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隻有流氓能活到最後?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驅逐儒生的事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趙杏兒卻隻是擔心張誠的安危。
“危險嘛,是一定會有的。隻是早晚而已。早一點解決問題,就早一點消除隱患,這個事兒總還是要做的。縱馬傷人這事兒好歹發生在學園裏,若是拖延,以後在戰陣上,我們背後有人給我們這麽一刀子,那才是大麻煩。”
“郎君,我們會上戰陣上嗎?”
“現在不會,但是以後難說哦。天下動蕩,大秦合並六國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幾百年天下戰爭就沒有停止過,那從天下反叛到再一次合並為一個帝國,還不知道要打多久,死多少人,哪裏又會是安全的呢?”
教務處一幹大佬又來蹭吃蹭喝……哦,不是,是來探望張誠。
“都在張村安置個宅子吧,別天天住宿舍了。”這一幹人,似乎隻有公孫尼子、張蒼早早在張村弄了一套宅院,生活起居自成一體。扶蘇蒙恬都擠在宿舍裏。雖然都是獨立一間的教師宿舍,但比起他們昔日的生活就都差得太遠。
其實這些人融入到張村的產業體係以後,都還是頗有資財的,就隻是好像都沒有這個意識而已。
“我迴頭幫選選地方,給幾位安排一下建宅的事兒!”趙杏兒擺下碗筷,爽利的把這個話題接了過去。“是我照顧不周思慮不全。”
“住宿舍挺好,學園裏有人氣兒,自己建宅子,也是空空蕩蕩。”蒙恬說出了問題關鍵。
“嫂夫人離開鹹陽的時候我去送過,說是遷到了安定郡,現在到處都兵荒馬亂的,要不派商隊過去找找,接過來?”張誠道。
“算了,我已經是兩世為人,別再牽連了他們,就在安定郡好好生活吧。”蒙恬咂一下嘴。
“接過來好一些,一家人在一起……”張誠堅持。
“我一個大頭兵,從來和家人聚少離多,到一起來反倒不方便,牽掛太多了……”蒙恬說。
嫌自己一個人在村子裏住會空蕩蕩,還不如住宿舍吃食堂,這大概是好幾位的共同心聲。
張誠想了想,說,“依我看啊,既然大家來到張村了,就安定下來,不如該成家的成個家吧!”這句話太突兀了,馬上冷場了。
張誠定定的盯著不吱聲的扶蘇:“殿下,你成個家吧!”
趙芃側臉看著皇兄。
“我?”
“殿下確實應該考慮成個家。”蒙恬夾起一塊肉在嘴裏嚼了幾口吞下。
扶蘇苦笑;“我這個畸零之人……”
“所以你該成個家。你看,你父親已經不在了,兄弟們也都沒有了,你全家上下就隻剩下你一個男丁,無後為大……血脈總是要傳下去的,哪怕是為了責任,就也該成個家。”張誠沒抬眼皮。
“皇兄,我覺得張先生說的有道理。”趙芃在一旁說。
“我心已經死了。”
“身體還在就行!”
蒙恬翻翻眼睛,這話說的好像有點下流?但是好像沒人指出來?是自己太粗俗所以老能聽出弦外之音嗎?
“能成家的、就都成個家,該養兒育女的就養兒育女,來到這世界上一迴,總要活成個人樣子,別弄到連農夫都不如!”張誠給自己倒了杯酒,撚起一粒爆炸黃豆送酒。其實要是有花生米就好了。得到哪兒弄點堅果來……鬆子吧……鬆子不錯,迴頭找商行弄點鬆子,就是鬆樹太高了,采鬆子容易出人命……核桃,對了,有核桃的……核桃是本土堅果,這個時候一定有,陝北就一定能找到。
“徐仙人,您……”張誠想問徐福見過核桃沒,徐福臉騰的就紅了:“我年紀大了,不太好說親……”
擦!這老東西想這個呢。
“杏兒,記下點這個事兒,幫幾位先生都多想想,告訴村裏的婆姨們,幾位先生都是有大才華的人,留在張村教書,以後都能發達起來,看看往來張村的人有沒有願意嫁給幾位先生的……人品要好,要懂得照顧人,至於門第……”
“你們不求門第吧?按說也沒什麽人能配得上你家的門第了?”張誠笑著對扶蘇說。
“別開我玩笑了,我哪有門第了……天地之下孑然一身而已。”
“不看門第,要懂事、能持家、身體要健康,無論是黃花閨女還是寡婦,都可以看看的……”張誠瞎說八道,張蒼的眼睛亮了起來。
“張蒼先生,你我們就不操心了,聽說你老往村民晚上跳舞的場子混,我可得說好,大家敬重你歸敬重你,但是要因為男女之事被村民捉到,咱們上郡的民風彪悍,到時候怕是誰都保不下您來。”張誠直接一句話把張蒼的亮眼睛掐斷。張蒼這個老不羞,到了張村以後不光買下來宅子,還養了好幾個女人,好些都是外地逃荒到張村這裏來求一個生計的寡婦,看人家有點姿色這老家夥就許人家財帛,現在就張蒼那個院子天天熱熱鬧鬧。就這還不知足呢……
“嘿嘿,寡人也有疾啊!”張蒼縮了縮頭。
“公孫先生……”張誠看向公孫。
“我在故鄉有妻有子,方便的時候我自會接他們過來。”公孫尼子翻了下眼睛。
“得,那咱不操心了。”
張誠東拉西扯,把一場大家關心日間奔車居合的慰問,弄成了工會關心教師生活的討論會。
“儒家的事情就算是解決了吧,可能各位覺得我下手太陰毒了一點,但是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眼下外麵是亂世,張村要抓緊在這個亂世之下發展起來,我們的事件不太多,不能搞得枝枝蔓蔓的,學術要專一,自己要強大,先要有一個強大的骨架。公孫先生您別怨我啊……這也是整體考慮。”
“沒有沒有,日間我還和師兄談過呢,覺得您實在是做學問搞學派的人才,要是能入我荀學門牆就好了。”
“那迴頭我去您府上磕頭,拜個師,給您當個開山大弟子?”張誠微笑。
“你不是開我玩笑吧?”公孫尼子覺得巨大的幸福從天而降。
“師兄當心,收了他,他可就沒準把荀門都吃幹抹淨了……”張蒼在旁邊提醒。一瓢涼水澆在公孫尼子頭頂,馬上就清醒了。是的,張誠自己有一大塊學術,就算加入荀門,又能如何?真正被發展的難道還是荀門?
“我沒有啥門戶之見,大學開起來,所有先生的課我也都是要聽的,能學到一鱗半爪都是好的。至於是啥門派,我倒是沒啥關係。按說我自幼就蒙公孫先生教導,磕個頭拜個師也是應該的。”
“得,你的頭可不敢接,你三個頭下去,一百多儒生都恨你入骨。”公孫尼子冷笑,這個人才不到二十歲,按說也是有學術、有身家、有官職、有爵位的人,怎麽忽然之間就變成一副流氓的習氣了呢?
“因為大時代來了,端著的人都不得好死,隻有流氓能活到最後啊!”張誠一歎。
“危險嘛,是一定會有的。隻是早晚而已。早一點解決問題,就早一點消除隱患,這個事兒總還是要做的。縱馬傷人這事兒好歹發生在學園裏,若是拖延,以後在戰陣上,我們背後有人給我們這麽一刀子,那才是大麻煩。”
“郎君,我們會上戰陣上嗎?”
“現在不會,但是以後難說哦。天下動蕩,大秦合並六國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幾百年天下戰爭就沒有停止過,那從天下反叛到再一次合並為一個帝國,還不知道要打多久,死多少人,哪裏又會是安全的呢?”
教務處一幹大佬又來蹭吃蹭喝……哦,不是,是來探望張誠。
“都在張村安置個宅子吧,別天天住宿舍了。”這一幹人,似乎隻有公孫尼子、張蒼早早在張村弄了一套宅院,生活起居自成一體。扶蘇蒙恬都擠在宿舍裏。雖然都是獨立一間的教師宿舍,但比起他們昔日的生活就都差得太遠。
其實這些人融入到張村的產業體係以後,都還是頗有資財的,就隻是好像都沒有這個意識而已。
“我迴頭幫選選地方,給幾位安排一下建宅的事兒!”趙杏兒擺下碗筷,爽利的把這個話題接了過去。“是我照顧不周思慮不全。”
“住宿舍挺好,學園裏有人氣兒,自己建宅子,也是空空蕩蕩。”蒙恬說出了問題關鍵。
“嫂夫人離開鹹陽的時候我去送過,說是遷到了安定郡,現在到處都兵荒馬亂的,要不派商隊過去找找,接過來?”張誠道。
“算了,我已經是兩世為人,別再牽連了他們,就在安定郡好好生活吧。”蒙恬咂一下嘴。
“接過來好一些,一家人在一起……”張誠堅持。
“我一個大頭兵,從來和家人聚少離多,到一起來反倒不方便,牽掛太多了……”蒙恬說。
嫌自己一個人在村子裏住會空蕩蕩,還不如住宿舍吃食堂,這大概是好幾位的共同心聲。
張誠想了想,說,“依我看啊,既然大家來到張村了,就安定下來,不如該成家的成個家吧!”這句話太突兀了,馬上冷場了。
張誠定定的盯著不吱聲的扶蘇:“殿下,你成個家吧!”
趙芃側臉看著皇兄。
“我?”
“殿下確實應該考慮成個家。”蒙恬夾起一塊肉在嘴裏嚼了幾口吞下。
扶蘇苦笑;“我這個畸零之人……”
“所以你該成個家。你看,你父親已經不在了,兄弟們也都沒有了,你全家上下就隻剩下你一個男丁,無後為大……血脈總是要傳下去的,哪怕是為了責任,就也該成個家。”張誠沒抬眼皮。
“皇兄,我覺得張先生說的有道理。”趙芃在一旁說。
“我心已經死了。”
“身體還在就行!”
蒙恬翻翻眼睛,這話說的好像有點下流?但是好像沒人指出來?是自己太粗俗所以老能聽出弦外之音嗎?
“能成家的、就都成個家,該養兒育女的就養兒育女,來到這世界上一迴,總要活成個人樣子,別弄到連農夫都不如!”張誠給自己倒了杯酒,撚起一粒爆炸黃豆送酒。其實要是有花生米就好了。得到哪兒弄點堅果來……鬆子吧……鬆子不錯,迴頭找商行弄點鬆子,就是鬆樹太高了,采鬆子容易出人命……核桃,對了,有核桃的……核桃是本土堅果,這個時候一定有,陝北就一定能找到。
“徐仙人,您……”張誠想問徐福見過核桃沒,徐福臉騰的就紅了:“我年紀大了,不太好說親……”
擦!這老東西想這個呢。
“杏兒,記下點這個事兒,幫幾位先生都多想想,告訴村裏的婆姨們,幾位先生都是有大才華的人,留在張村教書,以後都能發達起來,看看往來張村的人有沒有願意嫁給幾位先生的……人品要好,要懂得照顧人,至於門第……”
“你們不求門第吧?按說也沒什麽人能配得上你家的門第了?”張誠笑著對扶蘇說。
“別開我玩笑了,我哪有門第了……天地之下孑然一身而已。”
“不看門第,要懂事、能持家、身體要健康,無論是黃花閨女還是寡婦,都可以看看的……”張誠瞎說八道,張蒼的眼睛亮了起來。
“張蒼先生,你我們就不操心了,聽說你老往村民晚上跳舞的場子混,我可得說好,大家敬重你歸敬重你,但是要因為男女之事被村民捉到,咱們上郡的民風彪悍,到時候怕是誰都保不下您來。”張誠直接一句話把張蒼的亮眼睛掐斷。張蒼這個老不羞,到了張村以後不光買下來宅子,還養了好幾個女人,好些都是外地逃荒到張村這裏來求一個生計的寡婦,看人家有點姿色這老家夥就許人家財帛,現在就張蒼那個院子天天熱熱鬧鬧。就這還不知足呢……
“嘿嘿,寡人也有疾啊!”張蒼縮了縮頭。
“公孫先生……”張誠看向公孫。
“我在故鄉有妻有子,方便的時候我自會接他們過來。”公孫尼子翻了下眼睛。
“得,那咱不操心了。”
張誠東拉西扯,把一場大家關心日間奔車居合的慰問,弄成了工會關心教師生活的討論會。
“儒家的事情就算是解決了吧,可能各位覺得我下手太陰毒了一點,但是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眼下外麵是亂世,張村要抓緊在這個亂世之下發展起來,我們的事件不太多,不能搞得枝枝蔓蔓的,學術要專一,自己要強大,先要有一個強大的骨架。公孫先生您別怨我啊……這也是整體考慮。”
“沒有沒有,日間我還和師兄談過呢,覺得您實在是做學問搞學派的人才,要是能入我荀學門牆就好了。”
“那迴頭我去您府上磕頭,拜個師,給您當個開山大弟子?”張誠微笑。
“你不是開我玩笑吧?”公孫尼子覺得巨大的幸福從天而降。
“師兄當心,收了他,他可就沒準把荀門都吃幹抹淨了……”張蒼在旁邊提醒。一瓢涼水澆在公孫尼子頭頂,馬上就清醒了。是的,張誠自己有一大塊學術,就算加入荀門,又能如何?真正被發展的難道還是荀門?
“我沒有啥門戶之見,大學開起來,所有先生的課我也都是要聽的,能學到一鱗半爪都是好的。至於是啥門派,我倒是沒啥關係。按說我自幼就蒙公孫先生教導,磕個頭拜個師也是應該的。”
“得,你的頭可不敢接,你三個頭下去,一百多儒生都恨你入骨。”公孫尼子冷笑,這個人才不到二十歲,按說也是有學術、有身家、有官職、有爵位的人,怎麽忽然之間就變成一副流氓的習氣了呢?
“因為大時代來了,端著的人都不得好死,隻有流氓能活到最後啊!”張誠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