵上輕叩,他佯笑道:“那大人如何能確定,戚大人就一定是被冤枉的呢?事情已經過去多年,如今翻案,又該從何查起?”
“……”
暴躁的大漢被堵住了嗓子眼,他無法言說,抬手比劃了兩下,一絲怒意從眼中浮現,情緒難壓,噴湧的言語,就像衝破了牢籠的猛獸一樣,橫衝直撞的朝著寧絕攻擊。
“我能確定,他有冤,不管…過去多少年,我會查清,你若怕死,不敢得罪,可以滾…滾遠點。”
他的口吃與別人不同,沒有言辭重複,隻是吐字有些遲鈍,好像心裏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思緒混亂,隻能慢慢蹦出來一樣。
寧絕疑惑,想到他剛才聊起案情的樣子,似乎並沒有這種情況。
半天不見對方迴嘴,項武以為自己說中了他的心思,臉上頓時升起嘲諷之色:“我本以為,探花郎……受陛下重用,會是個有魄力的,豈料……華而不實,空有其表……”
他緊咬牙關,一句話說得格外艱難,對麵被罵的寧絕還沒生氣呢,他自己倒是先胸悶氣短,漲紅了整張臉。
長出一口氣,寧絕淡然道:“下官隻是擔心案子不好查,又不是說不幹了,監使大人何必如此氣急呢?”
“……”又是一陣啞口無言。
項武有種被人牽著鼻子耍著玩的窒息感,明明心裏想到了很多言語,可話到嘴邊,就混成了一團亂麻,理都理不清。
“此前在刑部,下官從旁人口中得知,大人幾次欲進卷庫,皆被一一駁迴……”寧絕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刑部眾人以此為笑,下官聞之生怒,亦不明白,以您的身份,為何大人不反擊,不上報,由得他們如此放肆?”
一次兩次的退讓,會讓人覺得平易近人,可無限次的妥協,隻會教人以為你好欺負,是個人人可揉捏的軟柿子。
這般淺顯的道理,項武如何不懂?
他隻是……無法控製。
“我,也不想……”不想受情緒鉗製,不想遭人譏諷,更不想處處受限。
他垂下頭,閉上眼壓製心口的躁動:“可是,我無法控製。”
“無法控製?”
寧絕還是不明白:“什麽無法控製,情緒還是語言?若是情緒,大人您……也不算多暴躁,若是語言,那方才您提起案情時,不是挺流利的嗎?”
“那不一樣。”項武搖頭,滿是落寞的神色。
有何不一樣?
寧絕隱約猜到什麽,他問:“是心病嗎?”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善言語,又懼交談,如非身疾,便是心病,總要有個理由。
這本是項武的私事,他沒有必要跟旁人提及,但望著那雙澄淨的雙眸,不知為何,他心裏突然生出一股名為傾訴的衝動。
“自……爹娘逝世,我多有悔恨,三年孝期,我一度以…酒醉,麻痹自己,任由愧疚……蹉跎我的意誌,無邊的痛苦,像枷鎖一樣……蠶食了我的人生,也桎梏了,我的咽喉,讓我……麵對旁人的議論、指責,都難以反駁,和辯解……”
哪怕過去多年,父母雙亡的慘狀依舊在他腦中揮之不去,他時常想,若不是自己愛出風頭,恃才傲物,口不擇言,也不至於得罪太多人,讓他們抱憾而終。
他低下頭,望著手邊的卷頁,從密密麻麻的小字中,他似乎看到,曾經那個風光無兩、最是桀驁的少年,與氣絕的父母一同死在了那間茅草屋裏。
“我本來……不想再做官,可陛下說,朝堂……多混雜,需要有個,持劍之人,讓他們懼怕……不敢再亂法……胡為。”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私心,還是想迴報啟安帝的賞識,最終他應下了這樁差事,也想盡量去做好。
他知道這一路艱難險阻,會有許多明槍暗箭,但是,他已經沒有什麽可失去的了,哪怕是自己的這條命,也再成不了別人威脅的籌碼。
孤家寡人,生死無懼。
寧絕或許明白了啟安帝選他的原因,這樣的人,哪怕站到文武百官的對立麵,也不會有絲毫退讓,確實,是一柄最合適的利劍。
隻是自己倒黴,又被啟安帝擺了一道。
他知道以項武目前的狀態,空有本事,卻無法暢所欲言,所以才讓寧絕到監察司,來做項武的馬前卒,替他擋下唇槍舌劍。
真是好一招物盡其用,把他和項武安排得明明白白。
收斂情緒,寧絕平靜問:“大人可想過治愈心疾?”
項武指尖一動,無數念頭閃過。
“有些事,不是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他摩挲著紙張,語氣落寞:“我比誰……都想改變,可是,我試過了,除了讓我……越來越暴躁外,沒有半點改善。”
簡短的詞匯他還能說出口,可一旦與人辯論,他腦子就一團亂麻,不是不知道該說什麽,而是不知道該怎麽說出來。
太多無法言喻的話積攢在心裏,他就會變得煩悶、急躁,甚至是憤怒。
所以,他不喜歡與外人交涉,尤其是那些話多的、文縐縐又愛講道理的,說不贏罵不過,簡直受罪。
寧絕提醒他:“可大人在談及案情的時候,並沒有言遲語頓啊。”
項武自然知道這一點,但他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或許,是因為,我喜歡破案,享受……推理解密的過程,所以,心病……也無法影響,這也算,一種執念吧。”
心病因執念而生,也因執念而破,兩兩相抵,就鑄成了他這奇奇怪怪的怪癖。
同一個人,兩套不一樣習性,還可以這樣的嗎?
寧絕想了想,說:“既如此,大人何不把日常交談代入進案件之中,隻假裝自己在破案,所說的話都是證詞,借此暢意表達……”
項武搖頭,打斷了他的話:“試過,不行。”
都說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他又不是傻子,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記憶。
沒有很深的信念,這確實很難做到。
寧絕默歎,思來想去,似乎也隻有啟安帝的法子可行。
“下官以後會跟緊大人的!”他鄭重道:“你去做陛下手裏的刀,而我,在你身後,替你表達所有想說的話。”
既然到了這地步,那他們都沒有了後退的餘地,合作,是他們最後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項武聽他這麽說,驚訝抬頭,雖然二人不是很了解對方,但幾次交談下來,他對寧絕能言善辯的口才也有了幾分體會。
更何況,他還是陛下欽定的探花郎。
這樣的人,來給他代話傳意,豈非屈才?
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可囁嚅許久,越緊張越不知道該怎麽表達。
寧絕猜到他的意思,笑了笑道:“大人不必推拒,陛下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聞言,項武一愣。
這都是陛下安排的嗎?
不是為了曆練探花郎而許他知事之職,而是為了扶持自己,才把寧絕送來監察司?
他何德何能,值得陛下如此費心?
訝異中帶著竊喜,心頭疑慮一消而散,微揚的嘴角對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又多了幾分尊崇。
指尖在桌麵上輕叩,他佯笑道:“那大人如何能確定,戚大人就一定是被冤枉的呢?事情已經過去多年,如今翻案,又該從何查起?”
“……”
暴躁的大漢被堵住了嗓子眼,他無法言說,抬手比劃了兩下,一絲怒意從眼中浮現,情緒難壓,噴湧的言語,就像衝破了牢籠的猛獸一樣,橫衝直撞的朝著寧絕攻擊。
“我能確定,他有冤,不管…過去多少年,我會查清,你若怕死,不敢得罪,可以滾…滾遠點。”
他的口吃與別人不同,沒有言辭重複,隻是吐字有些遲鈍,好像心裏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思緒混亂,隻能慢慢蹦出來一樣。
寧絕疑惑,想到他剛才聊起案情的樣子,似乎並沒有這種情況。
半天不見對方迴嘴,項武以為自己說中了他的心思,臉上頓時升起嘲諷之色:“我本以為,探花郎……受陛下重用,會是個有魄力的,豈料……華而不實,空有其表……”
他緊咬牙關,一句話說得格外艱難,對麵被罵的寧絕還沒生氣呢,他自己倒是先胸悶氣短,漲紅了整張臉。
長出一口氣,寧絕淡然道:“下官隻是擔心案子不好查,又不是說不幹了,監使大人何必如此氣急呢?”
“……”又是一陣啞口無言。
項武有種被人牽著鼻子耍著玩的窒息感,明明心裏想到了很多言語,可話到嘴邊,就混成了一團亂麻,理都理不清。
“此前在刑部,下官從旁人口中得知,大人幾次欲進卷庫,皆被一一駁迴……”寧絕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刑部眾人以此為笑,下官聞之生怒,亦不明白,以您的身份,為何大人不反擊,不上報,由得他們如此放肆?”
一次兩次的退讓,會讓人覺得平易近人,可無限次的妥協,隻會教人以為你好欺負,是個人人可揉捏的軟柿子。
這般淺顯的道理,項武如何不懂?
他隻是……無法控製。
“我,也不想……”不想受情緒鉗製,不想遭人譏諷,更不想處處受限。
他垂下頭,閉上眼壓製心口的躁動:“可是,我無法控製。”
“無法控製?”
寧絕還是不明白:“什麽無法控製,情緒還是語言?若是情緒,大人您……也不算多暴躁,若是語言,那方才您提起案情時,不是挺流利的嗎?”
“那不一樣。”項武搖頭,滿是落寞的神色。
有何不一樣?
寧絕隱約猜到什麽,他問:“是心病嗎?”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善言語,又懼交談,如非身疾,便是心病,總要有個理由。
這本是項武的私事,他沒有必要跟旁人提及,但望著那雙澄淨的雙眸,不知為何,他心裏突然生出一股名為傾訴的衝動。
“自……爹娘逝世,我多有悔恨,三年孝期,我一度以…酒醉,麻痹自己,任由愧疚……蹉跎我的意誌,無邊的痛苦,像枷鎖一樣……蠶食了我的人生,也桎梏了,我的咽喉,讓我……麵對旁人的議論、指責,都難以反駁,和辯解……”
哪怕過去多年,父母雙亡的慘狀依舊在他腦中揮之不去,他時常想,若不是自己愛出風頭,恃才傲物,口不擇言,也不至於得罪太多人,讓他們抱憾而終。
他低下頭,望著手邊的卷頁,從密密麻麻的小字中,他似乎看到,曾經那個風光無兩、最是桀驁的少年,與氣絕的父母一同死在了那間茅草屋裏。
“我本來……不想再做官,可陛下說,朝堂……多混雜,需要有個,持劍之人,讓他們懼怕……不敢再亂法……胡為。”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私心,還是想迴報啟安帝的賞識,最終他應下了這樁差事,也想盡量去做好。
他知道這一路艱難險阻,會有許多明槍暗箭,但是,他已經沒有什麽可失去的了,哪怕是自己的這條命,也再成不了別人威脅的籌碼。
孤家寡人,生死無懼。
寧絕或許明白了啟安帝選他的原因,這樣的人,哪怕站到文武百官的對立麵,也不會有絲毫退讓,確實,是一柄最合適的利劍。
隻是自己倒黴,又被啟安帝擺了一道。
他知道以項武目前的狀態,空有本事,卻無法暢所欲言,所以才讓寧絕到監察司,來做項武的馬前卒,替他擋下唇槍舌劍。
真是好一招物盡其用,把他和項武安排得明明白白。
收斂情緒,寧絕平靜問:“大人可想過治愈心疾?”
項武指尖一動,無數念頭閃過。
“有些事,不是我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他摩挲著紙張,語氣落寞:“我比誰……都想改變,可是,我試過了,除了讓我……越來越暴躁外,沒有半點改善。”
簡短的詞匯他還能說出口,可一旦與人辯論,他腦子就一團亂麻,不是不知道該說什麽,而是不知道該怎麽說出來。
太多無法言喻的話積攢在心裏,他就會變得煩悶、急躁,甚至是憤怒。
所以,他不喜歡與外人交涉,尤其是那些話多的、文縐縐又愛講道理的,說不贏罵不過,簡直受罪。
寧絕提醒他:“可大人在談及案情的時候,並沒有言遲語頓啊。”
項武自然知道這一點,但他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或許,是因為,我喜歡破案,享受……推理解密的過程,所以,心病……也無法影響,這也算,一種執念吧。”
心病因執念而生,也因執念而破,兩兩相抵,就鑄成了他這奇奇怪怪的怪癖。
同一個人,兩套不一樣習性,還可以這樣的嗎?
寧絕想了想,說:“既如此,大人何不把日常交談代入進案件之中,隻假裝自己在破案,所說的話都是證詞,借此暢意表達……”
項武搖頭,打斷了他的話:“試過,不行。”
都說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他又不是傻子,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記憶。
沒有很深的信念,這確實很難做到。
寧絕默歎,思來想去,似乎也隻有啟安帝的法子可行。
“下官以後會跟緊大人的!”他鄭重道:“你去做陛下手裏的刀,而我,在你身後,替你表達所有想說的話。”
既然到了這地步,那他們都沒有了後退的餘地,合作,是他們最後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項武聽他這麽說,驚訝抬頭,雖然二人不是很了解對方,但幾次交談下來,他對寧絕能言善辯的口才也有了幾分體會。
更何況,他還是陛下欽定的探花郎。
這樣的人,來給他代話傳意,豈非屈才?
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可囁嚅許久,越緊張越不知道該怎麽表達。
寧絕猜到他的意思,笑了笑道:“大人不必推拒,陛下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聞言,項武一愣。
這都是陛下安排的嗎?
不是為了曆練探花郎而許他知事之職,而是為了扶持自己,才把寧絕送來監察司?
他何德何能,值得陛下如此費心?
訝異中帶著竊喜,心頭疑慮一消而散,微揚的嘴角對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又多了幾分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