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解決辦法
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 作者:慵懶的大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朱棣並不是心血來潮,單純的想來北平向朱允炆炫耀一下自己的在北平是多麽得人心,也不是單純的為了讓朱允炆看到當年他為了靖難做的多番準備。
他是想把大明的都城從金陵遷往北平。
因為金陵城的建文舊部實在太多了,雖然這些人現在表麵上都臣服於他。
但這都建立他還沒有完全篡位的情況下。
如果他哪天真的殺了朱允炆,自己登基當了皇帝。
這些建文舊部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他們即使不敢明著來反對你,但要是暗地裏來刺殺你,這你受得了嗎?
每天一閉眼,就想著可能有人要衝進來砍他腦袋。
每天一吃飯,就想著可能有人要給他的飯菜裏下毒。
有時候出去打打獵,就想著這小樹林裏可能會有人朝他射冷箭。
朱棣一想到這些,他就覺得受不了。
所以他想學習曹操當年要挾漢獻帝那般,將都城從洛陽遷往許城。
在他眼裏北平,人傑地靈,距離北邊的蒙古人又近。
要是遷都北平,他可以隨時帶人去砍他們,還不用擔心後院起火。
而且當時機成熟以後,他可以在北平直接殺了朱允炆篡位登基,在這裏他就不用擔心在金陵的那些事了。
麵對朱棣突然的發問。
朱允炆有些為難。
同意遷都吧,那就是自尋死路。
不同意遷都吧,朱棣又不高興。
當他正在思考如何迴答這道送命題的時候,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的朱高煦突然開口了。
“父王!”
“兒臣以為不宜遷都北平。”
朱允炆聽到朱高煦開口了,心裏不禁暗道:“傻弟弟,哥沒有白疼你。”
“就憑你這句話,哥以後高低不會虧待你。”
其實在朱棣心裏朱允炆的答案並不重要。
他已經是一個傀儡了,他就是反對,有用嗎?
朱棣主要是想看看朱允炆對這件事的態度,看看他是真的徹底認輸了,還是心裏有其他想法。
他問這個問題,隻是想對朱允炆做個服從性測試。
可朱高煦突然插嘴,把他的計劃全打亂了。
“漢王!”
“這是本王在請問陛下!”
“你插什麽嘴?”
朱棣厲聲喝道。
可朱高煦如今心裏已經不認他這個爹了,隻認能讓他當上皇帝的皇兄了。
他雖然不聰明,但也知道如果遷都北平,他想靠朱允炆禪位來當皇帝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他必須反對。
“父王!”
“金陵乃是太祖皇帝起兵抗元的龍興之地,是太祖皇帝欽定的大明都城。”
“而且太祖皇帝的孝陵也在金陵。”
“如果遷都北平,這有違祖訓。”
“如果貿然遷都,太祖泉下有知,可能會生氣的。”
朱高煦腦子裏的墨水不多,要他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方麵來反對朱棣遷都,對他來說確實超綱了。
所以他臨時想出了以太祖皇帝來壓朱棣。
朱棣聽到朱高煦的話,滿臉詫異地打量了一下他。
要是其他人以太祖皇帝來反對他遷都,他可能不會感覺奇怪。
但這話從朱高煦嘴裏說出來,就不對。
因為他知道朱高煦這小子從來不信什麽牛鬼蛇神,也根本不在乎已經駕崩的太祖皇帝朱元璋。
畢竟當年濟南之戰,鐵鉉在城門上懸掛太祖皇帝的畫像,朱高煦可是一點都不在乎,說開炮就開炮。
現在他突然搬出太祖皇帝來反對自己遷都,這就像一個常年便後不洗手的人,突然說自己有潔癖一樣。
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四叔。”
“遷都不是一件小事。”
“當年太祖皇帝在世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想過遷都。”
“曾經先後派人去考察了西安,開封還有鳳陽等地。”
“最終還是覺得不合適,所以放棄了。”
朱允炆也看出朱棣對朱高煦的懷疑。
他立馬開口轉移朱棣的注意力。
“那陛下的意思是不同意遷都?”
朱棣眉頭一皺,冷冷的看向朱允炆。
經過剛剛朱高煦的打岔,朱允炆心裏已經準備好說辭了。
“四叔,朕沒有這個意思。”
朱允炆微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其實朕很同意四叔遷都的想法。”
“隻是遷都北平,勢必會遷移大量的官員和士兵前來。”
“可北平附近糧草並不充裕。”
“此次我們遠征漠北,就是因為糧草不濟才被迫提前班師的。”
“即使能從南方通過陸路運輸而來,可一路上的耗損朝廷也撐不起呀。”
“如果四叔能解決北平缺糧這個問題的話,朕是很同意遷都的。”
朱允炆直接搬出了一個遷都北平最大,也是最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解決遷都後北平眾多人口的吃飯問題。
朱棣是聰明人,他知道民以食為天,如果不解決糧食問題,貿然遷都隻有死路一條。
朱棣聽完朱允炆的話後,眼睛轉了一下,陷入了思考。
一旁的朱高煦見狀,心裏不禁再次暗自佩服起朱允炆來。
“皇兄果然厲害,短短幾句話,就把老頭子說的無言以對了。”
隨後又在心裏吐槽起朱棣來:
“哼!”
“老頭子,有我和皇兄在,你休想篡位!”
朱棣思索了一陣後,抬起頭對朱允炆說道:“陛下,解決北平糧草短缺也不是難事。”
“哦?”
“四叔有什麽好辦法?”
朱允炆表麵很好奇,但心裏卻根本不信朱棣能想到什麽好辦法。
畢竟時代的局限性在這裏。
現在既沒有飛機鐵路,也沒有大棚和雜交水稻。
他不信朱棣能憑空把糧食變出來。
“陛下,北平原來可是前元的大都。”
“當年大都生活的官員士兵也不少。”
“他們怎麽把糧食從南方運過來的,我們也可以照做呀。”
朱棣想到了元朝時期蒙古人通過海運將南方糧食運往北平城的辦法。
既然蒙古人能這樣做,他朱棣也可以這麽做。
此話一出,朱高煦剛剛還輕鬆的臉色瞬間就嚴肅下來了。
他沒想到朱棣這麽快就想到了解決北平城缺糧食的辦法。
“四叔說的有道理。”
“海運確實是運輸糧食的好辦法。”
朱允炆笑了笑,臉上並沒有任何慌張的神情。
他早就猜到朱棣會說出這個辦法。
不過他已經想好對策了。
他是想把大明的都城從金陵遷往北平。
因為金陵城的建文舊部實在太多了,雖然這些人現在表麵上都臣服於他。
但這都建立他還沒有完全篡位的情況下。
如果他哪天真的殺了朱允炆,自己登基當了皇帝。
這些建文舊部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他們即使不敢明著來反對你,但要是暗地裏來刺殺你,這你受得了嗎?
每天一閉眼,就想著可能有人要衝進來砍他腦袋。
每天一吃飯,就想著可能有人要給他的飯菜裏下毒。
有時候出去打打獵,就想著這小樹林裏可能會有人朝他射冷箭。
朱棣一想到這些,他就覺得受不了。
所以他想學習曹操當年要挾漢獻帝那般,將都城從洛陽遷往許城。
在他眼裏北平,人傑地靈,距離北邊的蒙古人又近。
要是遷都北平,他可以隨時帶人去砍他們,還不用擔心後院起火。
而且當時機成熟以後,他可以在北平直接殺了朱允炆篡位登基,在這裏他就不用擔心在金陵的那些事了。
麵對朱棣突然的發問。
朱允炆有些為難。
同意遷都吧,那就是自尋死路。
不同意遷都吧,朱棣又不高興。
當他正在思考如何迴答這道送命題的時候,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的朱高煦突然開口了。
“父王!”
“兒臣以為不宜遷都北平。”
朱允炆聽到朱高煦開口了,心裏不禁暗道:“傻弟弟,哥沒有白疼你。”
“就憑你這句話,哥以後高低不會虧待你。”
其實在朱棣心裏朱允炆的答案並不重要。
他已經是一個傀儡了,他就是反對,有用嗎?
朱棣主要是想看看朱允炆對這件事的態度,看看他是真的徹底認輸了,還是心裏有其他想法。
他問這個問題,隻是想對朱允炆做個服從性測試。
可朱高煦突然插嘴,把他的計劃全打亂了。
“漢王!”
“這是本王在請問陛下!”
“你插什麽嘴?”
朱棣厲聲喝道。
可朱高煦如今心裏已經不認他這個爹了,隻認能讓他當上皇帝的皇兄了。
他雖然不聰明,但也知道如果遷都北平,他想靠朱允炆禪位來當皇帝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他必須反對。
“父王!”
“金陵乃是太祖皇帝起兵抗元的龍興之地,是太祖皇帝欽定的大明都城。”
“而且太祖皇帝的孝陵也在金陵。”
“如果遷都北平,這有違祖訓。”
“如果貿然遷都,太祖泉下有知,可能會生氣的。”
朱高煦腦子裏的墨水不多,要他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方麵來反對朱棣遷都,對他來說確實超綱了。
所以他臨時想出了以太祖皇帝來壓朱棣。
朱棣聽到朱高煦的話,滿臉詫異地打量了一下他。
要是其他人以太祖皇帝來反對他遷都,他可能不會感覺奇怪。
但這話從朱高煦嘴裏說出來,就不對。
因為他知道朱高煦這小子從來不信什麽牛鬼蛇神,也根本不在乎已經駕崩的太祖皇帝朱元璋。
畢竟當年濟南之戰,鐵鉉在城門上懸掛太祖皇帝的畫像,朱高煦可是一點都不在乎,說開炮就開炮。
現在他突然搬出太祖皇帝來反對自己遷都,這就像一個常年便後不洗手的人,突然說自己有潔癖一樣。
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四叔。”
“遷都不是一件小事。”
“當年太祖皇帝在世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想過遷都。”
“曾經先後派人去考察了西安,開封還有鳳陽等地。”
“最終還是覺得不合適,所以放棄了。”
朱允炆也看出朱棣對朱高煦的懷疑。
他立馬開口轉移朱棣的注意力。
“那陛下的意思是不同意遷都?”
朱棣眉頭一皺,冷冷的看向朱允炆。
經過剛剛朱高煦的打岔,朱允炆心裏已經準備好說辭了。
“四叔,朕沒有這個意思。”
朱允炆微笑著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其實朕很同意四叔遷都的想法。”
“隻是遷都北平,勢必會遷移大量的官員和士兵前來。”
“可北平附近糧草並不充裕。”
“此次我們遠征漠北,就是因為糧草不濟才被迫提前班師的。”
“即使能從南方通過陸路運輸而來,可一路上的耗損朝廷也撐不起呀。”
“如果四叔能解決北平缺糧這個問題的話,朕是很同意遷都的。”
朱允炆直接搬出了一個遷都北平最大,也是最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解決遷都後北平眾多人口的吃飯問題。
朱棣是聰明人,他知道民以食為天,如果不解決糧食問題,貿然遷都隻有死路一條。
朱棣聽完朱允炆的話後,眼睛轉了一下,陷入了思考。
一旁的朱高煦見狀,心裏不禁再次暗自佩服起朱允炆來。
“皇兄果然厲害,短短幾句話,就把老頭子說的無言以對了。”
隨後又在心裏吐槽起朱棣來:
“哼!”
“老頭子,有我和皇兄在,你休想篡位!”
朱棣思索了一陣後,抬起頭對朱允炆說道:“陛下,解決北平糧草短缺也不是難事。”
“哦?”
“四叔有什麽好辦法?”
朱允炆表麵很好奇,但心裏卻根本不信朱棣能想到什麽好辦法。
畢竟時代的局限性在這裏。
現在既沒有飛機鐵路,也沒有大棚和雜交水稻。
他不信朱棣能憑空把糧食變出來。
“陛下,北平原來可是前元的大都。”
“當年大都生活的官員士兵也不少。”
“他們怎麽把糧食從南方運過來的,我們也可以照做呀。”
朱棣想到了元朝時期蒙古人通過海運將南方糧食運往北平城的辦法。
既然蒙古人能這樣做,他朱棣也可以這麽做。
此話一出,朱高煦剛剛還輕鬆的臉色瞬間就嚴肅下來了。
他沒想到朱棣這麽快就想到了解決北平城缺糧食的辦法。
“四叔說的有道理。”
“海運確實是運輸糧食的好辦法。”
朱允炆笑了笑,臉上並沒有任何慌張的神情。
他早就猜到朱棣會說出這個辦法。
不過他已經想好對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