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章.一統東北
浪淘沙-東北一統
鐵騎出幽燕,聲勢驚天。鮮卑扶餘化塵煙,昔日縱橫今不再,霸業空懸。
桓侯雄略現,以人勝天。揚鞭大漠定三邊,挹婁亦屬華夏土,盡屬漢天。
再說長安城中,孝懷皇帝升座與群臣正在議事,隻見黃門內侍黃皓匆匆跑上殿來。他氣喘籲籲的跪在丹墀之上,“啟稟萬歲,今有老國公張桓侯大人的報捷文書,請陛下觀看,並有國舅司馬師將軍押解敵酋麻餘,已在午朝門外,請旨定奪”!
劉禪叫他把報捷奏章展於龍案之上,天子一一看過之後,他宣丞相孔明上殿,把張飛的奏章給他看了,並詢問他該怎樣處置麻餘。諸葛亮建議將麻餘等人淩遲處死,並夷三族。這時有廷尉張掖反對,他向孝懷皇帝進言曰:“鮮卑、扶餘以及尚未歸附挹婁,乃屬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擄掠北方邊境之百姓,並殺漢使及邊將,藐視陛下之龍威,確是罪該萬死。
但是,老國公張飛既然已經收複了該地,征罰了首惡元兇,為什麽要將麻餘解送京師,就是想讓陛下饒恕其之罪惡,懷柔遠人;若依丞相建議,處斬了麻餘,豈不是違背了老國公之意”?
龐士元出班諫曰“啟稟陛下,張大人上奏之言也有他的道理,然桓侯將首惡解送京師,亦是尊崇陛下,假若依張大人之奏議,那麽邊庭遊牧民眾存僥幸心理,複新複叛,反正陛下仁慈,天大的過錯都會得到赦免,那麽,豈不冷了前方戰士之心?張遼元帥亦死不瞑目”!孝懷皇帝聽了二位宰相與廷尉的辯論之後,他略加思索,便準了孔明的奏議,於是傳旨將麻餘在張遼的靈位前淩遲處死,但凡押解來的犯人都斬首示眾。
天子下旨將張遼的牌位安放在長安城中修建的的功德紀念館中,排在了蔣欽潘璋之前,與戲誌才、甘寧並排。而陣亡的趙融、傳彤、馬鐵與蔣舒的牌位也安放其中。並讓錄各人的功勳於名下,以供眾人紀念緬懷。
又傳旨令人帶大批的財物去邊疆犒賞三軍。此時趙雲把四將的功績呈報與桓侯,張飛召見了四將,勉慰了一番,他見四子是可造之材,於是賞了四人每人一枚洗髓丹,替四人打通十二經脈,伐毛洗髓。於是四小將在他的引導下功運十二重樓,打通了任督二脈,直衝百匯,再降宮室,倒返湧泉,重歸丹田。
經過桓侯丹藥的幫助,四將的武力值上升了一個多等次,直接進入了一流武將的中層。差一點就達到了強一流的層次。四將見老國公如此栽培自己,大喜過望,並立刻拜認張飛為祖父,張苞為義父。桓侯勉勵了他們,並叫他們好生以朝廷為重、以大漢的江山社稷為重,為大漢好好的守護一方。四小將齊聲答應曰“謹遵老千歲的教誨。”
張飛令董鮑、李景返迴魏延的軍中,協助魏延鎮守新收複之地,而將吳鬆和郭進調派到張苞的帳下聽張苞調遣。並擢升四將為雜號將軍。董鮑和李景告辭了義祖,帶上親隨迴返魏延軍中去了。
桓侯見扶餘全境基本已經平定了,他部署各部大軍攻取挹婁,於是趙雲、張苞、太史慈、徐晃、文聘,龐德、關平等人各帶兵馬,平行推進,大軍進發挹婁,一路上氣勢洶洶。
這挹婁聯盟首領唿和單於,聽聞桓侯大軍前來,他召集各部眾商計該怎樣應對。戰事大局雖然對挹婁來說是不利,但也隻是士氣低沉而已,主力部隊尚存!雅克蘇、蘇克沙和折裏台三將的手下兵馬還有十多萬,而王叔冒頓的部下也還有近三萬人。
如果收集從扶餘逃過來的與各地部落的兵馬,也還可以征集十多萬,糧食供給可以維持一兩年。境內的四十餘城也還有一定的兵力守禦,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的把一切都交與漢軍。
唿和單於對平時稱為智囊的撒奇曰“撒奇,你是本單於最為信任的人,相當於南人軍中的軍師,你來說說看,我等還有其他之路乎”?
撒奇低頭沉默了一陣,他對唿和單於曰“依吾觀之,目下是尚能一戰,但終必為漢軍所敗”。
單於曰“汝何以知之”?奇曰“鮮卑、扶餘皆為漢軍所亡,目前我挹數尚存,雖疆土無損,然終究是邊垂一隅,大漢早統一中國,萬方歸順,而全國是上下一心,所有帶兵之人,俱是身經百戰之將。彼若舉全國之眾,對我一方,吾終必為彼所敗,況我們已絕外援,請單於思之”。
猛將哈彌忽曰“初扶餘曾請西域諸國為外援,若彼等岀師攻襲漢之雍涼,牽動漢軍西部,再聯合遼東之百濟、高麗遺眾為助,此事尚可有為”。
郝連烏部頭目布爾托津曰“吾部下有三萬騎兵,驍勇異常,也可和漢軍一戰,單於可令人邀肅慎族各部發兵為助,許勝之後將扶餘地方為謝,彼或可助之”。
另一智囊宗渾曰“依吾觀之,肅慎各部必不會發兵以助,惹火燒身!他們勢力遠不及吾挹婁各部,若興兵助我,則落漢軍口實,那張飛匹夫若在興師北進,彼亦無可安身”!
唿和單於正妻之弟鮮於瓊曰“吾等若不從扶餘之請,焉有今日之禍!依吾之見,可令人向漢軍求和,趁我等尚有實力,彼會量之,況漢人亦須要人代守此地,必可許我,隻要不可再生異誌,事許可成”!
單於曰:“爾等所言,皆有道理,可是該何去何從焉”?
當下眾人合議,終於達成一致,派遣使者向漢軍請降,自請留守挹婁,永為漢之藩屬,謹為大漢守禦邊土;派使者暗中勾結百濟、高麗遺眾,許以事成之後助其複國,永為鄰邦;遣人出使西域,以重禮求助於各國,並命勇將帶上一些會漢語之勇士,冒充漢軍屠殺西域各國的民眾,挑起該處對漢人的不滿。
命各將帶兵緊守各處城防,隻能守禦,不可私自出戰,更不可襲殺漢軍。就是遇上三兩個落單的漢人也絕不能動手,以待各方之實訊再為行動。
張飛在營中分派各將領兵攻敵,城中守將隻是堅守不岀。這時有挹婁使者來見桓侯,張飛令他進來。使者進營來見了桓侯,連忙向前行禮,翼德問他有什麽事?使者拿出了唿和單於的求和文書,張飛看後,他把來信給趙雲、司馬懿等人看後,問大家有什麽看法?
趙雲等人認為單於是耍緩兵之計,應不必理會於他,如信了他的謊言,那麽張遼將軍就白死了,而俊乂又重傷,更對不起戰死的二十多萬弟兄們。使者卻說“若雙方繼續爭鬥,是徒增雙方的傷亡而已,現在單於願意將挹婁成為大漢的領土,又能遣散部眾,為大漢守禦邊土,誠意已足。請老國公體懷上天有好生之德,饒恕單於之錯失,讓下邦臣民生存下去”。
司馬懿對使者說“爾等宵小之輩,也敢在國公麵前賣弄計謀!些許作劣之計,怎能騙得了桓侯”!
桓侯令使者速迴,唿和單於若是真的願意歸順,就把部眾立刻遣散,把一切戰犯和自己自縛前來營中聽候發落,本公或可饒他一命。
使者見眾漢軍大將態度強硬,知道不能輕易蹺恕他們,於是岀營,迴報單於去了。
張飛待他走後,叫張苞帶著傅僉,郭進與吳鬆帶兵二萬繼續攻打柵城。張苞領命而去,迅速整頓兵馬朝著柵城進發。令趙雲等人攻打乎餘城;令徐晃、太史慈帶兵攻打南樺邑。
張飛自幼出身在北方,他自然知道北方的天氣寒冷等自然因素。所以他讓飛信使飛迴長安,向朝廷上了本章,求調配部隊過冬的服裝。孝懷皇帝下旨命兵部立刻執行。
柵城位於長白山脈中段,東臨雪岱山,西南靠老爺嶺,清澈的琿春河從城邊經過。是個比較美的城鎮,而雪岱山一年有七八個月都在風雪之中。張苞率兩萬兵馬來到柵城之下,他派人截斷了琿春河,讓河水暫時變道,從而先控製了城中的水源。
又令吳鬆繞道雪岱山,悄然突襲柵城東門。然後集兵到了柵城城下。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敵軍嚴陣以待。張苞命士兵架起雲梯攻城,一時間箭如雨下,但漢軍毫不退縮。郭進身先士卒,率先爬上雲梯,第一個攻上了城頭,隻見他手使三股托天叉,連連擊殺了多名挹婁的士兵。
此時關興、關索也爬上了城牆,殺死了城樓上的守兵,雖然雅克蘇、蘇克沙和折裏台在上麵督戰,但也擋不住漢軍的攻勢,而且飛信使早以鎖定了他們,立刻實施降維打擊,射死了折裏台。
此時吳鬆又帶人攻下下東門,雅克蘇和蘇克沙見勢不妙,隻得帶著殘眾往青崗集退去。張苞占領了柵城,他派人上元帥的大帳告捷去了。
另一邊,趙雲等人攻打乎餘城也遭遇頑強抵抗。乎餘城也處在長白山脈之間的額爾木山中,與柵城相距一百二十裏,趙雲與龐德和周泰到了城下,見守兵堅守不出,立即下令攻城。城中敵軍利用地形優勢,滾木礌石不斷拋下。然而趙雲鎮定自若,指揮士兵以盾牌護身,逐步靠近城牆根。周泰和龐德令士兵搭起雲梯,然後身先士卒,冒著擂石滾木,雕翎暗箭,仗著靈活的身手,一步一步的向城頭爬去。
飛信軍們也重點關注著他倆,但凡有危險時就及時給予支援,有五六個守兵舉著一根滾木正要向周泰砸下之時,一名飛信使眼疾手快,一箭射死了一名舉著木頭的士兵。他這裏手一鬆,本要往下邊砸下的的滾木失去重心,反落在自己人的腳上,砸得其他的幾個士們叫痛不迭。
攻城的士兵趁機又爬上去了一段,逐步的靠近了城頭。這種情況在乎餘城上到處可見。由於有了飛信使的大力援助,漢兵們減少了很大的傷亡。他們逐漸的登上了城頭。而城下的趙雲則指揮著戰車,冒著密集的箭雨,頂著唿嘯的寒風。終於撞開了城門。
趙雲立刻帶兵殺了進去,而城上的守兵見有人已經衝進了城中,立刻下城攔截,雙方進行了巷戰,留在城牆上的守兵們不免心中一慌,注意力分散。登時被龐德、周泰也攀登上了城樓,冒頓見守不住了,立刻帶上殘兵向葦河寨而去。
趙雲成功占領了乎餘城。他令龐德周泰帶人追著冒頓去葦河寨,一麵派人向大營告捷。
徐晃與太史慈攻打南樺邑時,發現此城防守更為嚴密。城中守將是挹婁的鎮殿勇士薩布,他說得上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徐晃和太史慈剛到城下,薩布立刻帶兵衝殺出來。漢軍來不及布陣防禦,被他一陣衝殺,損失了三千餘人。
徐晃與太史慈退了二十餘裏才安營紮寨。薩布仗著地理熟悉,當夜又來偷營劫寨,徐、太史慈雖有防備,但還是被他殺入營中,一場混戰到了天明,損失了五千多人的徐晃、太史慈無奈,後退了五十多裏,連忙把敗報報與張飛大營。
張飛令司馬懿守大營,自帶兩萬人馬來支援徐晃、太史慈二人。張飛率領援軍趕到,徐晃與太史慈一臉慚愧。他們對張飛言曰“末將辜負了桓侯的信任,喪失許許多多的將士的生命,請大帥治罪”。張飛問清楚一切情況之後,他安慰道:“汝二人年紀高大,亦並非是粗心大意之輩,今日之敗,實出乎於意料,況爾等行軍多年,豈不知勝敗乃兵家常事?世間焉有不敗之將軍乎?切莫氣餒,待明日與那薩布一戰,再作計較”。
第二天,張飛率兵複到城下,薩布也是開城衝將出來,徐晃連忙催開紫驊騮,舞八卦宣花斧與薩布戰在一起。
薩布使一條八十多斤重的熟銅棍架住,一來一往鬥了五十餘合,太史慈見徐晃不能勝敵,即手掉鋼槍,拍馬來助。薩布力戰二將,全無懼色。三人又戰了八十餘合,仍然是勝敗不分。天色已晚,張飛下令鳴金收兵。
安營紮寨之後,二人連連稱讚薩布的武藝,張飛親眼所見到今日之戰況,所以沒有說什麽。隻是令他們布置好人馬,嚴加仔細防備薩布偷營。
次日薩布又來挑戰,張飛便來會他一陣。二人互通過姓之後,桓侯用挹婁的語言對他說:“薩將軍,老夫見你是少見的將才,所以想招降於你,不忍心傷你的性命,你何不早日歸在大漢的旗下,留一有用之軀,保一方安寧如何”?
薩布也許是死罪未到!也許他有尊老之心?隻見他對張飛一拱手曰:“張老將軍聽了,要吾歸順也不難,隻要將吾打下馬來即行”!桓侯曰:“要汝下馬,有何難哉。汝注意了”!
薩布聽了,也防備著他,看他有什麽辦法將自己打下馬來。張飛向身邊的徐、太史慈一使眼色,二人連忙帶將士們退出了一箭之地,張飛又叫薩布注意好了,然後才一提唿雷豹肉瘤上的那一撮白毛,唿雷豹當時發岀了一聲猶如雷鳴般的嘶叫,口中吐出了腥臭難聞的黃煙。
薩布及其身邊的騎兵將士們的戰馬當時便屎尿齊流、跌倒在地。薩布與其他人自跌下馬來,桓侯問他可服?薩布曰“大丈夫一言即出,駟馬難追,吾焉有不降之理!隻是老將軍以馬之能,非真英雄豪傑也”!
桓侯曰:“虧汝也是領軍之人,豈不知疆場上隻論結局不問過程乎?如果是要汝性命,此時爾早魂散九霄,汝還能與吾論英雄乎”!
薩布曰“誠然,如老將軍要吾性命,薩布早死多時矣”!飛曰“爾雖萬夫莫敵,然吾要汝一死,不過一念之間而已”。薩布曰:“老將軍又欲使馬乎”?桓侯曰“非也,汝可看來”!
他意念一動,背後一條青龍飛出,化著一條金鞭,朝十餘丈外的一塊數千斤重的巨石飛去,將頑石打成數塊;然後金鞭又向薩布的頭頂落下,皆因桓侯不想讓他死,所以蛟龍金鞭不是憑空砸下。薩布連忙舉棍托住,隻覺萬鈞之力往下壓來,戰馬承受不起,四腿早斷。薩布複又掉在地上。
桓侯意念一動,當下收迴了寶鞭。薩布急忙跑到桓侯馬前,下拜於地,並懇切曰“薩布從此願做老將軍身邊一卒,還望老將軍收錄”。桓侯哈哈大笑,收下了他。薩布立刻召集部下,大開寨門,將桓侯一行迎進了南樺邑。
此時司馬懿也令司馬師等人帶兵又攻占了鬆濱屯、柳堡、溪源浦,桓侯把中軍大帳設在木樺林,據傳是今天黑龍江省境內的齊齊哈爾地方,他在此駐蹕,統籌三軍。要知怎樣平定東北邊陲,請看下一章。
浪淘沙-東北一統
鐵騎出幽燕,聲勢驚天。鮮卑扶餘化塵煙,昔日縱橫今不再,霸業空懸。
桓侯雄略現,以人勝天。揚鞭大漠定三邊,挹婁亦屬華夏土,盡屬漢天。
再說長安城中,孝懷皇帝升座與群臣正在議事,隻見黃門內侍黃皓匆匆跑上殿來。他氣喘籲籲的跪在丹墀之上,“啟稟萬歲,今有老國公張桓侯大人的報捷文書,請陛下觀看,並有國舅司馬師將軍押解敵酋麻餘,已在午朝門外,請旨定奪”!
劉禪叫他把報捷奏章展於龍案之上,天子一一看過之後,他宣丞相孔明上殿,把張飛的奏章給他看了,並詢問他該怎樣處置麻餘。諸葛亮建議將麻餘等人淩遲處死,並夷三族。這時有廷尉張掖反對,他向孝懷皇帝進言曰:“鮮卑、扶餘以及尚未歸附挹婁,乃屬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擄掠北方邊境之百姓,並殺漢使及邊將,藐視陛下之龍威,確是罪該萬死。
但是,老國公張飛既然已經收複了該地,征罰了首惡元兇,為什麽要將麻餘解送京師,就是想讓陛下饒恕其之罪惡,懷柔遠人;若依丞相建議,處斬了麻餘,豈不是違背了老國公之意”?
龐士元出班諫曰“啟稟陛下,張大人上奏之言也有他的道理,然桓侯將首惡解送京師,亦是尊崇陛下,假若依張大人之奏議,那麽邊庭遊牧民眾存僥幸心理,複新複叛,反正陛下仁慈,天大的過錯都會得到赦免,那麽,豈不冷了前方戰士之心?張遼元帥亦死不瞑目”!孝懷皇帝聽了二位宰相與廷尉的辯論之後,他略加思索,便準了孔明的奏議,於是傳旨將麻餘在張遼的靈位前淩遲處死,但凡押解來的犯人都斬首示眾。
天子下旨將張遼的牌位安放在長安城中修建的的功德紀念館中,排在了蔣欽潘璋之前,與戲誌才、甘寧並排。而陣亡的趙融、傳彤、馬鐵與蔣舒的牌位也安放其中。並讓錄各人的功勳於名下,以供眾人紀念緬懷。
又傳旨令人帶大批的財物去邊疆犒賞三軍。此時趙雲把四將的功績呈報與桓侯,張飛召見了四將,勉慰了一番,他見四子是可造之材,於是賞了四人每人一枚洗髓丹,替四人打通十二經脈,伐毛洗髓。於是四小將在他的引導下功運十二重樓,打通了任督二脈,直衝百匯,再降宮室,倒返湧泉,重歸丹田。
經過桓侯丹藥的幫助,四將的武力值上升了一個多等次,直接進入了一流武將的中層。差一點就達到了強一流的層次。四將見老國公如此栽培自己,大喜過望,並立刻拜認張飛為祖父,張苞為義父。桓侯勉勵了他們,並叫他們好生以朝廷為重、以大漢的江山社稷為重,為大漢好好的守護一方。四小將齊聲答應曰“謹遵老千歲的教誨。”
張飛令董鮑、李景返迴魏延的軍中,協助魏延鎮守新收複之地,而將吳鬆和郭進調派到張苞的帳下聽張苞調遣。並擢升四將為雜號將軍。董鮑和李景告辭了義祖,帶上親隨迴返魏延軍中去了。
桓侯見扶餘全境基本已經平定了,他部署各部大軍攻取挹婁,於是趙雲、張苞、太史慈、徐晃、文聘,龐德、關平等人各帶兵馬,平行推進,大軍進發挹婁,一路上氣勢洶洶。
這挹婁聯盟首領唿和單於,聽聞桓侯大軍前來,他召集各部眾商計該怎樣應對。戰事大局雖然對挹婁來說是不利,但也隻是士氣低沉而已,主力部隊尚存!雅克蘇、蘇克沙和折裏台三將的手下兵馬還有十多萬,而王叔冒頓的部下也還有近三萬人。
如果收集從扶餘逃過來的與各地部落的兵馬,也還可以征集十多萬,糧食供給可以維持一兩年。境內的四十餘城也還有一定的兵力守禦,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的把一切都交與漢軍。
唿和單於對平時稱為智囊的撒奇曰“撒奇,你是本單於最為信任的人,相當於南人軍中的軍師,你來說說看,我等還有其他之路乎”?
撒奇低頭沉默了一陣,他對唿和單於曰“依吾觀之,目下是尚能一戰,但終必為漢軍所敗”。
單於曰“汝何以知之”?奇曰“鮮卑、扶餘皆為漢軍所亡,目前我挹數尚存,雖疆土無損,然終究是邊垂一隅,大漢早統一中國,萬方歸順,而全國是上下一心,所有帶兵之人,俱是身經百戰之將。彼若舉全國之眾,對我一方,吾終必為彼所敗,況我們已絕外援,請單於思之”。
猛將哈彌忽曰“初扶餘曾請西域諸國為外援,若彼等岀師攻襲漢之雍涼,牽動漢軍西部,再聯合遼東之百濟、高麗遺眾為助,此事尚可有為”。
郝連烏部頭目布爾托津曰“吾部下有三萬騎兵,驍勇異常,也可和漢軍一戰,單於可令人邀肅慎族各部發兵為助,許勝之後將扶餘地方為謝,彼或可助之”。
另一智囊宗渾曰“依吾觀之,肅慎各部必不會發兵以助,惹火燒身!他們勢力遠不及吾挹婁各部,若興兵助我,則落漢軍口實,那張飛匹夫若在興師北進,彼亦無可安身”!
唿和單於正妻之弟鮮於瓊曰“吾等若不從扶餘之請,焉有今日之禍!依吾之見,可令人向漢軍求和,趁我等尚有實力,彼會量之,況漢人亦須要人代守此地,必可許我,隻要不可再生異誌,事許可成”!
單於曰:“爾等所言,皆有道理,可是該何去何從焉”?
當下眾人合議,終於達成一致,派遣使者向漢軍請降,自請留守挹婁,永為漢之藩屬,謹為大漢守禦邊土;派使者暗中勾結百濟、高麗遺眾,許以事成之後助其複國,永為鄰邦;遣人出使西域,以重禮求助於各國,並命勇將帶上一些會漢語之勇士,冒充漢軍屠殺西域各國的民眾,挑起該處對漢人的不滿。
命各將帶兵緊守各處城防,隻能守禦,不可私自出戰,更不可襲殺漢軍。就是遇上三兩個落單的漢人也絕不能動手,以待各方之實訊再為行動。
張飛在營中分派各將領兵攻敵,城中守將隻是堅守不岀。這時有挹婁使者來見桓侯,張飛令他進來。使者進營來見了桓侯,連忙向前行禮,翼德問他有什麽事?使者拿出了唿和單於的求和文書,張飛看後,他把來信給趙雲、司馬懿等人看後,問大家有什麽看法?
趙雲等人認為單於是耍緩兵之計,應不必理會於他,如信了他的謊言,那麽張遼將軍就白死了,而俊乂又重傷,更對不起戰死的二十多萬弟兄們。使者卻說“若雙方繼續爭鬥,是徒增雙方的傷亡而已,現在單於願意將挹婁成為大漢的領土,又能遣散部眾,為大漢守禦邊土,誠意已足。請老國公體懷上天有好生之德,饒恕單於之錯失,讓下邦臣民生存下去”。
司馬懿對使者說“爾等宵小之輩,也敢在國公麵前賣弄計謀!些許作劣之計,怎能騙得了桓侯”!
桓侯令使者速迴,唿和單於若是真的願意歸順,就把部眾立刻遣散,把一切戰犯和自己自縛前來營中聽候發落,本公或可饒他一命。
使者見眾漢軍大將態度強硬,知道不能輕易蹺恕他們,於是岀營,迴報單於去了。
張飛待他走後,叫張苞帶著傅僉,郭進與吳鬆帶兵二萬繼續攻打柵城。張苞領命而去,迅速整頓兵馬朝著柵城進發。令趙雲等人攻打乎餘城;令徐晃、太史慈帶兵攻打南樺邑。
張飛自幼出身在北方,他自然知道北方的天氣寒冷等自然因素。所以他讓飛信使飛迴長安,向朝廷上了本章,求調配部隊過冬的服裝。孝懷皇帝下旨命兵部立刻執行。
柵城位於長白山脈中段,東臨雪岱山,西南靠老爺嶺,清澈的琿春河從城邊經過。是個比較美的城鎮,而雪岱山一年有七八個月都在風雪之中。張苞率兩萬兵馬來到柵城之下,他派人截斷了琿春河,讓河水暫時變道,從而先控製了城中的水源。
又令吳鬆繞道雪岱山,悄然突襲柵城東門。然後集兵到了柵城城下。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敵軍嚴陣以待。張苞命士兵架起雲梯攻城,一時間箭如雨下,但漢軍毫不退縮。郭進身先士卒,率先爬上雲梯,第一個攻上了城頭,隻見他手使三股托天叉,連連擊殺了多名挹婁的士兵。
此時關興、關索也爬上了城牆,殺死了城樓上的守兵,雖然雅克蘇、蘇克沙和折裏台在上麵督戰,但也擋不住漢軍的攻勢,而且飛信使早以鎖定了他們,立刻實施降維打擊,射死了折裏台。
此時吳鬆又帶人攻下下東門,雅克蘇和蘇克沙見勢不妙,隻得帶著殘眾往青崗集退去。張苞占領了柵城,他派人上元帥的大帳告捷去了。
另一邊,趙雲等人攻打乎餘城也遭遇頑強抵抗。乎餘城也處在長白山脈之間的額爾木山中,與柵城相距一百二十裏,趙雲與龐德和周泰到了城下,見守兵堅守不出,立即下令攻城。城中敵軍利用地形優勢,滾木礌石不斷拋下。然而趙雲鎮定自若,指揮士兵以盾牌護身,逐步靠近城牆根。周泰和龐德令士兵搭起雲梯,然後身先士卒,冒著擂石滾木,雕翎暗箭,仗著靈活的身手,一步一步的向城頭爬去。
飛信軍們也重點關注著他倆,但凡有危險時就及時給予支援,有五六個守兵舉著一根滾木正要向周泰砸下之時,一名飛信使眼疾手快,一箭射死了一名舉著木頭的士兵。他這裏手一鬆,本要往下邊砸下的的滾木失去重心,反落在自己人的腳上,砸得其他的幾個士們叫痛不迭。
攻城的士兵趁機又爬上去了一段,逐步的靠近了城頭。這種情況在乎餘城上到處可見。由於有了飛信使的大力援助,漢兵們減少了很大的傷亡。他們逐漸的登上了城頭。而城下的趙雲則指揮著戰車,冒著密集的箭雨,頂著唿嘯的寒風。終於撞開了城門。
趙雲立刻帶兵殺了進去,而城上的守兵見有人已經衝進了城中,立刻下城攔截,雙方進行了巷戰,留在城牆上的守兵們不免心中一慌,注意力分散。登時被龐德、周泰也攀登上了城樓,冒頓見守不住了,立刻帶上殘兵向葦河寨而去。
趙雲成功占領了乎餘城。他令龐德周泰帶人追著冒頓去葦河寨,一麵派人向大營告捷。
徐晃與太史慈攻打南樺邑時,發現此城防守更為嚴密。城中守將是挹婁的鎮殿勇士薩布,他說得上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徐晃和太史慈剛到城下,薩布立刻帶兵衝殺出來。漢軍來不及布陣防禦,被他一陣衝殺,損失了三千餘人。
徐晃與太史慈退了二十餘裏才安營紮寨。薩布仗著地理熟悉,當夜又來偷營劫寨,徐、太史慈雖有防備,但還是被他殺入營中,一場混戰到了天明,損失了五千多人的徐晃、太史慈無奈,後退了五十多裏,連忙把敗報報與張飛大營。
張飛令司馬懿守大營,自帶兩萬人馬來支援徐晃、太史慈二人。張飛率領援軍趕到,徐晃與太史慈一臉慚愧。他們對張飛言曰“末將辜負了桓侯的信任,喪失許許多多的將士的生命,請大帥治罪”。張飛問清楚一切情況之後,他安慰道:“汝二人年紀高大,亦並非是粗心大意之輩,今日之敗,實出乎於意料,況爾等行軍多年,豈不知勝敗乃兵家常事?世間焉有不敗之將軍乎?切莫氣餒,待明日與那薩布一戰,再作計較”。
第二天,張飛率兵複到城下,薩布也是開城衝將出來,徐晃連忙催開紫驊騮,舞八卦宣花斧與薩布戰在一起。
薩布使一條八十多斤重的熟銅棍架住,一來一往鬥了五十餘合,太史慈見徐晃不能勝敵,即手掉鋼槍,拍馬來助。薩布力戰二將,全無懼色。三人又戰了八十餘合,仍然是勝敗不分。天色已晚,張飛下令鳴金收兵。
安營紮寨之後,二人連連稱讚薩布的武藝,張飛親眼所見到今日之戰況,所以沒有說什麽。隻是令他們布置好人馬,嚴加仔細防備薩布偷營。
次日薩布又來挑戰,張飛便來會他一陣。二人互通過姓之後,桓侯用挹婁的語言對他說:“薩將軍,老夫見你是少見的將才,所以想招降於你,不忍心傷你的性命,你何不早日歸在大漢的旗下,留一有用之軀,保一方安寧如何”?
薩布也許是死罪未到!也許他有尊老之心?隻見他對張飛一拱手曰:“張老將軍聽了,要吾歸順也不難,隻要將吾打下馬來即行”!桓侯曰:“要汝下馬,有何難哉。汝注意了”!
薩布聽了,也防備著他,看他有什麽辦法將自己打下馬來。張飛向身邊的徐、太史慈一使眼色,二人連忙帶將士們退出了一箭之地,張飛又叫薩布注意好了,然後才一提唿雷豹肉瘤上的那一撮白毛,唿雷豹當時發岀了一聲猶如雷鳴般的嘶叫,口中吐出了腥臭難聞的黃煙。
薩布及其身邊的騎兵將士們的戰馬當時便屎尿齊流、跌倒在地。薩布與其他人自跌下馬來,桓侯問他可服?薩布曰“大丈夫一言即出,駟馬難追,吾焉有不降之理!隻是老將軍以馬之能,非真英雄豪傑也”!
桓侯曰:“虧汝也是領軍之人,豈不知疆場上隻論結局不問過程乎?如果是要汝性命,此時爾早魂散九霄,汝還能與吾論英雄乎”!
薩布曰“誠然,如老將軍要吾性命,薩布早死多時矣”!飛曰“爾雖萬夫莫敵,然吾要汝一死,不過一念之間而已”。薩布曰:“老將軍又欲使馬乎”?桓侯曰“非也,汝可看來”!
他意念一動,背後一條青龍飛出,化著一條金鞭,朝十餘丈外的一塊數千斤重的巨石飛去,將頑石打成數塊;然後金鞭又向薩布的頭頂落下,皆因桓侯不想讓他死,所以蛟龍金鞭不是憑空砸下。薩布連忙舉棍托住,隻覺萬鈞之力往下壓來,戰馬承受不起,四腿早斷。薩布複又掉在地上。
桓侯意念一動,當下收迴了寶鞭。薩布急忙跑到桓侯馬前,下拜於地,並懇切曰“薩布從此願做老將軍身邊一卒,還望老將軍收錄”。桓侯哈哈大笑,收下了他。薩布立刻召集部下,大開寨門,將桓侯一行迎進了南樺邑。
此時司馬懿也令司馬師等人帶兵又攻占了鬆濱屯、柳堡、溪源浦,桓侯把中軍大帳設在木樺林,據傳是今天黑龍江省境內的齊齊哈爾地方,他在此駐蹕,統籌三軍。要知怎樣平定東北邊陲,請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