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珠帶著部隊往東南方向行軍,一路上旌旗飄揚,士氣高昂。他們的目標是支援許昌,以解其被王彌軍之圍困。
這一路上,每當遇到王彌的軍隊,戰況幾乎如出一轍。先是震耳欲聾的火炮轟鳴,緊接著神機營三輪排槍齊射,王彌軍便如驚弓之鳥般瞬間潰退。隨後,邵明珠下令騎兵出擊,稍微追擊一下便果斷撤迴。
祖逖望著邵明珠,眼中滿是疑惑,忍不住開口請教道:“侯爺,末將有一事不明。如今我軍連連取勝,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敵軍?”
邵明珠微微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張紙條,遞給祖逖。祖逖接過紙條,隻見上麵是司馬越派人給邵明珠送的書信,信上寥寥數字:“守住許昌,將王彌趕到陳留便班師迴朝!”
祖逖眉頭緊皺,不解地說道:“侯爺,末將實在不明白,為何太傅要如此安排?”
邵明珠神色平靜,緩緩說道:“我這次出征王彌,太傅本就不同意。隻因我執意堅持,太傅這才讓我領兵前來。其實,太傅對我還算不錯。這第一,太傅不想拂了我的麵子,讓我能夠如願出征在陛下麵前爭臉。第二,他也想讓我出來撈點軍功。在太傅眼中,王彌不足為懼,哪怕就算我兵敗逃迴來了也無妨,畢竟我還年輕,而且帶的人少,敗了也有借口。太傅正好可以找個理由把我保下來,讓我對他死心塌地。這第三嘛,太傅要準備離開洛陽了!”
祖逖聽聞,悲哀地歎了一口氣,憤憤說道:“國難當前,這王公貴胄都在拿國家的事當兒戲,如此下去,朝廷焉能不完蛋!”沉默片刻,祖逖又問道:“侯爺,那您有何打算?”
邵明珠看著祖逖,隻是笑了笑,沒有立刻迴答。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策。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說道:“祖逖啊,你覺得我為何不追擊王彌的潰軍?”
祖逖沉思片刻,突然恍然大悟,說道:“侯爺這是要準備跟王彌談一談啊!”
邵明珠依舊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那笑容中透著一絲神秘和堅定。
王彌坐在營帳中,麵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剛剛接到的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頭。派出去試探的幾支部隊碰到邵明珠,竟然無一例外,皆潰敗而逃。
他不停地在營帳內來迴踱步,腳步沉重而急切,每一步都像是要將地麵踏出一個坑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憤怒,口中喃喃自語:“這怎麽可能?這邵明珠究竟是何方神聖?”
劉暾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聽著士兵們的匯報。那些士兵們一個個低垂著頭,聲音顫抖,描述著戰場上那令人膽寒的場景。
“我們的部隊一看到邵明珠的大旗,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聽到那轟隆隆的聲音。緊接著,身邊的同伴就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死狀淒慘。我們連晉軍的麵都沒見著,兄弟們就都嚇破了膽,紛紛潰退。”
王彌聽到這裏,憤怒地一甩衣袖,吼道:“一群廢物!連敵人的麵都沒見到就跑,養你們有何用!”
士兵們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吭聲。
劉暾揮了揮手,讓士兵們先下去,然後轉頭看向王彌,說道:“大將軍,先息怒。此時憤怒解決不了問題。”
王彌停下腳步,瞪著劉暾說道:“你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難道那邵明珠真的有通天的本事?”
劉暾沉思片刻,說道:“大將軍,依我看,此事有些蹊蹺。”
王彌急切地問道:“有何蹊蹺?快說!”
劉暾緩緩說道:“據迴來的士兵匯報,邵明珠每次隻是把我們的部隊擊潰,然後搶點糧草和錢財便收兵了,並沒有對我們下死手。這其中恐怕別有深意。”
王彌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你的意思是?”
劉暾說道:“大將軍,想來那密雲侯對我們也不是要趕盡殺絕,言外之意,或許是在看我們識不識趣罷了。”
王彌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麽,但又不太確定,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
劉暾說道:“屬下猜測,密雲侯的目的應該是讓我們離開許昌,至於去哪那便不好說了。不如我們派人去跟密雲侯談一下,看看他到底要幹什麽。也許能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避免更大的損失。”
王彌聽完,在營帳中又來迴走了幾步,思考著劉暾的建議。這些日子他的損失不小,雖然他麾下號稱十幾萬人,但都是烏合之眾,他的可戰精銳也就三萬多。這還是邵明珠手下留情,沒有趕盡殺絕,王彌也接受不了太大的損失,畢竟劉漢政權內部也在爭鬥,他跟石勒是政敵,所以他必須要保留實力防著石勒一手。過了一會兒,他停下腳步,說道:“也罷,就按你說的辦。立刻安排人去跟邵明珠接觸。”
劉暾應聲道:“是,大將軍。我這就去安排。”
劉暾離開營帳後,王彌一個人坐在那裏,心情依舊沉重。他望著營帳外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次遇到的邵明珠,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對手。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勢力可能會遭受重創。
而另一邊,劉暾迅速挑選了一名能言善辯的親信,仔細交代了一番。那名親信點頭應是,然後帶著一隊人馬,朝著邵明珠的營地出發。
一路上,這名親信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麽,但是肩負著王彌的使命,他隻能硬著頭皮前行。
當他們漸漸靠近邵明珠的營地時,氣氛越發緊張。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丟了性命。
這一路上,每當遇到王彌的軍隊,戰況幾乎如出一轍。先是震耳欲聾的火炮轟鳴,緊接著神機營三輪排槍齊射,王彌軍便如驚弓之鳥般瞬間潰退。隨後,邵明珠下令騎兵出擊,稍微追擊一下便果斷撤迴。
祖逖望著邵明珠,眼中滿是疑惑,忍不住開口請教道:“侯爺,末將有一事不明。如今我軍連連取勝,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敵軍?”
邵明珠微微一笑,從懷中拿出一張紙條,遞給祖逖。祖逖接過紙條,隻見上麵是司馬越派人給邵明珠送的書信,信上寥寥數字:“守住許昌,將王彌趕到陳留便班師迴朝!”
祖逖眉頭緊皺,不解地說道:“侯爺,末將實在不明白,為何太傅要如此安排?”
邵明珠神色平靜,緩緩說道:“我這次出征王彌,太傅本就不同意。隻因我執意堅持,太傅這才讓我領兵前來。其實,太傅對我還算不錯。這第一,太傅不想拂了我的麵子,讓我能夠如願出征在陛下麵前爭臉。第二,他也想讓我出來撈點軍功。在太傅眼中,王彌不足為懼,哪怕就算我兵敗逃迴來了也無妨,畢竟我還年輕,而且帶的人少,敗了也有借口。太傅正好可以找個理由把我保下來,讓我對他死心塌地。這第三嘛,太傅要準備離開洛陽了!”
祖逖聽聞,悲哀地歎了一口氣,憤憤說道:“國難當前,這王公貴胄都在拿國家的事當兒戲,如此下去,朝廷焉能不完蛋!”沉默片刻,祖逖又問道:“侯爺,那您有何打算?”
邵明珠看著祖逖,隻是笑了笑,沒有立刻迴答。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策。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說道:“祖逖啊,你覺得我為何不追擊王彌的潰軍?”
祖逖沉思片刻,突然恍然大悟,說道:“侯爺這是要準備跟王彌談一談啊!”
邵明珠依舊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那笑容中透著一絲神秘和堅定。
王彌坐在營帳中,麵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剛剛接到的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頭。派出去試探的幾支部隊碰到邵明珠,竟然無一例外,皆潰敗而逃。
他不停地在營帳內來迴踱步,腳步沉重而急切,每一步都像是要將地麵踏出一個坑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憤怒,口中喃喃自語:“這怎麽可能?這邵明珠究竟是何方神聖?”
劉暾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聽著士兵們的匯報。那些士兵們一個個低垂著頭,聲音顫抖,描述著戰場上那令人膽寒的場景。
“我們的部隊一看到邵明珠的大旗,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聽到那轟隆隆的聲音。緊接著,身邊的同伴就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死狀淒慘。我們連晉軍的麵都沒見著,兄弟們就都嚇破了膽,紛紛潰退。”
王彌聽到這裏,憤怒地一甩衣袖,吼道:“一群廢物!連敵人的麵都沒見到就跑,養你們有何用!”
士兵們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吭聲。
劉暾揮了揮手,讓士兵們先下去,然後轉頭看向王彌,說道:“大將軍,先息怒。此時憤怒解決不了問題。”
王彌停下腳步,瞪著劉暾說道:“你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難道那邵明珠真的有通天的本事?”
劉暾沉思片刻,說道:“大將軍,依我看,此事有些蹊蹺。”
王彌急切地問道:“有何蹊蹺?快說!”
劉暾緩緩說道:“據迴來的士兵匯報,邵明珠每次隻是把我們的部隊擊潰,然後搶點糧草和錢財便收兵了,並沒有對我們下死手。這其中恐怕別有深意。”
王彌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你的意思是?”
劉暾說道:“大將軍,想來那密雲侯對我們也不是要趕盡殺絕,言外之意,或許是在看我們識不識趣罷了。”
王彌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麽,但又不太確定,問道:“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
劉暾說道:“屬下猜測,密雲侯的目的應該是讓我們離開許昌,至於去哪那便不好說了。不如我們派人去跟密雲侯談一下,看看他到底要幹什麽。也許能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避免更大的損失。”
王彌聽完,在營帳中又來迴走了幾步,思考著劉暾的建議。這些日子他的損失不小,雖然他麾下號稱十幾萬人,但都是烏合之眾,他的可戰精銳也就三萬多。這還是邵明珠手下留情,沒有趕盡殺絕,王彌也接受不了太大的損失,畢竟劉漢政權內部也在爭鬥,他跟石勒是政敵,所以他必須要保留實力防著石勒一手。過了一會兒,他停下腳步,說道:“也罷,就按你說的辦。立刻安排人去跟邵明珠接觸。”
劉暾應聲道:“是,大將軍。我這就去安排。”
劉暾離開營帳後,王彌一個人坐在那裏,心情依舊沉重。他望著營帳外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次遇到的邵明珠,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對手。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勢力可能會遭受重創。
而另一邊,劉暾迅速挑選了一名能言善辯的親信,仔細交代了一番。那名親信點頭應是,然後帶著一隊人馬,朝著邵明珠的營地出發。
一路上,這名親信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麽,但是肩負著王彌的使命,他隻能硬著頭皮前行。
當他們漸漸靠近邵明珠的營地時,氣氛越發緊張。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