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類從不感謝羅輯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幾位訪客,張誠單單叫住了徐福:“徐仙人留一步?”
徐福停下。
“徐仙人,我是想問,您見沒見過一種果子,這麽大,外麵是硬殼,裏麵果肉是脆脆的,很有油脂的香氣……”
“你說的這個是胡桃?據說產自極西之地,有胡商帶來到鹹陽販賣,我曾經見到過。怎麽,這東西有什麽用麽?”
“果仁兒下酒是極好的。”原來是新疆的特產啊……那就要麻煩一些,問問商隊能不能找到,要是有種子在上郡不知道能不能種植?
“對了徐仙人,我看您和扶蘇公子之間似乎有些隔膜?你倆好像不太喜歡挨得太近?”
徐福臉色變了幾變。
“怎麽,扶蘇他還怨憤你為始皇帝獻長生之術?”張誠好奇,已經發現很久了,這兩個人的目光總是一觸即別開。
“不是,這個事兒說起來,很尷尬……”
“說說?”張誠八卦之心大起。
“是這,當初救扶蘇的時候,我是把解藥嚼碎吐在他嘴裏,又漱了一口酒吐進去……”徐福老臉通紅,“你也知道事急從權,我也是慌了……”
張誠爆出一串大笑,心道“早知道我也該吐蒙恬一嘴的,咦,我怎麽就沒想出來!可惜啊可惜!這個機會錯過了!沒事沒事,那都是事急從權,別往心裏去,你那是救了扶蘇一命呢!”
這故事給趙杏兒講的時候,趙杏兒當時就要嘔出來了。
“別不是又有了吧?這麽快?”張誠問。
“你今晚別在我房裏睡覺,自己去滾去書房睡,我想想都想吐!”趙杏兒恨恨的說。
不管怎麽說,解決了儒家的事情,張誠迴到村裏來一直的不安才算徹底落定。儒家,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非常柔軟的東西,這東西特別擅長借殼,他們有本事融入到任何學術中去,然後從內部占據那個學派,最終把所有學術改成儒家想要的樣子。
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本身,說明人家靈活,說明人家謙虛,說明人家包容。但是等到儒家從內部吃空你整個學派的時候,你還會這樣想嗎?
張誠當然對儒家也沒有什麽歧視和偏見,但是看到儒家要在這個時候侵入到已經保留不多的秦法和師範領域,就覺得不寒而栗。
後人都說秦法苛刻,張誠在大秦生活了二十年,可以算是成長在秦法之下的一代新人。無論是種田經商交稅做官,處處都在秦法影響之下。親身處在這個世界裏,張誠覺得秦法其實是一道牆,你隻要不往上撞,就不會頭破血流,秦法規定了很好的範疇,這個範圍是確定可以保護生在其中的人民的。
反倒是,如果秦法鬆弛乃至蕩然無存,才是整個天下的悲劇。
泗水郡的叛亂就是其一。叛亂者不知法,官吏們不用法,沒有人維護法紀,這才讓幾百萬人灰飛煙滅。
鹹陽城的趙高胡亥李斯也是,這種明目張膽踐踏法律的,最後該遭報應,但是報應他們幾個就好,憑什麽拉著全天下的人一起受苦!
不得不說,雖然來到大秦,也沒有被要求忠君愛國,但是自己還是挺喜歡大秦的,一切規矩清清楚楚,自己在規矩中行走,就可以活的很安逸,現在,大秦沒了!約束沒有了,保障也就沒有了。
甚至今天,全天下的人都在罵秦法苛刻,都在罵始皇帝獨裁!
“人類從不感謝羅輯。”張誠歎一句。
“夫君說什麽?”趙杏兒問。
“沒事,沒事,我出去一下,要去看看扶蘇。”
扶蘇剛迴到宿舍,點亮煤油燈,就聽到敲門。
“哪位?”
“張誠,公子睡下了嗎?”
扶蘇打開門,看到張誠一張笑臉,“進來坐。”
“是這樣,現在天下崩壞,我們上郡難免不會被牽連,未來很長時間,可能就會出現一個無秩序的狀態。”張誠開門見山。
“所以呢?”
“沛公那個‘約法三章’是很有欺騙性的,這個東西一推廣,就難免引得人心動蕩。張村是個小地方,遭不住這樣的動蕩。”
扶蘇盯著張誠,等他接下來的話。
“我的一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一個是我們村上大秦的旗幟,我們無論如何不摘下來,哪怕天下都變色了,我們村子也還是大秦!”張誠自顧自的說。
扶蘇唿吸有點急促。
“第二,是一切都還要有製度,工坊有工坊的製度,學園有學園的製度,村也要有村的製度,和外麵往來,還是要有律法,我也沒有書寫律法的能力,我覺得秦法已經很細致很清楚了,其實大秦這裏的百姓還是習慣和接受秦法的。所以萬一沒有了官府朝廷,我想張村自己也要執行秦法。”
“可這是私用秦法啊?”扶蘇質疑。
“以天下論,當然是私用。但是連天下都沒有了,我們張村自己用起來,對張村對周邊,這就是公了。我想我們教學的同時,文法係最好還是有一批速成的懂法的學生,充實到法律方麵,如果天下崩壞,我們要維持這一片地方的安寧,總要有規矩、有維護規矩的人……”
“這樣啊……也有理。”
“秦法這個我也不懂,公子飽學,這事兒就全拜托公子了。”
扶蘇點點頭。
“張誠,謝謝你為大秦做的這些事。”
“不,是要謝謝大秦為我們做的這些事。”張誠的眼睛在黑夜裏也是亮的。
徐福停下。
“徐仙人,我是想問,您見沒見過一種果子,這麽大,外麵是硬殼,裏麵果肉是脆脆的,很有油脂的香氣……”
“你說的這個是胡桃?據說產自極西之地,有胡商帶來到鹹陽販賣,我曾經見到過。怎麽,這東西有什麽用麽?”
“果仁兒下酒是極好的。”原來是新疆的特產啊……那就要麻煩一些,問問商隊能不能找到,要是有種子在上郡不知道能不能種植?
“對了徐仙人,我看您和扶蘇公子之間似乎有些隔膜?你倆好像不太喜歡挨得太近?”
徐福臉色變了幾變。
“怎麽,扶蘇他還怨憤你為始皇帝獻長生之術?”張誠好奇,已經發現很久了,這兩個人的目光總是一觸即別開。
“不是,這個事兒說起來,很尷尬……”
“說說?”張誠八卦之心大起。
“是這,當初救扶蘇的時候,我是把解藥嚼碎吐在他嘴裏,又漱了一口酒吐進去……”徐福老臉通紅,“你也知道事急從權,我也是慌了……”
張誠爆出一串大笑,心道“早知道我也該吐蒙恬一嘴的,咦,我怎麽就沒想出來!可惜啊可惜!這個機會錯過了!沒事沒事,那都是事急從權,別往心裏去,你那是救了扶蘇一命呢!”
這故事給趙杏兒講的時候,趙杏兒當時就要嘔出來了。
“別不是又有了吧?這麽快?”張誠問。
“你今晚別在我房裏睡覺,自己去滾去書房睡,我想想都想吐!”趙杏兒恨恨的說。
不管怎麽說,解決了儒家的事情,張誠迴到村裏來一直的不安才算徹底落定。儒家,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非常柔軟的東西,這東西特別擅長借殼,他們有本事融入到任何學術中去,然後從內部占據那個學派,最終把所有學術改成儒家想要的樣子。
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本身,說明人家靈活,說明人家謙虛,說明人家包容。但是等到儒家從內部吃空你整個學派的時候,你還會這樣想嗎?
張誠當然對儒家也沒有什麽歧視和偏見,但是看到儒家要在這個時候侵入到已經保留不多的秦法和師範領域,就覺得不寒而栗。
後人都說秦法苛刻,張誠在大秦生活了二十年,可以算是成長在秦法之下的一代新人。無論是種田經商交稅做官,處處都在秦法影響之下。親身處在這個世界裏,張誠覺得秦法其實是一道牆,你隻要不往上撞,就不會頭破血流,秦法規定了很好的範疇,這個範圍是確定可以保護生在其中的人民的。
反倒是,如果秦法鬆弛乃至蕩然無存,才是整個天下的悲劇。
泗水郡的叛亂就是其一。叛亂者不知法,官吏們不用法,沒有人維護法紀,這才讓幾百萬人灰飛煙滅。
鹹陽城的趙高胡亥李斯也是,這種明目張膽踐踏法律的,最後該遭報應,但是報應他們幾個就好,憑什麽拉著全天下的人一起受苦!
不得不說,雖然來到大秦,也沒有被要求忠君愛國,但是自己還是挺喜歡大秦的,一切規矩清清楚楚,自己在規矩中行走,就可以活的很安逸,現在,大秦沒了!約束沒有了,保障也就沒有了。
甚至今天,全天下的人都在罵秦法苛刻,都在罵始皇帝獨裁!
“人類從不感謝羅輯。”張誠歎一句。
“夫君說什麽?”趙杏兒問。
“沒事,沒事,我出去一下,要去看看扶蘇。”
扶蘇剛迴到宿舍,點亮煤油燈,就聽到敲門。
“哪位?”
“張誠,公子睡下了嗎?”
扶蘇打開門,看到張誠一張笑臉,“進來坐。”
“是這樣,現在天下崩壞,我們上郡難免不會被牽連,未來很長時間,可能就會出現一個無秩序的狀態。”張誠開門見山。
“所以呢?”
“沛公那個‘約法三章’是很有欺騙性的,這個東西一推廣,就難免引得人心動蕩。張村是個小地方,遭不住這樣的動蕩。”
扶蘇盯著張誠,等他接下來的話。
“我的一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一個是我們村上大秦的旗幟,我們無論如何不摘下來,哪怕天下都變色了,我們村子也還是大秦!”張誠自顧自的說。
扶蘇唿吸有點急促。
“第二,是一切都還要有製度,工坊有工坊的製度,學園有學園的製度,村也要有村的製度,和外麵往來,還是要有律法,我也沒有書寫律法的能力,我覺得秦法已經很細致很清楚了,其實大秦這裏的百姓還是習慣和接受秦法的。所以萬一沒有了官府朝廷,我想張村自己也要執行秦法。”
“可這是私用秦法啊?”扶蘇質疑。
“以天下論,當然是私用。但是連天下都沒有了,我們張村自己用起來,對張村對周邊,這就是公了。我想我們教學的同時,文法係最好還是有一批速成的懂法的學生,充實到法律方麵,如果天下崩壞,我們要維持這一片地方的安寧,總要有規矩、有維護規矩的人……”
“這樣啊……也有理。”
“秦法這個我也不懂,公子飽學,這事兒就全拜托公子了。”
扶蘇點點頭。
“張誠,謝謝你為大秦做的這些事。”
“不,是要謝謝大秦為我們做的這些事。”張誠的眼睛在黑夜裏也是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