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實驗
楊開打開文件夾,開始認真地閱讀起來。林曉站在一旁,心裏有些緊張,她仔細觀察著楊開的表情,希望能從他的臉上看出對這個方案的態度。
過了一會兒,楊開抬起頭說:“林曉,你們這個培訓方案考慮得很周全啊。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來製定培訓計劃,這一點非常好。”
林曉聽到楊開的誇獎,心裏鬆了一口氣,她微笑著說:“謝謝楊總。我們覺得既然要給這些員工機會,就必須要讓他們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所以才根據他們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製定了這樣的方案。”
楊開繼續看著文件,指著其中關於資源分配的部分問道:“這些資源的分配,你們是怎麽確定優先級的呢?”
林曉迴答道:“楊總,我們是根據公司目前項目的需求以及員工培訓對項目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優先級的。比如像趙雪這種在人工智能與醫藥研發融合方麵有創新思維的員工,我們認為她對公司未來的一些前沿項目有很大的推動潛力,所以在她的傳統醫藥知識提升培訓上,我們優先分配了內部的資深導師資源,並且確保她輪崗學習的崗位都是與前沿項目相關的基礎研發部門。而對於像蘇瑤這樣在成本控製方麵有想法,但目前對核心項目影響相對較小的員工,我們在保證她有足夠鍛煉機會的前提下,優先將一些成本較低的內部項目和內部師資分配給她。”
楊開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他又翻到培訓效果評估機製的那一頁,說:“這個培訓效果評估機製很有必要。不過,你們打算多久進行一次評估呢?”
林曉迴答道:“楊總,我們初步打算每個月進行一次小評估,主要是針對員工在當月的學習進度、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能力。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大評估,這個時候就不僅僅是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了,還要看他們是否能夠將所學的東西融入到團隊協作中,對公司的項目是否有實際的推動作用。根據評估結果,我們會及時調整培訓計劃,確保培訓的有效性。”
楊開合上文件夾,滿意地說:“林曉,你們做得非常棒。這個培訓方案很符合我的預期,也體現了我們公司對人才培養的重視。接下來就按照這個方案去實施吧,我相信這些新員工在你們的培養下,一定能夠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林曉高興地說:“好的,楊總。我這就去通知相關部門,讓大家盡快做好準備工作。”
林曉剛要轉身離開,楊開突然又問道:“林曉,研究人員招聘到位沒?”
林曉趕忙迴過身來,迴答道:“楊總,按照之前的計劃,研究人員的招聘還在進行當中。我們已經篩選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候選人,但是還沒有全部確定下來。”
楊開皺了皺眉頭,有些擔憂地說:“我們現在的項目可是等不起啊。研究人員是項目的核心力量,如果不能盡快到位,項目的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
林曉趕緊解釋道:“楊總,我明白。我們已經加快了招聘的進程,之前遇到了一些小問題,比如有幾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比較稀缺,我們聯係的候選人要麽是已經有了更好的去處,要麽就是對我們公司的待遇還有些疑慮。不過我們已經調整了招聘策略,提高了部分關鍵崗位的待遇,並且擴大了招聘的渠道。”
楊開靠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說:“林曉,你要知道,研究人員的素質直接關係到我們項目的質量。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湊人數而招聘,一定要確保招來的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林曉點頭如搗蒜,說道:“楊總,您放心。我們在篩選候選人的時候非常嚴格,除了看他們的學曆和工作經驗之外,還對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的評估。我們還安排了兩輪麵試,第一輪是專業知識麵試,由我們公司的資深研究人員來把關;第二輪是綜合能力麵試,從團隊協作、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麵進行考察。”
楊開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說:“嗯,這樣做很好。那目前這些候選人的情況大概是怎樣的呢?”
林曉從文件夾裏拿出一份簡略的報告,遞給楊開,說道:“楊總,您看。目前我們在生物製藥領域的研究人員候選人比較充足,有幾位在國際知名藥企有過工作經驗的博士,他們在新藥研發方麵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帶來了一些很有前景的研究思路。但是在基因編輯這個細分領域,人才還是比較匱乏,我們隻找到了兩位比較合適的候選人,其中一位雖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缺乏團隊協作經驗;另一位雖然團隊協作能力不錯,但是研究成果的影響力還不夠大。”
楊開看著報告,思考了一會兒說:“對於基因編輯領域的人才,我們可以再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展示更多的潛力。比如給他們一些小型的研究課題,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解決方案,通過這個過程來進一步考察他們的能力。同時,對於那些比較優秀的生物製藥領域的候選人,我們要盡快確定下來,不要讓他們被其他公司搶走。”
林曉認真地記下楊開的指示,說道:“好的,楊總。我馬上按照您的指示去安排。我們會盡快完成研究人員的招聘工作,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楊開揮了揮手說:“好,你去忙吧。希望能盡快聽到好消息。”
林曉再次轉身離開楊開的辦公室,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但她充滿信心,一定要把研究人員的招聘工作圓滿完成。
迴到辦公室,林曉顧不上喝一口水,就立刻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通訊錄,開始打電話和那些高級科研人員聯係。
她首先撥通了在生物製藥領域有豐富經驗的王博士的電話。電話鈴聲響了幾聲後,傳來王博士沉穩的聲音:“喂,您好。”
楊開打開文件夾,開始認真地閱讀起來。林曉站在一旁,心裏有些緊張,她仔細觀察著楊開的表情,希望能從他的臉上看出對這個方案的態度。
過了一會兒,楊開抬起頭說:“林曉,你們這個培訓方案考慮得很周全啊。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來製定培訓計劃,這一點非常好。”
林曉聽到楊開的誇獎,心裏鬆了一口氣,她微笑著說:“謝謝楊總。我們覺得既然要給這些員工機會,就必須要讓他們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所以才根據他們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製定了這樣的方案。”
楊開繼續看著文件,指著其中關於資源分配的部分問道:“這些資源的分配,你們是怎麽確定優先級的呢?”
林曉迴答道:“楊總,我們是根據公司目前項目的需求以及員工培訓對項目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優先級的。比如像趙雪這種在人工智能與醫藥研發融合方麵有創新思維的員工,我們認為她對公司未來的一些前沿項目有很大的推動潛力,所以在她的傳統醫藥知識提升培訓上,我們優先分配了內部的資深導師資源,並且確保她輪崗學習的崗位都是與前沿項目相關的基礎研發部門。而對於像蘇瑤這樣在成本控製方麵有想法,但目前對核心項目影響相對較小的員工,我們在保證她有足夠鍛煉機會的前提下,優先將一些成本較低的內部項目和內部師資分配給她。”
楊開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他又翻到培訓效果評估機製的那一頁,說:“這個培訓效果評估機製很有必要。不過,你們打算多久進行一次評估呢?”
林曉迴答道:“楊總,我們初步打算每個月進行一次小評估,主要是針對員工在當月的學習進度、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能力。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大評估,這個時候就不僅僅是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了,還要看他們是否能夠將所學的東西融入到團隊協作中,對公司的項目是否有實際的推動作用。根據評估結果,我們會及時調整培訓計劃,確保培訓的有效性。”
楊開合上文件夾,滿意地說:“林曉,你們做得非常棒。這個培訓方案很符合我的預期,也體現了我們公司對人才培養的重視。接下來就按照這個方案去實施吧,我相信這些新員工在你們的培養下,一定能夠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林曉高興地說:“好的,楊總。我這就去通知相關部門,讓大家盡快做好準備工作。”
林曉剛要轉身離開,楊開突然又問道:“林曉,研究人員招聘到位沒?”
林曉趕忙迴過身來,迴答道:“楊總,按照之前的計劃,研究人員的招聘還在進行當中。我們已經篩選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候選人,但是還沒有全部確定下來。”
楊開皺了皺眉頭,有些擔憂地說:“我們現在的項目可是等不起啊。研究人員是項目的核心力量,如果不能盡快到位,項目的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
林曉趕緊解釋道:“楊總,我明白。我們已經加快了招聘的進程,之前遇到了一些小問題,比如有幾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比較稀缺,我們聯係的候選人要麽是已經有了更好的去處,要麽就是對我們公司的待遇還有些疑慮。不過我們已經調整了招聘策略,提高了部分關鍵崗位的待遇,並且擴大了招聘的渠道。”
楊開靠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說:“林曉,你要知道,研究人員的素質直接關係到我們項目的質量。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湊人數而招聘,一定要確保招來的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林曉點頭如搗蒜,說道:“楊總,您放心。我們在篩選候選人的時候非常嚴格,除了看他們的學曆和工作經驗之外,還對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的評估。我們還安排了兩輪麵試,第一輪是專業知識麵試,由我們公司的資深研究人員來把關;第二輪是綜合能力麵試,從團隊協作、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麵進行考察。”
楊開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說:“嗯,這樣做很好。那目前這些候選人的情況大概是怎樣的呢?”
林曉從文件夾裏拿出一份簡略的報告,遞給楊開,說道:“楊總,您看。目前我們在生物製藥領域的研究人員候選人比較充足,有幾位在國際知名藥企有過工作經驗的博士,他們在新藥研發方麵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帶來了一些很有前景的研究思路。但是在基因編輯這個細分領域,人才還是比較匱乏,我們隻找到了兩位比較合適的候選人,其中一位雖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缺乏團隊協作經驗;另一位雖然團隊協作能力不錯,但是研究成果的影響力還不夠大。”
楊開看著報告,思考了一會兒說:“對於基因編輯領域的人才,我們可以再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展示更多的潛力。比如給他們一些小型的研究課題,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解決方案,通過這個過程來進一步考察他們的能力。同時,對於那些比較優秀的生物製藥領域的候選人,我們要盡快確定下來,不要讓他們被其他公司搶走。”
林曉認真地記下楊開的指示,說道:“好的,楊總。我馬上按照您的指示去安排。我們會盡快完成研究人員的招聘工作,確保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楊開揮了揮手說:“好,你去忙吧。希望能盡快聽到好消息。”
林曉再次轉身離開楊開的辦公室,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但她充滿信心,一定要把研究人員的招聘工作圓滿完成。
迴到辦公室,林曉顧不上喝一口水,就立刻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通訊錄,開始打電話和那些高級科研人員聯係。
她首先撥通了在生物製藥領域有豐富經驗的王博士的電話。電話鈴聲響了幾聲後,傳來王博士沉穩的聲音:“喂,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