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交易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8章 交易
說到談交易,蒙恬就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意思是,你和張誠談。
“邊走邊談。”張誠收起餐盤,帶著兩個人在張村走了起來。
“步槍,火炮……”韓信果然先撿威力大的。
“這個不行,這兩樣張村不會放到外麵去。”張誠很堅決。氣步槍已經是跨越一代的武器了。張村自己壟斷氣步槍技術,在這個亂世就有自保之力。火炮也是如此。
“戈首、杆棒……”韓信繼續往下說。
“這個沒問題。外麵有的東西,你都可以找張村,我能保證的是,價格比外麵便宜,質量比外麵好。”
“弓弩、箭矢……”韓信繼續。
“張村改良的弩還是不錯的,但是弓我們不做,工藝太複雜,產量一直上不去。箭矢沒問題。”
“獨輪車。新款的。最好是鋼輪鋼車。”韓信繼續。
“新款可以有,但是價格會很貴。”
“鋼車更輕便一些,也耐用。”韓信堅持。第一車輛廠的第一代木質獨輪車,車體采用木材製造,厚重,摩擦力大,功耗損失大。新款的鋼車車體輕薄。結實耐用。確實更好一些,就隻是大量使用鋼材,會貴很多。不過如果從使用壽命角度看,鋼車的成本又低得多。尤其是韓信這樣大軍作戰,鋼車故障少,就能保證大部隊更快速的行進和集結。
“我看到您的鍛造車間還有製式長劍?”韓信問。
“我們叫環首刀,不過環首刀長度也才三尺有餘,隻能近戰,性價比卻比不上戈。”蒙恬插話。韓信點點頭,說:“少量裝備一些。”
“帳篷。”韓信說。
“軍糧你要不要?”張誠忽然問。軍糧是趙杏兒帶的一個小課題組的項目。以粟粉、豬油、鹽和香料混合,壓製成小塊,然後烘幹——有一點像是餅幹。能量爆棚。
韓信在庫房裏看到這個行軍餅幹,掰了一塊嚐嚐,對口感很滿意:“這個當然要。還有那麵的油布……”張村的麻布刷了桐油製作成的油布,可以防水防潮。做雨衣也好,做帳篷也好,都是很好的材料。
“皮甲能造嗎?”韓信問。
“需要專門開一個作坊,難度不大,我可以個人送韓將軍一副盔甲!”張誠笑著說。吩咐身邊的一個小助理去自己宅中取盔甲。這套盔甲是張誠自己做著玩的,張村就沒有準備大搞軍事,也就沒有專門去做盔甲方麵的工坊規劃。
“傷藥張村不擅長吧?”韓信不確定的問。
“有一種酒精,可以用來清潔傷口,避免發炎化膿,外傷最是有用。清洗擦拭日用品,也能避免很多疾病。”張誠說。
“那個火油……我需要很多。”韓信指著光明牌燈油。
“沒問題,煉製這個油的,全天下隻有張村。”
“臘肉我全要了。”
“過一段時間我們可以生產一種罐頭……就是鐵皮筒裏裝了肉或者飯的,打開就能吃,可以保存一年時間。”張誠說。薄鐵皮、蒸汽機自己都有了,高溫罐頭技術不難。可以解決張村周圍畜牧生產的壓力問題。現在養再多的牛羊豬鵝也都是自用,隻有賣到外麵去才叫好。
“我雖然沒看到東西,但是張村出品,必然是好的。張村長如果推薦,那我就要了!”韓信道,“紙張、油墨、毛筆、油印機!”
張村的印刷術獨步天下,但是最近已經有學生並不滿足於蠟紙油印技術,有一組學生正在打磨石板,在測試石板印刷技術了。公孫尼子給了一大筆資金支持這個項目。張誠覺得自己如果點撥一下,石板印刷發展會更快。
“沒問題,韓將軍還很重視文事!”
“占領區發布命令告示,都用得上啊!”韓信歎息說。韓信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帶兵將軍,已經開始考慮占領區的治理問題了。張誠皺了皺眉頭。這大概也是韓信最終命運的一個因果吧?
“拋車和弩車您能給我嗎?”韓信問蒙恬。
蒙恬皺了皺眉。
這兩樣都是威力巨大的遠程攻擊武器。配合上火油,在韓信手裏能變化出什麽東西來,蒙恬很清楚。若是給他,韓信以後拿這些東西來對付張村怎麽辦?若是不給,韓信也見過這兩樣,對構造和原理很清楚,韓信自己花功夫也未必仿造不來。
“可以賣給你。”張誠說。“僅限於賣給你,其它諸侯來我們是不給看這個的,哪怕是漢軍其它軍隊過來,我們也是不給的。但是老學員嘛,咱們還是要給一點特殊待遇的。”
張誠卻有很大的信心。不就是遠程攻擊武器嗎?蒙恬那個火箭彈原理已經有了,如果單點火箭彈科技,三五個月就能量產。4公裏內無敵。
張誠願意把這兩樣給自己,韓信也覺得意外,但隻略一想,也就知道張誠的態度是“你能做的我就可以賣給你,你做不了的我就要禁售。”韓信還不知道這種原則在後世引發全世界的動蕩,此刻隻是覺得張誠不愧是精明的商人。
“外麵你能買到的,我都可以賣給你。”張誠說,“但是,韓將軍要拿什麽來交易呢?”
韓信皺了皺眉。自己並不是商人,對交易之道並不擅長。自己隻是需要這些後勤物資,但是如何交易,卻並沒有打算。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銅錢,大秦朝廷製造的半兩錢。”張誠肯定的說。“如果銅錢不充裕,也可以折算其它物資。”
“什麽物資?”
“黃金、白銀、糧食、土地、礦產。”張誠確定的說。
“你自己也會賣糧食給我……”韓信說。
“沒錯,韓將軍沒有糧食的時候,我會賣糧食給你,但是如果韓將軍打下大糧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收購糧食嘛……”糧食才是亂世裏的硬通貨,甚至連金銀都比不上。
“土地又怎麽說?”
“天下崩壞、黎民流散,張村願意用始皇帝三十五年的價格,收買各地的田畝、荒地。但是我們隻要大片的平地。一畝兩畝那樣賣,我們也管理不起,三百畝以上吧,就可以了。”
“荒地也要?”韓信問。始皇帝三十五年的價格,那是比現在的價格貴得多了。拿荒地來抵賬,對占領軍來說,沒啥心理負擔。
“山林也是要的,但是得整座山交易,這些都要立契。”
“礦產呢?我還得幫你開礦?”
“誠記商行和許記商行,都會收買整座礦山。來,我們到商行那麵細談。”張誠道。
說到談交易,蒙恬就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意思是,你和張誠談。
“邊走邊談。”張誠收起餐盤,帶著兩個人在張村走了起來。
“步槍,火炮……”韓信果然先撿威力大的。
“這個不行,這兩樣張村不會放到外麵去。”張誠很堅決。氣步槍已經是跨越一代的武器了。張村自己壟斷氣步槍技術,在這個亂世就有自保之力。火炮也是如此。
“戈首、杆棒……”韓信繼續往下說。
“這個沒問題。外麵有的東西,你都可以找張村,我能保證的是,價格比外麵便宜,質量比外麵好。”
“弓弩、箭矢……”韓信繼續。
“張村改良的弩還是不錯的,但是弓我們不做,工藝太複雜,產量一直上不去。箭矢沒問題。”
“獨輪車。新款的。最好是鋼輪鋼車。”韓信繼續。
“新款可以有,但是價格會很貴。”
“鋼車更輕便一些,也耐用。”韓信堅持。第一車輛廠的第一代木質獨輪車,車體采用木材製造,厚重,摩擦力大,功耗損失大。新款的鋼車車體輕薄。結實耐用。確實更好一些,就隻是大量使用鋼材,會貴很多。不過如果從使用壽命角度看,鋼車的成本又低得多。尤其是韓信這樣大軍作戰,鋼車故障少,就能保證大部隊更快速的行進和集結。
“我看到您的鍛造車間還有製式長劍?”韓信問。
“我們叫環首刀,不過環首刀長度也才三尺有餘,隻能近戰,性價比卻比不上戈。”蒙恬插話。韓信點點頭,說:“少量裝備一些。”
“帳篷。”韓信說。
“軍糧你要不要?”張誠忽然問。軍糧是趙杏兒帶的一個小課題組的項目。以粟粉、豬油、鹽和香料混合,壓製成小塊,然後烘幹——有一點像是餅幹。能量爆棚。
韓信在庫房裏看到這個行軍餅幹,掰了一塊嚐嚐,對口感很滿意:“這個當然要。還有那麵的油布……”張村的麻布刷了桐油製作成的油布,可以防水防潮。做雨衣也好,做帳篷也好,都是很好的材料。
“皮甲能造嗎?”韓信問。
“需要專門開一個作坊,難度不大,我可以個人送韓將軍一副盔甲!”張誠笑著說。吩咐身邊的一個小助理去自己宅中取盔甲。這套盔甲是張誠自己做著玩的,張村就沒有準備大搞軍事,也就沒有專門去做盔甲方麵的工坊規劃。
“傷藥張村不擅長吧?”韓信不確定的問。
“有一種酒精,可以用來清潔傷口,避免發炎化膿,外傷最是有用。清洗擦拭日用品,也能避免很多疾病。”張誠說。
“那個火油……我需要很多。”韓信指著光明牌燈油。
“沒問題,煉製這個油的,全天下隻有張村。”
“臘肉我全要了。”
“過一段時間我們可以生產一種罐頭……就是鐵皮筒裏裝了肉或者飯的,打開就能吃,可以保存一年時間。”張誠說。薄鐵皮、蒸汽機自己都有了,高溫罐頭技術不難。可以解決張村周圍畜牧生產的壓力問題。現在養再多的牛羊豬鵝也都是自用,隻有賣到外麵去才叫好。
“我雖然沒看到東西,但是張村出品,必然是好的。張村長如果推薦,那我就要了!”韓信道,“紙張、油墨、毛筆、油印機!”
張村的印刷術獨步天下,但是最近已經有學生並不滿足於蠟紙油印技術,有一組學生正在打磨石板,在測試石板印刷技術了。公孫尼子給了一大筆資金支持這個項目。張誠覺得自己如果點撥一下,石板印刷發展會更快。
“沒問題,韓將軍還很重視文事!”
“占領區發布命令告示,都用得上啊!”韓信歎息說。韓信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帶兵將軍,已經開始考慮占領區的治理問題了。張誠皺了皺眉頭。這大概也是韓信最終命運的一個因果吧?
“拋車和弩車您能給我嗎?”韓信問蒙恬。
蒙恬皺了皺眉。
這兩樣都是威力巨大的遠程攻擊武器。配合上火油,在韓信手裏能變化出什麽東西來,蒙恬很清楚。若是給他,韓信以後拿這些東西來對付張村怎麽辦?若是不給,韓信也見過這兩樣,對構造和原理很清楚,韓信自己花功夫也未必仿造不來。
“可以賣給你。”張誠說。“僅限於賣給你,其它諸侯來我們是不給看這個的,哪怕是漢軍其它軍隊過來,我們也是不給的。但是老學員嘛,咱們還是要給一點特殊待遇的。”
張誠卻有很大的信心。不就是遠程攻擊武器嗎?蒙恬那個火箭彈原理已經有了,如果單點火箭彈科技,三五個月就能量產。4公裏內無敵。
張誠願意把這兩樣給自己,韓信也覺得意外,但隻略一想,也就知道張誠的態度是“你能做的我就可以賣給你,你做不了的我就要禁售。”韓信還不知道這種原則在後世引發全世界的動蕩,此刻隻是覺得張誠不愧是精明的商人。
“外麵你能買到的,我都可以賣給你。”張誠說,“但是,韓將軍要拿什麽來交易呢?”
韓信皺了皺眉。自己並不是商人,對交易之道並不擅長。自己隻是需要這些後勤物資,但是如何交易,卻並沒有打算。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銅錢,大秦朝廷製造的半兩錢。”張誠肯定的說。“如果銅錢不充裕,也可以折算其它物資。”
“什麽物資?”
“黃金、白銀、糧食、土地、礦產。”張誠確定的說。
“你自己也會賣糧食給我……”韓信說。
“沒錯,韓將軍沒有糧食的時候,我會賣糧食給你,但是如果韓將軍打下大糧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收購糧食嘛……”糧食才是亂世裏的硬通貨,甚至連金銀都比不上。
“土地又怎麽說?”
“天下崩壞、黎民流散,張村願意用始皇帝三十五年的價格,收買各地的田畝、荒地。但是我們隻要大片的平地。一畝兩畝那樣賣,我們也管理不起,三百畝以上吧,就可以了。”
“荒地也要?”韓信問。始皇帝三十五年的價格,那是比現在的價格貴得多了。拿荒地來抵賬,對占領軍來說,沒啥心理負擔。
“山林也是要的,但是得整座山交易,這些都要立契。”
“礦產呢?我還得幫你開礦?”
“誠記商行和許記商行,都會收買整座礦山。來,我們到商行那麵細談。”張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