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青樓的青吧?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壓四海 作者:明日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哼!”
“清流,咱真的很想問問你們,你們就是這般清的嗎?”
“咱看你們不應該叫做清流,而應該叫青流,青樓的青!口口聲聲之乎者也、經史子集,背地裏卻是滿肚子的男盜女娼、蠅營狗苟。”
“你們還真的是給咱好好上了一課啊!”
任泰亨被抬走之後,朱允熥再也壓製不住火氣,冷冷地看著禦史台一眾官員就直接開大。
尤其是那句‘青樓的青’更是讓勳貴和不少和清流不合的文官當場就笑噴了出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官員都和禦史台的言官有仇,但此時他們也不敢站出來替禦史台說話。
朱允熥罵了一通之後,目光掃過滿朝的文武,冷聲道:“看來大明對商人還是太好了啊!好到連自詡清流的禦史台左都禦史都願意冒大不韙親自下場開設青樓。
既然如此,為了朝廷、為了大明的官員隊伍能夠保持純潔,咱決定收迴大明一切對商人的優待。”
稍作停頓之後,朱允熥的目光再次掠過所有人。
“三寶,擬旨!從今兒開始,大明對商人的稅收將不再按照三十稅一收取,小商小販大明將采取免稅鼓勵工商發展;
至於商鋪,戶部按照商戶收入收取階梯稅,每月收入超過百兩的按照十五稅一收稅,收入超過五百兩的按照十稅一收稅,收入超過千兩的按照五稅一收稅。
另外特殊行業,比如青樓、釀酒作坊等暴利行業,按照五稅二進行收稅。”
……
朱允熥原本是想等到登基徹底穩定局勢之後再進行稅務改革的,畢竟作為一個後世之人他對大明三十稅一的商稅是真的看不下去的。
沒想到還沒正式登基就有人將刀遞到了自己手中,這要是不趁機狠狠宰一波,都對不起禦史台今天做的事情。
還敢想要利用自己收拾自己的天上人間,朱允熥要是不讓他們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那簡直都對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趁著這件事情提出商稅改革,就算是民間商人會有意見,那也隻會將責任歸結到任泰亨等人的頭上,認為是他們惹怒了朱允熥,才導致朱允熥增加商稅。
而且朱允熥也並不是胡亂改革一刀切地進行收稅。
首先對小商販的免稅,就是朱允熥的一種拉攏手段,還有那些小商鋪的稅收也並不是很高。
除開這兩類的商人,月收入能超過一百兩的商鋪,其實背後都是有人撐腰的。
或許是朝中官員,或許是勳貴,就算最差的背後也站著有功名的士子文人。
收割這些人朱允熥是一點都不會有內疚的,沒有直接抄家就算是不錯了。
朱允熥的聲音剛剛落下,便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
“殿下,不可啊!與民爭利可是曆朝曆代的大忌,萬萬不可如此搜刮民間之財啊!”
“是啊!殿下!商人本就沒有什麽地位,若是再加以重稅的話恐大明商業將一蹶不振啊!”
“殿下三思!商人本就利薄,若是增加稅收的話恐怕他們會轉嫁到百姓頭上,到時候百姓生活將會更加艱難啊!”
……
各種勸說,就沒有一句是讚同的。
但詭異的是暗中控製商鋪最多的勳貴集團卻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紛紛抱著膀子如同是在看猴戲般盯著眾人。
就在百官上躥下跳想讓朱允熥收迴成命的時候。
“哼~”
一聲充滿殺意的輕哼自朱允熥鼻腔之中發了出來。
頓時奉天殿為之一靜,所有人噤聲看向朱允熥。
“商人薄利?”
“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爾等莫不是將在當做皇爺爺那般好蒙騙的不成?”
“別的不說,咱們今天就拿青樓來舉例,他們除了茶水和地皮之外,還有什麽成本?”
“別告訴咱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有人有沒有去過青樓,什麽時候去的,找得哪個姑娘,每次花費多少錦衣衛都記錄在案,要不要咱現在就拿出來給你們好好瞧瞧?”
“一座上規模的青樓月入十萬兩純利潤都是輕輕鬆鬆,整個應天有多少座青樓怕是諸位比咱更加清楚,整個大明又有多少青樓,一萬還是五萬,甚至更多?”
“單單就是這些青樓每月所產生的純利就超過數百萬,甚至是更多……”
“你們告訴咱商人薄利,是想將咱當成傻子哄騙不成?”
“一群不勞而獲,靠著奴役、壓迫女子賺取大量錢財的家夥,咱沒有直接取締,隻不過是收取六成的稅收你們就覺得多了?”
“難不成你們全都暗地裏在經營青樓,亦或者是其他見不得光的暴利行業?”
……
前麵就說過,大明官員是有明確規定不得經商的。
所以朱允熥最後這句話無異於是殺手鐧,直接讓那些上躥下跳的家夥們瞬間就啞火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朱允熥雖然沒有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想法,但也絕對不會因為他們的反對就放棄這麽好機會的。
更何況作為現代人,朱允熥很是清楚大明的稅收是有多麽畸形。
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可偏偏大明十分七八的稅收都是從百姓身上榨取出來的,若是不改變這樣的現狀,再過幾十年就隻會形成窮者越窮,富者恆富的局麵。
百姓手中沒有餘糧,沒有麵對風險的應急資金,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就隻能被迫賣地,甚至是賣兒賣女。
最後就會土地兼並就會在一場場天災人禍中快速加劇,導致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麵更快出現。
“哼!諸位,你們還有什麽想說的嗎?”朱允熥的目光冰冷如刀,冷冷盯著百官。
“殿下英明,臣堅決支持殿下的決定。”藍玉立即站出來高聲說道。
緊接著其他勳貴也抱著笏板站了出來,對朱允熥的政令表示無條件支持。
這一幕終於是讓那些剛才反對的文官發現了不對勁,平時反對這些勳貴恨不得連三十稅一的商稅都要反對,今天卻是主動站出來無條件支持。
這裏麵要是沒有鬼,打死他們也不相信。
……
“清流,咱真的很想問問你們,你們就是這般清的嗎?”
“咱看你們不應該叫做清流,而應該叫青流,青樓的青!口口聲聲之乎者也、經史子集,背地裏卻是滿肚子的男盜女娼、蠅營狗苟。”
“你們還真的是給咱好好上了一課啊!”
任泰亨被抬走之後,朱允熥再也壓製不住火氣,冷冷地看著禦史台一眾官員就直接開大。
尤其是那句‘青樓的青’更是讓勳貴和不少和清流不合的文官當場就笑噴了出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官員都和禦史台的言官有仇,但此時他們也不敢站出來替禦史台說話。
朱允熥罵了一通之後,目光掃過滿朝的文武,冷聲道:“看來大明對商人還是太好了啊!好到連自詡清流的禦史台左都禦史都願意冒大不韙親自下場開設青樓。
既然如此,為了朝廷、為了大明的官員隊伍能夠保持純潔,咱決定收迴大明一切對商人的優待。”
稍作停頓之後,朱允熥的目光再次掠過所有人。
“三寶,擬旨!從今兒開始,大明對商人的稅收將不再按照三十稅一收取,小商小販大明將采取免稅鼓勵工商發展;
至於商鋪,戶部按照商戶收入收取階梯稅,每月收入超過百兩的按照十五稅一收稅,收入超過五百兩的按照十稅一收稅,收入超過千兩的按照五稅一收稅。
另外特殊行業,比如青樓、釀酒作坊等暴利行業,按照五稅二進行收稅。”
……
朱允熥原本是想等到登基徹底穩定局勢之後再進行稅務改革的,畢竟作為一個後世之人他對大明三十稅一的商稅是真的看不下去的。
沒想到還沒正式登基就有人將刀遞到了自己手中,這要是不趁機狠狠宰一波,都對不起禦史台今天做的事情。
還敢想要利用自己收拾自己的天上人間,朱允熥要是不讓他們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那簡直都對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趁著這件事情提出商稅改革,就算是民間商人會有意見,那也隻會將責任歸結到任泰亨等人的頭上,認為是他們惹怒了朱允熥,才導致朱允熥增加商稅。
而且朱允熥也並不是胡亂改革一刀切地進行收稅。
首先對小商販的免稅,就是朱允熥的一種拉攏手段,還有那些小商鋪的稅收也並不是很高。
除開這兩類的商人,月收入能超過一百兩的商鋪,其實背後都是有人撐腰的。
或許是朝中官員,或許是勳貴,就算最差的背後也站著有功名的士子文人。
收割這些人朱允熥是一點都不會有內疚的,沒有直接抄家就算是不錯了。
朱允熥的聲音剛剛落下,便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
“殿下,不可啊!與民爭利可是曆朝曆代的大忌,萬萬不可如此搜刮民間之財啊!”
“是啊!殿下!商人本就沒有什麽地位,若是再加以重稅的話恐大明商業將一蹶不振啊!”
“殿下三思!商人本就利薄,若是增加稅收的話恐怕他們會轉嫁到百姓頭上,到時候百姓生活將會更加艱難啊!”
……
各種勸說,就沒有一句是讚同的。
但詭異的是暗中控製商鋪最多的勳貴集團卻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紛紛抱著膀子如同是在看猴戲般盯著眾人。
就在百官上躥下跳想讓朱允熥收迴成命的時候。
“哼~”
一聲充滿殺意的輕哼自朱允熥鼻腔之中發了出來。
頓時奉天殿為之一靜,所有人噤聲看向朱允熥。
“商人薄利?”
“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爾等莫不是將在當做皇爺爺那般好蒙騙的不成?”
“別的不說,咱們今天就拿青樓來舉例,他們除了茶水和地皮之外,還有什麽成本?”
“別告訴咱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有人有沒有去過青樓,什麽時候去的,找得哪個姑娘,每次花費多少錦衣衛都記錄在案,要不要咱現在就拿出來給你們好好瞧瞧?”
“一座上規模的青樓月入十萬兩純利潤都是輕輕鬆鬆,整個應天有多少座青樓怕是諸位比咱更加清楚,整個大明又有多少青樓,一萬還是五萬,甚至更多?”
“單單就是這些青樓每月所產生的純利就超過數百萬,甚至是更多……”
“你們告訴咱商人薄利,是想將咱當成傻子哄騙不成?”
“一群不勞而獲,靠著奴役、壓迫女子賺取大量錢財的家夥,咱沒有直接取締,隻不過是收取六成的稅收你們就覺得多了?”
“難不成你們全都暗地裏在經營青樓,亦或者是其他見不得光的暴利行業?”
……
前麵就說過,大明官員是有明確規定不得經商的。
所以朱允熥最後這句話無異於是殺手鐧,直接讓那些上躥下跳的家夥們瞬間就啞火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朱允熥雖然沒有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想法,但也絕對不會因為他們的反對就放棄這麽好機會的。
更何況作為現代人,朱允熥很是清楚大明的稅收是有多麽畸形。
百姓本就苦不堪言,可偏偏大明十分七八的稅收都是從百姓身上榨取出來的,若是不改變這樣的現狀,再過幾十年就隻會形成窮者越窮,富者恆富的局麵。
百姓手中沒有餘糧,沒有麵對風險的應急資金,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就隻能被迫賣地,甚至是賣兒賣女。
最後就會土地兼並就會在一場場天災人禍中快速加劇,導致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麵更快出現。
“哼!諸位,你們還有什麽想說的嗎?”朱允熥的目光冰冷如刀,冷冷盯著百官。
“殿下英明,臣堅決支持殿下的決定。”藍玉立即站出來高聲說道。
緊接著其他勳貴也抱著笏板站了出來,對朱允熥的政令表示無條件支持。
這一幕終於是讓那些剛才反對的文官發現了不對勁,平時反對這些勳貴恨不得連三十稅一的商稅都要反對,今天卻是主動站出來無條件支持。
這裏麵要是沒有鬼,打死他們也不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