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全新的社會形態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分工有那麽多好處,那人們為什麽不主動選擇分工呢?
朱辰的這話,讓朱元璋幾人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這話聽著好像有問題啊,朱元璋狐疑,但因為前麵每一次質疑都錯了,而且感覺朱辰不應該犯這麽低級的錯誤,於是開始有些自我懷疑,不太敢說了。
場間安靜了片刻,都沒有人說話。
反倒是馬皇後不怕出錯,疑惑道:“不對呀,朱先生,分工不是早有了嗎?”
“不錯。”
朱辰點頭道:“分工合作,的確古已有之。甚至可以說,從人類出現開始,就已經有了行為上的分工,後來逐漸演變為社會層麵的分工。”
這話讓朱元璋幾人點頭,這才符合他們的認知。
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士農工商等等這些,這些都是在大明也可以看到的分工。
朱辰繼續道:“但是分工,其實並不是人們在有預見到分工可以帶來繁榮或者帶來好處後去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人類天性中的某種傾向使然,這種傾向便是交換。”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幾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分工不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人類天性中交換的傾向造成的?
他們有些難以理解這句話。
“為什麽這麽說呢?”
朱辰自問自答道:“人類天生具有交換的傾向,這種傾向源於對資源多樣化的需求。個體無法自給自足所有所需,因此通過交換獲取他人生產的物品或服務。”
“交換使雙方都能獲得自己無法生產或生產效率較低的東西,從而實現互利。”
“人類天性中這種交換的傾向是獨特的,因為世間萬物,隻有人類有這種傾向,你可曾見過一隻狗用一根骨頭公平而又謹慎的同另外一隻狗交換?又可曾見過一個動物同另外一個動物表明:這是我的,這是你的,我們交換一下?”
“所以,正是人類這種獨有的交換傾向,使得人類的分工合作和動物界的分工合作區別開來。”
“動物因為沒有交換的傾向,所以它們不能形成長期有效的分工,從而不得不自給自足,而人類因為有了這種交換的傾向,所以就可以形成分工,比如我種地需要鋤頭,就不需要我親自去生產鋤頭,而是可以用我種出來的糧食或者其他等價的東西去生產鋤頭的地方交換迴一把鋤頭來,對嗎?”
朱元璋四人都是不約而同的點頭。
經過朱辰的對比和舉例,他們大概都能夠理解朱辰先前那句看似有問題的話的意思,果然不像表麵看起來的簡單。
而馬皇後並沒有因為質疑被否而不開心,反而是興致勃勃,她感覺到非常的有趣,原來還能這樣去看待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
朱辰繼續道:“通過互通有無,以貨易貨和交換的普遍天性,人們就形成一個共同的財富,或者說是市場,每個人可以從中交換到自己需要但又不便於生產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也便成了商品。”
“就像大明的茶馬互市,我們中原盛產茶葉,缺少戰馬但又需要戰馬,而藏區則盛產馬匹,缺少茶葉但又需要茶葉,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交換,從而有了茶馬互市這麽一個市場。”
說市場可能還有些生疏,但說到茶馬互市朱元璋等人就熟悉了,這是大明相當成熟的一個市場。
“說迴鬆江特區,鬆江特區因為工人階級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進一步分工,工人們不再像以前男耕女織那樣大部分生活資料都自給自足,而是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然後再用工資去換取其他生活資料進行生活。”
“而與工人階級對應的資產階級也出現了,他們占有社會生產資料並通過占有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而獲得利益,但他們同樣不能夠自給自足,他們同樣需要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這就促使其他行業也跟著發展起來,比如種植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等,其他行業也漸漸開始出現專門從事該行業的資本家和工人,而這些資本家和工人又需要其他行業的產品來滿足他們的生活,從而又促使整個社會的分工再一次的深入與明晰。”
“隨著分工的深入與明晰,市麵上的商品開始豐富起來,人們交換商品也會越來越頻繁和多樣,吃穿住行都成為商品,乃至吃喝玩樂等,而且為了追求利益,市場會互相競爭,推陳出新,從而促使各個行業的進步。”
朱元璋馬皇後朱標劉基四人都是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劉基一直待在鬆江特區,而朱元璋他們三人連續兩年都去了鬆江特區巡視,他們的所見所聞,確如朱辰所說。
紡織業高速發展,而周邊的行業也都紛紛跟著發展起來。
原來本質是分工導致的結果。
現在聽朱辰這麽一說,他們基本上都能從根本上理解為什麽鬆江特區紡織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原因。
朱辰道:“說到這裏,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人們天性使然的交換傾向,還是在整個社會走向分工的過程中,都有一樣東西貫穿始終?”
聞言,幾人都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這一次,朱元璋終於搶在了馬皇後的麵前,衝口而出,迴道:“銀子。”
“不錯,是銀子。”
朱辰點頭道:“銀子,其實本質是一種交易的媒介,我們可以稱之為金屬貨幣。最開始的交換是物換物,包括到大明還存在的茶馬互市,也是用茶葉換馬匹的一種較為古老的交換方式,可是為什麽到了後來,幾乎全世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金銀銅這類的金屬貨幣來作為交易媒介呢?”
朱元璋四人若有所思,好像還真是這樣。
反正在他們的認知當中,他們所接觸的國家中,金銀都是通用的,非常的默契,但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其中的原因。
這當然也包括朱元璋四人在內,現在突然一問,一時間自然是難以迴答。
朱辰也沒有期望他們迴答,而是自問自答道:“因為沒有任何的商品比金屬更容易沒有損失的保存,還可以沒有損失的分割成許多小塊,然後又可以很容易的再熔合起來,這種性質是其他任何商品都不具備的,所以,金銀銅這些金屬就成了最合適商品交換的媒介。”
“就好比有個人,他想要買鹽但他又隻有一頭牛可以用來交換,那你就必須要買入一整頭牛等價的鹽,但他又不想要那麽多的鹽,這個時候,他就可以通過金屬作為交易的媒介,用牛換成金屬,然後再用金屬精確的支付買鹽的費用。”
這並不難理解,朱元璋四人一下子就聽明白了。
朱辰繼續道:“正是有了金屬貨幣作為交易的媒介,所有貨物都可以通過它來進行買賣,或互相交換。”
“而這個金屬貨幣,隨著商品越來越多樣,交換越來越頻繁,是不是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擁有越多的金屬貨幣,就意味著你擁有去交換其他商品的能力,你可以購買生活必需品,也可以購買奢侈品,而且你可以購買工具,購買勞動力,購買原材料等生產資料,乃至是土地。”
作為一國之君,朱元璋當然知道銀子的重要性。
以前每年年終的時候,都是朱元璋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國庫虧空,沒有銀子的苦,朱元璋算是受夠了。
直到近一兩年,因為鬆江特區的崛起,才讓他輕鬆不少。
朱辰看向朱元璋,繼續道:“你剛剛說,鬆江特區因為大量的農民流入城鎮,流向工廠去打工賺錢了,農村人口急劇減少,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荒地沒有人開墾的現象,但是你發現沒有,這其實並不妨礙鬆江特區的發展,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對於鬆江特區而言,土地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經變成了資本。”
聽到這裏,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朱辰教他們的知識。
封建王朝統治下的社會,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而生產關係則是農民通過向地主租種土地並向地主繳納地租或提供勞役,而在資本社會,資本成了最主要的生產資料,生產關係是資本家通過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進行生產。
現在朱辰說,鬆江特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經變了。
難道說……
朱辰道:“鬆江特區不僅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變了,而且生產關係也已經由原來的佃農租地生產,變成了由資本家雇傭勞動者進行生產,這一切變化都表明,鬆江特區現在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一般封建王朝統治下的封建社會了,而是處於資本主義萌芽階段。”
“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社會內部的一種新的生產關係,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產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會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導向新的生產方式。因而,真正的資本主義萌芽,應具有延續性和導向性。”
“所以,隻要大明朝廷不加以幹涉,鬆江特區將會邁入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
朱辰的這話,讓朱元璋幾人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這話聽著好像有問題啊,朱元璋狐疑,但因為前麵每一次質疑都錯了,而且感覺朱辰不應該犯這麽低級的錯誤,於是開始有些自我懷疑,不太敢說了。
場間安靜了片刻,都沒有人說話。
反倒是馬皇後不怕出錯,疑惑道:“不對呀,朱先生,分工不是早有了嗎?”
“不錯。”
朱辰點頭道:“分工合作,的確古已有之。甚至可以說,從人類出現開始,就已經有了行為上的分工,後來逐漸演變為社會層麵的分工。”
這話讓朱元璋幾人點頭,這才符合他們的認知。
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士農工商等等這些,這些都是在大明也可以看到的分工。
朱辰繼續道:“但是分工,其實並不是人們在有預見到分工可以帶來繁榮或者帶來好處後去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人類天性中的某種傾向使然,這種傾向便是交換。”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幾人陷入了思考之中。
分工不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人類天性中交換的傾向造成的?
他們有些難以理解這句話。
“為什麽這麽說呢?”
朱辰自問自答道:“人類天生具有交換的傾向,這種傾向源於對資源多樣化的需求。個體無法自給自足所有所需,因此通過交換獲取他人生產的物品或服務。”
“交換使雙方都能獲得自己無法生產或生產效率較低的東西,從而實現互利。”
“人類天性中這種交換的傾向是獨特的,因為世間萬物,隻有人類有這種傾向,你可曾見過一隻狗用一根骨頭公平而又謹慎的同另外一隻狗交換?又可曾見過一個動物同另外一個動物表明:這是我的,這是你的,我們交換一下?”
“所以,正是人類這種獨有的交換傾向,使得人類的分工合作和動物界的分工合作區別開來。”
“動物因為沒有交換的傾向,所以它們不能形成長期有效的分工,從而不得不自給自足,而人類因為有了這種交換的傾向,所以就可以形成分工,比如我種地需要鋤頭,就不需要我親自去生產鋤頭,而是可以用我種出來的糧食或者其他等價的東西去生產鋤頭的地方交換迴一把鋤頭來,對嗎?”
朱元璋四人都是不約而同的點頭。
經過朱辰的對比和舉例,他們大概都能夠理解朱辰先前那句看似有問題的話的意思,果然不像表麵看起來的簡單。
而馬皇後並沒有因為質疑被否而不開心,反而是興致勃勃,她感覺到非常的有趣,原來還能這樣去看待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
朱辰繼續道:“通過互通有無,以貨易貨和交換的普遍天性,人們就形成一個共同的財富,或者說是市場,每個人可以從中交換到自己需要但又不便於生產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也便成了商品。”
“就像大明的茶馬互市,我們中原盛產茶葉,缺少戰馬但又需要戰馬,而藏區則盛產馬匹,缺少茶葉但又需要茶葉,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交換,從而有了茶馬互市這麽一個市場。”
說市場可能還有些生疏,但說到茶馬互市朱元璋等人就熟悉了,這是大明相當成熟的一個市場。
“說迴鬆江特區,鬆江特區因為工人階級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進一步分工,工人們不再像以前男耕女織那樣大部分生活資料都自給自足,而是通過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然後再用工資去換取其他生活資料進行生活。”
“而與工人階級對應的資產階級也出現了,他們占有社會生產資料並通過占有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而獲得利益,但他們同樣不能夠自給自足,他們同樣需要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這就促使其他行業也跟著發展起來,比如種植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等,其他行業也漸漸開始出現專門從事該行業的資本家和工人,而這些資本家和工人又需要其他行業的產品來滿足他們的生活,從而又促使整個社會的分工再一次的深入與明晰。”
“隨著分工的深入與明晰,市麵上的商品開始豐富起來,人們交換商品也會越來越頻繁和多樣,吃穿住行都成為商品,乃至吃喝玩樂等,而且為了追求利益,市場會互相競爭,推陳出新,從而促使各個行業的進步。”
朱元璋馬皇後朱標劉基四人都是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劉基一直待在鬆江特區,而朱元璋他們三人連續兩年都去了鬆江特區巡視,他們的所見所聞,確如朱辰所說。
紡織業高速發展,而周邊的行業也都紛紛跟著發展起來。
原來本質是分工導致的結果。
現在聽朱辰這麽一說,他們基本上都能從根本上理解為什麽鬆江特區紡織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原因。
朱辰道:“說到這裏,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人們天性使然的交換傾向,還是在整個社會走向分工的過程中,都有一樣東西貫穿始終?”
聞言,幾人都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這一次,朱元璋終於搶在了馬皇後的麵前,衝口而出,迴道:“銀子。”
“不錯,是銀子。”
朱辰點頭道:“銀子,其實本質是一種交易的媒介,我們可以稱之為金屬貨幣。最開始的交換是物換物,包括到大明還存在的茶馬互市,也是用茶葉換馬匹的一種較為古老的交換方式,可是為什麽到了後來,幾乎全世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金銀銅這類的金屬貨幣來作為交易媒介呢?”
朱元璋四人若有所思,好像還真是這樣。
反正在他們的認知當中,他們所接觸的國家中,金銀都是通用的,非常的默契,但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其中的原因。
這當然也包括朱元璋四人在內,現在突然一問,一時間自然是難以迴答。
朱辰也沒有期望他們迴答,而是自問自答道:“因為沒有任何的商品比金屬更容易沒有損失的保存,還可以沒有損失的分割成許多小塊,然後又可以很容易的再熔合起來,這種性質是其他任何商品都不具備的,所以,金銀銅這些金屬就成了最合適商品交換的媒介。”
“就好比有個人,他想要買鹽但他又隻有一頭牛可以用來交換,那你就必須要買入一整頭牛等價的鹽,但他又不想要那麽多的鹽,這個時候,他就可以通過金屬作為交易的媒介,用牛換成金屬,然後再用金屬精確的支付買鹽的費用。”
這並不難理解,朱元璋四人一下子就聽明白了。
朱辰繼續道:“正是有了金屬貨幣作為交易的媒介,所有貨物都可以通過它來進行買賣,或互相交換。”
“而這個金屬貨幣,隨著商品越來越多樣,交換越來越頻繁,是不是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擁有越多的金屬貨幣,就意味著你擁有去交換其他商品的能力,你可以購買生活必需品,也可以購買奢侈品,而且你可以購買工具,購買勞動力,購買原材料等生產資料,乃至是土地。”
作為一國之君,朱元璋當然知道銀子的重要性。
以前每年年終的時候,都是朱元璋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國庫虧空,沒有銀子的苦,朱元璋算是受夠了。
直到近一兩年,因為鬆江特區的崛起,才讓他輕鬆不少。
朱辰看向朱元璋,繼續道:“你剛剛說,鬆江特區因為大量的農民流入城鎮,流向工廠去打工賺錢了,農村人口急劇減少,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荒地沒有人開墾的現象,但是你發現沒有,這其實並不妨礙鬆江特區的發展,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對於鬆江特區而言,土地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經變成了資本。”
聽到這裏,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朱辰教他們的知識。
封建王朝統治下的社會,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而生產關係則是農民通過向地主租種土地並向地主繳納地租或提供勞役,而在資本社會,資本成了最主要的生產資料,生產關係是資本家通過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進行生產。
現在朱辰說,鬆江特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經變了。
難道說……
朱辰道:“鬆江特區不僅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變了,而且生產關係也已經由原來的佃農租地生產,變成了由資本家雇傭勞動者進行生產,這一切變化都表明,鬆江特區現在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一般封建王朝統治下的封建社會了,而是處於資本主義萌芽階段。”
“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社會內部的一種新的生產關係,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產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會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導向新的生產方式。因而,真正的資本主義萌芽,應具有延續性和導向性。”
“所以,隻要大明朝廷不加以幹涉,鬆江特區將會邁入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