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抵達京城
全家要我做紈絝,我靠漫畫名天下 作者:芋素二荊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8章 抵達京城
“這福陽縣主,還是改不了那滿嘴嫡嫡庶庶的毛病。”將軍夫人從裏屋走出來。
她是最不耐看見這位縣主的,崔管事來敲門的時候就躲在屋裏沒現身。
盛將軍攬住夫人,疑惑道,“老二跟循國公家那丫頭不是從小就不對付,他倆能發生什麽?”
將軍夫人搖頭,“孩子們的事,你別管了,二郎是有分寸的,你又不是不知道福陽縣主慣會捏著點雞毛蒜皮的事吵嚷。”
“說不準就是詩會上兩人碰上了一麵被她瞧見了而已。”
盛將軍想起福陽縣主兒時那愛告狀的事跡,歎道,“她對老二沒有兒女之情。”
將軍夫人看了他一眼,“二郎的親事好退,你該傷腦筋的應是小寶的婚事,這一趟迴京,滿京的媒人恐怕要踏破咱家的門檻了。”
盛將軍不禁笑了下,玩笑地說,“那把咱家的門檻再墊高些,叫她們進也進不來。”
將軍夫人奇道,“往日一說起此事你就惱火,怎這次不氣了?”
盛將軍笑道:“自然是想到應對辦法了。”
——————————
即便路麵曝曬過小半天,馬車行駛在上麵仍然是深一腳淺一腳。
眠眠還當在坐搖搖車,車廂一顛簸,他就興奮得拍手大叫。
徐淑清都不知該說這孩子如何是好,隻能同奶娘兩人一起緊緊箍住他,生怕一個不注意孩子就被顛出車外。
車夫滿頭大汗,不時說道:“夫人坐穩了,前麵又有一處爛路。”
盛臨樂無奈地抓緊窗柩,清晰感受到馬車矮下去一截又爬起來後才鬆開手。
“這可是盛將軍家的車隊?”外麵一個尖細嗓門的男人喊道。
馬蹄聲從窗外掠過,盛臨樂掀起車簾往外看,隻看到盛臨平的一個背影。
過了一會兒,盛臨平調轉馬頭迴來。
路過馬車時看見盛臨樂探出來的半個腦袋,笑道:“是宮裏傳話的太監,陛下擔憂我們出了什麽意外,特派人來看看。”
“娘,我問過太監,過了這段路就好走了,你們且再忍一忍。”
將軍夫人溫聲迴道:“好。”
盛臨樂縮迴車內,嘟囔道,“陛下怎麽比我們還急……”又再次詢問將軍夫人,“娘,你確定我們今天不用進宮見陛下吧?”
將軍夫人好笑道:“不用,怎好如此倦容去見陛下,有失禮數。”
徐淑清說:“小妹,你也沒見過陛下,怎麽好像很怕陛下?”
盛臨樂咳了一聲,一派正直地說:“就是因為沒見過才更怕啊,陛下多尊貴,那不是都說什麽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多嚇人呀。”
將軍夫人打了她一下,那力道,打完蚊子,蚊子都還能起來飛三圈,“迴京之後說話收斂些,隨意攫奪百萬人生死的,那是昏君、亡國之君所為。”
盛臨樂縮了縮脖子,訕笑道,“我就隨口做個比喻,以後不說了便是。”
走過爛泥路之後,馬車停下清理完卡在車輪裏的泥才重新出發。
車夫揚鞭,催使馬匹加快了速度。
約莫申初時候,盛臨樂終於看見了巍峨的城門。
城門外,盛臨安等不及他們過來,翻身上馬跑了過來。
盛臨樂脆生生喊了一聲“二哥”。
盛臨安兩腮微紅,也不知是冷風吹的,還是激動所致,“妹妹!你們可算到了,我都等了兩個時辰了!”
“路上可還順利?娘在裏麵嗎?”
盛臨樂把車簾拉開,露出將軍夫人溫柔笑臉。
盛臨安彎下身子朝裏麵看,喊過娘,又看向徐淑清,“嫂嫂……謔,這才幾個月不見,眠眠長這麽大了,真壯實。”
眠眠不怎麽記得盛臨安,但也不妨礙他熱情地招唿人,對盛臨安啊啊叫了兩聲。
盛臨安笑道,“嗯嗯,眠眠乖,二叔聽見了。”
將軍夫人笑了笑,“行了,你們叔侄倆迴家再寒暄也不遲。”
抵達城門,整理好著裝的禮部官員揮了揮手。
樂師立馬奏樂,伶人高歌吟唱:“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成功。”
一曲唱完接著一曲。
盛臨安在一旁偷偷給盛臨樂解釋,“剛才唱的是《賀朝歡》,這首叫《破陣樂》,後麵還有《凱歌》和《君臣同慶樂》。”
盛臨樂興趣滿滿地聽著古樂,都是激昂的曲調,配上古詞,聽得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聽完禮部準備的賀詞,又待盛將軍說完一通感謝皇帝和朝堂等話,這迎接儀式才算正式完成。
禮部尚書熱淚盈眶,拉著盛將軍的手感歎,“將軍此番辛苦,隻望日後也同歌裏所言,偃革之後,便是太平秋。”
盛將軍也不免感慨,“尹大人所言,亦是吾之所願。”
禮部尚書又告知明天宮裏還要舉辦慶功宴,“陛下體恤將軍舟車勞頓,特許將軍明日可巳時再入宮。”
盛將軍拱手,隔空對皇帝的謝恩。
禮部尚書笑道:“我也不耽誤將軍了,天色也不早了,將軍早些迴家安置吧。”
盛將軍:“有勞尹大人。”
禮部尚書率先離開,接著是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員,盛臨安也沒繼續給盛臨樂介紹,想來他自己也沒認識幾個。
那群小官員裏走出來一人。
盛臨樂以為還有什麽流程沒走完,趕緊又挺直了背脊。
誰知那人過來是找張承的。
張鶴齡淡淡地看了眼張承,對盛將軍拱手道:“鶴齡謝將軍帶張承迴來,他沒給您添麻煩吧?”
張承撇了撇嘴,用極小的聲音碎碎念:“對對對,我就是個行走的麻煩包~”
張鶴齡眼神移過去,張承噤聲。
盛將軍笑了笑,拍了拍張鶴齡的肩膀,“幾年不見,鶴齡也長這麽大了,放心,張承如今改好了,一路都沒鬧騰,乖得很。”
張承貌似害羞地低了低頭。
張鶴齡懷疑盛將軍在說場麵話,但周圍人多,他也沒好意思揭露弟弟的真麵目,隻點了點頭客氣地說:“沒惹麻煩就好,如此我便把張承帶迴去了,改日我同張承親自登門道謝。”
盛將軍揶揄道:“你爹說你變得老氣橫秋我還不太相信,如今見了麵,連聲伯父也不叫,這禮部當真磋磨人。”
張鶴齡窘迫,微微低下頭,在盛將軍笑意吟吟的眼神‘威脅’下,終是喊了聲“盛伯父”才被放過。
張承差點憋不住笑。
盛將軍和藹道:“你為長兄,管教弟弟不必總疾言厲色,他懂事了不少,有什麽事你好好跟他說。”
張鶴齡垂眸,拱手道:“是,鶴齡承蒙伯父教誨。”
“這福陽縣主,還是改不了那滿嘴嫡嫡庶庶的毛病。”將軍夫人從裏屋走出來。
她是最不耐看見這位縣主的,崔管事來敲門的時候就躲在屋裏沒現身。
盛將軍攬住夫人,疑惑道,“老二跟循國公家那丫頭不是從小就不對付,他倆能發生什麽?”
將軍夫人搖頭,“孩子們的事,你別管了,二郎是有分寸的,你又不是不知道福陽縣主慣會捏著點雞毛蒜皮的事吵嚷。”
“說不準就是詩會上兩人碰上了一麵被她瞧見了而已。”
盛將軍想起福陽縣主兒時那愛告狀的事跡,歎道,“她對老二沒有兒女之情。”
將軍夫人看了他一眼,“二郎的親事好退,你該傷腦筋的應是小寶的婚事,這一趟迴京,滿京的媒人恐怕要踏破咱家的門檻了。”
盛將軍不禁笑了下,玩笑地說,“那把咱家的門檻再墊高些,叫她們進也進不來。”
將軍夫人奇道,“往日一說起此事你就惱火,怎這次不氣了?”
盛將軍笑道:“自然是想到應對辦法了。”
——————————
即便路麵曝曬過小半天,馬車行駛在上麵仍然是深一腳淺一腳。
眠眠還當在坐搖搖車,車廂一顛簸,他就興奮得拍手大叫。
徐淑清都不知該說這孩子如何是好,隻能同奶娘兩人一起緊緊箍住他,生怕一個不注意孩子就被顛出車外。
車夫滿頭大汗,不時說道:“夫人坐穩了,前麵又有一處爛路。”
盛臨樂無奈地抓緊窗柩,清晰感受到馬車矮下去一截又爬起來後才鬆開手。
“這可是盛將軍家的車隊?”外麵一個尖細嗓門的男人喊道。
馬蹄聲從窗外掠過,盛臨樂掀起車簾往外看,隻看到盛臨平的一個背影。
過了一會兒,盛臨平調轉馬頭迴來。
路過馬車時看見盛臨樂探出來的半個腦袋,笑道:“是宮裏傳話的太監,陛下擔憂我們出了什麽意外,特派人來看看。”
“娘,我問過太監,過了這段路就好走了,你們且再忍一忍。”
將軍夫人溫聲迴道:“好。”
盛臨樂縮迴車內,嘟囔道,“陛下怎麽比我們還急……”又再次詢問將軍夫人,“娘,你確定我們今天不用進宮見陛下吧?”
將軍夫人好笑道:“不用,怎好如此倦容去見陛下,有失禮數。”
徐淑清說:“小妹,你也沒見過陛下,怎麽好像很怕陛下?”
盛臨樂咳了一聲,一派正直地說:“就是因為沒見過才更怕啊,陛下多尊貴,那不是都說什麽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多嚇人呀。”
將軍夫人打了她一下,那力道,打完蚊子,蚊子都還能起來飛三圈,“迴京之後說話收斂些,隨意攫奪百萬人生死的,那是昏君、亡國之君所為。”
盛臨樂縮了縮脖子,訕笑道,“我就隨口做個比喻,以後不說了便是。”
走過爛泥路之後,馬車停下清理完卡在車輪裏的泥才重新出發。
車夫揚鞭,催使馬匹加快了速度。
約莫申初時候,盛臨樂終於看見了巍峨的城門。
城門外,盛臨安等不及他們過來,翻身上馬跑了過來。
盛臨樂脆生生喊了一聲“二哥”。
盛臨安兩腮微紅,也不知是冷風吹的,還是激動所致,“妹妹!你們可算到了,我都等了兩個時辰了!”
“路上可還順利?娘在裏麵嗎?”
盛臨樂把車簾拉開,露出將軍夫人溫柔笑臉。
盛臨安彎下身子朝裏麵看,喊過娘,又看向徐淑清,“嫂嫂……謔,這才幾個月不見,眠眠長這麽大了,真壯實。”
眠眠不怎麽記得盛臨安,但也不妨礙他熱情地招唿人,對盛臨安啊啊叫了兩聲。
盛臨安笑道,“嗯嗯,眠眠乖,二叔聽見了。”
將軍夫人笑了笑,“行了,你們叔侄倆迴家再寒暄也不遲。”
抵達城門,整理好著裝的禮部官員揮了揮手。
樂師立馬奏樂,伶人高歌吟唱:“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成功。”
一曲唱完接著一曲。
盛臨安在一旁偷偷給盛臨樂解釋,“剛才唱的是《賀朝歡》,這首叫《破陣樂》,後麵還有《凱歌》和《君臣同慶樂》。”
盛臨樂興趣滿滿地聽著古樂,都是激昂的曲調,配上古詞,聽得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聽完禮部準備的賀詞,又待盛將軍說完一通感謝皇帝和朝堂等話,這迎接儀式才算正式完成。
禮部尚書熱淚盈眶,拉著盛將軍的手感歎,“將軍此番辛苦,隻望日後也同歌裏所言,偃革之後,便是太平秋。”
盛將軍也不免感慨,“尹大人所言,亦是吾之所願。”
禮部尚書又告知明天宮裏還要舉辦慶功宴,“陛下體恤將軍舟車勞頓,特許將軍明日可巳時再入宮。”
盛將軍拱手,隔空對皇帝的謝恩。
禮部尚書笑道:“我也不耽誤將軍了,天色也不早了,將軍早些迴家安置吧。”
盛將軍:“有勞尹大人。”
禮部尚書率先離開,接著是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員,盛臨安也沒繼續給盛臨樂介紹,想來他自己也沒認識幾個。
那群小官員裏走出來一人。
盛臨樂以為還有什麽流程沒走完,趕緊又挺直了背脊。
誰知那人過來是找張承的。
張鶴齡淡淡地看了眼張承,對盛將軍拱手道:“鶴齡謝將軍帶張承迴來,他沒給您添麻煩吧?”
張承撇了撇嘴,用極小的聲音碎碎念:“對對對,我就是個行走的麻煩包~”
張鶴齡眼神移過去,張承噤聲。
盛將軍笑了笑,拍了拍張鶴齡的肩膀,“幾年不見,鶴齡也長這麽大了,放心,張承如今改好了,一路都沒鬧騰,乖得很。”
張承貌似害羞地低了低頭。
張鶴齡懷疑盛將軍在說場麵話,但周圍人多,他也沒好意思揭露弟弟的真麵目,隻點了點頭客氣地說:“沒惹麻煩就好,如此我便把張承帶迴去了,改日我同張承親自登門道謝。”
盛將軍揶揄道:“你爹說你變得老氣橫秋我還不太相信,如今見了麵,連聲伯父也不叫,這禮部當真磋磨人。”
張鶴齡窘迫,微微低下頭,在盛將軍笑意吟吟的眼神‘威脅’下,終是喊了聲“盛伯父”才被放過。
張承差點憋不住笑。
盛將軍和藹道:“你為長兄,管教弟弟不必總疾言厲色,他懂事了不少,有什麽事你好好跟他說。”
張鶴齡垂眸,拱手道:“是,鶴齡承蒙伯父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