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宋朝在丁謂倒台後很快便組建了新一屆的兩府班底,我們來看看這些人:馮拯是三朝元老且極其懂得隱忍更不缺乏兇悍的老人精,曹利用的本事在澶淵之盟時就顯露無遺,王曾更是一個在波譎雲詭的政壇上始終屹立不倒的高人,魯宗道是一個寧折不彎甚至連趙恆的賬都不買的“嘴炮”,錢惟演更是一個在牆頭上都可以騎馬的高手,至於呂夷簡,這可是一個在北宋曆史上堪比趙普的政治強人。這些人裏麵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劉娥想要在大宋的朝堂上唯我獨尊絕非易事,但劉娥也不是三歲小孩,她也是一個狠人。


    值此丁謂剛剛倒台之際,朝臣中曾經依附於丁謂的人可謂是大有人在,丁謂這一倒台也讓這些人惶惶不可終日。寇準倒台時,他的那些舊部可是一個也沒跑掉,全都跟著一起倒了黴,那麽劉娥會不會也像丁謂那樣來一次官場大清洗呢?


    出人意料的是,劉娥的做法讓這些人直唿天恩浩蕩。在派人去抄丁謂的家時,劉娥下令將丁謂家裏搜出來的那些朝臣與丁謂的書信全都一並燒毀,這一招曹孟德曾經用過,劉娥照著葫蘆畫瓢也用了一迴。同時,劉娥還下詔:中外臣僚有曾與丁謂往來者,一切不問。這一道詔書相當於直接頒發了一道大赦令,朝中的各位官員無不長出了一口大氣。


    劉娥能有這種見識就足以看出她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這位早就在幕後替趙恆打理國事的蜀川女子此時已經是一個完全成熟的政治家。更為可怕的是,相比武則天在李治死後就一副不可一世的做派,劉娥卻表現得極為低調。不過,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武則天當政之時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都已被清洗,而劉娥的下麵卻還有一幫威望和資曆都極為深厚的老臣,形勢要求她必須得低調做人。


    馮拯在丁謂倒台之後自然就順位成為了大宋官場的第一人,而他也沒能擺脫人性裏麵的劣根性,那就是車飆得太快就容易飄。他這時候也飄了,於是也想學著丁謂體驗一下獨霸朝綱是何種妙不可言的感覺。具體的做法就是:太後和皇上你們倆還是像以前那樣每半個月和全體大臣們見一次麵,每五天和我們這些宰輔大臣見一次麵,所有軍國大事等我們做好決定之後就通過宮裏的太監前去知會你們一聲,然後你們再蓋個章就完事了。


    遺憾的是,馮拯的美夢隨即就被新任宰相王曾給打碎了。王曾是誰?曾經的狀元郎,曾經連丁謂的逆鱗都敢觸碰的狠人,一個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就把丁謂給整下課的猛人,你馮拯相比丁謂又能強到哪裏去?馮拯的小心思被王曾一眼就給識破了,他不但堅決反對,而且還拿出了丁謂和雷允恭這一個反麵典型來駁斥馮拯的提議,那意思就是在明白無誤地質問馮拯是不是想做第二個丁謂。馮拯理虧,隻好作罷,而這件事最後的直接受益人就成了劉娥,所有軍國大事的決定權都被交到了她的手裏。


    王大狀元的智商和情商還真不是吹出來的。以他的個性其實早就該被丁謂給清洗出京城了,可他就是有本事讓丁謂找不到機會對他下手,而且最後還是他一腳把權傾朝野的丁謂給踢下了懸崖。他因為打倒了丁謂而在劉娥那裏賺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而此時他又為劉娥爭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攝政大權,如此恩德怎能不讓劉娥銘記於心?


    凡此種種都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王大狀元絕不是什麽書呆子,更不是什麽腐儒,這是一個在各方麵都不遜色於丁謂的高人,但丁謂與之相比所缺乏的是那份正義感和做人的底線。這二人為達目的都可以不擇手段,可王曾絕不會去主動舔人,也不會像丁謂那樣因為個人私怨而大開殺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曾可稱得上是一個拿著棒槌的君子,而丁謂就是一個拿著羽扇且長得眉清目秀的悍匪。


    一個月後,趙恆下葬的日子到了。為了表示對已故老領導的照顧和關愛,王曾和呂夷簡聯合上奏請求將趙恆在世之時的那些騙人又騙鬼的“天書”全部拿去給趙恆陪葬。天書事件可謂是趙恆一生的汙點,但這種話沒人敢說,即使是在趙恆死後也沒人敢站出來說那些都是騙人的鬼把戲,但這些東西如果繼續被當成寶貝一樣地供奉著就意味著趙恆的精神還在繼續發光發熱。


    不止是王曾和呂夷簡對這些玩意兒厭煩透頂,劉娥其實也對這些東西相當反感。當二人的奏疏呈上去後,劉娥大筆一揮當即表示同意。此事其實並非隻是一句準奏這麽簡單,這同時也意味著宋朝拜神運動的就此終結,宋朝的官員和百姓們在被天書事件和拜神運動折騰了十幾年後終於是和這些東西徹底說再見了——這是宋朝一個時代的終結。


    當趙恆的靈柩即將前往鞏縣之前,劉娥和趙禎參加了一次由全體朝臣參與的大朝會。在這次朝會上,有關部門上奏請求把那些沿途的那些阻擋靈駕通行的城門和房舍都給拆掉,如此方可讓送靈隊伍的車輿和象物順利通過。但是,此建議遭到了禦史謝濤的當場反對。


    謝濤直言:“昔日先帝封禪泰山以及祭祀汾陰之時所過儀仗比如今大得多,但先帝也未曾下令拆毀城門和民眾的房舍。況且,先帝在駕崩前曾明確表示他的喪事務必從簡且不可厚葬,我們如今這般大費周章地為先帝辦喪事本身就是在違背先帝的旨意了,所以臣懇請對先帝的喪事予以簡化,拆毀城門和房舍之舉就更是不可為之。”


    劉娥一聽這話可就不樂意了。不管怎麽說趙恆也是她的老公,而趙恆對她的深情和恩寵也讓她必須好好地送趙恆走完在這人間的最後一程,況且趙恆還是個帝王,講點排場又怎麽了?然而,正當劉娥一口否決了謝濤的請求後,自打登基以來就沒怎麽在公眾場合說過一句話的乖孩子趙禎卻突然開口說話了。


    這時候還隻是個小小少年的仁宗陛下看了看坐在自己身旁的母後,然後又望了望下麵的一眾大臣,隨即開口說道:“城門卑者當毀之,民居不當毀也。”


    也就是說,趙禎認為城門可以拆,但百姓的房屋決不能拆。此言一出,下麵的大臣無不驚奇,仁宗之仁在史書的記錄裏第一次顯現。劉娥呢?麵對兒子的公然“忤逆”,她這個強勢的母後會有何反應呢?劉娥的反應在史書裏的記載是“太後以為然”。她不但沒生氣,反而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說得實在是棒極了。


    千忙萬忙之後,趙恆終於是在這年的十月於永定陵入土為安。劉娥再又下詔大赦天下,然後還免除了趙恆的靈柩所過之地百姓的租稅。這一年宋朝發布的大赦令和加恩令可謂是極其頻繁,一方麵是為病重的趙恆祈福,而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新帝登基必須要加恩於全體臣屬和子民。在趙恆下葬後,劉娥發布了本年度的最後一道“加恩令”,而這是專門為宋朝的兩府重臣們所“量身打造”的。


    據王銍的《默記》所載 ,劉娥在趙恆下葬之後對宰輔大臣們說道:“自先帝駕崩以來,內外事務多虧了愛卿們的鼎力相助才得以處理得井井有條。如今先帝已經入土為安,而皇親國戚也都相應地獲得了封賞,但你們這幫宰輔大臣的族人卻沒有被加恩。你們迴去之後就把你們的族人都報上名來,我將對他們逐一推恩。”


    此話一出,這幫大臣們個個都在心裏樂開了花,他們迴去之後就把自己凡是能想到的三族之類的子弟名單給呈送了上去。可是,這幫聰明絕頂的大佬們根本不曾想到他們就此中了劉娥的圈套。劉娥將這些名單全都粘貼在了寢殿的牆壁上,此後凡是遇到有折子舉薦某人為官時她都會往牆上看上一眼,隻要被舉薦的這人不是名單上的人,她都準奏,反之則不允。


    誰說女人頭發長見識短?劉娥可是精明著呢!


    劉娥確實猴精得厲害,而馮拯這個老人精也非等閑之輩。在丁謂倒台後,他接任了山陵使的職務,按照唐朝的舊例,當某位皇帝入土為安之後,擔任山陵使的宰相就該自動請求辭去宰相的職位迴家去養老。馮拯雖然不想就此扔下手中還沒捂熱乎的權柄,但宋朝的官員都要注意自身形象和吃相,更何況你馮拯還是身為百官表率的宰相。於是,馮拯上表請求辭職。不過,這也就是做個樣子而已,劉娥也很懂遊戲規則地拒絕了他的請求,讓他繼續擔任宋朝的宰相。


    當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再次得以確認之後,馮拯立馬翻過臉來露出了自己兇狠的一麵,而他齜牙咧嘴的對象則是劉娥的親戚——剛剛升任為樞密使的錢惟演。


    對於這個人,馮拯早就看不順眼了。當初寇準被丁謂給禍害時,他錢惟演就出力不小,甚至在他的建議下,曾經擔任過樞密使的寇準還被從宋朝曆任樞密使的名冊裏給除了名,而錢惟演的理由聽上去也是相當的正大光明——“寇準乃國之逆賊,他的名字不能出現在這上麵。”


    馮拯雖然也不怎麽待見寇準,但錢惟演的所為卻連他都覺得有些過分,在他看來,這個錢惟演完全就是一個落井下石的勢力小人。更讓馮拯看不下去的是,當丁謂倒台後,錢惟演因為擔心自己會被丁謂牽連轉而又對丁謂落井下石,丁謂可是你錢惟演的兒女親家,你這樣做是不是也太小人了?反複思索之後,馮拯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冠冕堂皇地把錢惟演趕出京城的理由。


    馮拯對劉娥說道:“太後,錢惟演可是你大哥劉美的大舅子,這麽說來他也算得上是你的外戚。按照我朝禮製,外戚不可與政,所以臣覺得還是讓錢惟演出去當個地方官比較好。”


    馮拯這樣做擺明了就是要欺負錢惟演,甚至可以說是在跟劉娥較勁。在馮拯想來,你劉娥畢竟是個女流之輩,國家大事終究還是得有我們這幫大臣說了算(具體來說就是他這個大宰相說了算),而你劉娥最後也隻能有點頭稱是的份兒。事情的結果也很順馮拯的意,劉娥幾乎沒怎麽猶豫就同意了他的意見,錢惟演突然間就被一紙詔書給趕出了京城,他被任命為保大軍節度使兼知河陽府。


    看樣子馮拯是再次勝利了,而劉娥的表現也完全與他的預想相一致,而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馮拯與劉娥之間必然爆發衝突。然而,馮拯之所以是個老人精就在於他不像丁謂那樣不懂得進退的分寸,他懂得適可而止,而非不知深淺地一味求進。在這之後,馮拯突然就變老實了,他在此之後直到臨死之時也再沒有做過什麽會惹怒劉娥的舉動。


    至此,大宋的朝堂變得安靜了下來,無論是劉娥還是那些宰輔大臣,他們的身邊都沒有了無法共處之人。盡管不能說他們現在都是同一條心,但至少都能在同一條船上彼此相安無事地待著,如此各司其職,大宋這條船也還能平穩地繼續向前運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帝國興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曆並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