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福陽縣主
全家要我做紈絝,我靠漫畫名天下 作者:芋素二荊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7章 福陽縣主
船行六日,靠岸後馬車又走了七八天。
冬月初九,抵達了涿縣,距離京城還有一百五十裏路,馬車再走上三個時辰便能進京。
可……
盛臨樂裹上厚氅,趴在窗框上朝外看去,這會兒雨下得更大了,雨霧蒙蒙,連十米開外是人是物都叫人分不太清。
將軍夫人走過來放下叉杆,關上窗戶,“別看了,這雨一會兒應該不會停,屋裏烤烤火去吧。”
盛臨樂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本以為今天就能見到二哥呢,誰知又得耽誤一天。”
徐淑清笑道:“這便是天有不測風雲,誰能料得準老天爺給咱們這麽大一場雨。”
盛臨樂點了點頭,笑歎,“還好是在縣城邊上就下了,要是在山道上,大家都得淋成落湯雞。”
將軍夫人歎了一口氣:“最快也要明日才能重新出發了。”
盛家車隊人多,涿縣一個小縣,一家客棧堪堪能住下二三十人,其餘人隻能安排進各家腳店裏睡通鋪。
盛臨平在門外脫下蓑衣,蓑衣上的雨水流到地上,形成一小灘水窪,“爹,咱們那一萬多人都進城了,是不是要去同涿縣縣令打個招唿?”
盛將軍抹了一把臉,搓了搓鼻子,“無礙,我已叫人送了書信去縣衙……”
崔管事從雨裏跑過來:“將軍,客棧外來了兩輛馬車,掌櫃的來問能不能叫咱們騰出兩間上房,來人是福陽縣主。”
“福陽縣主?她為何會在這?她同誰一起的?”盛臨平皺眉道。
崔管事答道:“掌櫃的沒敢多問,不過聽掌櫃說,其中一輛裏麵坐著的應是位男子……”
話說完,崔管事微微抬頭小心看了眼盛將軍的神色。
盛將軍看了眼雨勢,聲音沒甚情緒,“嗯,騰兩間房給她。”
崔管事頓了下,又問道:“客棧攏共就三間上房,將軍……這……騰出哪兩間給縣主?”
盛臨平有些不悅:“把我和小妹那兩間給她。”
盛將軍道,“我同你娘不拘這些,把我那間空出來吧,讓淑清帶著孩子同你妹妹住一屋。”
崔管事得了安排忙不迭跑開。
待看不見崔管事人影了,盛臨平才開口問道,“爹,福陽縣主與二弟……”
不等他說完,盛將軍打斷他的話,“莫提此事,叫人聽見有礙縣主的名聲。”
盛臨平憋屈地閉上嘴。
這到底是誰礙誰的名聲啊!
難道二弟的名聲就不是名聲了?
崔管事去迴了掌櫃的話,又派人把屋子裏的行李抬了出來。
掌櫃對崔管事是千恩萬謝,恭敬得腰都要彎到地上去了。
崔管事扶起他,狀似不經意地問道,“怎麽你好似很怕這位縣主,她時常來你們這裏?”
掌櫃苦著臉頷首,“也不是時常來,大概兩個月來上一迴。”
崔管事奇怪道,“涿縣也無甚名川大山,縣主為何來此?”
掌櫃不讚同地看了崔管事一眼,“咱們涿縣雖景色一般,但咱們這有敕賜牌匾的觀音廟啊,不止是縣主,連京裏國公家都時常來上香呢。”
崔管事了然點頭,“原來如此,你快些去安置縣主吧,小心一會兒怪罪你。”
掌櫃連連點頭,又對崔管事道了一聲謝,走時還在感歎這家大人脾氣真好之類的話。
崔管事站在原地搖了搖頭。
雨下到翌日中午才停。
派出去探路的人迴來稟報,前方路況不是很好,“往官道上去十幾裏便不太好走了,好些地方都容易陷車。”
將軍夫人勸說:“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等太陽出來烤一烤路再走吧。”
盛將軍頷首道,“好,依夫人便是。”
吃完晌飯,盛將軍正在屋裏看兵書,崔管事敲門來話,“將軍,福陽縣主來了。”
盛將軍挑了挑眉,起身開門。
門外,福陽縣主行了個並不太標準的福身禮,神情有些尷尬地說,“盛伯父,福陽來跟您道個不是,占了您的上房。”
盛將軍側身避開她的禮,道:“縣主何錯之有,您是皇親貴戚,理應下官禮讓。”
福陽縣主聽了這話,心底那點忐忑略平了些,嗔道,“都怪那掌櫃,也不說是您住在客棧,害得福陽衝撞了您,您不怪罪就好。”
盛將軍微笑,“縣主怎麽獨自跑這麽遠來?”
福陽縣主眼神微微遊移,“聽聞涿縣的觀音廟很是靈驗,便來替祖母上香祈福。”
盛將軍頷首道,“嗯,縣主真是孝順。”
這話說得客氣又疏離,福陽縣主咽了咽口水,勉強自己勾起嘴角,“伯父呢?伯父又為何會在涿縣?”
盛將軍說:“陛下招下官迴京,昨日大雨,不得不在涿縣停留。”
福陽縣主幹笑,“原來是這樣。”
寒暄話題結束,盛將軍沒主動開口,福陽縣主更是尷尬地腳趾蜷緊。
沉默了片刻,福陽縣主說:“雨已經停了,伯父準備何時出發?”
盛將軍反問:“縣主是準備要走了?”
福陽縣主愣了下,點頭說:“雨停了自然要走……伯父還不打算走?”
盛將軍看了眼旁邊規規矩矩站著的崔管事,崔管事立馬說:“縣主,昨天剛下了大雨,路上多泥濘,您要不也再歇一晚上再迴京?”
福陽縣主心裏也不想走那泥路,可……
“不了,我跟祖母說過隻出門兩日,福陽不忍叫祖母憂心,還是早些迴去的好。”
福陽縣主如是理直氣壯地說。
盛將軍又沒什麽感情地誇讚:“縣主孝感動天,那下官恭送縣主。”
福陽縣主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又什麽都沒說,轉身離去。
走了兩步,又迴過頭來,“對了,伯父,您知曉臨安兄長與循國公家嫡女在重陽詩會上的事嗎?”
盛將軍蹙眉,“縣主所謂何事?”
福陽縣主欲言又止,“就是……算了,這話不該我說給您聽,您還是叫臨安兄長同你說吧,福陽告辭。”
船行六日,靠岸後馬車又走了七八天。
冬月初九,抵達了涿縣,距離京城還有一百五十裏路,馬車再走上三個時辰便能進京。
可……
盛臨樂裹上厚氅,趴在窗框上朝外看去,這會兒雨下得更大了,雨霧蒙蒙,連十米開外是人是物都叫人分不太清。
將軍夫人走過來放下叉杆,關上窗戶,“別看了,這雨一會兒應該不會停,屋裏烤烤火去吧。”
盛臨樂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本以為今天就能見到二哥呢,誰知又得耽誤一天。”
徐淑清笑道:“這便是天有不測風雲,誰能料得準老天爺給咱們這麽大一場雨。”
盛臨樂點了點頭,笑歎,“還好是在縣城邊上就下了,要是在山道上,大家都得淋成落湯雞。”
將軍夫人歎了一口氣:“最快也要明日才能重新出發了。”
盛家車隊人多,涿縣一個小縣,一家客棧堪堪能住下二三十人,其餘人隻能安排進各家腳店裏睡通鋪。
盛臨平在門外脫下蓑衣,蓑衣上的雨水流到地上,形成一小灘水窪,“爹,咱們那一萬多人都進城了,是不是要去同涿縣縣令打個招唿?”
盛將軍抹了一把臉,搓了搓鼻子,“無礙,我已叫人送了書信去縣衙……”
崔管事從雨裏跑過來:“將軍,客棧外來了兩輛馬車,掌櫃的來問能不能叫咱們騰出兩間上房,來人是福陽縣主。”
“福陽縣主?她為何會在這?她同誰一起的?”盛臨平皺眉道。
崔管事答道:“掌櫃的沒敢多問,不過聽掌櫃說,其中一輛裏麵坐著的應是位男子……”
話說完,崔管事微微抬頭小心看了眼盛將軍的神色。
盛將軍看了眼雨勢,聲音沒甚情緒,“嗯,騰兩間房給她。”
崔管事頓了下,又問道:“客棧攏共就三間上房,將軍……這……騰出哪兩間給縣主?”
盛臨平有些不悅:“把我和小妹那兩間給她。”
盛將軍道,“我同你娘不拘這些,把我那間空出來吧,讓淑清帶著孩子同你妹妹住一屋。”
崔管事得了安排忙不迭跑開。
待看不見崔管事人影了,盛臨平才開口問道,“爹,福陽縣主與二弟……”
不等他說完,盛將軍打斷他的話,“莫提此事,叫人聽見有礙縣主的名聲。”
盛臨平憋屈地閉上嘴。
這到底是誰礙誰的名聲啊!
難道二弟的名聲就不是名聲了?
崔管事去迴了掌櫃的話,又派人把屋子裏的行李抬了出來。
掌櫃對崔管事是千恩萬謝,恭敬得腰都要彎到地上去了。
崔管事扶起他,狀似不經意地問道,“怎麽你好似很怕這位縣主,她時常來你們這裏?”
掌櫃苦著臉頷首,“也不是時常來,大概兩個月來上一迴。”
崔管事奇怪道,“涿縣也無甚名川大山,縣主為何來此?”
掌櫃不讚同地看了崔管事一眼,“咱們涿縣雖景色一般,但咱們這有敕賜牌匾的觀音廟啊,不止是縣主,連京裏國公家都時常來上香呢。”
崔管事了然點頭,“原來如此,你快些去安置縣主吧,小心一會兒怪罪你。”
掌櫃連連點頭,又對崔管事道了一聲謝,走時還在感歎這家大人脾氣真好之類的話。
崔管事站在原地搖了搖頭。
雨下到翌日中午才停。
派出去探路的人迴來稟報,前方路況不是很好,“往官道上去十幾裏便不太好走了,好些地方都容易陷車。”
將軍夫人勸說:“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等太陽出來烤一烤路再走吧。”
盛將軍頷首道,“好,依夫人便是。”
吃完晌飯,盛將軍正在屋裏看兵書,崔管事敲門來話,“將軍,福陽縣主來了。”
盛將軍挑了挑眉,起身開門。
門外,福陽縣主行了個並不太標準的福身禮,神情有些尷尬地說,“盛伯父,福陽來跟您道個不是,占了您的上房。”
盛將軍側身避開她的禮,道:“縣主何錯之有,您是皇親貴戚,理應下官禮讓。”
福陽縣主聽了這話,心底那點忐忑略平了些,嗔道,“都怪那掌櫃,也不說是您住在客棧,害得福陽衝撞了您,您不怪罪就好。”
盛將軍微笑,“縣主怎麽獨自跑這麽遠來?”
福陽縣主眼神微微遊移,“聽聞涿縣的觀音廟很是靈驗,便來替祖母上香祈福。”
盛將軍頷首道,“嗯,縣主真是孝順。”
這話說得客氣又疏離,福陽縣主咽了咽口水,勉強自己勾起嘴角,“伯父呢?伯父又為何會在涿縣?”
盛將軍說:“陛下招下官迴京,昨日大雨,不得不在涿縣停留。”
福陽縣主幹笑,“原來是這樣。”
寒暄話題結束,盛將軍沒主動開口,福陽縣主更是尷尬地腳趾蜷緊。
沉默了片刻,福陽縣主說:“雨已經停了,伯父準備何時出發?”
盛將軍反問:“縣主是準備要走了?”
福陽縣主愣了下,點頭說:“雨停了自然要走……伯父還不打算走?”
盛將軍看了眼旁邊規規矩矩站著的崔管事,崔管事立馬說:“縣主,昨天剛下了大雨,路上多泥濘,您要不也再歇一晚上再迴京?”
福陽縣主心裏也不想走那泥路,可……
“不了,我跟祖母說過隻出門兩日,福陽不忍叫祖母憂心,還是早些迴去的好。”
福陽縣主如是理直氣壯地說。
盛將軍又沒什麽感情地誇讚:“縣主孝感動天,那下官恭送縣主。”
福陽縣主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又什麽都沒說,轉身離去。
走了兩步,又迴過頭來,“對了,伯父,您知曉臨安兄長與循國公家嫡女在重陽詩會上的事嗎?”
盛將軍蹙眉,“縣主所謂何事?”
福陽縣主欲言又止,“就是……算了,這話不該我說給您聽,您還是叫臨安兄長同你說吧,福陽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