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西藏
上文書中說到關平帶兵攻取了石嘴山,飛信使斬殺了該地頭目紮翎,紮翎死後,部眾大亂,關平和趙統率領漢軍又是前後夾擊,石嘴山中無人主持大計,漢軍中飛信軍又以藏語向石嘴山的餘眾曉以大義,幾個小頭目商量一陣後,他們對著飛信軍喊話,答應投降,但是要求漢軍不要再殺他人。飛信使將他們的要求告知了關平,關平讓飛信使去報與桓侯,桓侯應允,並親到了石嘴山前,接受紮翎餘部的投降。
餘部中眾人推舉了丹麥為代表,岀山來與張飛協商,當他得到了桓侯的保證之後,山寨中眾人立刻大開寨門迎降,於是漢軍便浩浩蕩蕩的開進了石嘴山,朝白雲嶺而去。丹春與其他的小頭目商議,籌蓄了一些牛羊食品犒勞了漢軍,張飛令人收下之後,也迴贈了一些物品,作為禮尚往來。
他又向眾人曉諭了漢軍的態度和意圖。把象雄頭人與西域各國沆瀣一氣,偷襲漢軍,亂殺漢軍使者,打劫漢人商隊的一係列的情況向餘眾說明,因此漢軍才勞師西征,但是隻罪首惡,不罪其從。並申明了大漢的外交政策,講明漢軍的態度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膽敢藐視大漢者,雖遠必誅的決策。
丹麥表示石嘴山從此願意歸附於大漢,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以漢為上邦,永不言叛!張飛大喜,任命他為撒其拉。相當於大漢駐石嘴山的宣慰使。
鵬雕得知漢軍連占了青鬆嶺和石嘴山。連忙下令各處,不必與漢軍交戰,各寨依險拒守。張飛派張虎帶兵攻打昭穆,太史亨帶兵攻打唿撤,丹麥派出了幾個人為張虎的向導,派出了懂欽與太史亨領路。而飛信使的則去偵查、打探一切情況。
倆個飛信使進入了唿撤。深入其境打探情況,他們混入了民眾之中,用流利的藏語與該地居民們交談,經過多方打聽,得到了唿撤裏麵的布防情況以及鵬雕下的最新命令。
這時該地發生了常見的雪崩,大片的冰川朝該民居住的地方砸去,居民的立刻拖家帶口的逃向安全區域,兩名飛信兵發現了幾名來不及逃跑的小孩,都才十餘歲左右。時間就是生命,他二人來不及思索,立刻施以迅快的速度,與雪崩搶時間,隻見兩個人影在白茫茫的雪地之中閃動。終於救出了那幾個藏民兒童。
他們的這一舉動讓該地民眾有了深刻的印象。居民的連連向他們致謝,當發現他倆不是本地人,而是漢軍的探路者之後,更是對漢軍改變了以往的看法,經過了這次忽然的雪崩事件,增加工了居民對漢軍的看法和信任的態度。
被救出的幾名兒童中,其中有一名兒童是頭人紮蘭丁的子女。紮蘭丁深感飛信使舍己救人的大義行動,決定開放道路,任由漢軍進岀,並宣布唿撤從此服從漢人的命令。於是太史亨因這個偶然的突發事件就拿下了唿撤地區。
再說張虎攻擊昭穆,昭穆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並無險要的隘口防守,因此也沒有耗費多大力氣就得到了該民們的認可。
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張飛率領的漢軍占領了今天的安東、聶榮、巴青、索縣、比如,丁青的廣大地區,並抵達了象雄首領鵬雕的都城那曲城下。
鵬雕當然不甘心就這樣地讓漢軍占領了自己百戰得來的地盤,他集合了所有的兵力,步步設防,層層把控。但桓侯派遣飛信使潛入了各地,與居民們進行深度的交流,宣揚大漢對西藏邊疆的懷柔政策。
最為有趣的事是飛信使們在在那曲的途中,還救出了被狼群包圍的一些牧民,保住的他們的羊群。二十餘名飛信使與狡詐兇惡的狼群展開了殊死的搏鬥,連連擊斃了一百多頭高原野狼,搏得了藏民對漢軍的好感。
一名飛信軍在野外經過時,他發現兩頭棕熊追趕著幾名牧民,驚慌失措的牧人有一個已經跌下馬來,另外的幾人策馬飛馳而逃,一頭帶了兩箭的棕熊緊追而去。另外的一頭棕熊便來咬跌下馬來的牧民。
這名飛信使來不及思索,立刻一箭射中了棕熊的脖子,遲緩了它對牧民的攻擊。那棕熊有400多斤重,它忍受著箭傷,轉身撲向飛信使。飛信使身手敏捷,側身躲過,抽出腰間那把千錘百煉的鋼刀,與棕熊周旋起來。他趁棕熊一掌拍來之時,看準時機,一刀往棕熊的前掌劈去。
那棕熊迅速縮迴了前掌,但還是被他斬下了長長的熊指甲。此時他閃身到了棕熊的背後,左手抓住了它的尾巴,用力一拖,而右手刀一下子刺進了它的背部。吃痛的棕熊猛地向前一撲,掙脫出來以後,猛地一頭撞來,飛信使一閃讓過,笨重的棕熊撞在一棵樺樹上,竟然將這棵直徑約為30厘米的樺樹活生生的撞斷!
它掉頭過來,又朝飛信使撲來,雙掌一合,想將飛信使抱在懷中。此時跌下馬來的那名牧民已經爬了起來,他見到這名飛信軍竟然能力鬥野熊,吃驚得連張開的大口也忘了閉上。飛信使身手靈活,立刻閃開,並計算著棕熊縮掌的程度一刀猛力砍下,這棕熊猛地一縮,但還是被他一刀斬下了一隻前掌。
失去了前掌的棕熊攻擊力頓時弱了一半,飛信使與他又鬥了半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一小時左右,才瞅準時機,一刀砍掉了棕熊的右麵後腳,棕熊轟然倒地。飛信使又連連斬掉了它的全部鋼指甲,敲掉了它那鋒利的牙齒。
他才以施展疾快的身法向剛才另一頭棕熊追牧民的方向追去。
此時,又有牧民帶著幫手趕了迴來,看到眼前場景,那名跌下馬的的牧民向他們說起了飛信使單人鬥棕熊的過程。這幾個人吃驚得目瞪口呆。若不是有半死不活的這首棕熊為證,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因為但凡牧民們遇上棕熊,基本上是無人能脫離魔掌,更別說有能力搏棕熊了。飛信使又經過了半小時的追趕,終於發現了那頭棕熊,此刻他已經追上並撞死了三匹牧馬,和騎在馬上的那三名牧人。正要對其它的幾名牧人下手。
飛信使立刻抽出了鋼刀上前與他搏鬥在一起,救下了那幾名牧人。經過近兩小時的搏戰,他又成功的誅殺了這頭雄性棕熊。獲救的這幾名牧民對他千恩萬謝。這件事很快傳遍那曲周邊,當地百姓對漢軍更加擁護。
鵬雕聽聞此事,心中煩悶,他深知民心已失大半。然而他仍不肯放棄抵抗,召集將領商議對策。
這時他又聽到說有三名飛信軍聯手擊殺的十頭棕熊,從它們的口中救岀了好二十幾名牧民。鵬雕的將領們麵麵相覷,士氣低落。其中一員大將站出說道:“大王,如今漢軍深得民心,我們怕是難以抵擋。”鵬雕怒喝:“難道就此拱手相讓?”
正在此時,探子來報,說漢軍陣前桓侯張飛之子張苞帶兵前來叫陣。鵬雕決定親自迎戰。
兩人在城前對峙,張苞大喝:“鵬雕,你看你的子民皆心向大漢,你何不順從天意?”鵬雕冷哼一聲,挺槍直刺張苞。張飛輕鬆擋開,幾招下來,鵬雕漸感吃力。
城中百姓紛紛湧上城頭觀看,看到鵬雕不敵,竟有人高唿:“願歸大漢!”這唿聲越來越高。鵬雕心理防線徹底崩塌,手中兵器掉落。
張苞見狀收槍,道:“本侯念你也曾守護此地多年,隻要你肯歸順,定不會虧待於你。”鵬雕長歎一聲,終是低下高傲的頭顱,表示願率部投降。他說迴城後立刻召集部眾投降,但迴城之卻收拾金銀細軟,帶上家人和親信隨從向蘇毗部落而去。自從鵬雕走後,象雄之地盡歸大漢版圖。張飛料蘇毗和雅隆勢力不會幹休,決定發兵攻打兩處勢力,做到一勞永逸。
這時夏侯涓、張靈和張珊在張飛離開的這幾個多月的日間裏,總算從太醫院的總署中找到了一些煉製玄幻丹的原材料,煉岀了十粒玄幻丹,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又為張飛、為大漢培訓出十名合格飛信軍,並將他們派入了桓侯的西征大軍之中。這就是她們的“俠”。
得到了十名飛信使增援的桓侯勢力更旺!他令薑維、關興、張虎、趙廣、徐蓋、賈材、李豐、傅僉八人各帶兵三千,並配以兩名飛信使。分兵向西攻入了今天的阿裏地區,這八路人馬如八條蛟龍般朝著阿裏地區進發。沿途之上,所經之處的部落聽聞是漢軍前來,又見軍旗飄揚,軍容整肅,大多望風而降。
傅僉帶到了噶爾,立刻令兩個飛信使到城中去傳達桓侯的諭令,招降其城,城中頭目物特爾不從,他叫眾人將飛信使拿下。
當眾藏兵擁向二飛信軍時,他們二人立刻腳尖一點,飛上了帳篷頂端,立刻用諸葛連弩,射殺了十幾人,並趁眾人驚愕之時,閃身而進。一刀斬下了他的腦袋。傅僉又在外麵猛攻,噶爾地方無人指揮,於是遂降。
李豐帶兵疾進,數日後來到了普蘭地方,此時普蘭地上已經傳聞了漢軍的威德。威是有無堅不摧、無快不破的飛信軍,而德是漢軍不大肆虐殺,隻處置首徒,不罪餘眾。二來在冰川崩塌、兇狼惡熊麵前能挺身而出,以己救人。所以頭目蘇蘭紮勿特幹脆叫眾投降,歸附了漢軍。
薑維領軍渡過了獅泉河,來到了紮達,正遇上紮達頭人帶幾人親隨在原野上射獵,他們射殺了幾頭野狼,卻遭到了狼群的反撲,六十多條狼在一條母狼的嗥叫之下,兇猛的撲了過來。
薑維老遠就聽起了狼群的嚎叫聲,他叫騎兵們縱馬向前,向狼群疾馳而去。不多時兩千多鐵騎便將這小小的狼群包圍起來,然的讓大家準備弓弩射擊狼群。一時之間,利箭唿嘯而出,幾隻衝在最前麵的狼瞬間倒下。但狼群並未退縮,反而越發兇狠地撲來。但怎麽經得起兩千多人的戰鬥精英!
隻所薑維大喝一聲,又是一拔箭雨而出,射向狼群,幾十頭狼立刻變成了刺蝟。倒在了原野之上,他們救下了紮達頭人。
頭人大為感動,他上前問明了薑維的來意,並說道:“將軍神勇,漢軍仁義,我紮達願降。”薑維等眾人隻聽的依哩瓦啦的嚷叫一番,不清楚他們說些什麽。飛信使立刻把他的藏語翻譯過來,薑維大喜,他跳下馬來與紮達頭人握手,擁抱。
這是藏人最親密的禮節!薑維收服紮達後,繼續進軍。
張虎帶的部隊來到了日土。首領哈克薩幹脆獻地投降。
關興也帶人渡過了從喜馬拉雅山冰川中流出的孔雀河,來到了改革地方,也成功地將其收入囊中。
賈材和趙廣也成功地完成了收複革吉和措勤的任務,將二地收服於麾下。
隻有往鍾克基這一路的徐蓋遇上了麻煩,他帶著步騎兵三千多人來到了鍾克基地方,配合他的這兩名飛信使是張靈剛培訓岀來交與桓侯使用的新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兩個新兵蛋子,沒有戰鬥經驗,所以就沒有提前偵探駐鍾克基地方的藏人情況。
所以駐紮在鍾克基的頭目叫哲霸,他聞知有一支騎兵朝自己的屬地而來,人數在三千左右。好戰鬥勇的他立刻調集了手下的兵馬。並估計漢軍有可能安營的地方上預先埋伏。當徐蓋來到此處正要安營紮寨時,哲霸頭人立刻叫眾兵突然殺入漢軍之中。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為什麽李廣老死都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封賜呢?這就是時也、命也、運也!別的沒有受到整體的抵抗,而自己卻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七路人馬都能有所功成,偏偏他徐蓋會遇上爭強好勝的的哲霸。
一場混戰,徐蓋損失了兩千多人,這兩名飛信使也以身殉職!好在趙廣攻措勤,這一路比較順利,而和他的距離不是太遠。趙廣順利地收複了措勤,並向他這一帶移動,因此聞聲趕來。救下了徐蓋。
趙廣屬下的飛信使將他這一路的情況飛報了桓侯。張飛大怒,他下令張苞趕去會合徐蓋和趙廣的軍士,拿下鍾克基地區。並許他見機行事。
張苞奉命,他跨上了火焰駒,(他原先騎張飛的烏騅寶馬,但此馬已老死。現在又從涼州地區找到了一匹火紅色的寶馬,亦八駿之類)。帶兵騎三千,趕到了鍾克基地方。
再說哲霸忽然襲擊,戰勝了徐蓋,殺死殺傷徐蓋部下二千五百多人,但是他也見識了漢軍的勇猛和臨危不亂的態勢。在鍾克基地方混戰中,他也損失了近兩千人,可以說是慘勝。他也知道漢軍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也在自己的帳篷中反複的考慮這個舉動是不是太衝動了。
張苞已經趕到了鍾克基地方,他拿出桓侯的將令,趙廣、徐蓋立刻躬身聽令,在他們這些官二代中,除了關平、劉封。張苞便是嫡係的老大,從軍的年齡最長,戰鬥經驗與應敵方麵都經驗都比他們老到。所以二人乖乖的聽從命令。
他與徐蓋增添了一千騎兵,讓他帶領兵將正麵攻擊,令趙廣帶兵在飛信使的引導下,於迴到鍾克基的背後渡郭寧河,攻擊側背。徐蓋得令,立刻召集部下,發起了進攻。雙方戰到申時,趙廣忽然帶兵出現在哲霸的側背,一下子就把他的陣式打亂。
張苞立刻率領鐵騎衝入了哲霸陣中,所率鐵騎淩厲無比,所到之處,便倒下了一地的藏兵,死的橫七豎八,雜亂無章;傷者痛得唿天喚地,慘叫不絕!半個時辰過去了,哲霸帶十餘人殺出重圍,東逃到蘇毗地方去了。
漢軍平定了阿裏地區。張飛聞之大喜,他進駐象雄首府那曲,統一規劃全局。
由於漢軍接連占領了噶爾、普蘭、紮達、日土、革吉、改革、措勤、鍾巴基等地,占領了西藏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整個象雄地區全屬漢土。
然而,在一處山穀中,薑維的軍隊遭遇了埋伏。原來蘇毗部落早有防備,大小女王召集所屬人等取得一致意見之後,決定派兵幫助象雄。在半路上遇上了鵬雕等人。而雅隆部態度喛昧,模棱兩可。所以聯雅隆勢力並沒有極力出兵。在此設下陷阱。一時間箭如雨下,薑維卻臨危不亂,指揮士兵結盾防禦。同時,他派出一支小隊繞到敵軍後方突襲。
另一邊,關興等人聽到前方的動靜,加速行軍趕來支援。就在薑維軍快要支撐不住時,關興率兵趕到,兩麵夾擊之下,敵軍陣腳大亂。蘇毗部落的軍隊沒想到漢軍如此勇猛且配合默契,漸漸敗退。
隨著這一場戰鬥勝利,漢軍順利進入阿裏地區深處。他們順著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渡過了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並南下攻進了尼泊爾。漢軍進入尼泊爾境內,當地百姓起初驚恐萬分,以為又是一場劫掠之災降臨。然而漢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還拿出糧食救濟窮苦之人。這一舉動使得尼泊爾百姓大為感動,紛紛主動為漢軍引路,告知當地地形險阻之路。要知桓侯如何收取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周邊地區,直接擴疆土與印度接壤,請接著看下章。
上文書中說到關平帶兵攻取了石嘴山,飛信使斬殺了該地頭目紮翎,紮翎死後,部眾大亂,關平和趙統率領漢軍又是前後夾擊,石嘴山中無人主持大計,漢軍中飛信軍又以藏語向石嘴山的餘眾曉以大義,幾個小頭目商量一陣後,他們對著飛信軍喊話,答應投降,但是要求漢軍不要再殺他人。飛信使將他們的要求告知了關平,關平讓飛信使去報與桓侯,桓侯應允,並親到了石嘴山前,接受紮翎餘部的投降。
餘部中眾人推舉了丹麥為代表,岀山來與張飛協商,當他得到了桓侯的保證之後,山寨中眾人立刻大開寨門迎降,於是漢軍便浩浩蕩蕩的開進了石嘴山,朝白雲嶺而去。丹春與其他的小頭目商議,籌蓄了一些牛羊食品犒勞了漢軍,張飛令人收下之後,也迴贈了一些物品,作為禮尚往來。
他又向眾人曉諭了漢軍的態度和意圖。把象雄頭人與西域各國沆瀣一氣,偷襲漢軍,亂殺漢軍使者,打劫漢人商隊的一係列的情況向餘眾說明,因此漢軍才勞師西征,但是隻罪首惡,不罪其從。並申明了大漢的外交政策,講明漢軍的態度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膽敢藐視大漢者,雖遠必誅的決策。
丹麥表示石嘴山從此願意歸附於大漢,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以漢為上邦,永不言叛!張飛大喜,任命他為撒其拉。相當於大漢駐石嘴山的宣慰使。
鵬雕得知漢軍連占了青鬆嶺和石嘴山。連忙下令各處,不必與漢軍交戰,各寨依險拒守。張飛派張虎帶兵攻打昭穆,太史亨帶兵攻打唿撤,丹麥派出了幾個人為張虎的向導,派出了懂欽與太史亨領路。而飛信使的則去偵查、打探一切情況。
倆個飛信使進入了唿撤。深入其境打探情況,他們混入了民眾之中,用流利的藏語與該地居民們交談,經過多方打聽,得到了唿撤裏麵的布防情況以及鵬雕下的最新命令。
這時該地發生了常見的雪崩,大片的冰川朝該民居住的地方砸去,居民的立刻拖家帶口的逃向安全區域,兩名飛信兵發現了幾名來不及逃跑的小孩,都才十餘歲左右。時間就是生命,他二人來不及思索,立刻施以迅快的速度,與雪崩搶時間,隻見兩個人影在白茫茫的雪地之中閃動。終於救出了那幾個藏民兒童。
他們的這一舉動讓該地民眾有了深刻的印象。居民的連連向他們致謝,當發現他倆不是本地人,而是漢軍的探路者之後,更是對漢軍改變了以往的看法,經過了這次忽然的雪崩事件,增加工了居民對漢軍的看法和信任的態度。
被救出的幾名兒童中,其中有一名兒童是頭人紮蘭丁的子女。紮蘭丁深感飛信使舍己救人的大義行動,決定開放道路,任由漢軍進岀,並宣布唿撤從此服從漢人的命令。於是太史亨因這個偶然的突發事件就拿下了唿撤地區。
再說張虎攻擊昭穆,昭穆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並無險要的隘口防守,因此也沒有耗費多大力氣就得到了該民們的認可。
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張飛率領的漢軍占領了今天的安東、聶榮、巴青、索縣、比如,丁青的廣大地區,並抵達了象雄首領鵬雕的都城那曲城下。
鵬雕當然不甘心就這樣地讓漢軍占領了自己百戰得來的地盤,他集合了所有的兵力,步步設防,層層把控。但桓侯派遣飛信使潛入了各地,與居民們進行深度的交流,宣揚大漢對西藏邊疆的懷柔政策。
最為有趣的事是飛信使們在在那曲的途中,還救出了被狼群包圍的一些牧民,保住的他們的羊群。二十餘名飛信使與狡詐兇惡的狼群展開了殊死的搏鬥,連連擊斃了一百多頭高原野狼,搏得了藏民對漢軍的好感。
一名飛信軍在野外經過時,他發現兩頭棕熊追趕著幾名牧民,驚慌失措的牧人有一個已經跌下馬來,另外的幾人策馬飛馳而逃,一頭帶了兩箭的棕熊緊追而去。另外的一頭棕熊便來咬跌下馬來的牧民。
這名飛信使來不及思索,立刻一箭射中了棕熊的脖子,遲緩了它對牧民的攻擊。那棕熊有400多斤重,它忍受著箭傷,轉身撲向飛信使。飛信使身手敏捷,側身躲過,抽出腰間那把千錘百煉的鋼刀,與棕熊周旋起來。他趁棕熊一掌拍來之時,看準時機,一刀往棕熊的前掌劈去。
那棕熊迅速縮迴了前掌,但還是被他斬下了長長的熊指甲。此時他閃身到了棕熊的背後,左手抓住了它的尾巴,用力一拖,而右手刀一下子刺進了它的背部。吃痛的棕熊猛地向前一撲,掙脫出來以後,猛地一頭撞來,飛信使一閃讓過,笨重的棕熊撞在一棵樺樹上,竟然將這棵直徑約為30厘米的樺樹活生生的撞斷!
它掉頭過來,又朝飛信使撲來,雙掌一合,想將飛信使抱在懷中。此時跌下馬來的那名牧民已經爬了起來,他見到這名飛信軍竟然能力鬥野熊,吃驚得連張開的大口也忘了閉上。飛信使身手靈活,立刻閃開,並計算著棕熊縮掌的程度一刀猛力砍下,這棕熊猛地一縮,但還是被他一刀斬下了一隻前掌。
失去了前掌的棕熊攻擊力頓時弱了一半,飛信使與他又鬥了半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一小時左右,才瞅準時機,一刀砍掉了棕熊的右麵後腳,棕熊轟然倒地。飛信使又連連斬掉了它的全部鋼指甲,敲掉了它那鋒利的牙齒。
他才以施展疾快的身法向剛才另一頭棕熊追牧民的方向追去。
此時,又有牧民帶著幫手趕了迴來,看到眼前場景,那名跌下馬的的牧民向他們說起了飛信使單人鬥棕熊的過程。這幾個人吃驚得目瞪口呆。若不是有半死不活的這首棕熊為證,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因為但凡牧民們遇上棕熊,基本上是無人能脫離魔掌,更別說有能力搏棕熊了。飛信使又經過了半小時的追趕,終於發現了那頭棕熊,此刻他已經追上並撞死了三匹牧馬,和騎在馬上的那三名牧人。正要對其它的幾名牧人下手。
飛信使立刻抽出了鋼刀上前與他搏鬥在一起,救下了那幾名牧人。經過近兩小時的搏戰,他又成功的誅殺了這頭雄性棕熊。獲救的這幾名牧民對他千恩萬謝。這件事很快傳遍那曲周邊,當地百姓對漢軍更加擁護。
鵬雕聽聞此事,心中煩悶,他深知民心已失大半。然而他仍不肯放棄抵抗,召集將領商議對策。
這時他又聽到說有三名飛信軍聯手擊殺的十頭棕熊,從它們的口中救岀了好二十幾名牧民。鵬雕的將領們麵麵相覷,士氣低落。其中一員大將站出說道:“大王,如今漢軍深得民心,我們怕是難以抵擋。”鵬雕怒喝:“難道就此拱手相讓?”
正在此時,探子來報,說漢軍陣前桓侯張飛之子張苞帶兵前來叫陣。鵬雕決定親自迎戰。
兩人在城前對峙,張苞大喝:“鵬雕,你看你的子民皆心向大漢,你何不順從天意?”鵬雕冷哼一聲,挺槍直刺張苞。張飛輕鬆擋開,幾招下來,鵬雕漸感吃力。
城中百姓紛紛湧上城頭觀看,看到鵬雕不敵,竟有人高唿:“願歸大漢!”這唿聲越來越高。鵬雕心理防線徹底崩塌,手中兵器掉落。
張苞見狀收槍,道:“本侯念你也曾守護此地多年,隻要你肯歸順,定不會虧待於你。”鵬雕長歎一聲,終是低下高傲的頭顱,表示願率部投降。他說迴城後立刻召集部眾投降,但迴城之卻收拾金銀細軟,帶上家人和親信隨從向蘇毗部落而去。自從鵬雕走後,象雄之地盡歸大漢版圖。張飛料蘇毗和雅隆勢力不會幹休,決定發兵攻打兩處勢力,做到一勞永逸。
這時夏侯涓、張靈和張珊在張飛離開的這幾個多月的日間裏,總算從太醫院的總署中找到了一些煉製玄幻丹的原材料,煉岀了十粒玄幻丹,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又為張飛、為大漢培訓出十名合格飛信軍,並將他們派入了桓侯的西征大軍之中。這就是她們的“俠”。
得到了十名飛信使增援的桓侯勢力更旺!他令薑維、關興、張虎、趙廣、徐蓋、賈材、李豐、傅僉八人各帶兵三千,並配以兩名飛信使。分兵向西攻入了今天的阿裏地區,這八路人馬如八條蛟龍般朝著阿裏地區進發。沿途之上,所經之處的部落聽聞是漢軍前來,又見軍旗飄揚,軍容整肅,大多望風而降。
傅僉帶到了噶爾,立刻令兩個飛信使到城中去傳達桓侯的諭令,招降其城,城中頭目物特爾不從,他叫眾人將飛信使拿下。
當眾藏兵擁向二飛信軍時,他們二人立刻腳尖一點,飛上了帳篷頂端,立刻用諸葛連弩,射殺了十幾人,並趁眾人驚愕之時,閃身而進。一刀斬下了他的腦袋。傅僉又在外麵猛攻,噶爾地方無人指揮,於是遂降。
李豐帶兵疾進,數日後來到了普蘭地方,此時普蘭地上已經傳聞了漢軍的威德。威是有無堅不摧、無快不破的飛信軍,而德是漢軍不大肆虐殺,隻處置首徒,不罪餘眾。二來在冰川崩塌、兇狼惡熊麵前能挺身而出,以己救人。所以頭目蘇蘭紮勿特幹脆叫眾投降,歸附了漢軍。
薑維領軍渡過了獅泉河,來到了紮達,正遇上紮達頭人帶幾人親隨在原野上射獵,他們射殺了幾頭野狼,卻遭到了狼群的反撲,六十多條狼在一條母狼的嗥叫之下,兇猛的撲了過來。
薑維老遠就聽起了狼群的嚎叫聲,他叫騎兵們縱馬向前,向狼群疾馳而去。不多時兩千多鐵騎便將這小小的狼群包圍起來,然的讓大家準備弓弩射擊狼群。一時之間,利箭唿嘯而出,幾隻衝在最前麵的狼瞬間倒下。但狼群並未退縮,反而越發兇狠地撲來。但怎麽經得起兩千多人的戰鬥精英!
隻所薑維大喝一聲,又是一拔箭雨而出,射向狼群,幾十頭狼立刻變成了刺蝟。倒在了原野之上,他們救下了紮達頭人。
頭人大為感動,他上前問明了薑維的來意,並說道:“將軍神勇,漢軍仁義,我紮達願降。”薑維等眾人隻聽的依哩瓦啦的嚷叫一番,不清楚他們說些什麽。飛信使立刻把他的藏語翻譯過來,薑維大喜,他跳下馬來與紮達頭人握手,擁抱。
這是藏人最親密的禮節!薑維收服紮達後,繼續進軍。
張虎帶的部隊來到了日土。首領哈克薩幹脆獻地投降。
關興也帶人渡過了從喜馬拉雅山冰川中流出的孔雀河,來到了改革地方,也成功地將其收入囊中。
賈材和趙廣也成功地完成了收複革吉和措勤的任務,將二地收服於麾下。
隻有往鍾克基這一路的徐蓋遇上了麻煩,他帶著步騎兵三千多人來到了鍾克基地方,配合他的這兩名飛信使是張靈剛培訓岀來交與桓侯使用的新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兩個新兵蛋子,沒有戰鬥經驗,所以就沒有提前偵探駐鍾克基地方的藏人情況。
所以駐紮在鍾克基的頭目叫哲霸,他聞知有一支騎兵朝自己的屬地而來,人數在三千左右。好戰鬥勇的他立刻調集了手下的兵馬。並估計漢軍有可能安營的地方上預先埋伏。當徐蓋來到此處正要安營紮寨時,哲霸頭人立刻叫眾兵突然殺入漢軍之中。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為什麽李廣老死都沒有得到漢武帝的封賜呢?這就是時也、命也、運也!別的沒有受到整體的抵抗,而自己卻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七路人馬都能有所功成,偏偏他徐蓋會遇上爭強好勝的的哲霸。
一場混戰,徐蓋損失了兩千多人,這兩名飛信使也以身殉職!好在趙廣攻措勤,這一路比較順利,而和他的距離不是太遠。趙廣順利地收複了措勤,並向他這一帶移動,因此聞聲趕來。救下了徐蓋。
趙廣屬下的飛信使將他這一路的情況飛報了桓侯。張飛大怒,他下令張苞趕去會合徐蓋和趙廣的軍士,拿下鍾克基地區。並許他見機行事。
張苞奉命,他跨上了火焰駒,(他原先騎張飛的烏騅寶馬,但此馬已老死。現在又從涼州地區找到了一匹火紅色的寶馬,亦八駿之類)。帶兵騎三千,趕到了鍾克基地方。
再說哲霸忽然襲擊,戰勝了徐蓋,殺死殺傷徐蓋部下二千五百多人,但是他也見識了漢軍的勇猛和臨危不亂的態勢。在鍾克基地方混戰中,他也損失了近兩千人,可以說是慘勝。他也知道漢軍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也在自己的帳篷中反複的考慮這個舉動是不是太衝動了。
張苞已經趕到了鍾克基地方,他拿出桓侯的將令,趙廣、徐蓋立刻躬身聽令,在他們這些官二代中,除了關平、劉封。張苞便是嫡係的老大,從軍的年齡最長,戰鬥經驗與應敵方麵都經驗都比他們老到。所以二人乖乖的聽從命令。
他與徐蓋增添了一千騎兵,讓他帶領兵將正麵攻擊,令趙廣帶兵在飛信使的引導下,於迴到鍾克基的背後渡郭寧河,攻擊側背。徐蓋得令,立刻召集部下,發起了進攻。雙方戰到申時,趙廣忽然帶兵出現在哲霸的側背,一下子就把他的陣式打亂。
張苞立刻率領鐵騎衝入了哲霸陣中,所率鐵騎淩厲無比,所到之處,便倒下了一地的藏兵,死的橫七豎八,雜亂無章;傷者痛得唿天喚地,慘叫不絕!半個時辰過去了,哲霸帶十餘人殺出重圍,東逃到蘇毗地方去了。
漢軍平定了阿裏地區。張飛聞之大喜,他進駐象雄首府那曲,統一規劃全局。
由於漢軍接連占領了噶爾、普蘭、紮達、日土、革吉、改革、措勤、鍾巴基等地,占領了西藏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整個象雄地區全屬漢土。
然而,在一處山穀中,薑維的軍隊遭遇了埋伏。原來蘇毗部落早有防備,大小女王召集所屬人等取得一致意見之後,決定派兵幫助象雄。在半路上遇上了鵬雕等人。而雅隆部態度喛昧,模棱兩可。所以聯雅隆勢力並沒有極力出兵。在此設下陷阱。一時間箭如雨下,薑維卻臨危不亂,指揮士兵結盾防禦。同時,他派出一支小隊繞到敵軍後方突襲。
另一邊,關興等人聽到前方的動靜,加速行軍趕來支援。就在薑維軍快要支撐不住時,關興率兵趕到,兩麵夾擊之下,敵軍陣腳大亂。蘇毗部落的軍隊沒想到漢軍如此勇猛且配合默契,漸漸敗退。
隨著這一場戰鬥勝利,漢軍順利進入阿裏地區深處。他們順著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渡過了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並南下攻進了尼泊爾。漢軍進入尼泊爾境內,當地百姓起初驚恐萬分,以為又是一場劫掠之災降臨。然而漢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還拿出糧食救濟窮苦之人。這一舉動使得尼泊爾百姓大為感動,紛紛主動為漢軍引路,告知當地地形險阻之路。要知桓侯如何收取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周邊地區,直接擴疆土與印度接壤,請接著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