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老者眼見陳十一穩穩當當地在沙發上落座之後,便邁著沉穩而從容的步伐,繞過矮桌,緩緩來到了陳十一的對側坐下。
他的動作不緊不慢,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似在為這場即將展開的深度對話做著無聲的鋪墊。
待坐定後,他微微調整了一下身姿,讓自己坐得更加舒適,同時也讓自己與陳十一的目光能夠平視,營造出一種平等交流的氛圍。
“孩子呀,你找到自己的路了嗎?”
李道長凝視著麵前的陳十一,目光中滿是關切與詢問。
他的眼神深邃而溫和,如一汪深邃的湖水,能包容陳十一所有的困惑與迷茫。
此刻,他的聲音輕柔而舒緩,在這略顯安靜的書房裏輕輕迴蕩,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讓陳十一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
而陳十一聽到道長的問題後,並沒有急著迴答。他微微低下頭,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的光芒。
他的嘴唇微微蠕動,似在喃喃自語,又像是在內心深處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整個書房裏隻剩下陳十一輕微的唿吸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著李道長,一字一句地迴答道:“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力量,在宣告著一個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決定,又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篤定。
李道長聽到陳十一的迴答後,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急切地追問陳十一走的究竟是什麽路。
他深知,每個人的道路都獨一無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秘密與故事,需要當事人自己去慢慢講述與分享。
於是,他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理解與欣慰。
緊接著,他微微歎了口氣,感慨地說道:“孩子,這條路很難吧。你走的很累吧。”
他的聲音中帶著濃濃的感慨,仿佛他早已預見了陳十一在尋找自我道路上所經曆的種種艱辛與坎坷。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同情與關懷,那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發自內心的疼惜。
陳十一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積壓在心底許久的疲憊與委屈在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微微點了點頭,動作雖輕,卻飽含著長久的感慨。
這一點頭,訴說著他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那些跌倒又爬起的瞬間,那些在黑暗中獨自摸索的日子,都在這輕輕的點頭中得到了無聲的迴應。
此刻,他與李道長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一種靈魂深處的共鳴 。
李道長微微停頓片刻,目光緩緩從陳十一的臉龐上移開,望向書房那扇透著微光的窗戶,似在凝聚思緒,又似在斟酌即將出口的話語。
窗外,陰天的灰暗色調依舊,偶有微風拂過,吹動著窗邊的布幔輕輕搖曳。
不多時,李道長收迴目光,重新看向陳十一,神色愈發凝重,緩緩開口接著說道:
“孩子,這世間每個人的路都獨一無二,恰似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各自沿著既定軌跡運行。
你的路,同樣隻有你自己能走,貧道雖滿心關切,卻無法過多幹涉。
羽翼漸豐的雛鷹,翱翔天際的征途必須由它獨自闖蕩,旁人即便有心助力,也難以真正替代。”
李道長微微搖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感慨,迴憶著過往見證過的無數人生軌跡。
“然而,雖說貧道不能直接為你披荊斬棘,但很多事情,並非毫無助力的可能。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雖無法直接為你點亮前路,但可以通過旁敲側擊,為你指引方向。
你瞧,這世間萬象,看似紛繁複雜,千變萬化,可追根溯源,大多遵循著同樣的原則。萬事萬物,皆有其內在規律,猶如四季更迭,寒來暑往,皆有定數。”
李道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書房的空間裏迴蕩,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貧道今日教你一個方法,此方法雖非萬能鑰匙,或許能為你開啟一扇洞察自身困境的門。
你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看看能不能從中悟到解決自己困境的方法。”
李道長一邊說著,一邊挺直了腰板,眼神變得鄭重其事,緊緊盯著陳十一,要將自己畢生的智慧,通過這堅定的目光傳遞給他。
此時的李道長,身上散發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氣場,他就是那在黑暗中為旅人指引方向的智者,而陳十一,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等待著那關鍵的啟示 。
陳十一敏銳地捕捉到了李道長眼神中傳遞出的鄭重之意,瞬間意識到接下來道長要講述的內容,必定至關重要。
他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將書房內這凝重而充滿期待的氛圍,一同吸入體內,化為自己專注的力量。
緊接著,他緩緩抬起雙手,動作輕柔而又慎重。
隻見他將雙手穩穩地置於自己的膝蓋之上,左手自然地輕輕握住右手,雙手相扣之處,凝聚著他此刻全部的決心與專注。
與此同時,他的身體如同一棵挺拔的青鬆,迅速板正,每一塊肌肉都緊繃起來,展現出一種高度的警覺與投入。
不僅如此,陳十一的身體還微微向道長一方傾斜,這個看似微小的動作,實則蘊含著他對道長的深深敬意以及對即將聆聽內容的極度重視。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李道長的臉上,眼神中滿是專注與渴望,要將道長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收入眼底,銘記於心。
此刻的陳十一,宛如一塊幹燥的海綿,迫不及待地想要汲取道長即將分享的智慧之水。
他的耳朵微微豎起,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聲響,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傳遞著一個信號:他已經集中了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準備聆聽接下來道長那或許能改變他命運軌跡的話語 。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李道長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帶著歲月的沉澱與智慧的光芒,在這略顯靜謐的書房中悠悠迴蕩。
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而悠遠,穿越了時空的界限,洞察著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
“孩子,這其中蘊含著至深的哲理。”
李道長微微頓了頓,目光轉向陳十一,眼神中滿是期許與引導。
“它所揭示的,是世間萬物皆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關係。你看,有與無,看似對立,實則相互衍生;難與易,並非孤立,而是在彼此的襯托下得以彰顯;長與短,因相互比較而有了形態;高與下,憑借相互參照才有了區分;音與聲,通過相互應和產生和諧之美;前與後,依靠彼此的相隨構成了順序。這一切都表明,一些事物要想成功地運行,絕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需要與其相輔相成之物。”
“而至於你那利用自然能量的裝置所麵臨的問題,”
李道長的語氣變得篤定起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胸有成竹的自信,
“其實並不困難。你隻需靜下心來,仔細探尋,尋找到一種方法,製造出能夠與這裝置相輔相成之物,那麽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李道長說出的話語,猶如一串串古老而神秘的密碼,對於陳十一而言,確實有些晦澀難懂。
陳十一微微皺起眉角,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困惑,他的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繼續專注地聆聽道長的講解。
在這看似懵懂的表象之下,冥冥之中,卻有一股神秘而強大的道韻,如同春日裏破土而出的新芽,悄然傳遞到陳十一的內心深處。
這股道韻,擁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讓陳十一的思維在瞬間變得更加靈活。
他感覺自己的意識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逐漸開闊起來。
原本在腦海中那些如亂麻般糾結的思緒,此刻竟如同被一雙溫柔而有力的手慢慢梳理清晰。
他的思考速度明顯加快,每一個念頭的閃現都變得更加迅速而敏銳。在這一刻,他的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養與壯大,變得更加龐大,由此賦予了他更多思考的能力。
他的眼神中漸漸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專注與堅定,已經在這晦澀的話語中,捕捉到了一絲解開謎團的線索 。
“相輔相成之物?”
陳十一輕聲重複著,聲音中既帶著一絲疑問的上揚語調,又透著深深思索的意味。
他微微低下頭,眉頭緊鎖,眼神聚焦在眼前的虛空之中,那裏正上演著關於 “相輔相成” 的具象畫麵。
此刻,他的思維如同高速運轉的齒輪,瘋狂地搜索著腦海中與這一概念相關的一切知識與經驗。
在他的意識深處,無數的念頭如煙花般此起彼伏地閃爍,試圖拚湊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嗯,有與無相輔相成,高與下相得益彰。”
李道長不緊不慢地徐徐道來,聲音平和而沉穩,帶著一種安撫人心又啟迪智慧的力量。
他的目光始終溫和地落在陳十一身上,那眼神仿佛在說:孩子,答案就在你心中,隻需用心去尋找。
道長微微停頓了一下,給陳十一留出更多思考的時間,隨後繼續說道,
“世間萬物皆遵循此道,你那利用自然能量的裝置也不例外。你明白如何製造這相輔相成之物了嗎?”
這最後一句話,如同在平靜湖麵投入的一顆石子,在陳十一的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李道長的話語不僅是簡單的詢問,更像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引導,試圖幫助陳十一突破思維的困境,在混沌中找到那一絲通往光明的縫隙 。
而陳十一聞言,整個人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擊中,瞬間進入了深度思考的狀態。
他的瞳孔微微發散,眼神中原本的靈動光芒此刻被一種深邃的專注所取代,靈魂已脫離了這方現實空間,沉浸於思維深處的廣袤宇宙之中。
他的唿吸變得均勻而緩慢,胸膛有節奏地微微起伏,整個人如同老僧入定般,外界的一切喧囂都已無法幹擾到他。
道長見此情形,臉上浮現出一抹理解的微笑,眼神中滿是耐心與包容。
他深知,此刻陳十一正行走在自我探索與領悟的關鍵道路上,任何催促都是多餘的。
在道長這一側,前方矮桌子下方有一個小小的木抽屜,抽屜表麵的木紋曆經歲月打磨,顯得溫潤而光滑。
道長緩緩伸出手,那隻手布滿了歲月的滄桑痕跡,指甲微微泛黃,但動作卻輕柔而穩重。
他輕輕捏住抽屜的把手,手腕微微用力,伴隨著一陣細微的 “嘎吱” 聲,抽屜被緩緩打開。
抽屜裏,靜靜地躺著一個巴掌大小的木盒。木盒呈古樸的深褐色,邊角處有些許磨損,顯然有著不短的年頭。
道長小心翼翼地拿起木盒,如同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他的手指輕輕搭在盒蓋上,緩緩用力,將木盒打開。隻見盒子裏麵整齊地堆疊著一些黑色盤狀物體,這些物體表麵光滑,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道長伸出手指,從堆疊的黑色物體中輕輕取出一塊,動作輕柔得如同在采摘一朵嬌嫩的花朵。
隨後,他將盒子蓋上,放迴抽屜中。緊接著,他的手再次探入抽屜,摸索了一番後,拿出一個打火機。
那打火機樣式陳舊,金屬外殼上有著些許劃痕,卻被擦拭得十分幹淨。道長左手穩穩地拿著黑色物體,右手熟練地拿起打火機,拇指輕輕按下,打火機的火苗 “噌” 地一下躥了出來,橘黃色的火焰在這略顯昏暗的書房中搖曳閃爍,投下一片片晃動的光影。
道長將打火機的火焰湊近黑色物體,輕輕點了一下。奇怪的是,黑色物體並沒有像普通易燃物那般熊熊燃起,隻是與打火機火焰接觸的地方,緩緩出現了一些紅點。
這些紅點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在黑色物體的表麵逐漸亮起。
與此同時,絲絲縷縷灰色的輕煙從紅點處嫋嫋升騰而起,輕煙纖細而輕柔,如同山間的晨霧,在空氣中緩緩飄散、扭曲,最終消散於無形。
道長將這塊帶著紅點、散發著輕煙的黑色物體,小心翼翼地放置於香爐之上。
香爐中原本還殘留著些許之前焚香的灰燼,此刻在輕煙的繚繞下,更添了幾分神秘的氛圍。
隨後,道長將打火機放迴抽屜,緩緩將抽屜拉上。做完這一切後,他靜靜地坐在原地,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沙發上,雙手自然地搭在膝蓋上,目光平靜地注視著陷入沉思的陳十一,耐心地等待著陳十一的思考結果,整個書房陷入了一片靜謐,隻有那輕煙升騰的細微聲響,在為這場思想的盛宴奏響一曲無聲的樂章 。
他的動作不緊不慢,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似在為這場即將展開的深度對話做著無聲的鋪墊。
待坐定後,他微微調整了一下身姿,讓自己坐得更加舒適,同時也讓自己與陳十一的目光能夠平視,營造出一種平等交流的氛圍。
“孩子呀,你找到自己的路了嗎?”
李道長凝視著麵前的陳十一,目光中滿是關切與詢問。
他的眼神深邃而溫和,如一汪深邃的湖水,能包容陳十一所有的困惑與迷茫。
此刻,他的聲音輕柔而舒緩,在這略顯安靜的書房裏輕輕迴蕩,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讓陳十一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
而陳十一聽到道長的問題後,並沒有急著迴答。他微微低下頭,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的光芒。
他的嘴唇微微蠕動,似在喃喃自語,又像是在內心深處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整個書房裏隻剩下陳十一輕微的唿吸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著李道長,一字一句地迴答道:“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力量,在宣告著一個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決定,又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篤定。
李道長聽到陳十一的迴答後,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急切地追問陳十一走的究竟是什麽路。
他深知,每個人的道路都獨一無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秘密與故事,需要當事人自己去慢慢講述與分享。
於是,他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理解與欣慰。
緊接著,他微微歎了口氣,感慨地說道:“孩子,這條路很難吧。你走的很累吧。”
他的聲音中帶著濃濃的感慨,仿佛他早已預見了陳十一在尋找自我道路上所經曆的種種艱辛與坎坷。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同情與關懷,那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發自內心的疼惜。
陳十一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積壓在心底許久的疲憊與委屈在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微微點了點頭,動作雖輕,卻飽含著長久的感慨。
這一點頭,訴說著他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那些跌倒又爬起的瞬間,那些在黑暗中獨自摸索的日子,都在這輕輕的點頭中得到了無聲的迴應。
此刻,他與李道長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一種靈魂深處的共鳴 。
李道長微微停頓片刻,目光緩緩從陳十一的臉龐上移開,望向書房那扇透著微光的窗戶,似在凝聚思緒,又似在斟酌即將出口的話語。
窗外,陰天的灰暗色調依舊,偶有微風拂過,吹動著窗邊的布幔輕輕搖曳。
不多時,李道長收迴目光,重新看向陳十一,神色愈發凝重,緩緩開口接著說道:
“孩子,這世間每個人的路都獨一無二,恰似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各自沿著既定軌跡運行。
你的路,同樣隻有你自己能走,貧道雖滿心關切,卻無法過多幹涉。
羽翼漸豐的雛鷹,翱翔天際的征途必須由它獨自闖蕩,旁人即便有心助力,也難以真正替代。”
李道長微微搖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感慨,迴憶著過往見證過的無數人生軌跡。
“然而,雖說貧道不能直接為你披荊斬棘,但很多事情,並非毫無助力的可能。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雖無法直接為你點亮前路,但可以通過旁敲側擊,為你指引方向。
你瞧,這世間萬象,看似紛繁複雜,千變萬化,可追根溯源,大多遵循著同樣的原則。萬事萬物,皆有其內在規律,猶如四季更迭,寒來暑往,皆有定數。”
李道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書房的空間裏迴蕩,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貧道今日教你一個方法,此方法雖非萬能鑰匙,或許能為你開啟一扇洞察自身困境的門。
你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看看能不能從中悟到解決自己困境的方法。”
李道長一邊說著,一邊挺直了腰板,眼神變得鄭重其事,緊緊盯著陳十一,要將自己畢生的智慧,通過這堅定的目光傳遞給他。
此時的李道長,身上散發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氣場,他就是那在黑暗中為旅人指引方向的智者,而陳十一,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等待著那關鍵的啟示 。
陳十一敏銳地捕捉到了李道長眼神中傳遞出的鄭重之意,瞬間意識到接下來道長要講述的內容,必定至關重要。
他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將書房內這凝重而充滿期待的氛圍,一同吸入體內,化為自己專注的力量。
緊接著,他緩緩抬起雙手,動作輕柔而又慎重。
隻見他將雙手穩穩地置於自己的膝蓋之上,左手自然地輕輕握住右手,雙手相扣之處,凝聚著他此刻全部的決心與專注。
與此同時,他的身體如同一棵挺拔的青鬆,迅速板正,每一塊肌肉都緊繃起來,展現出一種高度的警覺與投入。
不僅如此,陳十一的身體還微微向道長一方傾斜,這個看似微小的動作,實則蘊含著他對道長的深深敬意以及對即將聆聽內容的極度重視。
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李道長的臉上,眼神中滿是專注與渴望,要將道長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收入眼底,銘記於心。
此刻的陳十一,宛如一塊幹燥的海綿,迫不及待地想要汲取道長即將分享的智慧之水。
他的耳朵微微豎起,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聲響,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傳遞著一個信號:他已經集中了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準備聆聽接下來道長那或許能改變他命運軌跡的話語 。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李道長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帶著歲月的沉澱與智慧的光芒,在這略顯靜謐的書房中悠悠迴蕩。
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深邃而悠遠,穿越了時空的界限,洞察著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
“孩子,這其中蘊含著至深的哲理。”
李道長微微頓了頓,目光轉向陳十一,眼神中滿是期許與引導。
“它所揭示的,是世間萬物皆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關係。你看,有與無,看似對立,實則相互衍生;難與易,並非孤立,而是在彼此的襯托下得以彰顯;長與短,因相互比較而有了形態;高與下,憑借相互參照才有了區分;音與聲,通過相互應和產生和諧之美;前與後,依靠彼此的相隨構成了順序。這一切都表明,一些事物要想成功地運行,絕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需要與其相輔相成之物。”
“而至於你那利用自然能量的裝置所麵臨的問題,”
李道長的語氣變得篤定起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胸有成竹的自信,
“其實並不困難。你隻需靜下心來,仔細探尋,尋找到一種方法,製造出能夠與這裝置相輔相成之物,那麽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李道長說出的話語,猶如一串串古老而神秘的密碼,對於陳十一而言,確實有些晦澀難懂。
陳十一微微皺起眉角,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困惑,他的嘴唇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繼續專注地聆聽道長的講解。
在這看似懵懂的表象之下,冥冥之中,卻有一股神秘而強大的道韻,如同春日裏破土而出的新芽,悄然傳遞到陳十一的內心深處。
這股道韻,擁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讓陳十一的思維在瞬間變得更加靈活。
他感覺自己的意識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逐漸開闊起來。
原本在腦海中那些如亂麻般糾結的思緒,此刻竟如同被一雙溫柔而有力的手慢慢梳理清晰。
他的思考速度明顯加快,每一個念頭的閃現都變得更加迅速而敏銳。在這一刻,他的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養與壯大,變得更加龐大,由此賦予了他更多思考的能力。
他的眼神中漸漸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專注與堅定,已經在這晦澀的話語中,捕捉到了一絲解開謎團的線索 。
“相輔相成之物?”
陳十一輕聲重複著,聲音中既帶著一絲疑問的上揚語調,又透著深深思索的意味。
他微微低下頭,眉頭緊鎖,眼神聚焦在眼前的虛空之中,那裏正上演著關於 “相輔相成” 的具象畫麵。
此刻,他的思維如同高速運轉的齒輪,瘋狂地搜索著腦海中與這一概念相關的一切知識與經驗。
在他的意識深處,無數的念頭如煙花般此起彼伏地閃爍,試圖拚湊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嗯,有與無相輔相成,高與下相得益彰。”
李道長不緊不慢地徐徐道來,聲音平和而沉穩,帶著一種安撫人心又啟迪智慧的力量。
他的目光始終溫和地落在陳十一身上,那眼神仿佛在說:孩子,答案就在你心中,隻需用心去尋找。
道長微微停頓了一下,給陳十一留出更多思考的時間,隨後繼續說道,
“世間萬物皆遵循此道,你那利用自然能量的裝置也不例外。你明白如何製造這相輔相成之物了嗎?”
這最後一句話,如同在平靜湖麵投入的一顆石子,在陳十一的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李道長的話語不僅是簡單的詢問,更像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引導,試圖幫助陳十一突破思維的困境,在混沌中找到那一絲通往光明的縫隙 。
而陳十一聞言,整個人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擊中,瞬間進入了深度思考的狀態。
他的瞳孔微微發散,眼神中原本的靈動光芒此刻被一種深邃的專注所取代,靈魂已脫離了這方現實空間,沉浸於思維深處的廣袤宇宙之中。
他的唿吸變得均勻而緩慢,胸膛有節奏地微微起伏,整個人如同老僧入定般,外界的一切喧囂都已無法幹擾到他。
道長見此情形,臉上浮現出一抹理解的微笑,眼神中滿是耐心與包容。
他深知,此刻陳十一正行走在自我探索與領悟的關鍵道路上,任何催促都是多餘的。
在道長這一側,前方矮桌子下方有一個小小的木抽屜,抽屜表麵的木紋曆經歲月打磨,顯得溫潤而光滑。
道長緩緩伸出手,那隻手布滿了歲月的滄桑痕跡,指甲微微泛黃,但動作卻輕柔而穩重。
他輕輕捏住抽屜的把手,手腕微微用力,伴隨著一陣細微的 “嘎吱” 聲,抽屜被緩緩打開。
抽屜裏,靜靜地躺著一個巴掌大小的木盒。木盒呈古樸的深褐色,邊角處有些許磨損,顯然有著不短的年頭。
道長小心翼翼地拿起木盒,如同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他的手指輕輕搭在盒蓋上,緩緩用力,將木盒打開。隻見盒子裏麵整齊地堆疊著一些黑色盤狀物體,這些物體表麵光滑,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道長伸出手指,從堆疊的黑色物體中輕輕取出一塊,動作輕柔得如同在采摘一朵嬌嫩的花朵。
隨後,他將盒子蓋上,放迴抽屜中。緊接著,他的手再次探入抽屜,摸索了一番後,拿出一個打火機。
那打火機樣式陳舊,金屬外殼上有著些許劃痕,卻被擦拭得十分幹淨。道長左手穩穩地拿著黑色物體,右手熟練地拿起打火機,拇指輕輕按下,打火機的火苗 “噌” 地一下躥了出來,橘黃色的火焰在這略顯昏暗的書房中搖曳閃爍,投下一片片晃動的光影。
道長將打火機的火焰湊近黑色物體,輕輕點了一下。奇怪的是,黑色物體並沒有像普通易燃物那般熊熊燃起,隻是與打火機火焰接觸的地方,緩緩出現了一些紅點。
這些紅點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在黑色物體的表麵逐漸亮起。
與此同時,絲絲縷縷灰色的輕煙從紅點處嫋嫋升騰而起,輕煙纖細而輕柔,如同山間的晨霧,在空氣中緩緩飄散、扭曲,最終消散於無形。
道長將這塊帶著紅點、散發著輕煙的黑色物體,小心翼翼地放置於香爐之上。
香爐中原本還殘留著些許之前焚香的灰燼,此刻在輕煙的繚繞下,更添了幾分神秘的氛圍。
隨後,道長將打火機放迴抽屜,緩緩將抽屜拉上。做完這一切後,他靜靜地坐在原地,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沙發上,雙手自然地搭在膝蓋上,目光平靜地注視著陷入沉思的陳十一,耐心地等待著陳十一的思考結果,整個書房陷入了一片靜謐,隻有那輕煙升騰的細微聲響,在為這場思想的盛宴奏響一曲無聲的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