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熊材說的很有道理,人多有人多的煩惱,大家應該都能理解吧?”熊洪對這些困難也有所了解,之前也曾預料到他說的這些問題,雖然現在跟預料的有些差別,但並沒有差太遠,“圍牆裏隻要能住下就行,今年冬天就先這樣擠一擠吧,反正大部分房間的空間也不算小,每個房間多住上1-2人,還是能接受的。”
今年冬天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而絕大部分的事情,都需要有充足的人手來提前安排,有些工作甚至需要大家從現在就開始學習、準備,這樣到春天到來的時候,才不會像今年年初一樣慌亂——這也是熊洪要求大部分人都集中在本部的原因,部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這個發展的時候,熊洪隻會嫌人手太少,不會覺得部落裏人口太多。
“石雪,跟大家說一下秋耕的成果吧。”熊洪先不準備解釋,讓族人聽聽耕地的情況,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人多的好處。
“好的族長,秋收之後我們便安排族人開始耕地,”石雪也掏出一卷竹簡,遞給熊洪,“隻不過當時很多族人都去了其他部落幫忙秋收,又加上部落這邊的其他安排,協助其他部落的融入,直到秋收完成,我們秋耕的工作也沒有太多的進展。”
熊洪點點頭,看了看熊巫,熊巫的目光也傳遞的過來,點頭認可,“當初你帶著人去尋找其他部落了,而我們還需要幫助其他部落進行秋收,反而對自己部落的秋耕、秋收有了些影響。”
“不過秋收之後就好了很多,各部落加入進來,人手的充足,幫助我們把今年種植過的土地都給深耕了一遍,從樹林裏、池塘裏收集了不少的泥土和淤泥,混合著堆肥,將這些土地都準備好了,大概在9000畝左右。”石雪繼續說道,“這多虧了熊巫和幾個隊長,把新加入的的青壯年抽調過來不少,再加上部落的200頭耕牛,很短的時間就開墾出不少的土地。”
聽她的講述,熊洪了解到,今年部落周圍種植的8000多畝粟田,在熊雪等人的帶領下已經完成了秋耕的工作。由於之前部落的男性青壯大部分都被抽調出去,石雪隻能讓女性族人和年紀較大的族人幫忙。好在熊洪在白河流域的時候,熊巫讓人集中了一些人手,而且熊部落現在的耕地主力都是一些牛和驢子,每部鐵犁平均一天都能開墾上2-3畝,比人力開墾效率高很多,這才能順利地把土地給秋耕出來。
“另外,又在熊部落土丘農田區那邊,開辟出了大概2000畝的新地,用來在明年種植粟。”石雪指向掛在宗廟牆壁上麵的地圖,用手指指出了其中的一塊區域,“這裏,土丘農田區還能再開辟出不少新地出來,需不需要繼續開墾,這要看部落的決定。”
“還有就是圍牆東邊的濕地附近,那邊水土充足,我跟熊木等人去看過了,隻要在冬天或者明年春天稍微改造一下,多運一些泥土過去把泥坑給填住,也能有個快2000畝的土地出來。”
東邊的濕地附近,就是去年捕捉野生大雁的地方,那邊熊洪知道,在有些地方,可以采用圍湖造田的方式,在那裏開辟土地。不過需要事先把河道給疏浚一下,讓那裏的積水能流到淩河裏麵,不能淤積在這裏。總得來說,這處濕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要是種植農作物的話,絕對是個好的地方。
“還有,除了熊部落圍牆這邊,連接各個居住點的道路兩側,也有很多可以被開辟成農田的地方,粗略估計占地500畝以上的就有三十幾處,而這些現在都沒有能力去開發。離熊部落本部這邊不遠處也有4處500-1000畝的荒地,如果再清理掉周圍的灌木,這個冬天和春天加把勁的話,能開辟出至少6000畝的土地。”
“好,如果再算上今年我們種植的8000畝土地,那差不多明年我們需要種植畝的土地?”熊洪將這個數據記下來,又看向周圍之前覺得部落人多的族人,“還有各個居住點今年開辟的土地,再算上這個,是不是快要畝了?如果還是按照之前部落200多人來耕種,需要耕種多久?”
一陣沉默,好幾個覺得本部這裏湧入太多族人的隊長們也不說話了,還是石雪打破了尷尬。
“是這樣的族長,這兩個月我們組織了好幾支農耕隊伍,雖然有一些族人去支援另外幾個營地,不過留下來的族人對耕種也很熟悉,甚至在忙的時候,大概有600多人參與到秋耕中。”
“是的,這個當初是我們都同意的,沒有這麽多族人的加入,再多的耕牛也沒辦法去犁地,”熊巫也說道,“好在現在已經把那8000畝的土地給翻好了,剩下的新地,也搞出來有2000畝了。”
“嗯,很好,看來族中的農耕隊伍很是辛苦,成效也很明顯,”熊洪一聲不要錢的讚歎,讓石雪大為感動,“現在部落有多少牲口可以使用?”
“能用的耕牛有260餘頭,驢子快600頭,馬匹基本上用作趕路和運輸上了,沒有用在耕地上。”石雪如數家珍,將她知道的情況報給熊洪,“鐵犁現在有100副,鐮刀、鋤頭、鐵鍬等工具倒是足夠。”
“現在看來怕是還不夠,”熊山甕聲說道,他和熊木現在分別負責鐵器製作和木工、陶器,“我正想讓族長多派點族人來學習煉鐵,不然光靠我們這些人,很難製作出充足的工具。”
作為部落的“工業生產部門”,煉鐵坊、陶器坊、木工坊等都急需新的族人來學習,現在每個工坊差不多隻有15-20人的規模,這還是部落融合之後挑選的,要是以前,甚至木工坊那邊隻有不到十人,很多木工工作甚至還要煉鐵坊或者陶器坊這邊來支援。
“嗯,現在帶迴來的這些族人,再從圍牆這裏選一部分人,甚至水部落營地、黑齒營地那邊,如果有合適的人員,你們幾個生產工坊的隊長,都有權力去挑人選人。”熊洪讓這些隊長吃下了“定心丸”,“不要覺得他們現在連部落的話都沒辦法說,這些工作,遲早你們要分下去給他們做的,等會會議結束,你們就可以去挑人了,今年冬天,你們每個隊伍的規模都要擴大一倍,而煉鐵、木工坊這邊,至少要擴充兩倍。”
各個隊長都很開心,原先以為這些新加入的族人都是用於農耕的,沒想到熊洪讓他們挑人擴充,那原先緊張的生產工作就能緩解不少,有些工作並不是技術要求那麽高的,完全可以讓這些新加入的“學徒”們去做。
“現在你們煉鐵坊這邊最缺的是什麽?熊山你有什麽問題可以說,我們今天就可以拿出解決的辦法。”
“現在熔煉鐵礦石的爐子改進了不少,產量更多也更穩,而且部落常用工具的模範也都很成熟了,”熊山說道,畢竟煉鐵是熊洪最關注的一項產業,熊山也得到熊洪很多的啟發和教導,“隻不過現在缺原料——鐵礦石和煤炭都缺。”
鐵礦石的開采和煤礦一樣,淺層的開采完成後,就得往更深的地方挖。可熊部落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淺層的礦石開采的不少,越往下礦石的品質就越高,可越往下難度也越高。
對於熊山等人來說,煉鐵的爐子現在倒是不成問題,煉鐵的技術也可以算作是日漸成熟,可原材料的缺乏讓他也沒有絲毫的辦法,甚至有些時候,他帶著鐵匠們都直接去挖礦了。
“這個問題很重要,迴頭我也會專門來說的,”熊洪明白礦石的開采難度增加,再加上本來采礦的族人就是輪流安排過去的,產量數量低很是正常,“這樣,在現在輪流挖礦的基礎上,再安排過去100人,要年輕力壯一些的,鐵礦石和煤炭各50人,再給蘆葦原那邊發消息,把馴化好的驢子給調一些過來,能調多少調多少,這些牲口在山地上運送礦石更方便一些。”
“另外,煉鐵坊那邊也要再加入80人,協助你們破碎鐵礦石和煉焦,”熊洪又在竹簡上記錄下這個數字,“那邊水碓夠不夠?不夠記得找熊木來多做一些,另外那些腳踏式水碓,也可以多製作一些,防止河流結冰。”
“還有,這些天我再來想想辦法,要是能找到更有效率的破碎礦石的方法,到時候也會跟你說的,”熊洪望向熊木,“你要是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也可以說出來。”
“行,要是這樣的話,鐵器的產量肯定更高,這個冬天差不多能再完成200副鐵犁。”熊山開心地說著。
現在部落不再是那個50多人的小部落了,很多事情都能合理地安排起來,而對人員的調配也更加方便,這跟當初那種想到哪做到哪的方式不一樣,現在部落的發展,更要考慮到合理地調配人員。
而熊洪一出手就是幾十幾百人的調動,對這些在座的隊長們,觸動也很大,好多人已經想明白了熊洪為什麽要在部落集中這麽多人員的原因。
對於未來的煉鐵,或者說是冶煉,熊洪也有了個大致的想法。
當初為了保密,不讓其他部落學到煉鐵的技術,熊洪特意把煉鐵爐子放到了遠離圍牆的地方,並且為了提高效率,在離煤礦和鐵礦都近的地方建立了煉鐵工坊,並用磚瓦給包圍了起來。
那裏也有充足的煤礦運過來,可以說是離原料產地更近。可現在部落冶煉遇到的問題,就是去采集原材料的族人太少,原料的缺乏導致鐵器的產量一直上不去,這就很成問題了。
在熊洪的計劃裏,今年冬天將會再派一些人去幫助挖礦,多積攢一點礦石,緩解這一尷尬的處境。另外,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錫錠,也被轉移到了這裏,隻等到銅礦石運送過來,提煉出銅之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錫錠來製作青銅器,用來彌補部落鐵器的不足。
今年冬天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而絕大部分的事情,都需要有充足的人手來提前安排,有些工作甚至需要大家從現在就開始學習、準備,這樣到春天到來的時候,才不會像今年年初一樣慌亂——這也是熊洪要求大部分人都集中在本部的原因,部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這個發展的時候,熊洪隻會嫌人手太少,不會覺得部落裏人口太多。
“石雪,跟大家說一下秋耕的成果吧。”熊洪先不準備解釋,讓族人聽聽耕地的情況,這樣才能讓他們知道人多的好處。
“好的族長,秋收之後我們便安排族人開始耕地,”石雪也掏出一卷竹簡,遞給熊洪,“隻不過當時很多族人都去了其他部落幫忙秋收,又加上部落這邊的其他安排,協助其他部落的融入,直到秋收完成,我們秋耕的工作也沒有太多的進展。”
熊洪點點頭,看了看熊巫,熊巫的目光也傳遞的過來,點頭認可,“當初你帶著人去尋找其他部落了,而我們還需要幫助其他部落進行秋收,反而對自己部落的秋耕、秋收有了些影響。”
“不過秋收之後就好了很多,各部落加入進來,人手的充足,幫助我們把今年種植過的土地都給深耕了一遍,從樹林裏、池塘裏收集了不少的泥土和淤泥,混合著堆肥,將這些土地都準備好了,大概在9000畝左右。”石雪繼續說道,“這多虧了熊巫和幾個隊長,把新加入的的青壯年抽調過來不少,再加上部落的200頭耕牛,很短的時間就開墾出不少的土地。”
聽她的講述,熊洪了解到,今年部落周圍種植的8000多畝粟田,在熊雪等人的帶領下已經完成了秋耕的工作。由於之前部落的男性青壯大部分都被抽調出去,石雪隻能讓女性族人和年紀較大的族人幫忙。好在熊洪在白河流域的時候,熊巫讓人集中了一些人手,而且熊部落現在的耕地主力都是一些牛和驢子,每部鐵犁平均一天都能開墾上2-3畝,比人力開墾效率高很多,這才能順利地把土地給秋耕出來。
“另外,又在熊部落土丘農田區那邊,開辟出了大概2000畝的新地,用來在明年種植粟。”石雪指向掛在宗廟牆壁上麵的地圖,用手指指出了其中的一塊區域,“這裏,土丘農田區還能再開辟出不少新地出來,需不需要繼續開墾,這要看部落的決定。”
“還有就是圍牆東邊的濕地附近,那邊水土充足,我跟熊木等人去看過了,隻要在冬天或者明年春天稍微改造一下,多運一些泥土過去把泥坑給填住,也能有個快2000畝的土地出來。”
東邊的濕地附近,就是去年捕捉野生大雁的地方,那邊熊洪知道,在有些地方,可以采用圍湖造田的方式,在那裏開辟土地。不過需要事先把河道給疏浚一下,讓那裏的積水能流到淩河裏麵,不能淤積在這裏。總得來說,這處濕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要是種植農作物的話,絕對是個好的地方。
“還有,除了熊部落圍牆這邊,連接各個居住點的道路兩側,也有很多可以被開辟成農田的地方,粗略估計占地500畝以上的就有三十幾處,而這些現在都沒有能力去開發。離熊部落本部這邊不遠處也有4處500-1000畝的荒地,如果再清理掉周圍的灌木,這個冬天和春天加把勁的話,能開辟出至少6000畝的土地。”
“好,如果再算上今年我們種植的8000畝土地,那差不多明年我們需要種植畝的土地?”熊洪將這個數據記下來,又看向周圍之前覺得部落人多的族人,“還有各個居住點今年開辟的土地,再算上這個,是不是快要畝了?如果還是按照之前部落200多人來耕種,需要耕種多久?”
一陣沉默,好幾個覺得本部這裏湧入太多族人的隊長們也不說話了,還是石雪打破了尷尬。
“是這樣的族長,這兩個月我們組織了好幾支農耕隊伍,雖然有一些族人去支援另外幾個營地,不過留下來的族人對耕種也很熟悉,甚至在忙的時候,大概有600多人參與到秋耕中。”
“是的,這個當初是我們都同意的,沒有這麽多族人的加入,再多的耕牛也沒辦法去犁地,”熊巫也說道,“好在現在已經把那8000畝的土地給翻好了,剩下的新地,也搞出來有2000畝了。”
“嗯,很好,看來族中的農耕隊伍很是辛苦,成效也很明顯,”熊洪一聲不要錢的讚歎,讓石雪大為感動,“現在部落有多少牲口可以使用?”
“能用的耕牛有260餘頭,驢子快600頭,馬匹基本上用作趕路和運輸上了,沒有用在耕地上。”石雪如數家珍,將她知道的情況報給熊洪,“鐵犁現在有100副,鐮刀、鋤頭、鐵鍬等工具倒是足夠。”
“現在看來怕是還不夠,”熊山甕聲說道,他和熊木現在分別負責鐵器製作和木工、陶器,“我正想讓族長多派點族人來學習煉鐵,不然光靠我們這些人,很難製作出充足的工具。”
作為部落的“工業生產部門”,煉鐵坊、陶器坊、木工坊等都急需新的族人來學習,現在每個工坊差不多隻有15-20人的規模,這還是部落融合之後挑選的,要是以前,甚至木工坊那邊隻有不到十人,很多木工工作甚至還要煉鐵坊或者陶器坊這邊來支援。
“嗯,現在帶迴來的這些族人,再從圍牆這裏選一部分人,甚至水部落營地、黑齒營地那邊,如果有合適的人員,你們幾個生產工坊的隊長,都有權力去挑人選人。”熊洪讓這些隊長吃下了“定心丸”,“不要覺得他們現在連部落的話都沒辦法說,這些工作,遲早你們要分下去給他們做的,等會會議結束,你們就可以去挑人了,今年冬天,你們每個隊伍的規模都要擴大一倍,而煉鐵、木工坊這邊,至少要擴充兩倍。”
各個隊長都很開心,原先以為這些新加入的族人都是用於農耕的,沒想到熊洪讓他們挑人擴充,那原先緊張的生產工作就能緩解不少,有些工作並不是技術要求那麽高的,完全可以讓這些新加入的“學徒”們去做。
“現在你們煉鐵坊這邊最缺的是什麽?熊山你有什麽問題可以說,我們今天就可以拿出解決的辦法。”
“現在熔煉鐵礦石的爐子改進了不少,產量更多也更穩,而且部落常用工具的模範也都很成熟了,”熊山說道,畢竟煉鐵是熊洪最關注的一項產業,熊山也得到熊洪很多的啟發和教導,“隻不過現在缺原料——鐵礦石和煤炭都缺。”
鐵礦石的開采和煤礦一樣,淺層的開采完成後,就得往更深的地方挖。可熊部落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淺層的礦石開采的不少,越往下礦石的品質就越高,可越往下難度也越高。
對於熊山等人來說,煉鐵的爐子現在倒是不成問題,煉鐵的技術也可以算作是日漸成熟,可原材料的缺乏讓他也沒有絲毫的辦法,甚至有些時候,他帶著鐵匠們都直接去挖礦了。
“這個問題很重要,迴頭我也會專門來說的,”熊洪明白礦石的開采難度增加,再加上本來采礦的族人就是輪流安排過去的,產量數量低很是正常,“這樣,在現在輪流挖礦的基礎上,再安排過去100人,要年輕力壯一些的,鐵礦石和煤炭各50人,再給蘆葦原那邊發消息,把馴化好的驢子給調一些過來,能調多少調多少,這些牲口在山地上運送礦石更方便一些。”
“另外,煉鐵坊那邊也要再加入80人,協助你們破碎鐵礦石和煉焦,”熊洪又在竹簡上記錄下這個數字,“那邊水碓夠不夠?不夠記得找熊木來多做一些,另外那些腳踏式水碓,也可以多製作一些,防止河流結冰。”
“還有,這些天我再來想想辦法,要是能找到更有效率的破碎礦石的方法,到時候也會跟你說的,”熊洪望向熊木,“你要是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也可以說出來。”
“行,要是這樣的話,鐵器的產量肯定更高,這個冬天差不多能再完成200副鐵犁。”熊山開心地說著。
現在部落不再是那個50多人的小部落了,很多事情都能合理地安排起來,而對人員的調配也更加方便,這跟當初那種想到哪做到哪的方式不一樣,現在部落的發展,更要考慮到合理地調配人員。
而熊洪一出手就是幾十幾百人的調動,對這些在座的隊長們,觸動也很大,好多人已經想明白了熊洪為什麽要在部落集中這麽多人員的原因。
對於未來的煉鐵,或者說是冶煉,熊洪也有了個大致的想法。
當初為了保密,不讓其他部落學到煉鐵的技術,熊洪特意把煉鐵爐子放到了遠離圍牆的地方,並且為了提高效率,在離煤礦和鐵礦都近的地方建立了煉鐵工坊,並用磚瓦給包圍了起來。
那裏也有充足的煤礦運過來,可以說是離原料產地更近。可現在部落冶煉遇到的問題,就是去采集原材料的族人太少,原料的缺乏導致鐵器的產量一直上不去,這就很成問題了。
在熊洪的計劃裏,今年冬天將會再派一些人去幫助挖礦,多積攢一點礦石,緩解這一尷尬的處境。另外,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錫錠,也被轉移到了這裏,隻等到銅礦石運送過來,提煉出銅之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錫錠來製作青銅器,用來彌補部落鐵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