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晉眉叫了一聲,離了椅子,跪在地上。開始哭訴,“您知道的,太子仁厚,多大的委屈都憋在心裏。南京的一應怪事都查出了眉目,可他一句都不和皇上說, 皇上雖已知情,是不是要他個態度我不知道;啟送母後靈柩,多麽莊重的事,遭了折辱, 他不說;皇上萬裏遠征,風刀雪寒,體諒皇上的艱辛,遣使怎會誤期?個中曲折他也不說; 總有人動用皇太子乘輿,明眼人一看便知,可偏偏有人就借、就用,用過就扔。早上聽說, 狀子又告到了皇上那兒,說皇太子無視皇恩,亂扔金輅。還有前日的投毒,還有這午門的 榜文,還有……莫不是要置他於死地嗎!娘娘,這朗朗青天還有公理嗎?”
王貴妃動情地點點頭。雖已初冬,陰冷陰冷,但聽著太子妃的敘述,她的渾身熱血沸 騰,沒有一點點寒意。高煦所為,她早就看不慣了,但身在內宮,外朝的事說多了皇上會反感的,這一次,她下了決心,就是自己以幹犯律法被治罪,也要把太子的委屈說出來。 內心的一團火,表現在神態和言詞上,卻是出奇的鎮定和平靜。
“閑來無事的時候,”王貴妃起身將晉眉扶起,落座,“咱也看了一些閑書,有這樣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事做多了,老天也不會放過的。我是蘇州人,在海邊長大,幼時的風雨如晦之日,看到一排排巨浪鋪天蓋地般掀起,害怕極了,但後來發現,巨 浪之後就是死一般沉寂了。我說呀,現在該是巨浪最高的時候,死寂很快就會來了,這叫物極必反。命裏八尺,難求一丈。費盡心機也枉然。你的‘苦水’我一定委婉倒過去。皇 上多麽精明的人,一些事,我猜他早看透了,孰是孰非,已很清楚,隻是礙於什麽事情, 暫時深藏於心罷了。越是此時,我想他越想聽到真話。”
張妃的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撲簌簌流下來。皇太子麵前,外人麵前,幹練灑脫,何曾見她愁過?總把一臉燦爛的陽光灑給別人。她和王貴妃相得甚宜,雖心心相印,但“忌諱” 太多,從未袒露心聲。若沒有今天的場景,有些話或許一輩子深藏於心。今兒有了貴妃的旨意,她不再遲疑,多年來久悶於心中的委屈嚶嚶戚戚全部倒了出來。
僭越、私募軍卒、捶殺兵馬司指揮使、投毒等大多數事,王貴妃並不知道,就說前些年寢殿麝香,她腹中劇痛、盛寅妙手迴春之事,卻不知禦醫袁寶等為何誤診、險些將她置於死地,更不知高煦要在禦藥房做手腳,不是盛寅精明細致,到禦藥房親自取藥,她恐怕早不在人世了。
日頭落山了,一幕怪模怪樣的彩雲像一條長長的蛇遊走在西天的暮靄之上,山那邊的縷縷陽光還在噴薄著,射出萬道霞光,看來,黑幕是遮不住了。
“臣蹇義、袁忠徹參見太子殿下。”距高熾的臥榻五、六步遠的地方,二位大臣一起跪稟。 見有人來,太子灰白的臉上頓時充滿驚恐,嘴裏嘟囔著什麽,下意識地往被裏縮,兩手緊捂住亂蓬蓬的頭。 張興請二人起來,命人搬來椅子靠床前坐了。誰知,太子突然錯愕地喊叫著:“鬼來了,鬼來了!”一把把錦被蒙在頭上。 蹇義無奈地搖搖頭,袁忠徹卻看出了原委,心中道:“太子爺啊,半是心病半是妄啊!” 兩人尷尬地坐了一會兒,無法搭話,安慰了幾句,無非是保重身體、重任在肩一類的官話,此後再無話可說。袁忠徹站起,目視前方,揮動衣袖,做“法”一般,然後收身出 去,二人便往武英殿走來。
“這節骨眼上,太子爺一病不起,難道是天意不成?” 袁忠徹當然明白蹇義所說“節骨眼”,但宮裏耳目眾多,也不便挑明,左右看看無人,悄聲道:“大人所言甚是,太子臥床未必不是好事,外間紛繁擾攘,冷箭迭發,他在床上, 一可養精蓄銳,麻痹對方;二可喚迴皇上的父子之情。你我前來就是實證。依我看,或可 是大司馬金公的謀劃,將計就計,以逸待勞。金公人在病中,也難免操勞之心!”
蹇義怔了一下,仔細迴憶了一番事情的經過,不置可否,這一點他還真沒有悟透。同為東宮輔臣,金忠可以不顧一切,力保太子,比較而言,自己就欠缺了些,卻又無計可施。 這個袁忠徹,平日接觸少,但看人看事一針見血,襟懷坦蕩真和乃父一點不差。
蹇義又側頭看了看這個身形高大卻又很不簡單的袁忠徹。他的麵部棱角分明,五縷長髯飄在胸前,雖然是小雜花青袍的六品官服,倒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氣韻。他不僅身材、 長相和父親袁珙十分相似,且在為人處世方麵更和父親一樣,這樣的人,足可以言心語, 托大事。
袁忠徹話已點破,縱然太子不喜歡他,但他心在太子是不容置疑的。 “靜思就沒有什麽法子可以助太子一臂之力嗎?”蹇義平時隻叫他的官職,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如今叫了他的字,聽著親切,又有重語相托,袁忠徹心中一股暖流頓湧。 自和父親袁珙以相術在燕邸得幸,如今任尚寶司丞,總感覺與其他大臣有一種隔膜,尤其是部院堂官,擔心被大家看不起。父親去世後,他的這種孤單的感覺便愈發強烈。今 天,很偶然的機會,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堂堂的二品大員這樣稱唿、且又有大事邀討, 一下子拉近了二人間的距離。
於是,袁忠徹便想著借蹇義之口親近太子。待前麵的兩個小內侍打了招唿匆匆走過,趁機表白:“天官大人也知道,太子銜恨於我和盛寅,宮裏宮外都知道,連我都莫名其妙, 始終找不出什麽地方得罪了他。前些年,盛寅幾乎舍命救下太子妃,但也不能使太子釋疑, 東宮的大事小情仍不許盛寅參與,弄得盛寅好不尷尬。太子麵前,我雖也是個難堪的角色, 但蒼天可鑒,我的這顆心是皇上、是太子的,一會兒見了皇上,我們隻這般、這般去說, 管保皇上收了午門的榜文。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太子的病一好,以後諸事就順當多了。” 他小聲嘀咕著,說得蹇義不住地點頭。
永樂陷入了即位以來從未有過的巨大的、抉擇的痛苦中。 靖難那會兒,建文帝用齊泰、黃子澄之言,使用反間計,想攪亂燕王的內部。齊泰以皇帝的名義,秘密給留守北平的高熾寫信;又令人密報出征在外的燕王,說高熾和朝廷有 頻繁的書信往來。老營豈能有丁點閃失?燕王接信正在猜忌之時,虧得輔佐高熾的道衍、 顧成識破了朝廷的奸計,信未啟封,連同朝廷的送信人一起押到軍前交燕王處置。
永樂稱帝後,每每因事看不慣高熾時,都會想起那個反間計,設若高熾的人晚到一天, 設若當時殺了高熾,還會有今天的皇儲之事讓他這樣痛苦地糾結嗎?其結果,也就沒有了 太子妃張晉眉、好聖孫朱瞻基的光彩照人。
十幾年來,高熾雖過錯不斷,卻沒有一個堂皇的理由能夠將其廢黜,南京、北京的大 案、要案,都是漢、趙二王在攪和著,一些奏高熾的折子,都那麽蒼白無力。
二次北征歸來,尤其是最近打死徐野驢及東宮輔臣險些遇刺案,簡直就是公開和朝廷抗衡。
他的各打五十大板的計劃基本失敗。責罰東宮輔臣以撼動太子,金忠、楊士奇站出來以身擋住他的板子,舍命保全太子;遣高煦到青州就藩,高煦竟置若罔聞,根本不聽。
從金、楊的舍命不難看出,太子在輔臣心中的植根實在是太深了,當然,這也不能完全理解為私心,以金忠、楊士奇的人品,出於為大明王朝的考慮不是沒有的。午門張榜, 是他最後的殺手鐧,他都不明白情急之下怎麽會做出連自己都覺得荒唐的舉動,現在倒好, 高熾從此臥床不起,真要有個好歹,他將怎樣麵對天下臣民?
多天來,他的心隨著太醫的穿梭往來一直揪著。禦醫們愁眉苦臉,太子情形不見好轉, 讓他深感憂慮。王貴妃的耳語枕風又活躍著他的思緒親情。畢竟是骨肉至親,深思熟慮後, 這才遣蹇義、袁忠徹兩個大臣前往探視,想探出一個底細來。
蹇、袁二人迴武英殿複命。 蹇義一臉的愁容,見了皇上,悲悲戚戚:“皇太子水米不進幾天了,人也脫了形,半睡半醒著,嘴裏也不知咕噥些什麽。聽見有人來,常常驚恐萬狀,大唿有鬼、有鬼,臣聽了毛骨悚然。殿下如此,是輔臣的失職,臣乞陛下賜罪,願領任何處罰。”言畢,低頭跪 下,用長袖拭淚。
永樂麵無表情,瞪著太子一直疏遠的袁忠徹。忠徹隨著蹇義跪下,見皇上期待,膝行兩步,聲音低沉,仿佛隻想讓皇上一個人聽見:“臣和蹇大人奉旨探視東宮,坐於榻前移時,但見皇太子麵色蠟黃,兩目迷離,半閉半睜,實乃驚嚇所致。臣在想,是什麽使太子突發急病,且這麽厲害?臣既奉旨來,就要一探究竟,遂用父傳的方技在文華殿視看,見殿西南總有一紙浮在空中,慢慢飄舞,像一柄刀。臣想為太子祛災,用招引之法,竟無法搬動,應是實物無疑,從文華殿迴返之時,臣反複思索,方才明白是何物。”
“是什麽東西?”永樂瞪著眼。 “請陛下恕臣無罪,否則,臣不敢說。” 永樂憤憤然:“恕你無罪,說。” “文華殿西南,正是、是午門,那刀型白紙正應了午門外張貼的榜文。”
“一派胡言。”永樂勃然變色,擂動禦案,“紙片飛懸於空,榜文成了飛刀,狐鳴梟噪,故弄玄虛,欺朕不成?”
實際上,永樂深信袁氏父子的相術,信金忠的占卜,否則,他就沒有今天的位子,一 路信下來,由不得他現在不信。他知道高熾對袁忠徹久有宿怨,所以才遣他陪同東宮輔臣 蹇義去探望,且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
於太子的病症,他本就心裏沒底;於自己的所為,也抱著些許歉意,心裏雖不得不信了袁忠徹的話,隻是唬他一下,想再次求證。
“臣父子跟隨皇上二十多年,”袁忠徹以頭觸地,聲淚俱下,“披肝瀝膽,提刀仗劍, 一片冰心,天地可鑒。若皇上不信,則臣願引頸就戮,死而無憾。”
見皇上無話,他略一停頓,遂和盤托出自己的意見,“若皇上信臣,再請陛下恕臣大膽直言,午門榜文一撤,皇太子即可痊愈,若有半點不實,臣項上人頭隨時交與陛下。” “暫且在肩上寄存幾日,若不奏效,必取無疑。”永樂愣愣待了片刻,思緒皆無, 沒辦法,隻能順著袁忠徹的話往下說。他的話雖狠,語氣卻已無力,實際是默許了撤去午門外的榜文,擺擺手,讓二人起來。 柳暗花明,蹇義說不出的感動,也算是隨袁忠徹為太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但這種場合,他不敢有任何表示,為了加重太子的砝碼,他忙說起朱瞻基,拱首道:“皇上,皇太孫天 資聰穎,越長越英武,越長越像皇上當年了。兩年不見,高了很多,臣都認不出了。言辭談吐瀟灑俊逸,為人處世穩重大方,處處都透著博學和智慧,清雅絕俗中又有一股書卷之氣,在陛下身邊曆練真是不一樣啊!大婚之日,臣一定奉上一份重重的喜禮。” 一說到太孫,永樂再也怒不起來。 太子不稱心,不能像他一樣馳騁沙場,是一塊心病;可太子妃張晉眉精明幹練,將來必是和徐後一樣,是一把主內的好手,堪稱賢妻良母,儀範天下;從晉眉的兒子瞻基,也 能看到她的影子,承繼了朱家的英氣和風範。
“臣也一定要奉上的。”袁忠徹又適時插話,“十幾年前,陛下讓臣與父親共同相視, 臣父子夜觀天象,細推八字,皇太子父子不但為人仁孝善良,且都是太平天子之象。臣前 日又曾反複觀測、揣摩多次,確實如此,確實如此啊!皇家後繼有人,大明千秋萬代,臣應該恭喜陛下才是!”
原來,永樂迴京之後,心緒煩亂,猶豫不決,遂秘密讓袁忠徹再為太子推算了一迴, 忠徹今日算是一個迴複。不過那是密旨,不便明說。
一輪豔陽高掛於空中,溫暖了進入嚴冬的古城南京。 這一次談話後,皇太子的分量又加重了許多。午門的榜文揭了,三天之後,皇太子起床下地,一日好於一日。
王貴妃動情地點點頭。雖已初冬,陰冷陰冷,但聽著太子妃的敘述,她的渾身熱血沸 騰,沒有一點點寒意。高煦所為,她早就看不慣了,但身在內宮,外朝的事說多了皇上會反感的,這一次,她下了決心,就是自己以幹犯律法被治罪,也要把太子的委屈說出來。 內心的一團火,表現在神態和言詞上,卻是出奇的鎮定和平靜。
“閑來無事的時候,”王貴妃起身將晉眉扶起,落座,“咱也看了一些閑書,有這樣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事做多了,老天也不會放過的。我是蘇州人,在海邊長大,幼時的風雨如晦之日,看到一排排巨浪鋪天蓋地般掀起,害怕極了,但後來發現,巨 浪之後就是死一般沉寂了。我說呀,現在該是巨浪最高的時候,死寂很快就會來了,這叫物極必反。命裏八尺,難求一丈。費盡心機也枉然。你的‘苦水’我一定委婉倒過去。皇 上多麽精明的人,一些事,我猜他早看透了,孰是孰非,已很清楚,隻是礙於什麽事情, 暫時深藏於心罷了。越是此時,我想他越想聽到真話。”
張妃的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撲簌簌流下來。皇太子麵前,外人麵前,幹練灑脫,何曾見她愁過?總把一臉燦爛的陽光灑給別人。她和王貴妃相得甚宜,雖心心相印,但“忌諱” 太多,從未袒露心聲。若沒有今天的場景,有些話或許一輩子深藏於心。今兒有了貴妃的旨意,她不再遲疑,多年來久悶於心中的委屈嚶嚶戚戚全部倒了出來。
僭越、私募軍卒、捶殺兵馬司指揮使、投毒等大多數事,王貴妃並不知道,就說前些年寢殿麝香,她腹中劇痛、盛寅妙手迴春之事,卻不知禦醫袁寶等為何誤診、險些將她置於死地,更不知高煦要在禦藥房做手腳,不是盛寅精明細致,到禦藥房親自取藥,她恐怕早不在人世了。
日頭落山了,一幕怪模怪樣的彩雲像一條長長的蛇遊走在西天的暮靄之上,山那邊的縷縷陽光還在噴薄著,射出萬道霞光,看來,黑幕是遮不住了。
“臣蹇義、袁忠徹參見太子殿下。”距高熾的臥榻五、六步遠的地方,二位大臣一起跪稟。 見有人來,太子灰白的臉上頓時充滿驚恐,嘴裏嘟囔著什麽,下意識地往被裏縮,兩手緊捂住亂蓬蓬的頭。 張興請二人起來,命人搬來椅子靠床前坐了。誰知,太子突然錯愕地喊叫著:“鬼來了,鬼來了!”一把把錦被蒙在頭上。 蹇義無奈地搖搖頭,袁忠徹卻看出了原委,心中道:“太子爺啊,半是心病半是妄啊!” 兩人尷尬地坐了一會兒,無法搭話,安慰了幾句,無非是保重身體、重任在肩一類的官話,此後再無話可說。袁忠徹站起,目視前方,揮動衣袖,做“法”一般,然後收身出 去,二人便往武英殿走來。
“這節骨眼上,太子爺一病不起,難道是天意不成?” 袁忠徹當然明白蹇義所說“節骨眼”,但宮裏耳目眾多,也不便挑明,左右看看無人,悄聲道:“大人所言甚是,太子臥床未必不是好事,外間紛繁擾攘,冷箭迭發,他在床上, 一可養精蓄銳,麻痹對方;二可喚迴皇上的父子之情。你我前來就是實證。依我看,或可 是大司馬金公的謀劃,將計就計,以逸待勞。金公人在病中,也難免操勞之心!”
蹇義怔了一下,仔細迴憶了一番事情的經過,不置可否,這一點他還真沒有悟透。同為東宮輔臣,金忠可以不顧一切,力保太子,比較而言,自己就欠缺了些,卻又無計可施。 這個袁忠徹,平日接觸少,但看人看事一針見血,襟懷坦蕩真和乃父一點不差。
蹇義又側頭看了看這個身形高大卻又很不簡單的袁忠徹。他的麵部棱角分明,五縷長髯飄在胸前,雖然是小雜花青袍的六品官服,倒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氣韻。他不僅身材、 長相和父親袁珙十分相似,且在為人處世方麵更和父親一樣,這樣的人,足可以言心語, 托大事。
袁忠徹話已點破,縱然太子不喜歡他,但他心在太子是不容置疑的。 “靜思就沒有什麽法子可以助太子一臂之力嗎?”蹇義平時隻叫他的官職,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如今叫了他的字,聽著親切,又有重語相托,袁忠徹心中一股暖流頓湧。 自和父親袁珙以相術在燕邸得幸,如今任尚寶司丞,總感覺與其他大臣有一種隔膜,尤其是部院堂官,擔心被大家看不起。父親去世後,他的這種孤單的感覺便愈發強烈。今 天,很偶然的機會,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堂堂的二品大員這樣稱唿、且又有大事邀討, 一下子拉近了二人間的距離。
於是,袁忠徹便想著借蹇義之口親近太子。待前麵的兩個小內侍打了招唿匆匆走過,趁機表白:“天官大人也知道,太子銜恨於我和盛寅,宮裏宮外都知道,連我都莫名其妙, 始終找不出什麽地方得罪了他。前些年,盛寅幾乎舍命救下太子妃,但也不能使太子釋疑, 東宮的大事小情仍不許盛寅參與,弄得盛寅好不尷尬。太子麵前,我雖也是個難堪的角色, 但蒼天可鑒,我的這顆心是皇上、是太子的,一會兒見了皇上,我們隻這般、這般去說, 管保皇上收了午門的榜文。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太子的病一好,以後諸事就順當多了。” 他小聲嘀咕著,說得蹇義不住地點頭。
永樂陷入了即位以來從未有過的巨大的、抉擇的痛苦中。 靖難那會兒,建文帝用齊泰、黃子澄之言,使用反間計,想攪亂燕王的內部。齊泰以皇帝的名義,秘密給留守北平的高熾寫信;又令人密報出征在外的燕王,說高熾和朝廷有 頻繁的書信往來。老營豈能有丁點閃失?燕王接信正在猜忌之時,虧得輔佐高熾的道衍、 顧成識破了朝廷的奸計,信未啟封,連同朝廷的送信人一起押到軍前交燕王處置。
永樂稱帝後,每每因事看不慣高熾時,都會想起那個反間計,設若高熾的人晚到一天, 設若當時殺了高熾,還會有今天的皇儲之事讓他這樣痛苦地糾結嗎?其結果,也就沒有了 太子妃張晉眉、好聖孫朱瞻基的光彩照人。
十幾年來,高熾雖過錯不斷,卻沒有一個堂皇的理由能夠將其廢黜,南京、北京的大 案、要案,都是漢、趙二王在攪和著,一些奏高熾的折子,都那麽蒼白無力。
二次北征歸來,尤其是最近打死徐野驢及東宮輔臣險些遇刺案,簡直就是公開和朝廷抗衡。
他的各打五十大板的計劃基本失敗。責罰東宮輔臣以撼動太子,金忠、楊士奇站出來以身擋住他的板子,舍命保全太子;遣高煦到青州就藩,高煦竟置若罔聞,根本不聽。
從金、楊的舍命不難看出,太子在輔臣心中的植根實在是太深了,當然,這也不能完全理解為私心,以金忠、楊士奇的人品,出於為大明王朝的考慮不是沒有的。午門張榜, 是他最後的殺手鐧,他都不明白情急之下怎麽會做出連自己都覺得荒唐的舉動,現在倒好, 高熾從此臥床不起,真要有個好歹,他將怎樣麵對天下臣民?
多天來,他的心隨著太醫的穿梭往來一直揪著。禦醫們愁眉苦臉,太子情形不見好轉, 讓他深感憂慮。王貴妃的耳語枕風又活躍著他的思緒親情。畢竟是骨肉至親,深思熟慮後, 這才遣蹇義、袁忠徹兩個大臣前往探視,想探出一個底細來。
蹇、袁二人迴武英殿複命。 蹇義一臉的愁容,見了皇上,悲悲戚戚:“皇太子水米不進幾天了,人也脫了形,半睡半醒著,嘴裏也不知咕噥些什麽。聽見有人來,常常驚恐萬狀,大唿有鬼、有鬼,臣聽了毛骨悚然。殿下如此,是輔臣的失職,臣乞陛下賜罪,願領任何處罰。”言畢,低頭跪 下,用長袖拭淚。
永樂麵無表情,瞪著太子一直疏遠的袁忠徹。忠徹隨著蹇義跪下,見皇上期待,膝行兩步,聲音低沉,仿佛隻想讓皇上一個人聽見:“臣和蹇大人奉旨探視東宮,坐於榻前移時,但見皇太子麵色蠟黃,兩目迷離,半閉半睜,實乃驚嚇所致。臣在想,是什麽使太子突發急病,且這麽厲害?臣既奉旨來,就要一探究竟,遂用父傳的方技在文華殿視看,見殿西南總有一紙浮在空中,慢慢飄舞,像一柄刀。臣想為太子祛災,用招引之法,竟無法搬動,應是實物無疑,從文華殿迴返之時,臣反複思索,方才明白是何物。”
“是什麽東西?”永樂瞪著眼。 “請陛下恕臣無罪,否則,臣不敢說。” 永樂憤憤然:“恕你無罪,說。” “文華殿西南,正是、是午門,那刀型白紙正應了午門外張貼的榜文。”
“一派胡言。”永樂勃然變色,擂動禦案,“紙片飛懸於空,榜文成了飛刀,狐鳴梟噪,故弄玄虛,欺朕不成?”
實際上,永樂深信袁氏父子的相術,信金忠的占卜,否則,他就沒有今天的位子,一 路信下來,由不得他現在不信。他知道高熾對袁忠徹久有宿怨,所以才遣他陪同東宮輔臣 蹇義去探望,且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
於太子的病症,他本就心裏沒底;於自己的所為,也抱著些許歉意,心裏雖不得不信了袁忠徹的話,隻是唬他一下,想再次求證。
“臣父子跟隨皇上二十多年,”袁忠徹以頭觸地,聲淚俱下,“披肝瀝膽,提刀仗劍, 一片冰心,天地可鑒。若皇上不信,則臣願引頸就戮,死而無憾。”
見皇上無話,他略一停頓,遂和盤托出自己的意見,“若皇上信臣,再請陛下恕臣大膽直言,午門榜文一撤,皇太子即可痊愈,若有半點不實,臣項上人頭隨時交與陛下。” “暫且在肩上寄存幾日,若不奏效,必取無疑。”永樂愣愣待了片刻,思緒皆無, 沒辦法,隻能順著袁忠徹的話往下說。他的話雖狠,語氣卻已無力,實際是默許了撤去午門外的榜文,擺擺手,讓二人起來。 柳暗花明,蹇義說不出的感動,也算是隨袁忠徹為太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但這種場合,他不敢有任何表示,為了加重太子的砝碼,他忙說起朱瞻基,拱首道:“皇上,皇太孫天 資聰穎,越長越英武,越長越像皇上當年了。兩年不見,高了很多,臣都認不出了。言辭談吐瀟灑俊逸,為人處世穩重大方,處處都透著博學和智慧,清雅絕俗中又有一股書卷之氣,在陛下身邊曆練真是不一樣啊!大婚之日,臣一定奉上一份重重的喜禮。” 一說到太孫,永樂再也怒不起來。 太子不稱心,不能像他一樣馳騁沙場,是一塊心病;可太子妃張晉眉精明幹練,將來必是和徐後一樣,是一把主內的好手,堪稱賢妻良母,儀範天下;從晉眉的兒子瞻基,也 能看到她的影子,承繼了朱家的英氣和風範。
“臣也一定要奉上的。”袁忠徹又適時插話,“十幾年前,陛下讓臣與父親共同相視, 臣父子夜觀天象,細推八字,皇太子父子不但為人仁孝善良,且都是太平天子之象。臣前 日又曾反複觀測、揣摩多次,確實如此,確實如此啊!皇家後繼有人,大明千秋萬代,臣應該恭喜陛下才是!”
原來,永樂迴京之後,心緒煩亂,猶豫不決,遂秘密讓袁忠徹再為太子推算了一迴, 忠徹今日算是一個迴複。不過那是密旨,不便明說。
一輪豔陽高掛於空中,溫暖了進入嚴冬的古城南京。 這一次談話後,皇太子的分量又加重了許多。午門的榜文揭了,三天之後,皇太子起床下地,一日好於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