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為往聖繼絕學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個現場一片寂靜,無數雙猩紅的眼睛,死死的盯著高台上的王潛,粗重的喘息聲此起彼伏。
這些學子,大都看過那些上榜學子的文章,也知道自己落榜並不冤。
他們也並非沒有自知之明,也都知道王潛說的是對的。
但知道是一迴事,被王潛就這麽當眾說出來,又是另一迴事了。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文人都是要臉的,而今,他們臉上的那塊遮羞布,就這麽被王潛給扯了下去,心裏能好受才怪了。
緩緩掃望一眾學子一眼,王潛不禁嘴角微揚,然後繼續高聲道:
“吾方才之所以將諸位比之雞肋,並非是嘲笑諸位,更不是故意貶低。
你們的才學,也並非不如他人,隻是不適合朝堂、不適合治理一方罷了。
換而言之,你們的苦惱,皆在於你們未曾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聽到這話,一眾學子的神色頓時為之一緩,隻感覺王潛的一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兒裏。
是啊,我此番落榜,並非技不如人,隻是時運不濟,沒能趕上好時候,或者說沒能滿足天子的需求而已。
有了這麽一番自我安慰之後,一眾學子看向王潛的眼神,也由之前的憤怒,轉而變得有些崇敬了起來,好似在看心靈導師一般。
“敢問王師。”
一名學子出身拱手問道:“不知我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道路?”
“道路就在眼前,諸位何須再費力尋找?”王潛高聲迴道。
聽聞此言,一眾學子不由神情一怔,這才想起王潛方才所提到的“大興教化之事”。
好嘛,這說來說去,還是讓他們去做一位教書先生。
不過,相對於一開始的抗拒,許多學子也不由開始思考起了其中的可行性。
畢竟是當今天子之師,怎麽看,也不像專門跑來跟他們開玩笑的樣子。
倘若教書真的可行的話,也未必不是一條出路嘛。
就在一眾學子沉思之際,王潛繼續高聲說道:“就此次考核而言,天子本意,是為天下學子,設立一個公平的競爭之所,好使那些出身寒微之人,也能依靠自身本領出人頭地。
然而,考核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最終上榜的諸多頭名,竟全是出自那些士族豪門,而諸位卻不幸落榜。
諸位可知,這是為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諸多學子頓時一陣默然。
他們自然知道是為什麽,但卻無一人敢於迴答。
“諸位大多出身寒微,家中僅有的書籍,也才不過三兩部而已,能夠識字已然不易,再想求多,就不得不去遊曆四方,求師拜賢。
沒有誰比你們更加清楚,何謂讀書不易。
可就算是這樣,你們所能接觸到的書籍和知識,也隻是別人願意透露給他們的而已。
相比於那些士族豪門出身的學子而言,諸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處於一種必輸的局麵!”
“如此情況,若不能打破,就算天子再如何優待於爾等,那也是無濟於事!”
“而今天子組建教諭部,用以大興教化之事,就是為了能夠使天下有心向學之人,都能做到有書可讀。
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打破那些天然的不公,可以將那些自詡高高在上的家夥們,徹底拉下來,與諸位一同,平等享受應有的一切。
換而言之,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並非是要諸位單純的去教人讀書識字。
而是要讓諸位追隨天子,一起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
聽聞此言,在場的諸多學子,頓時眼前一亮,隻感覺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振奮。
對於他們這些飽嚐艱辛,且深切體會到了種種不公的學子來說,王潛口中的教化之道,儼然成為了一項光輝偉岸的事業。
就在眾人振奮之際,又聽王潛繼續高聲道:“不知諸位,可願隨陛下一同踏上這一偉大之路?”
“願意!”人群中,一名學子當即大吼了一聲。
有第一個人帶頭,其餘學子也頓時變得熱血沸騰了起來,一個個漲紅著臉頰,聲嘶力竭的高喊著“願意”二字。
整齊劃一的吼聲,響徹整個天空。
附近路過的人們,也不禁紛紛側目。
誰能想到,一幫學子而已,竟能爆發出如此聲勢,著實讓人震驚不已。
看著下方一眾群情激奮的學子們,王潛滿意的點了點頭。
就目前這個這個效果而言,顯然比他預期的還要好。
對於這些學子來說,單純的許以“名利”,或許也會吸引不少人加入過來,但卻遠不如給他們樹立一個前行目標,來的更加有效。
常言道,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一個人,從啟蒙開始,到學有所成,至少也得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行。
而這樣一來,就需要一大批學子,能夠持之以恆的堅守在教學的事業當中。
而今,王潛通過此番考核、以及當今時局做對比,並輔以後世的pua大法,為教學之道賦予了一個光輝偉岸的使命,相信足以使這些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了。
不過,對於王潛來說,光有這些還不夠,還需在此基礎上,給投身其中的人們樹立一個偉大誌向。
就好比針對遊俠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樣,自己還需要一個響亮的口號,一個能夠傳唱千古的標語,用以徹底點燃人們對於教化之道的追捧才行。
看著下麵的諸多熱血學子,王潛隻是略一思索,便立馬想到了那句話。
“對不住了,橫渠先生!”
心中抱歉一聲之後,王潛隨即麵向一眾學子,拍了拍手,然後高聲道:
“教化之道,任重而道遠,且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吾今日在此有一言相贈,望諸位悉知,莫負教化世人之初心!”
聽聞此言,諸多學子頓時安靜了下來,並齊齊望向王潛,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迎著眾學子的目光,王潛上前一步,一字一句道:
“凡行教化之道者,當立此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學子,大都看過那些上榜學子的文章,也知道自己落榜並不冤。
他們也並非沒有自知之明,也都知道王潛說的是對的。
但知道是一迴事,被王潛就這麽當眾說出來,又是另一迴事了。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文人都是要臉的,而今,他們臉上的那塊遮羞布,就這麽被王潛給扯了下去,心裏能好受才怪了。
緩緩掃望一眾學子一眼,王潛不禁嘴角微揚,然後繼續高聲道:
“吾方才之所以將諸位比之雞肋,並非是嘲笑諸位,更不是故意貶低。
你們的才學,也並非不如他人,隻是不適合朝堂、不適合治理一方罷了。
換而言之,你們的苦惱,皆在於你們未曾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聽到這話,一眾學子的神色頓時為之一緩,隻感覺王潛的一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兒裏。
是啊,我此番落榜,並非技不如人,隻是時運不濟,沒能趕上好時候,或者說沒能滿足天子的需求而已。
有了這麽一番自我安慰之後,一眾學子看向王潛的眼神,也由之前的憤怒,轉而變得有些崇敬了起來,好似在看心靈導師一般。
“敢問王師。”
一名學子出身拱手問道:“不知我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道路?”
“道路就在眼前,諸位何須再費力尋找?”王潛高聲迴道。
聽聞此言,一眾學子不由神情一怔,這才想起王潛方才所提到的“大興教化之事”。
好嘛,這說來說去,還是讓他們去做一位教書先生。
不過,相對於一開始的抗拒,許多學子也不由開始思考起了其中的可行性。
畢竟是當今天子之師,怎麽看,也不像專門跑來跟他們開玩笑的樣子。
倘若教書真的可行的話,也未必不是一條出路嘛。
就在一眾學子沉思之際,王潛繼續高聲說道:“就此次考核而言,天子本意,是為天下學子,設立一個公平的競爭之所,好使那些出身寒微之人,也能依靠自身本領出人頭地。
然而,考核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最終上榜的諸多頭名,竟全是出自那些士族豪門,而諸位卻不幸落榜。
諸位可知,這是為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諸多學子頓時一陣默然。
他們自然知道是為什麽,但卻無一人敢於迴答。
“諸位大多出身寒微,家中僅有的書籍,也才不過三兩部而已,能夠識字已然不易,再想求多,就不得不去遊曆四方,求師拜賢。
沒有誰比你們更加清楚,何謂讀書不易。
可就算是這樣,你們所能接觸到的書籍和知識,也隻是別人願意透露給他們的而已。
相比於那些士族豪門出身的學子而言,諸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處於一種必輸的局麵!”
“如此情況,若不能打破,就算天子再如何優待於爾等,那也是無濟於事!”
“而今天子組建教諭部,用以大興教化之事,就是為了能夠使天下有心向學之人,都能做到有書可讀。
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打破那些天然的不公,可以將那些自詡高高在上的家夥們,徹底拉下來,與諸位一同,平等享受應有的一切。
換而言之,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並非是要諸位單純的去教人讀書識字。
而是要讓諸位追隨天子,一起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
聽聞此言,在場的諸多學子,頓時眼前一亮,隻感覺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振奮。
對於他們這些飽嚐艱辛,且深切體會到了種種不公的學子來說,王潛口中的教化之道,儼然成為了一項光輝偉岸的事業。
就在眾人振奮之際,又聽王潛繼續高聲道:“不知諸位,可願隨陛下一同踏上這一偉大之路?”
“願意!”人群中,一名學子當即大吼了一聲。
有第一個人帶頭,其餘學子也頓時變得熱血沸騰了起來,一個個漲紅著臉頰,聲嘶力竭的高喊著“願意”二字。
整齊劃一的吼聲,響徹整個天空。
附近路過的人們,也不禁紛紛側目。
誰能想到,一幫學子而已,竟能爆發出如此聲勢,著實讓人震驚不已。
看著下方一眾群情激奮的學子們,王潛滿意的點了點頭。
就目前這個這個效果而言,顯然比他預期的還要好。
對於這些學子來說,單純的許以“名利”,或許也會吸引不少人加入過來,但卻遠不如給他們樹立一個前行目標,來的更加有效。
常言道,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一個人,從啟蒙開始,到學有所成,至少也得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行。
而這樣一來,就需要一大批學子,能夠持之以恆的堅守在教學的事業當中。
而今,王潛通過此番考核、以及當今時局做對比,並輔以後世的pua大法,為教學之道賦予了一個光輝偉岸的使命,相信足以使這些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了。
不過,對於王潛來說,光有這些還不夠,還需在此基礎上,給投身其中的人們樹立一個偉大誌向。
就好比針對遊俠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樣,自己還需要一個響亮的口號,一個能夠傳唱千古的標語,用以徹底點燃人們對於教化之道的追捧才行。
看著下麵的諸多熱血學子,王潛隻是略一思索,便立馬想到了那句話。
“對不住了,橫渠先生!”
心中抱歉一聲之後,王潛隨即麵向一眾學子,拍了拍手,然後高聲道:
“教化之道,任重而道遠,且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吾今日在此有一言相贈,望諸位悉知,莫負教化世人之初心!”
聽聞此言,諸多學子頓時安靜了下來,並齊齊望向王潛,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迎著眾學子的目光,王潛上前一步,一字一句道:
“凡行教化之道者,當立此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