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楊凡在七點準時醒來。睜開眼睛,感覺身上油油的,伸手一摸,全身都是褐色分泌物。知道這是自己突破以後第一次修煉,身體裏排出的毒素還有一些淘汰的脂肪。
光著膀子,穿著一個小褲衩子又跑樓下去衝了個澡。
奶奶已經起來在做早飯,現在都電氣化時代了,奶奶還是喜歡用柴火熬稀飯。
穿好衣服楊凡幫奶奶把雞從樓梯下的雞籠裏麵放了出來,又打了一大碗玉米撒給雞吃。
“楊凡,你又這麽早起來了。”
“嗯”,楊凡迴應了奶奶一聲,放下裝玉米的碗道:“我出門口去轉轉。”
奶奶又喊道“別走遠了,早點迴來吃早飯。”
楊凡答應道:“好。”打開院子的木柵欄,走出後又關上。
八月份的各種植物長勢最旺,路邊的狗尾巴草,伸筋草,筆杆草,長得那個歡。
楊凡順著小路來到了藕田邊,看著一望無際的荷葉隨風搖曳。紅色,白色的荷花點綴其間。
村裏的年輕人都出去務工了,就像自己爸媽一樣的,剩下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家真的太窮了,沒有什麽工業產物,沒有經濟支柱產業。辛辛苦苦刨地種糧食,可憐巴巴的那點地,一家人全部在家,隻夠自己吃。爺爺輩的人都老了,地種不動了,全村的田都承包出去種藕了,五百塊一畝田,一家人的承包費夠爺爺奶奶買米了。
通過和爺爺奶奶的聊天知道了為什麽老家這地方淘汰了棉花,小麥,甚至辣椒。特別是小麥,老家這地方一畝地也就三四百斤的產量,而且種收還特別繁瑣,都不夠化肥,種子錢。賣才一塊二一斤,特虧。一瓶礦泉水都要兩塊錢,付出那麽大功夫的糧食才一塊錢,玉米,稻穀都差不多價格。
還好楊凡是修道之人,心態平和,改變不了其他的,隻能想辦法,改變爺爺奶奶的生活。
四歲前的記憶太模糊了,隻有一個大概輪廓。漫步在田間,看著荷葉,荷花,坡頭已經成熟的玉米,炊煙嫋嫋升起做飯的人家,恍惚間離自己很近又很遙遠。
村裏的人太少了,父輩都在逃離這鄉下,逃離這貧窮的村落。
手機是個好東西,可以讓人快速的了解世界 ,也了解了自己的國家。雖然楊凡還沒有進到一線大都市,也知道了大城市的繁華。這還真印證了道的一體兩麵,一麵是極致繁華一麵是極端貧窮。
楊凡甩甩頭,把腦袋裏麵的負麵情緒全部拋去。自己已經算個修行的人了,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已經對自己意義不大。
自己現在在意的是爺爺奶奶都是七十出頭的人了,自己沒有那逆天改命的本事,那麽就隻能盡量讓爺爺奶奶延年益壽。
楊凡順著田埂轉悠了一大圈,把老家的山山水水都記在自己的腦海裏。自己又要出去了,修行之人也要為自己爭取福澤,爭取機緣,爭取捷徑,不然哪有那麽容易的一朝春雷動,飛升躍九重。
楊凡很快就迴到家裏,爺爺也起來了。把爺爺奶奶分別叫過來說是給他們按摩一下肩頸,其實是給他們再一次疏通堵塞的血管,別留下一股靈氣,護住心脈,這樣自己才能遠行,並囑咐有空把自己抓迴來的藥熬了,早日除去那些小毛病。
做完這些又去樓上去把爺爺的手機拿下來還給爺爺,並從二叔給的錢裏麵拿出五萬塊錢給奶奶。
看著楊凡拿出那麽多錢,把奶奶還嚇了一大跳。告誡他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楊家可是清清白白的。
楊凡給奶奶解釋了好一番才讓奶奶相信是自己給胡文兵治病了掙來的,奶奶見是孫子掙來的錢,也欣然接受,並說等下讓爺爺陪自己去存起來,給自己討媳婦用。
楊凡也是無語,爺爺奶奶節約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讓他們對自己好點,吃好點穿好點。他們總說現在挺好挺好,也沒有辦法改變,隻能隨他們去。
吃了早飯,楊凡揣上剩下的三萬塊錢,準備去辦個銀行卡。剛好今天是自己拿身份證的時間,也順便陪爺爺去存錢。
楊凡給爺爺奶奶說了要給他們買個空調的決定,被爺爺奶奶一致反對。說這麽多年都過來了,哪需要那東西。楊凡好說歹說才讓爺爺奶奶接受他的孝心,並表示還要讓爺爺奶奶住大房子。逗得爺爺奶奶開懷大笑,直誇孫子有出息,有本事。
買空調對於爺爺奶奶來說是大事,都換上了新衣服一起上街。
這兩天也不是農村農忙季節,上街趕集的人還是多。都是挨鄰而居的鄉裏鄉親,年輕人基本上沒有,偶爾有那麽一兩個迴家看望父母的中年大叔。
一路上楊凡也不知道叫了多少爺爺奶奶,雖然大家的生活不算富裕,也算是過得去,有吃有喝滿臉笑容。
到派出所取了身份證,然後去農業銀行陪爺爺存了錢,又在大廳裏辦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卡,並存入了自己的第一筆三萬塊。又讓辦卡的小姐姐幫自己綁定了微信,支付寶。
然後三個人又殺向電器市場,陪著爺爺奶奶一番討價還價搞定了一台空調,本來說把老爸老媽房間也安一個,爺爺奶奶說不需要,就過年迴來那麽幾天,沒有用,聽爺爺奶奶的。
付了錢,又到肉鋪子上買了二十多斤肉,迴家凍起來讓爺爺奶奶慢慢吃,又讓賣肉的大爺一陣猛誇,有孝心,還嘮叨著自己家的孫子懶得很,隻會每天玩遊戲。
最後奶奶又買了一斤認為孫子愛吃的豆腐皮,一條大魚。楊凡一手提了一件純牛奶,三個人高高興興的迴家。
光著膀子,穿著一個小褲衩子又跑樓下去衝了個澡。
奶奶已經起來在做早飯,現在都電氣化時代了,奶奶還是喜歡用柴火熬稀飯。
穿好衣服楊凡幫奶奶把雞從樓梯下的雞籠裏麵放了出來,又打了一大碗玉米撒給雞吃。
“楊凡,你又這麽早起來了。”
“嗯”,楊凡迴應了奶奶一聲,放下裝玉米的碗道:“我出門口去轉轉。”
奶奶又喊道“別走遠了,早點迴來吃早飯。”
楊凡答應道:“好。”打開院子的木柵欄,走出後又關上。
八月份的各種植物長勢最旺,路邊的狗尾巴草,伸筋草,筆杆草,長得那個歡。
楊凡順著小路來到了藕田邊,看著一望無際的荷葉隨風搖曳。紅色,白色的荷花點綴其間。
村裏的年輕人都出去務工了,就像自己爸媽一樣的,剩下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家真的太窮了,沒有什麽工業產物,沒有經濟支柱產業。辛辛苦苦刨地種糧食,可憐巴巴的那點地,一家人全部在家,隻夠自己吃。爺爺輩的人都老了,地種不動了,全村的田都承包出去種藕了,五百塊一畝田,一家人的承包費夠爺爺奶奶買米了。
通過和爺爺奶奶的聊天知道了為什麽老家這地方淘汰了棉花,小麥,甚至辣椒。特別是小麥,老家這地方一畝地也就三四百斤的產量,而且種收還特別繁瑣,都不夠化肥,種子錢。賣才一塊二一斤,特虧。一瓶礦泉水都要兩塊錢,付出那麽大功夫的糧食才一塊錢,玉米,稻穀都差不多價格。
還好楊凡是修道之人,心態平和,改變不了其他的,隻能想辦法,改變爺爺奶奶的生活。
四歲前的記憶太模糊了,隻有一個大概輪廓。漫步在田間,看著荷葉,荷花,坡頭已經成熟的玉米,炊煙嫋嫋升起做飯的人家,恍惚間離自己很近又很遙遠。
村裏的人太少了,父輩都在逃離這鄉下,逃離這貧窮的村落。
手機是個好東西,可以讓人快速的了解世界 ,也了解了自己的國家。雖然楊凡還沒有進到一線大都市,也知道了大城市的繁華。這還真印證了道的一體兩麵,一麵是極致繁華一麵是極端貧窮。
楊凡甩甩頭,把腦袋裏麵的負麵情緒全部拋去。自己已經算個修行的人了,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已經對自己意義不大。
自己現在在意的是爺爺奶奶都是七十出頭的人了,自己沒有那逆天改命的本事,那麽就隻能盡量讓爺爺奶奶延年益壽。
楊凡順著田埂轉悠了一大圈,把老家的山山水水都記在自己的腦海裏。自己又要出去了,修行之人也要為自己爭取福澤,爭取機緣,爭取捷徑,不然哪有那麽容易的一朝春雷動,飛升躍九重。
楊凡很快就迴到家裏,爺爺也起來了。把爺爺奶奶分別叫過來說是給他們按摩一下肩頸,其實是給他們再一次疏通堵塞的血管,別留下一股靈氣,護住心脈,這樣自己才能遠行,並囑咐有空把自己抓迴來的藥熬了,早日除去那些小毛病。
做完這些又去樓上去把爺爺的手機拿下來還給爺爺,並從二叔給的錢裏麵拿出五萬塊錢給奶奶。
看著楊凡拿出那麽多錢,把奶奶還嚇了一大跳。告誡他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楊家可是清清白白的。
楊凡給奶奶解釋了好一番才讓奶奶相信是自己給胡文兵治病了掙來的,奶奶見是孫子掙來的錢,也欣然接受,並說等下讓爺爺陪自己去存起來,給自己討媳婦用。
楊凡也是無語,爺爺奶奶節約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讓他們對自己好點,吃好點穿好點。他們總說現在挺好挺好,也沒有辦法改變,隻能隨他們去。
吃了早飯,楊凡揣上剩下的三萬塊錢,準備去辦個銀行卡。剛好今天是自己拿身份證的時間,也順便陪爺爺去存錢。
楊凡給爺爺奶奶說了要給他們買個空調的決定,被爺爺奶奶一致反對。說這麽多年都過來了,哪需要那東西。楊凡好說歹說才讓爺爺奶奶接受他的孝心,並表示還要讓爺爺奶奶住大房子。逗得爺爺奶奶開懷大笑,直誇孫子有出息,有本事。
買空調對於爺爺奶奶來說是大事,都換上了新衣服一起上街。
這兩天也不是農村農忙季節,上街趕集的人還是多。都是挨鄰而居的鄉裏鄉親,年輕人基本上沒有,偶爾有那麽一兩個迴家看望父母的中年大叔。
一路上楊凡也不知道叫了多少爺爺奶奶,雖然大家的生活不算富裕,也算是過得去,有吃有喝滿臉笑容。
到派出所取了身份證,然後去農業銀行陪爺爺存了錢,又在大廳裏辦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卡,並存入了自己的第一筆三萬塊。又讓辦卡的小姐姐幫自己綁定了微信,支付寶。
然後三個人又殺向電器市場,陪著爺爺奶奶一番討價還價搞定了一台空調,本來說把老爸老媽房間也安一個,爺爺奶奶說不需要,就過年迴來那麽幾天,沒有用,聽爺爺奶奶的。
付了錢,又到肉鋪子上買了二十多斤肉,迴家凍起來讓爺爺奶奶慢慢吃,又讓賣肉的大爺一陣猛誇,有孝心,還嘮叨著自己家的孫子懶得很,隻會每天玩遊戲。
最後奶奶又買了一斤認為孫子愛吃的豆腐皮,一條大魚。楊凡一手提了一件純牛奶,三個人高高興興的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