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歡迎加入錦衣衛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關西的境況,賈詡的臉色也多了幾分惆悵。
看到賈詡如此模樣,王潛沉聲問道:“那文和可知關西動亂之所在?”
賈詡點點頭,“在學生看來,關西之所以動亂不休,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則,因帝都遠離關西,朝廷無法及時顧及,每生動亂,便會勞師遠征,損耗巨大不說,收效卻又甚微。
二則,因關東士族對關西的敵視、鄙夷,使得朝廷越發輕視關西,甚至有過放棄涼州的想法,如此情況之下,關西自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整治。
三則,關西豪強勢大,不同於士族中人,關西的諸多豪強,雖在朝堂無甚勢力,但在地方之上,卻是勢力龐大,不僅控製了地方官府,其手下更是蓄養了大量的私奴、死士。
而且,這諸多關西豪強,行事毫無顧忌,不僅視羌民為牲畜,便是我大漢百姓,也多有被其強行奴役之人。
在關西豪強的肆意蹂躪之下,內附的諸多羌民,不僅沒能受到大漢的庇護與照顧,反但變得更加艱難、苦不堪言。
再有就是,因為諸多豪強控製了地方官府,故每逢羌人叛亂,他們總能從戰爭之中攫取大量的軍費物資,以及人口、土地等。
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亦不乏互相串聯、暗中鼓動叛亂者。
這也是為什麽,每逢羌人動亂之時,總能快速壯大,並蔓延至整個關西之故……”
說到最後,賈詡的眼中,也生出了幾分恨意與無奈。
他身為土生土長的關西人,眼看著自己的家鄉,一步步淪落至今,心中自然難免悲苦之情。
聽著賈詡講述的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王潛不禁點了點頭,對此很是認同。
他此前也曾分析過關西動亂的原因,但卻不如賈詡分析的這般透徹清晰,尤其是關於關西地方豪強的存在,更是關西動亂重要原因之一。
王潛深深的看了賈詡一眼,道:“文和所言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可謂是鞭辟入裏,此三個問題若不解決,關西確實難以安穩。
對於第一個問題,朝廷已經開啟了移民屯田的政策,此政策不僅可以加強朝廷對關西的掌控,待關西安穩之後,遷都長安亦無不可。
第二個問題,眼下的諸多關東士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遏製,朝堂之中的東、西之爭,也開始趨於平衡,陛下和朝廷的主要精力,也將會放在關西的整治上麵。
至於關西地方豪強嘛……”
說到最後,王潛頓了一下,然後看向賈詡問道:“不知文和可有何良策應對?”
賈詡沉吟片刻,凝聲道:“關西的豪族勢力,共分南北兩派。
南派豪族,其祖上在先秦時期,便一直於關西之地經營,乃是關西的本土勢力,主要集中在金城、隴西、武都等地。
這些南派豪族因與西羌接壤, 其文化、習俗與西羌人接近,其行事做派,也是毫無顧忌、沒有絲毫底線可言。
他們不僅大肆欺壓境內的百姓,更是常與境外的西羌人暗中勾結在一起,為其提供軍械、糧草等物資,使其劫掠周邦部族不說,甚至還會引導西羌人入境劫掠,以圖從中取利。
而北派豪族,則是在孝武帝拿下河西四郡之後,先後從關中、關東移居過去的,乃是外來勢力,主要集中在武威、張掖、酒泉安定等地。
這些北派中人,其文化、習俗與關東倒是頗為相近,雖然不乏對百姓壓榨之人,但大多知道何為收斂,做事也不會太過分。
最重要的是,北派豪族不僅心向大漢,更是對南派豪族多有微詞。
畢竟羌人動亂的主要進攻目標,多為河西、關中等地。
因此,在學生看來,想要解決關西豪族之害,首先當行分化之策,先將北派拉攏過來收為己用,使其形成南北對立之局麵。
在其南北對立之際,朝廷便可派遣一支可靠的大軍囤駐金城,以武力為震懾,使南派豪族不敢隨意妄為。
最後,朝廷需派遣一批忠實可靠的官吏去往關西各個郡縣任職,將地方的權利收歸朝廷的同時,還要對當地百姓及內附的羌人進行安撫、教化,以徹底斷絕南派豪族的生存之基……”
聽著賈詡在那侃侃而談,王潛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而一旁的程昱、董卓幾人,看向賈詡的目光也滿是認可,這才知道賈詡的才智果然非同一般。
“不愧是文和,果然才智過人,謀略非凡!”
王潛一臉欣賞的說道:“此策若能成功,關西豪族將再無任何作亂之可能,關西之地亦可重新恢複過去的穩定繁榮……”
“老師謬讚了。”
賈詡一臉謙虛的說道:“此策不過是學生臆想而已,想要成功施行,卻是難度不小,且風險巨大,稍有不慎還極有可能引出不小的動亂……”
“哎,但凡天下大事,又有哪件是容易的?”
王潛笑著擺了擺手,補充道:“眼下,關西武將地位日隆,且張奐、段熲、皇甫規三位將軍,皆出自北派,隻要朝廷予以厚待,想要將北派中人收為己用,並非難事。
如今西園別營已經組建,進駐其中的諸多遊俠,皆熱血可用之人,且與南派豪族並無任何瓜葛,由他們囤駐金城,最為合適。
至於最後的官員任用,及安撫、教化一事,那就更加簡單了。
而今聚集洛陽的學子不下萬人,朝廷完全可以利用此番考核,從中挑選一批忠實可靠、且能力非凡之人去往關西任職。”
聽完王潛的這一番應對之法,賈詡不禁神色一動。
朝廷最近這一係列的動靜,表麵上看起來是南轅北轍、互不關聯,但如今結合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卻突然發現,朝廷頒布的每一道詔令,都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且最終方向也是完全一致。
深深的看了王潛一眼,賈詡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師,假若學生沒有猜錯的話,您怕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於解決關西動亂的問題了吧?”
“不錯!”
王潛笑著點了點頭,“而今有了文和,關西動亂的問題,或許可以解決的更快、更徹底!”
賈詡眉頭一挑,“不知老師需要學生做什麽?”
王潛:“其中的具體事宜,你與仲德進行商議即可!”
程昱聞言,當即上前笑著說道:“文和師弟,錦衣衛,歡迎你的加入!”
看到賈詡如此模樣,王潛沉聲問道:“那文和可知關西動亂之所在?”
賈詡點點頭,“在學生看來,關西之所以動亂不休,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則,因帝都遠離關西,朝廷無法及時顧及,每生動亂,便會勞師遠征,損耗巨大不說,收效卻又甚微。
二則,因關東士族對關西的敵視、鄙夷,使得朝廷越發輕視關西,甚至有過放棄涼州的想法,如此情況之下,關西自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整治。
三則,關西豪強勢大,不同於士族中人,關西的諸多豪強,雖在朝堂無甚勢力,但在地方之上,卻是勢力龐大,不僅控製了地方官府,其手下更是蓄養了大量的私奴、死士。
而且,這諸多關西豪強,行事毫無顧忌,不僅視羌民為牲畜,便是我大漢百姓,也多有被其強行奴役之人。
在關西豪強的肆意蹂躪之下,內附的諸多羌民,不僅沒能受到大漢的庇護與照顧,反但變得更加艱難、苦不堪言。
再有就是,因為諸多豪強控製了地方官府,故每逢羌人叛亂,他們總能從戰爭之中攫取大量的軍費物資,以及人口、土地等。
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亦不乏互相串聯、暗中鼓動叛亂者。
這也是為什麽,每逢羌人動亂之時,總能快速壯大,並蔓延至整個關西之故……”
說到最後,賈詡的眼中,也生出了幾分恨意與無奈。
他身為土生土長的關西人,眼看著自己的家鄉,一步步淪落至今,心中自然難免悲苦之情。
聽著賈詡講述的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王潛不禁點了點頭,對此很是認同。
他此前也曾分析過關西動亂的原因,但卻不如賈詡分析的這般透徹清晰,尤其是關於關西地方豪強的存在,更是關西動亂重要原因之一。
王潛深深的看了賈詡一眼,道:“文和所言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可謂是鞭辟入裏,此三個問題若不解決,關西確實難以安穩。
對於第一個問題,朝廷已經開啟了移民屯田的政策,此政策不僅可以加強朝廷對關西的掌控,待關西安穩之後,遷都長安亦無不可。
第二個問題,眼下的諸多關東士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遏製,朝堂之中的東、西之爭,也開始趨於平衡,陛下和朝廷的主要精力,也將會放在關西的整治上麵。
至於關西地方豪強嘛……”
說到最後,王潛頓了一下,然後看向賈詡問道:“不知文和可有何良策應對?”
賈詡沉吟片刻,凝聲道:“關西的豪族勢力,共分南北兩派。
南派豪族,其祖上在先秦時期,便一直於關西之地經營,乃是關西的本土勢力,主要集中在金城、隴西、武都等地。
這些南派豪族因與西羌接壤, 其文化、習俗與西羌人接近,其行事做派,也是毫無顧忌、沒有絲毫底線可言。
他們不僅大肆欺壓境內的百姓,更是常與境外的西羌人暗中勾結在一起,為其提供軍械、糧草等物資,使其劫掠周邦部族不說,甚至還會引導西羌人入境劫掠,以圖從中取利。
而北派豪族,則是在孝武帝拿下河西四郡之後,先後從關中、關東移居過去的,乃是外來勢力,主要集中在武威、張掖、酒泉安定等地。
這些北派中人,其文化、習俗與關東倒是頗為相近,雖然不乏對百姓壓榨之人,但大多知道何為收斂,做事也不會太過分。
最重要的是,北派豪族不僅心向大漢,更是對南派豪族多有微詞。
畢竟羌人動亂的主要進攻目標,多為河西、關中等地。
因此,在學生看來,想要解決關西豪族之害,首先當行分化之策,先將北派拉攏過來收為己用,使其形成南北對立之局麵。
在其南北對立之際,朝廷便可派遣一支可靠的大軍囤駐金城,以武力為震懾,使南派豪族不敢隨意妄為。
最後,朝廷需派遣一批忠實可靠的官吏去往關西各個郡縣任職,將地方的權利收歸朝廷的同時,還要對當地百姓及內附的羌人進行安撫、教化,以徹底斷絕南派豪族的生存之基……”
聽著賈詡在那侃侃而談,王潛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而一旁的程昱、董卓幾人,看向賈詡的目光也滿是認可,這才知道賈詡的才智果然非同一般。
“不愧是文和,果然才智過人,謀略非凡!”
王潛一臉欣賞的說道:“此策若能成功,關西豪族將再無任何作亂之可能,關西之地亦可重新恢複過去的穩定繁榮……”
“老師謬讚了。”
賈詡一臉謙虛的說道:“此策不過是學生臆想而已,想要成功施行,卻是難度不小,且風險巨大,稍有不慎還極有可能引出不小的動亂……”
“哎,但凡天下大事,又有哪件是容易的?”
王潛笑著擺了擺手,補充道:“眼下,關西武將地位日隆,且張奐、段熲、皇甫規三位將軍,皆出自北派,隻要朝廷予以厚待,想要將北派中人收為己用,並非難事。
如今西園別營已經組建,進駐其中的諸多遊俠,皆熱血可用之人,且與南派豪族並無任何瓜葛,由他們囤駐金城,最為合適。
至於最後的官員任用,及安撫、教化一事,那就更加簡單了。
而今聚集洛陽的學子不下萬人,朝廷完全可以利用此番考核,從中挑選一批忠實可靠、且能力非凡之人去往關西任職。”
聽完王潛的這一番應對之法,賈詡不禁神色一動。
朝廷最近這一係列的動靜,表麵上看起來是南轅北轍、互不關聯,但如今結合關西動亂的三個原因,卻突然發現,朝廷頒布的每一道詔令,都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且最終方向也是完全一致。
深深的看了王潛一眼,賈詡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師,假若學生沒有猜錯的話,您怕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於解決關西動亂的問題了吧?”
“不錯!”
王潛笑著點了點頭,“而今有了文和,關西動亂的問題,或許可以解決的更快、更徹底!”
賈詡眉頭一挑,“不知老師需要學生做什麽?”
王潛:“其中的具體事宜,你與仲德進行商議即可!”
程昱聞言,當即上前笑著說道:“文和師弟,錦衣衛,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