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順水推舟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此法甚妙!”
聽完許訓的一番計劃,廳內眾人也不禁連連叫好。
雖說這麽做是些壞了規矩,但確實是最實用的一個辦法。
畢竟,隻要胡廣一死,那些追捧平等學說的人,便相當於沒了首領,到時再想將這學說給壓下去,自然也就容易許多。
隨後,眾人便圍繞如何行刺一事,展開了詳細的磋商。
就在他們於廳內密謀之際,卻不知廳外正蹲著一道人影,將他們密謀之事,一不落的聽了進去。
烏雲遮月,涼風習習。
程昱跪坐在坐席上,竇紹站在一旁,正向他講述著一眾士族所謀之事。
“這幫家夥,真是難纏呢,居然能想出這等計劃!”
程昱眉頭微皺,眸中寒光閃爍。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幫士族居然也開始玩兒起套路來了。
倘若不是有錦衣衛,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保不齊還真就讓他們計劃成功了。
竇紹看向程昱,“程指使,不知我等,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此事易爾!”
程昱淡淡一笑,“他們既然想反其道而行之,那咱們幹脆就順水推舟好了。”
“順水推舟?”
竇紹微微一怔,“程指使的意思是,不管?”
“不錯!”
程昱冷笑一聲:“既然他們想玩弄人心,那咱們幹脆就要他們的命。”
“可這樣一來的話,那胡司徒他豈不是要……?”
聽到程昱的對策,竇紹頓時臉色一變,眼中滿是驚慌,最後一句話,卻怎麽也說不出來。
他知道,程昱這是想借此來掀起一樁大案了。
而掀起大案的前提條件,則是胡廣必死。
三公之一,朝中重臣,被人刺殺身亡,這是放眼古今都罕見的大事件了。
看著竇紹驚慌失措的模樣,程昱卻是一臉淡然道:“又不是讓你去行刺殺之事,你怕個甚?”
“可這……”
竇紹咽了咽口水,遲疑道:“此事畢竟過於重大,您看要不要去稟報陛下?
“凡事都去勞煩陛下,還要我等何用?”
程昱深深的看了竇紹一眼,道:“汝需記得,我等之存在,就是為了去做一些陛下無法決斷之事,不然的話,我等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可明白?”
“卑……卑職明白……”
聽到程昱的警告,竇紹哆嗦著身子恭聲應和了一聲。
“好了,你且去吧。”
程昱揮了揮手,道:“有我在,保你不會出事的!”
“卑職告退!”
竇紹躬身一禮,而後退了出去。
離開房間之後,竇紹抬頭看了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不禁長長歎了口氣。
他原以為天子將他安排進錦衣衛,是為了照顧他們竇家,結果不曾想,居然會是這麽一個情況。
感情天子,這是讓他們來見不得光的事情啊。
可惜,事到如今,便是他想退出也不行了。
想想程昱那麵無表情的樣子,竇紹隻感到有些不寒而栗,隨後加快腳步,離開了這裏。
……
太陽初升,晨露晶瑩。
在幾名侍女的服侍下,王潛穿戴好了衣物,然後來到堂屋準備吃早飯。
隻見一張不大的桌案上,擺放著一碗稻米粥以及四碟小菜,分別是醃韭菜、涼拌冬葵、燉蘿卜條以及煮菘菜……
看著眼前這些在後世隻能當小料的菜品,王潛也不禁暗自歎了口氣。
其實,他也不是沒有想過炒菜,但可惜的是,拋開油、鐵鍋等因素之外,後世炒菜所需要的許多蔬菜、調料等東西,壓根兒就沒有。
在這個時代,可供人們食用的蔬菜,也就那麽寥寥幾種,根本就沒啥可炒的。
“看來,得敦促我那好徒兒,盡快抓緊時間,先把西域給拿下來了……”
王潛一邊咀嚼著飯菜,思緒也不禁飄到了千裏之外的西域,想到了那裏的哈密瓜、葡萄幹兒、還有……
“先生,外麵有人送來一封書信!”
就在王潛胡思亂想的時候,府中的老管家,步履匆匆的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封信箋。
“哦?是何人送來的?”王潛放下碗筷問道。
“來人放下信箋就走了,並未告知姓名?”
老管家迴道,隨後將手中信箋,交到了王潛手中。
王潛打開信箋,但見信中寫道:
“胡廣在此拜會伯淵:見信如晤,近日以來,經廣之口,伯淵之平等學說已悉為人知,且頗受認同,廣深感欣慰,亦覺得此生足矣。
今傳信於君,隻有一言相訴,望君聽之。
誠如伯淵所言,國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士不治,唯有四民協作,方能使國家大治。
但當世之人,獨貴士、而賤其他,故使國朝不穩、國力頹廢、國財不足。
幸有伯淵慧眼,深識其弊,並創下平等學說,以改世人之見,可謂用心良苦,廣深感敬佩,亦願以此殘軀,以助伯淵一臂之力。
然,新舊難以相容,爭鬥亦在所難免,屆時世人重三民、而獨輕士,又隻恐四民失衡。
還望伯淵能深悉其理,勿有偏頗。
如此,天下幸甚、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看著手中的信箋,王潛心中頓時感慨不已。
他知道,胡廣這是在提醒他,在抬高工、農、商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士的重要性,切莫對士人打壓過甚,以免造成新的動亂。
胡廣的這封信,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不過,讓王潛感到有些不解的是,胡廣字裏行間,似乎帶著一股死誌,著實讓他心中有些不安。
“難道,他準備以死殉道不成?”
想到這裏,王潛不禁心中一突。
這幾日,他一直都在忙著煉鐵作坊的建設與生產,整日都是早出晚歸,忙的是腳後跟都甚少著地,對於胡廣宣講之事,卻是甚少關注。
隨後,王潛抬頭看向老管家問道:“那些士族中人,近日可有何動靜?”
老管想了想,而後說道:“近幾日,每逢司徒宣講,那些士族子弟,都會帶人前去攪鬧,且每次都會與維護司徒的人們大打出手,似乎是恨透了胡司徒的宣講……”
“那胡司徒呢?他可曾受傷?”
“這倒沒有!”
老管家搖了搖頭,“胡公名滿天下,乃是朝中重臣,又年過古稀,便是天子見了,也得行禮,那些士族子弟,可不敢對他怎麽樣!”
“唔,這倒也是……”
聽到老管家的迴複,王潛輕輕點了點頭,拿起胡廣的信箋又看了一遍,心中的那股不安,卻更加強烈了幾分。
聽完許訓的一番計劃,廳內眾人也不禁連連叫好。
雖說這麽做是些壞了規矩,但確實是最實用的一個辦法。
畢竟,隻要胡廣一死,那些追捧平等學說的人,便相當於沒了首領,到時再想將這學說給壓下去,自然也就容易許多。
隨後,眾人便圍繞如何行刺一事,展開了詳細的磋商。
就在他們於廳內密謀之際,卻不知廳外正蹲著一道人影,將他們密謀之事,一不落的聽了進去。
烏雲遮月,涼風習習。
程昱跪坐在坐席上,竇紹站在一旁,正向他講述著一眾士族所謀之事。
“這幫家夥,真是難纏呢,居然能想出這等計劃!”
程昱眉頭微皺,眸中寒光閃爍。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幫士族居然也開始玩兒起套路來了。
倘若不是有錦衣衛,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保不齊還真就讓他們計劃成功了。
竇紹看向程昱,“程指使,不知我等,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此事易爾!”
程昱淡淡一笑,“他們既然想反其道而行之,那咱們幹脆就順水推舟好了。”
“順水推舟?”
竇紹微微一怔,“程指使的意思是,不管?”
“不錯!”
程昱冷笑一聲:“既然他們想玩弄人心,那咱們幹脆就要他們的命。”
“可這樣一來的話,那胡司徒他豈不是要……?”
聽到程昱的對策,竇紹頓時臉色一變,眼中滿是驚慌,最後一句話,卻怎麽也說不出來。
他知道,程昱這是想借此來掀起一樁大案了。
而掀起大案的前提條件,則是胡廣必死。
三公之一,朝中重臣,被人刺殺身亡,這是放眼古今都罕見的大事件了。
看著竇紹驚慌失措的模樣,程昱卻是一臉淡然道:“又不是讓你去行刺殺之事,你怕個甚?”
“可這……”
竇紹咽了咽口水,遲疑道:“此事畢竟過於重大,您看要不要去稟報陛下?
“凡事都去勞煩陛下,還要我等何用?”
程昱深深的看了竇紹一眼,道:“汝需記得,我等之存在,就是為了去做一些陛下無法決斷之事,不然的話,我等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可明白?”
“卑……卑職明白……”
聽到程昱的警告,竇紹哆嗦著身子恭聲應和了一聲。
“好了,你且去吧。”
程昱揮了揮手,道:“有我在,保你不會出事的!”
“卑職告退!”
竇紹躬身一禮,而後退了出去。
離開房間之後,竇紹抬頭看了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不禁長長歎了口氣。
他原以為天子將他安排進錦衣衛,是為了照顧他們竇家,結果不曾想,居然會是這麽一個情況。
感情天子,這是讓他們來見不得光的事情啊。
可惜,事到如今,便是他想退出也不行了。
想想程昱那麵無表情的樣子,竇紹隻感到有些不寒而栗,隨後加快腳步,離開了這裏。
……
太陽初升,晨露晶瑩。
在幾名侍女的服侍下,王潛穿戴好了衣物,然後來到堂屋準備吃早飯。
隻見一張不大的桌案上,擺放著一碗稻米粥以及四碟小菜,分別是醃韭菜、涼拌冬葵、燉蘿卜條以及煮菘菜……
看著眼前這些在後世隻能當小料的菜品,王潛也不禁暗自歎了口氣。
其實,他也不是沒有想過炒菜,但可惜的是,拋開油、鐵鍋等因素之外,後世炒菜所需要的許多蔬菜、調料等東西,壓根兒就沒有。
在這個時代,可供人們食用的蔬菜,也就那麽寥寥幾種,根本就沒啥可炒的。
“看來,得敦促我那好徒兒,盡快抓緊時間,先把西域給拿下來了……”
王潛一邊咀嚼著飯菜,思緒也不禁飄到了千裏之外的西域,想到了那裏的哈密瓜、葡萄幹兒、還有……
“先生,外麵有人送來一封書信!”
就在王潛胡思亂想的時候,府中的老管家,步履匆匆的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封信箋。
“哦?是何人送來的?”王潛放下碗筷問道。
“來人放下信箋就走了,並未告知姓名?”
老管家迴道,隨後將手中信箋,交到了王潛手中。
王潛打開信箋,但見信中寫道:
“胡廣在此拜會伯淵:見信如晤,近日以來,經廣之口,伯淵之平等學說已悉為人知,且頗受認同,廣深感欣慰,亦覺得此生足矣。
今傳信於君,隻有一言相訴,望君聽之。
誠如伯淵所言,國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士不治,唯有四民協作,方能使國家大治。
但當世之人,獨貴士、而賤其他,故使國朝不穩、國力頹廢、國財不足。
幸有伯淵慧眼,深識其弊,並創下平等學說,以改世人之見,可謂用心良苦,廣深感敬佩,亦願以此殘軀,以助伯淵一臂之力。
然,新舊難以相容,爭鬥亦在所難免,屆時世人重三民、而獨輕士,又隻恐四民失衡。
還望伯淵能深悉其理,勿有偏頗。
如此,天下幸甚、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看著手中的信箋,王潛心中頓時感慨不已。
他知道,胡廣這是在提醒他,在抬高工、農、商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士的重要性,切莫對士人打壓過甚,以免造成新的動亂。
胡廣的這封信,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不過,讓王潛感到有些不解的是,胡廣字裏行間,似乎帶著一股死誌,著實讓他心中有些不安。
“難道,他準備以死殉道不成?”
想到這裏,王潛不禁心中一突。
這幾日,他一直都在忙著煉鐵作坊的建設與生產,整日都是早出晚歸,忙的是腳後跟都甚少著地,對於胡廣宣講之事,卻是甚少關注。
隨後,王潛抬頭看向老管家問道:“那些士族中人,近日可有何動靜?”
老管想了想,而後說道:“近幾日,每逢司徒宣講,那些士族子弟,都會帶人前去攪鬧,且每次都會與維護司徒的人們大打出手,似乎是恨透了胡司徒的宣講……”
“那胡司徒呢?他可曾受傷?”
“這倒沒有!”
老管家搖了搖頭,“胡公名滿天下,乃是朝中重臣,又年過古稀,便是天子見了,也得行禮,那些士族子弟,可不敢對他怎麽樣!”
“唔,這倒也是……”
聽到老管家的迴複,王潛輕輕點了點頭,拿起胡廣的信箋又看了一遍,心中的那股不安,卻更加強烈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