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銀行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紙幣其實並不新鮮,至少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
“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對於紙幣的曆史,朱元璋等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甚至他們都還曾用過。
因為元朝也都還在發行紙幣,紙幣在宋朝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可以說是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所以,元朝貨幣集宋代交子、會子、關子及金交鈔之大成,承襲了宋金的貨幣製度,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全麵推行紙幣製度,實現了紙幣在全國範圍內的流通。
但是,最終卻因為元政府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濫發紙幣,加劇了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
時人鄭介夫說:“金物價目貴,鈔價日賤,往年物值中統一錢者,今值中統一貫。”
然而,紙幣流通量的劇增,使通貨迅速貶值,不僅沒有解決財政困難,物價反而進一步上漲,人民生活更加艱難。
所以,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朱元璋馬皇後劉基三人,對於紙幣並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大明最終也還是發行了紙幣。
“洪武八年,由於缺銅,於是明朝廷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大明寶鈔。”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若有所思。
果然,大明還是發行了紙幣,而且就在這幾年時間之內。
“大明朝廷推行寶鈔的態度很堅決,數次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為貨幣進行交易,違者治罪,在國家政治權力強製執行下,大明寶鈔的流通實際上也有過一個短暫的穩定期。”
“而且大明寶鈔的發行,在開始的時候也的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明巨大的財政壓力。”
“但是很快,大明寶鈔便分崩離析,崩塌的速度比元朝的紙幣還要快,可以說,朱元璋搞的大明寶鈔,比元朝的紙幣乃至宋朝的交子都還要失敗。”
聽到這話,幾人的目光都下意識的看向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是露出錯愕的表情。
怎麽會這樣?
在宋元朝兩朝紙幣的基礎上,怎麽大明做得比前麵的還要差?
他在來書店之前,心裏麵就已經有了做紙幣的想法和規劃,在聽到朱辰講到紙幣的時候,眼神也是一下子亮了,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沒想到朱辰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讓他有些懵。
朱元璋看著朱辰,問道:“為什麽會這麽失敗?”
朱辰不語,隻是拿出了手機,他說得實在有些口渴了,一邊喝口茶潤潤喉嚨,一邊點開一個叫做豆包的軟件,問道:“大明寶鈔為什麽失敗?”
不出三秒鍾,手機便響起了一個聽起來略顯機械的聲音。
【大明寶鈔失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無準備金製度:大明寶鈔沒有足夠的金銀或其他硬通貨作為支撐,缺乏信用基礎,導致其價值難以穩定。】
【2.過度發行:政府為應對財政壓力,大量增發寶鈔,導致貨幣嚴重貶值,通貨膨脹加劇。】
【3.缺乏迴收機製:寶鈔發行後,政府未能有效迴收舊鈔,市場上流通的寶鈔越來越多,進一步加劇了貶值。】
【4.偽造問題:寶鈔防偽技術不足,偽造現象普遍,破壞了貨幣信用,加劇了貶值。】
【5.民眾不信任:由於寶鈔貶值嚴重,民眾對其失去信心,更傾向於使用銅錢或金銀,導致寶鈔逐漸退出流通。】
【6.政策執行不力: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缺乏連貫性,未能及時調整政策,導致問題惡化。】
【7.經濟結構問題:明代經濟以農業為主,商品經濟不發達,難以支撐紙幣的廣泛流通。】
【總結:大明寶鈔的失敗主要是由於缺乏準備金、過度發行、偽造泛濫及民眾不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略顯機械的聲音落下,馬皇後和劉基都是張大了嘴巴,下巴差點兒掉到了地上。
“這……這是什麽?”
朱元璋笑道:“這是後世人人手一個的奏折,可閱覽天下事。”
馬皇後和劉基還是聽不明白,而朱元璋和朱標上一次已經見識過了,兩人一通解釋,然後再加上朱辰在一旁補充,馬皇後和劉基可算是聽明白了。
聽明白之後的二人還是那樣的震驚,原來幾百年後的世界,竟是那樣的不可思議。
如果有機會,他們真的好想過去看一看。
讓豆包幫忙說了一會,朱辰也趁機休息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後,道:
“總結的很全麵,問題也很多,但是歸根結底就兩個字:信用。”
“紙幣其實就是一張紙,相當於朝廷給百姓的一個憑據,或者說是代替金屬貨幣的一個符號,百姓可以用這個憑據,代替金屬貨幣的交易屬性,但是朝廷卻忽略了貨幣的另外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價值尺度,金銀本身是有價值的,這使它們能夠成為了衡量其他物品價值的尺度,而紙幣本身並無內在價值,其價值由國家信用和法律規定賦予的,一旦沒有了信用,它的價值也就沒了,又怎麽成為衡量其他物品價值的尺度?”
“老百姓也不傻,他們也許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但他們知道,他們手中的大明寶鈔在不斷貶值,價值在不斷流失,已經沒有信用可言,一兩麵值的寶鈔已經換不迴曾經的一兩銀子,他們當然就拒絕使用,轉而繼續使用他們信任的銅錢、金銀,在朝廷禁止使用金銀後,他們甚至寧願以物易物,也不願意使用大明寶鈔。”
“設身處地,如果你們是平頭百姓,你們辛辛苦苦賺了十兩銀子,原本是可以換十石米的,但是一覺醒來,就隻可以換九石米了,再幾個月後,可能隻能換一石米了,你們還願意用大明寶鈔嗎?”
“曾經元王朝在無度的印錢中崩潰,而親手終結它的那個男人朱元璋,也要走上無度印鈔的老路。”
朱元璋等人沉默了。
deepseek的分析和總結雖然看起來很完整,但卻似乎缺少了一些什麽,而朱辰的話可就尖銳得多。
這話讓朱元璋想起了朱辰曾經給他說的一句話,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曾經出身底層的他,受夠了蒙元王朝無限印鈔的苦,可是當他走上統治者之位的時候,他又再一次重複了他最憎恨的蒙元王朝的老路,變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那個人。
朱辰看了一眼神色有幾分古怪的朱元璋,繼續道:“發行寶鈔不僅成本低,而且流通性更好,這當然是它的優勢,而且無論是宋元還是明都認為,紙幣比金屬貨幣更容易操控,隻要加印紙幣就可以輕易的彌補朝廷財政上的虧空。”
“但殊不知,印錢從來就無法真正解決財政危機。”
“元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大明王朝並沒有汲取教訓,最終一地雞毛。”
“大明王朝因其鈔法措施不當,導致事與願違,大明寶鈔隻實行了幾代就銷聲匿跡。後來明英宗朱祁鎮時放鬆用銀的禁令,由官府帶頭將銀作貨幣,形成銀錠、銅錢並行幣製,這才漸漸穩定下來。”
“最終大明還是迴歸了金屬貨幣,直到明亡。”
場間沉默了。
所有人都在思考朱辰剛剛說的話,特別是心中已經準備好想要啟用紙幣的朱元璋,朱辰的話,相當於給了他當頭一棒喝。
可是。突然他又想到了什麽。
不對呀。
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他心中是有這個想法,但今天並不是他主動提出來的,明明是朱辰自己提出來的,也是朱辰說,紙幣有著金屬貨幣不可比擬的優勢。
怎麽話鋒一轉,就把他發行的紙幣批得體無完膚?
想到這裏,朱元璋開口道:“朱先生,可是你剛剛不是說,用貴金屬作為貨幣,其便利性和流通性,是遠不能滿足資本社會需求的,而紙幣相較於金屬貨幣,擁有著更廉價的成本和更好的流通性,對嗎?”
朱辰點頭。
朱元璋再道:“這麽說來,紙幣相對於金屬貨幣,更加符合資本社會的需求,也就是說,紙幣更加的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所以相對於金屬貨幣,紙幣應該算是新事物,咱說得對嗎?”
朱辰再點頭,迴道:“不錯!”
朱元璋繼續道:“既然紙幣算是新事物,那按照你前麵說的,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必然的,絕對的,不可抗拒的,可為什麽紙幣失敗了,又迴歸了傳統的金屬貨幣?”
“好問題!”
朱辰沒有急著迴答,而是先給了朱元璋一聲稱讚。
現學現用。
朱元璋確實反應很快。
朱辰道:“新事物戰勝舊事物,這是一定的,但我也說了,新事物在誕生之初,大概率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想要取代舊事物,那是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
“紙幣雖然幾度出錯,但最終還是替代了金屬貨幣,到現代,紙幣基本上替代了金屬貨幣,現在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別說是紙幣了,就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數字貨幣,乃至虛擬貨幣,也都開始悄然興起了。”
“所以,大明寶鈔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紙幣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而是因為大明寶鈔不夠完善,缺少了一個管理它的機構。”
缺少了一個機構?
朱元璋幾人都是一怔。
朱辰點頭道:“不錯,大明缺少了一個銀行。”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
“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對於紙幣的曆史,朱元璋等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甚至他們都還曾用過。
因為元朝也都還在發行紙幣,紙幣在宋朝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可以說是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所以,元朝貨幣集宋代交子、會子、關子及金交鈔之大成,承襲了宋金的貨幣製度,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全麵推行紙幣製度,實現了紙幣在全國範圍內的流通。
但是,最終卻因為元政府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濫發紙幣,加劇了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
時人鄭介夫說:“金物價目貴,鈔價日賤,往年物值中統一錢者,今值中統一貫。”
然而,紙幣流通量的劇增,使通貨迅速貶值,不僅沒有解決財政困難,物價反而進一步上漲,人民生活更加艱難。
所以,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朱元璋馬皇後劉基三人,對於紙幣並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大明最終也還是發行了紙幣。
“洪武八年,由於缺銅,於是明朝廷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大明寶鈔。”
聽了朱辰的話,朱元璋若有所思。
果然,大明還是發行了紙幣,而且就在這幾年時間之內。
“大明朝廷推行寶鈔的態度很堅決,數次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為貨幣進行交易,違者治罪,在國家政治權力強製執行下,大明寶鈔的流通實際上也有過一個短暫的穩定期。”
“而且大明寶鈔的發行,在開始的時候也的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明巨大的財政壓力。”
“但是很快,大明寶鈔便分崩離析,崩塌的速度比元朝的紙幣還要快,可以說,朱元璋搞的大明寶鈔,比元朝的紙幣乃至宋朝的交子都還要失敗。”
聽到這話,幾人的目光都下意識的看向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是露出錯愕的表情。
怎麽會這樣?
在宋元朝兩朝紙幣的基礎上,怎麽大明做得比前麵的還要差?
他在來書店之前,心裏麵就已經有了做紙幣的想法和規劃,在聽到朱辰講到紙幣的時候,眼神也是一下子亮了,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沒想到朱辰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讓他有些懵。
朱元璋看著朱辰,問道:“為什麽會這麽失敗?”
朱辰不語,隻是拿出了手機,他說得實在有些口渴了,一邊喝口茶潤潤喉嚨,一邊點開一個叫做豆包的軟件,問道:“大明寶鈔為什麽失敗?”
不出三秒鍾,手機便響起了一個聽起來略顯機械的聲音。
【大明寶鈔失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無準備金製度:大明寶鈔沒有足夠的金銀或其他硬通貨作為支撐,缺乏信用基礎,導致其價值難以穩定。】
【2.過度發行:政府為應對財政壓力,大量增發寶鈔,導致貨幣嚴重貶值,通貨膨脹加劇。】
【3.缺乏迴收機製:寶鈔發行後,政府未能有效迴收舊鈔,市場上流通的寶鈔越來越多,進一步加劇了貶值。】
【4.偽造問題:寶鈔防偽技術不足,偽造現象普遍,破壞了貨幣信用,加劇了貶值。】
【5.民眾不信任:由於寶鈔貶值嚴重,民眾對其失去信心,更傾向於使用銅錢或金銀,導致寶鈔逐漸退出流通。】
【6.政策執行不力: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缺乏連貫性,未能及時調整政策,導致問題惡化。】
【7.經濟結構問題:明代經濟以農業為主,商品經濟不發達,難以支撐紙幣的廣泛流通。】
【總結:大明寶鈔的失敗主要是由於缺乏準備金、過度發行、偽造泛濫及民眾不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略顯機械的聲音落下,馬皇後和劉基都是張大了嘴巴,下巴差點兒掉到了地上。
“這……這是什麽?”
朱元璋笑道:“這是後世人人手一個的奏折,可閱覽天下事。”
馬皇後和劉基還是聽不明白,而朱元璋和朱標上一次已經見識過了,兩人一通解釋,然後再加上朱辰在一旁補充,馬皇後和劉基可算是聽明白了。
聽明白之後的二人還是那樣的震驚,原來幾百年後的世界,竟是那樣的不可思議。
如果有機會,他們真的好想過去看一看。
讓豆包幫忙說了一會,朱辰也趁機休息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後,道:
“總結的很全麵,問題也很多,但是歸根結底就兩個字:信用。”
“紙幣其實就是一張紙,相當於朝廷給百姓的一個憑據,或者說是代替金屬貨幣的一個符號,百姓可以用這個憑據,代替金屬貨幣的交易屬性,但是朝廷卻忽略了貨幣的另外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價值尺度,金銀本身是有價值的,這使它們能夠成為了衡量其他物品價值的尺度,而紙幣本身並無內在價值,其價值由國家信用和法律規定賦予的,一旦沒有了信用,它的價值也就沒了,又怎麽成為衡量其他物品價值的尺度?”
“老百姓也不傻,他們也許不知道其中的緣由,但他們知道,他們手中的大明寶鈔在不斷貶值,價值在不斷流失,已經沒有信用可言,一兩麵值的寶鈔已經換不迴曾經的一兩銀子,他們當然就拒絕使用,轉而繼續使用他們信任的銅錢、金銀,在朝廷禁止使用金銀後,他們甚至寧願以物易物,也不願意使用大明寶鈔。”
“設身處地,如果你們是平頭百姓,你們辛辛苦苦賺了十兩銀子,原本是可以換十石米的,但是一覺醒來,就隻可以換九石米了,再幾個月後,可能隻能換一石米了,你們還願意用大明寶鈔嗎?”
“曾經元王朝在無度的印錢中崩潰,而親手終結它的那個男人朱元璋,也要走上無度印鈔的老路。”
朱元璋等人沉默了。
deepseek的分析和總結雖然看起來很完整,但卻似乎缺少了一些什麽,而朱辰的話可就尖銳得多。
這話讓朱元璋想起了朱辰曾經給他說的一句話,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曾經出身底層的他,受夠了蒙元王朝無限印鈔的苦,可是當他走上統治者之位的時候,他又再一次重複了他最憎恨的蒙元王朝的老路,變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那個人。
朱辰看了一眼神色有幾分古怪的朱元璋,繼續道:“發行寶鈔不僅成本低,而且流通性更好,這當然是它的優勢,而且無論是宋元還是明都認為,紙幣比金屬貨幣更容易操控,隻要加印紙幣就可以輕易的彌補朝廷財政上的虧空。”
“但殊不知,印錢從來就無法真正解決財政危機。”
“元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大明王朝並沒有汲取教訓,最終一地雞毛。”
“大明王朝因其鈔法措施不當,導致事與願違,大明寶鈔隻實行了幾代就銷聲匿跡。後來明英宗朱祁鎮時放鬆用銀的禁令,由官府帶頭將銀作貨幣,形成銀錠、銅錢並行幣製,這才漸漸穩定下來。”
“最終大明還是迴歸了金屬貨幣,直到明亡。”
場間沉默了。
所有人都在思考朱辰剛剛說的話,特別是心中已經準備好想要啟用紙幣的朱元璋,朱辰的話,相當於給了他當頭一棒喝。
可是。突然他又想到了什麽。
不對呀。
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他心中是有這個想法,但今天並不是他主動提出來的,明明是朱辰自己提出來的,也是朱辰說,紙幣有著金屬貨幣不可比擬的優勢。
怎麽話鋒一轉,就把他發行的紙幣批得體無完膚?
想到這裏,朱元璋開口道:“朱先生,可是你剛剛不是說,用貴金屬作為貨幣,其便利性和流通性,是遠不能滿足資本社會需求的,而紙幣相較於金屬貨幣,擁有著更廉價的成本和更好的流通性,對嗎?”
朱辰點頭。
朱元璋再道:“這麽說來,紙幣相對於金屬貨幣,更加符合資本社會的需求,也就是說,紙幣更加的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所以相對於金屬貨幣,紙幣應該算是新事物,咱說得對嗎?”
朱辰再點頭,迴道:“不錯!”
朱元璋繼續道:“既然紙幣算是新事物,那按照你前麵說的,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必然的,絕對的,不可抗拒的,可為什麽紙幣失敗了,又迴歸了傳統的金屬貨幣?”
“好問題!”
朱辰沒有急著迴答,而是先給了朱元璋一聲稱讚。
現學現用。
朱元璋確實反應很快。
朱辰道:“新事物戰勝舊事物,這是一定的,但我也說了,新事物在誕生之初,大概率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想要取代舊事物,那是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
“紙幣雖然幾度出錯,但最終還是替代了金屬貨幣,到現代,紙幣基本上替代了金屬貨幣,現在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別說是紙幣了,就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數字貨幣,乃至虛擬貨幣,也都開始悄然興起了。”
“所以,大明寶鈔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紙幣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而是因為大明寶鈔不夠完善,缺少了一個管理它的機構。”
缺少了一個機構?
朱元璋幾人都是一怔。
朱辰點頭道:“不錯,大明缺少了一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