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什麽稀奇的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把案件整理了一番,翌日一大早,項武帶著寧絕去了銀青光祿大夫林大人府上拜訪,
站在紅牆宅院前,看門的小廝通報過後,領著兩人進了後院。
一路階柳庭花,到了古樸的亭台下,丫鬟小廝布好了茶點,林大人正坐前方,看到二人後微微頷首。
他沒有起身,隻是坐在那裏,不緊不慢道:“貴客臨門,未曾遠迎,兩位大人見諒。”
對上那打量的目光,項武下意識瞥了眼身旁的寧絕,見他臉色如常,眼神鎮定,心中不安稍稍壓下,帶著人上前,拱手行禮。
“見過,林大人。”
“項大人有禮了,請坐。”
林大人指了指旁邊的位置,項武坐下,輪到寧絕時,林大人再度開口,問:“這位是?”
“呃……他……”
項武看向寧絕,張嘴想介紹,可話一開口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嚨一樣,半天說不明白。
“在下寧絕,見過林大人。”
不等他在那裏整理思緒,寧絕拱手,正對上那審視的雙眼。
林大人扯起嘴角,明明眼中帶著不屑,但臉上還是掛著笑意,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寧絕?哦……是那個很年輕的探花郎啊?”
寧絕頷首沒有說話,林大人喝了杯茶,繼續道:“你不是在陛下麵前任職嗎?怎麽這會兒跟著項大人來了?”
“下官現任監察司知事,為項大人所率。”
“哦?這倒是稀奇。”
林大人眉尖一挑,又看向項武:“探花郎短短一年不到,便成了五品知事,項大人,如此殿前紅人,你可要好好對待啊。”
這絲毫不加掩飾的挑撥離間,項武臉色一僵,沒等他做出反應,就聽身後的寧絕說道:“項大人明辨是非,知人善用,無論是在本職還是待人上,定然都不會辜負皇恩。”
不像有些人,第一次見麵,無仇無怨的就故意為難人。
帶刺的暗諷落入耳中,林大人卻好像沒聽懂,隻是“嗬”了一聲,臉上的表情依舊傲然。
“探花郎文采斐然,連這拍馬屁的話也說得十分好聽。”
“哪裏,聽聞林大人年輕時,也因才華深得翰林大學士青睞,年僅二十幾歲,就因舉薦,直接成了右司郎中。”
寧絕皮笑肉不笑道:“如此能耐,世間也難尋幾人,下官更是比擬不得。”
假意的恭維,實則嘲他溜須拍馬,以阿諛奉承的手段謀取職位。
如此明顯意思,項武都聽出來了,可這位林大人愣是半點都沒覺得不對勁,他不僅沒聽出對方接連的明褒暗貶,還真以為寧絕是在討好、諂媚他。
他倨傲的抬起下巴,一副“你知道就好”的樣子。
“難怪寧大人深得陛下喜愛,原來這麽會說話。”
自以為達成了下馬威,林大人笑意難掩,輕蔑的看向寧絕:“位置很多,寧大人請坐吧。”
少有遇到這種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還依舊好賴話都聽不出來的人,寧絕笑了笑,屈膝坐下,掃過他得意的眼神,一時間,完全沒了跟他交手的欲望。
項武也有些意外,不過相較於林大人的才情,他更想知道別的事。
整理著思緒,他慢慢開口:“林大人,五年前,啟陽一案,是你判的,對嗎?”
“嗯,沒錯。”
林大人想都沒想,就直接迴他。
寧絕微微眯起眸子,項武又繼續問:“那……昔日之事,你可,還記得清楚?”
“自然清楚。”
完全不假思索,林大人道:“怎麽,項大人查舊案,懷疑我當初作了假?”
“……”
項武又被噎住了,他想說沒有,隻是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但望著那雙質問的眼睛,他心裏瞬間被攪成一團亂麻,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喉嚨口,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他對寧絕投去求救的眼神,後者了然,立馬接話道:“林大人怎麽可能作假,隻是怕被有心人蒙蔽了雙眼,借您之手謀害了無辜之人而已。”
“你覺得我會這麽愚蠢嗎?”
林大人冷哼,順便翻了個白眼。
“林大人大智若愚,是下官詞不達意,說錯了!”寧絕頷首道:“不過我等奉陛下之命審核舊案,該走的章程還是要走的,所以,還請大人見諒,再與我們聊聊昔日的前因後果。”
他搬出啟安帝,放低自身姿態,謙遜的樣子讓人挑不出半點錯處。
林大人果然吃這一套,長袖一拂,道:“我知道的都寫在了卷宗上,你們既已看過,還有什麽可問的?”
“刑部的卷宗曾被毀壞過,如今那些大都是重新抄錄的!”
寧絕道:“大人未曾作假,可難保重新抄錄的卷宗不會有錯漏,譬如項大人查看時,發現證人證詞前後不一的情況……”
“證詞不一?”
林大人打斷了他的話:“怎麽可能?”
看他不信,寧絕適時拿出幾張抄錄好的卷頁,擺到他麵前,指著之前項武發現的地方,道:“大人請看。”
目光順著纖長的手指移動,林大人看過後,卻道:“這也沒錯啊,那戚府護院當年確實是說自己記錯了,改了前後的時間。”
“所以,大人也覺得沒問題,認同了護院的說辭?”
“對啊!”林大人直言道:“隻是記混了時間而已,他一個護院,又不會識字,記錯了日子有什麽可稀奇的。”
有什麽可稀奇?
他說的好輕鬆,這種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話,未經查證就直接成了證詞,最後導致無辜者受冤,性命與名聲盡失……
作為施行者,他居然說不稀奇?
寧絕心裏有些不適,項武深深擰眉,壓著氣緩慢問道:“他不識字,又如何知道,戚大人房裏的信件,是跟山匪往來的?”
卷宗裏寫明,那護院不止說了證詞,還在第二次刑審時,帶來了幾封戚大人與山匪來往的密件。
若正如林大人所說,那護院大字不識,那敢問,他又是如何輕而易舉的識別出那些密件的內容,並且偷出作為證據呈上的呢?
這會輪到林大人懵了:“這……這我如何知曉。”
“我可是對比過信中筆跡,確定是戚大人所寫,才將其定為了證物的。”
他解釋著,有些急了:“再說,戚大人後來不是認了罪嗎?他親口承認了自己通匪謀私,我按章程辦事,可沒有冤枉他。”
站在紅牆宅院前,看門的小廝通報過後,領著兩人進了後院。
一路階柳庭花,到了古樸的亭台下,丫鬟小廝布好了茶點,林大人正坐前方,看到二人後微微頷首。
他沒有起身,隻是坐在那裏,不緊不慢道:“貴客臨門,未曾遠迎,兩位大人見諒。”
對上那打量的目光,項武下意識瞥了眼身旁的寧絕,見他臉色如常,眼神鎮定,心中不安稍稍壓下,帶著人上前,拱手行禮。
“見過,林大人。”
“項大人有禮了,請坐。”
林大人指了指旁邊的位置,項武坐下,輪到寧絕時,林大人再度開口,問:“這位是?”
“呃……他……”
項武看向寧絕,張嘴想介紹,可話一開口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嚨一樣,半天說不明白。
“在下寧絕,見過林大人。”
不等他在那裏整理思緒,寧絕拱手,正對上那審視的雙眼。
林大人扯起嘴角,明明眼中帶著不屑,但臉上還是掛著笑意,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寧絕?哦……是那個很年輕的探花郎啊?”
寧絕頷首沒有說話,林大人喝了杯茶,繼續道:“你不是在陛下麵前任職嗎?怎麽這會兒跟著項大人來了?”
“下官現任監察司知事,為項大人所率。”
“哦?這倒是稀奇。”
林大人眉尖一挑,又看向項武:“探花郎短短一年不到,便成了五品知事,項大人,如此殿前紅人,你可要好好對待啊。”
這絲毫不加掩飾的挑撥離間,項武臉色一僵,沒等他做出反應,就聽身後的寧絕說道:“項大人明辨是非,知人善用,無論是在本職還是待人上,定然都不會辜負皇恩。”
不像有些人,第一次見麵,無仇無怨的就故意為難人。
帶刺的暗諷落入耳中,林大人卻好像沒聽懂,隻是“嗬”了一聲,臉上的表情依舊傲然。
“探花郎文采斐然,連這拍馬屁的話也說得十分好聽。”
“哪裏,聽聞林大人年輕時,也因才華深得翰林大學士青睞,年僅二十幾歲,就因舉薦,直接成了右司郎中。”
寧絕皮笑肉不笑道:“如此能耐,世間也難尋幾人,下官更是比擬不得。”
假意的恭維,實則嘲他溜須拍馬,以阿諛奉承的手段謀取職位。
如此明顯意思,項武都聽出來了,可這位林大人愣是半點都沒覺得不對勁,他不僅沒聽出對方接連的明褒暗貶,還真以為寧絕是在討好、諂媚他。
他倨傲的抬起下巴,一副“你知道就好”的樣子。
“難怪寧大人深得陛下喜愛,原來這麽會說話。”
自以為達成了下馬威,林大人笑意難掩,輕蔑的看向寧絕:“位置很多,寧大人請坐吧。”
少有遇到這種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還依舊好賴話都聽不出來的人,寧絕笑了笑,屈膝坐下,掃過他得意的眼神,一時間,完全沒了跟他交手的欲望。
項武也有些意外,不過相較於林大人的才情,他更想知道別的事。
整理著思緒,他慢慢開口:“林大人,五年前,啟陽一案,是你判的,對嗎?”
“嗯,沒錯。”
林大人想都沒想,就直接迴他。
寧絕微微眯起眸子,項武又繼續問:“那……昔日之事,你可,還記得清楚?”
“自然清楚。”
完全不假思索,林大人道:“怎麽,項大人查舊案,懷疑我當初作了假?”
“……”
項武又被噎住了,他想說沒有,隻是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但望著那雙質問的眼睛,他心裏瞬間被攪成一團亂麻,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喉嚨口,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他對寧絕投去求救的眼神,後者了然,立馬接話道:“林大人怎麽可能作假,隻是怕被有心人蒙蔽了雙眼,借您之手謀害了無辜之人而已。”
“你覺得我會這麽愚蠢嗎?”
林大人冷哼,順便翻了個白眼。
“林大人大智若愚,是下官詞不達意,說錯了!”寧絕頷首道:“不過我等奉陛下之命審核舊案,該走的章程還是要走的,所以,還請大人見諒,再與我們聊聊昔日的前因後果。”
他搬出啟安帝,放低自身姿態,謙遜的樣子讓人挑不出半點錯處。
林大人果然吃這一套,長袖一拂,道:“我知道的都寫在了卷宗上,你們既已看過,還有什麽可問的?”
“刑部的卷宗曾被毀壞過,如今那些大都是重新抄錄的!”
寧絕道:“大人未曾作假,可難保重新抄錄的卷宗不會有錯漏,譬如項大人查看時,發現證人證詞前後不一的情況……”
“證詞不一?”
林大人打斷了他的話:“怎麽可能?”
看他不信,寧絕適時拿出幾張抄錄好的卷頁,擺到他麵前,指著之前項武發現的地方,道:“大人請看。”
目光順著纖長的手指移動,林大人看過後,卻道:“這也沒錯啊,那戚府護院當年確實是說自己記錯了,改了前後的時間。”
“所以,大人也覺得沒問題,認同了護院的說辭?”
“對啊!”林大人直言道:“隻是記混了時間而已,他一個護院,又不會識字,記錯了日子有什麽可稀奇的。”
有什麽可稀奇?
他說的好輕鬆,這種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話,未經查證就直接成了證詞,最後導致無辜者受冤,性命與名聲盡失……
作為施行者,他居然說不稀奇?
寧絕心裏有些不適,項武深深擰眉,壓著氣緩慢問道:“他不識字,又如何知道,戚大人房裏的信件,是跟山匪往來的?”
卷宗裏寫明,那護院不止說了證詞,還在第二次刑審時,帶來了幾封戚大人與山匪來往的密件。
若正如林大人所說,那護院大字不識,那敢問,他又是如何輕而易舉的識別出那些密件的內容,並且偷出作為證據呈上的呢?
這會輪到林大人懵了:“這……這我如何知曉。”
“我可是對比過信中筆跡,確定是戚大人所寫,才將其定為了證物的。”
他解釋著,有些急了:“再說,戚大人後來不是認了罪嗎?他親口承認了自己通匪謀私,我按章程辦事,可沒有冤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