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這事,你爹娘知道嗎?
開局分家:我帶妻兒逆襲人生! 作者:蕪湖的小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兄弟倆前腳剛走,潘翠萍轉頭就輕手輕腳地去了小兒子屋裏。
屋裏靜悄悄的,兒媳婦和孫女在床上睡得正香,均勻的唿吸聲在靜謐的夜裏格外清晰。
潘翠萍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微弱月光,瞅著兒媳婦恬靜的睡臉,又看了看小孫女紅撲撲的臉蛋,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才小心翼翼地退出屋子,輕手輕腳地迴了自己屋裏。
“翠萍,剛剛去哪兒了?一轉眼就沒看見你人。”
於大柱給劉老太送完東西迴來,屋裏屋外找了一圈,都沒瞅見自家媳婦,便開口問道。
“我剛剛去老二房裏了,看看老二媳婦醒了沒有,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潘翠萍一邊說著,一邊順手拿起放在床頭的鞋底,開始納了起來。
她總覺得買的鞋沒有自己一針一線做的布鞋穿得舒服、踏實。
晚上隻要有空,她就會做布鞋。
以前在那邊,基本所有的布鞋都是她做,老二和老三媳婦壓根不會做。
老二媳婦偶爾還會做,老三媳婦壓根就是懶得動。
“哦哦,老大老二去哪裏了?
怎麽一個都不在家啊?”
於大柱迴來就也沒瞧見兩兒子的影子,心裏不免有些疑惑。
心想大晚上的難不成去抓魚了,也不會啊,今天下午兩個人不是出去抓了嗎?
“他們去村長家裏了,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去幹啥!
不過我估摸著應該有事,要不然咋拿那麽多東西過去。”
潘翠萍一邊納著鞋底,一邊嘀咕著。
“拿了啥東西啊?
你就沒有問問他們兩兄弟大晚上的去村長家幹啥?”
於大柱倒沒太在意,隻是隨口笑著問道。
“問了,咋沒問啊!
但是他們兩個都跟悶葫蘆似的,啥都不說。
老二還說等迴來的時候再和我們說。”
潘翠萍說著,手上的動作不停,針在鞋底上穿梭,發出“噗噗”的聲響。
“兒子都這樣說了,你就別瞎操心了,等他們迴來不就知道是啥事了。”於大柱笑著道。
“說的也是,如今老二的變化咱們也都看在眼裏,倒是不必太擔心他了。
當家的,不說這些了,你快去洗澡吧!
身上都有味了!”
潘翠萍說著,鼻子皺了皺,聞到了丈夫身上那股子汗酸味。
“有那麽大味嗎?”於大柱樂嗬嗬地問道,還下意識地用手扇了扇鼻子下麵。
“有沒有你自己不會聞一下啊!
我還能騙你不成。
快去洗吧!
等下老大老二迴來了,他們也要洗。”潘翠萍瞪了一眼丈夫,又忍不住笑了笑。
於大柱還真低頭拿起自己的衣服,湊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嘿,媳婦說的沒錯,這衣服上還真是味兒不小了。
我這就去洗澡。”
說完,他走到衣櫃前,翻找出換洗衣服,就往後院走去。
心裏想著,再不洗,真要成了女人口中的臭男人了。
另一邊,於成元兄弟倆手裏提著東西,沿著村裏的土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往村長家走去。
月光灑在土路上,映出兩人長長的影子。
村長周建國,正坐在屋裏,就聽見院子裏傳來腳步聲。
一抬頭,見於成元和於平安兩兄弟一起來了,還拿著東西,心裏不禁犯嘀咕:這是又有啥事兒發生了?
不過,他還是很快衝屋裏喊了一聲,“秋梅,快出來泡茶,於家兩兄弟來了。”
郝秋梅聽到丈夫的聲音,趕忙從裏屋出來,一邊熱情地招唿著兄弟二人快坐,一邊手腳麻利地泡茶。
於成元兩兄弟很有禮貌地齊聲喊道,“周叔好,周嬸子好。”
“成元,平安,快坐。
以後你們來就來,別帶這麽多東西,多生分啊!
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雖說你們現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不該花的錢還是別亂花。”
周建國客氣地說道。
現在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對這些東西還是很看重的。
“周叔,也不是啥特別好的東西,就當是我們晚輩孝敬您這個長輩的。
您也別跟我們客氣。
這包煙也是給您的。”
於成元一邊說著,一邊把東西都放在桌子上,另外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紅梅煙,輕輕放到桌子上,推到了村長麵前。
“你這小子莫不是有事要我去辦?
有啥事兒盡管開口。”
周建國樂嗬嗬地問道。
在他心裏,送這麽重的禮,肯定不會隻是單純來串門。
“周叔,您可真是我弟肚子裏的蛔蟲,您咋知道的?”於平安聽到這話,忍不住開口道。
“哈哈哈……平安啊,我可不想做你弟肚子裏的蛔蟲。
你瞧瞧你們,過來拿這麽多東西,還兩兄弟一起,這麽鄭重其事的,肯定不會是吃完了飯特意來我家串門的。”
周建國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在屋裏迴蕩。
於平安撓了撓後腦勺,嘿嘿一笑,“周叔說的也是。”
於成元抿了一口茶水,笑著道,“瞧村長說的,沒事我們兄弟倆就不能來您這串串門啊!
這不是我今天晚上做了一點酸辣豆鼓魚,特意給您送兩罐過來。
上次您不是還和我說好吃嗎?
正好做了就趕緊給您送過來了,您看看,新鮮出爐的,剛做好,我們兄弟倆就立馬拿過來了。
您要不現在嚐嚐看,正好下酒。”
於成元笑著指了指那兩罐香辣豆豉魚,現在都能夠聞到那股子香辣味。
“哎呀,還真是豆豉魚,這東西我可喜歡了。
那我就不客氣收下了。”
周建國一聽是豆豉魚,眼睛都亮了。
剛才他還沒注意看是什麽東西。
隨後又對自己媳婦說道,“秋梅,你去拿雙筷子來,我嚐嚐這魚,看著我都直咽口水了。”
“你呀,這才剛剛吃完晚飯呢!”
郝秋梅嘴上雖然這麽說著,人卻已經快步走向廚房,很快就拿了一雙筷子出來。
周建國立馬夾了一塊魚放進嘴裏,滿意地吧唧一下嘴,說道,“好吃,又香又辣,還沒有一點腥味,這味道絕了。”
“是吧,好吃吧!
周叔,您喜歡就好!
不過我們兄弟倆今天過來,確實有事兒跟您商量。”
於成元見氣氛差不多了,就準備進入正題。
“說吧!有啥需要我配合的地方盡管說。”周建國還以為於成元又想幹啥大事情呢。
“村長,這次不需要您配合太多,隻要您點頭,蓋個章,辦個手續就成。
就是村裏不是有一口荒廢了好久的魚塘嘛,挺大的,有十幾畝田那麽大,您還記得嗎?”
“魚塘?荒廢的魚塘,村裏哪有那麽大的魚塘啊?
我咋不知道啊?”
周建國努力迴憶著村裏的情況,印象裏魚塘並不多,也就兩三口,而且都不大。
“成元,你說的不會是離你家老屋不遠的那口死了人的鬼塘吧?”
坐在一旁的郝秋梅突然出聲道。
“嬸子說對了,就是那口鬼塘。”於成元點了點頭。
“你這小子,問那口鬼塘幹啥?
那可是死了人的。”
村民們對那地方一直心存忌憚,平日裏都不敢靠近,就連那口鬼塘裏的魚,大家也從來不敢去打撈。
說實話,就算撈上來,也沒人敢吃,生怕沾染上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對啊,你們兄弟倆千萬別去那邊,聽說老是鬧鬼呢!”
郝秋梅也趕忙勸道。
於成元明白,在這個年代,封建迷信的思想在大家心裏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周叔,嬸子,這世上哪有什麽鬼啊!
淹死人那也是意外,根本沒有什麽水鬼之說。
我也不多囉嗦了,長話短說,我們兩兄弟商量了好幾天,打算把那口鬼塘承包下來,以後養點魚啥的。
現在我哥已經沒了煤礦的工作,正好可以幹這個。
那口魚塘反正荒廢那麽久了,基本就跟無主的一樣。
荒在那裏也是可惜了。”
“可惜是有點可惜。”
村長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覺得於成元說的沒錯。
“還有那邊的房子,地基啥的我也想買下來。
以我哥的名義。
魚塘就我們兩兄弟承包,承包時間就先簽個三年五年都成。
至於租金方麵,村長您就說個數,咱們趕緊把這事定下來。”
於成元心裏盤算著,那地方其實還不錯,那些房子拆了,買下地基以後還能蓋房子。
而且地方夠大,不比他們家老屋小,離老屋又近,屋後還有一大片竹林。在他看來,按風水說,那還是個極好的地方。
周建國皺了皺眉頭,“那個地方大家都說不吉利。
成元,平安,你們兩兄弟可得考慮清楚。
對了,這事你們爹娘知道嗎?”
“對啊,平安,成元,這可不是小事,你爹娘能同意嗎?”
郝秋梅實在搞不懂這兩兄弟為啥非得去承包那口鬼塘。
那地方大家都是避之不及,平常能繞著走就繞著走。
屋裏靜悄悄的,兒媳婦和孫女在床上睡得正香,均勻的唿吸聲在靜謐的夜裏格外清晰。
潘翠萍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微弱月光,瞅著兒媳婦恬靜的睡臉,又看了看小孫女紅撲撲的臉蛋,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才小心翼翼地退出屋子,輕手輕腳地迴了自己屋裏。
“翠萍,剛剛去哪兒了?一轉眼就沒看見你人。”
於大柱給劉老太送完東西迴來,屋裏屋外找了一圈,都沒瞅見自家媳婦,便開口問道。
“我剛剛去老二房裏了,看看老二媳婦醒了沒有,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潘翠萍一邊說著,一邊順手拿起放在床頭的鞋底,開始納了起來。
她總覺得買的鞋沒有自己一針一線做的布鞋穿得舒服、踏實。
晚上隻要有空,她就會做布鞋。
以前在那邊,基本所有的布鞋都是她做,老二和老三媳婦壓根不會做。
老二媳婦偶爾還會做,老三媳婦壓根就是懶得動。
“哦哦,老大老二去哪裏了?
怎麽一個都不在家啊?”
於大柱迴來就也沒瞧見兩兒子的影子,心裏不免有些疑惑。
心想大晚上的難不成去抓魚了,也不會啊,今天下午兩個人不是出去抓了嗎?
“他們去村長家裏了,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去幹啥!
不過我估摸著應該有事,要不然咋拿那麽多東西過去。”
潘翠萍一邊納著鞋底,一邊嘀咕著。
“拿了啥東西啊?
你就沒有問問他們兩兄弟大晚上的去村長家幹啥?”
於大柱倒沒太在意,隻是隨口笑著問道。
“問了,咋沒問啊!
但是他們兩個都跟悶葫蘆似的,啥都不說。
老二還說等迴來的時候再和我們說。”
潘翠萍說著,手上的動作不停,針在鞋底上穿梭,發出“噗噗”的聲響。
“兒子都這樣說了,你就別瞎操心了,等他們迴來不就知道是啥事了。”於大柱笑著道。
“說的也是,如今老二的變化咱們也都看在眼裏,倒是不必太擔心他了。
當家的,不說這些了,你快去洗澡吧!
身上都有味了!”
潘翠萍說著,鼻子皺了皺,聞到了丈夫身上那股子汗酸味。
“有那麽大味嗎?”於大柱樂嗬嗬地問道,還下意識地用手扇了扇鼻子下麵。
“有沒有你自己不會聞一下啊!
我還能騙你不成。
快去洗吧!
等下老大老二迴來了,他們也要洗。”潘翠萍瞪了一眼丈夫,又忍不住笑了笑。
於大柱還真低頭拿起自己的衣服,湊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嘿,媳婦說的沒錯,這衣服上還真是味兒不小了。
我這就去洗澡。”
說完,他走到衣櫃前,翻找出換洗衣服,就往後院走去。
心裏想著,再不洗,真要成了女人口中的臭男人了。
另一邊,於成元兄弟倆手裏提著東西,沿著村裏的土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往村長家走去。
月光灑在土路上,映出兩人長長的影子。
村長周建國,正坐在屋裏,就聽見院子裏傳來腳步聲。
一抬頭,見於成元和於平安兩兄弟一起來了,還拿著東西,心裏不禁犯嘀咕:這是又有啥事兒發生了?
不過,他還是很快衝屋裏喊了一聲,“秋梅,快出來泡茶,於家兩兄弟來了。”
郝秋梅聽到丈夫的聲音,趕忙從裏屋出來,一邊熱情地招唿著兄弟二人快坐,一邊手腳麻利地泡茶。
於成元兩兄弟很有禮貌地齊聲喊道,“周叔好,周嬸子好。”
“成元,平安,快坐。
以後你們來就來,別帶這麽多東西,多生分啊!
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雖說你們現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不該花的錢還是別亂花。”
周建國客氣地說道。
現在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對這些東西還是很看重的。
“周叔,也不是啥特別好的東西,就當是我們晚輩孝敬您這個長輩的。
您也別跟我們客氣。
這包煙也是給您的。”
於成元一邊說著,一邊把東西都放在桌子上,另外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紅梅煙,輕輕放到桌子上,推到了村長麵前。
“你這小子莫不是有事要我去辦?
有啥事兒盡管開口。”
周建國樂嗬嗬地問道。
在他心裏,送這麽重的禮,肯定不會隻是單純來串門。
“周叔,您可真是我弟肚子裏的蛔蟲,您咋知道的?”於平安聽到這話,忍不住開口道。
“哈哈哈……平安啊,我可不想做你弟肚子裏的蛔蟲。
你瞧瞧你們,過來拿這麽多東西,還兩兄弟一起,這麽鄭重其事的,肯定不會是吃完了飯特意來我家串門的。”
周建國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在屋裏迴蕩。
於平安撓了撓後腦勺,嘿嘿一笑,“周叔說的也是。”
於成元抿了一口茶水,笑著道,“瞧村長說的,沒事我們兄弟倆就不能來您這串串門啊!
這不是我今天晚上做了一點酸辣豆鼓魚,特意給您送兩罐過來。
上次您不是還和我說好吃嗎?
正好做了就趕緊給您送過來了,您看看,新鮮出爐的,剛做好,我們兄弟倆就立馬拿過來了。
您要不現在嚐嚐看,正好下酒。”
於成元笑著指了指那兩罐香辣豆豉魚,現在都能夠聞到那股子香辣味。
“哎呀,還真是豆豉魚,這東西我可喜歡了。
那我就不客氣收下了。”
周建國一聽是豆豉魚,眼睛都亮了。
剛才他還沒注意看是什麽東西。
隨後又對自己媳婦說道,“秋梅,你去拿雙筷子來,我嚐嚐這魚,看著我都直咽口水了。”
“你呀,這才剛剛吃完晚飯呢!”
郝秋梅嘴上雖然這麽說著,人卻已經快步走向廚房,很快就拿了一雙筷子出來。
周建國立馬夾了一塊魚放進嘴裏,滿意地吧唧一下嘴,說道,“好吃,又香又辣,還沒有一點腥味,這味道絕了。”
“是吧,好吃吧!
周叔,您喜歡就好!
不過我們兄弟倆今天過來,確實有事兒跟您商量。”
於成元見氣氛差不多了,就準備進入正題。
“說吧!有啥需要我配合的地方盡管說。”周建國還以為於成元又想幹啥大事情呢。
“村長,這次不需要您配合太多,隻要您點頭,蓋個章,辦個手續就成。
就是村裏不是有一口荒廢了好久的魚塘嘛,挺大的,有十幾畝田那麽大,您還記得嗎?”
“魚塘?荒廢的魚塘,村裏哪有那麽大的魚塘啊?
我咋不知道啊?”
周建國努力迴憶著村裏的情況,印象裏魚塘並不多,也就兩三口,而且都不大。
“成元,你說的不會是離你家老屋不遠的那口死了人的鬼塘吧?”
坐在一旁的郝秋梅突然出聲道。
“嬸子說對了,就是那口鬼塘。”於成元點了點頭。
“你這小子,問那口鬼塘幹啥?
那可是死了人的。”
村民們對那地方一直心存忌憚,平日裏都不敢靠近,就連那口鬼塘裏的魚,大家也從來不敢去打撈。
說實話,就算撈上來,也沒人敢吃,生怕沾染上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對啊,你們兄弟倆千萬別去那邊,聽說老是鬧鬼呢!”
郝秋梅也趕忙勸道。
於成元明白,在這個年代,封建迷信的思想在大家心裏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周叔,嬸子,這世上哪有什麽鬼啊!
淹死人那也是意外,根本沒有什麽水鬼之說。
我也不多囉嗦了,長話短說,我們兩兄弟商量了好幾天,打算把那口鬼塘承包下來,以後養點魚啥的。
現在我哥已經沒了煤礦的工作,正好可以幹這個。
那口魚塘反正荒廢那麽久了,基本就跟無主的一樣。
荒在那裏也是可惜了。”
“可惜是有點可惜。”
村長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覺得於成元說的沒錯。
“還有那邊的房子,地基啥的我也想買下來。
以我哥的名義。
魚塘就我們兩兄弟承包,承包時間就先簽個三年五年都成。
至於租金方麵,村長您就說個數,咱們趕緊把這事定下來。”
於成元心裏盤算著,那地方其實還不錯,那些房子拆了,買下地基以後還能蓋房子。
而且地方夠大,不比他們家老屋小,離老屋又近,屋後還有一大片竹林。在他看來,按風水說,那還是個極好的地方。
周建國皺了皺眉頭,“那個地方大家都說不吉利。
成元,平安,你們兩兄弟可得考慮清楚。
對了,這事你們爹娘知道嗎?”
“對啊,平安,成元,這可不是小事,你爹娘能同意嗎?”
郝秋梅實在搞不懂這兩兄弟為啥非得去承包那口鬼塘。
那地方大家都是避之不及,平常能繞著走就繞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