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危局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作者:長風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袤無垠的平原之上,乾軍與萬民軍兩方正在烈日下拚盡全力廝殺。雙方都竭盡全力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試圖給予對方致命一擊,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一方抵達崩潰撤退的邊緣。此時此刻,這場鏖戰已然演變成對雙方軍隊耐力極限以及忍耐程度的嚴峻考驗。
戰場上,刀光閃爍如銀蛇亂舞,劍影交錯似繁星墜落;喊殺之聲響徹雲霄,震得人耳膜生疼。雙方的戰鬥陣型猶如變幻莫測的棋局,時而緊密相連,時而分散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飛揚的沙塵逐漸彌漫開來,將整個戰場籠罩其中,嚴重阻礙了人們的視野。從遠方眺望,僅能憑借那高高飄揚的旗幟來大致判斷戰局的發展態勢。
下方塵土飛揚,一片混沌迷蒙。蘇溫言站在遠處的山腰之上,極目遠眺。他所能看到的唯有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並隨風舞動。隻見薛貴所率領的軍陣中,龍驤衛的軍旗穩步向前推進,氣勢如虹,顯然占據了上風。而另一邊,袁鍾帶領的隊伍與萬民軍你來我往,互有勝負,一時間難分高下。至於王斌這一方,由於此前遭受了敵方騎兵的猛烈衝擊,如今又陷入萬民軍的左右夾擊之中,局勢逐漸變得不利起來,隱約透露出衰敗之勢。
時光悄然流轉,而在下方,王斌正率領著他的部隊與元山展開激烈的廝殺。就在此時,崔古派遣出的增援兵力已經穿過那狹窄而漫長的通道,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入廣袤無垠的平原之上,徑直朝著王斌所部猛撲過來,仿佛一群饑餓的狼群,想要撕碎對手。
眼看著衝在最前麵的那些人即將逼近,大約隻有百步之遙的時候,突然間,從南邊的茂密樹林裏,猶如鬼魅一般湧現出數千名驍勇善戰的騎兵。這些騎兵個個麵色平靜,他們手中的弓箭整齊劃一,弓弦緊繃,箭頭閃爍著寒光。胯下的駿馬四蹄翻飛,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揚起漫天的塵土,如煙雲般直衝九霄。
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接近目標,直到距離敵軍僅有一百五十步遠的時候,方才鬆開弓弦。刹那間,無數支利箭如同密集的雨點一般唿嘯而出,劃破長空,紛紛射向萬民軍的陣營之中。這突如其來的箭雨猶如一場噩夢降臨,瞬間便給敵人帶來了慘重的傷亡,眨眼之間已有上百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安猜在軍陣之中,被這一支突如其來的騎兵搞懵了,不過僅僅是片刻,他便迴轉過來,組織人馬抵擋一側騎兵,而前麵依舊馬不停蹄向王斌部殺去。齊國忠見對方分出人馬來防備自己,便打馬後撤,帶著隊伍一邊拉弓射箭,一邊繞著萬民軍奔襲。
此時此刻,萬民軍的騎兵們身陷重圍,被死死地困在了乾軍精心布置的軍陣當中,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難以自拔。而這一局麵恰恰給了齊國忠所帶領的那支輕騎絕佳的機會,使其如同脫韁野馬一般,可以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平原上自由馳騁,毫無顧忌。麵對如此困境,萬民軍不得不分派出一部分兵力試圖阻擋齊國忠的進擊,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由於騎兵被重重包圍,萬民軍的機動性大打折扣,根本無法與速度極快的齊國忠及其麾下輕騎相抗衡,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肆意衝殺,自己卻無力還手,隻能被動地承受著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
齊國忠率領的這支輕騎,猶如鬼魅般靈活多變,始終保持在距離萬民軍大約兩百步遠的地方。在這個微妙的距離上,萬民軍射出的箭矢很難命中目標,然而齊國忠手下訓練有素的遊羽營士兵卻能迅速逼近並發動致命一擊,然後迅速撤離戰場,幾乎不會遭遇任何危險。當下的整個戰場局勢對於齊國忠來說可謂是輕鬆自如,因為他們所麵臨的威脅微乎其微,可與此同時,他們給對手帶來的壓力和威脅卻是巨大無比的。
站在山坡高處的蘇溫言,目光緊緊鎖定著下方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齊國忠等人,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齊國忠的突然現身,猶如一把利劍直插萬民軍的後方要害,使得原本占據優勢的萬民軍瞬間陷入了前後受敵的尷尬境地。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減輕了王斌所部正麵承受的壓力,更是讓戰局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後方山上的崔古,遠遠地望見前方戰局陡然生變,一顆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焦慮之情溢於言表。要知道,這支隊伍是去打破戰場局勢的。然而此刻,他們竟然被騎兵困在了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根本無法將自身強大的戰鬥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更糟糕的是,目前軍中已經沒有多餘的騎兵可供調配了,真可謂是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崔古眉頭緊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下來。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一把扯下頭頂沉重的頭盔,抬起手臂用力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緊接著,他猛地轉過頭去,目光焦急地盯著身旁的那名男子。隻見男子麵龐上始終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淡淡微笑,過了好一會兒,才見他不緊不慢地張開嘴巴說道:“元帥,您還是趕緊下令讓部隊撤迴吧,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一個都別想活著迴來了。”男子說話時的語調異常平穩,仿佛正在談論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而不是關乎著下方無數士兵生死存亡的大事。
崔古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怔,隨後急切地追問道:“那我那些重甲的騎兵怎麽辦?”言語之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焦急情緒。那男子僅僅隻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便又恢複到波瀾不驚的狀態,輕描淡寫地迴答道:“不過是一些可有可無的犧牲品罷了,舍棄掉也就算了。反倒是這好幾萬的步兵將士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迴不到您身邊來,那麽崔元帥您自己恐怕也是命不久矣。”
崔古聽到對方所言之後,仿佛一盆冰水當頭澆下,瞬間讓他從衝動與急躁之中清醒過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努力讓自己那顆躁動的心恢複平靜。稍作調整後,他輕輕地將手中緊握的頭盔再次戴到頭上,並朝著身後用力地揮動了幾下手臂。
看到崔古的手勢,一直緊跟其後的傳令士卒迅速跨步向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低頭行禮。而此時的崔古則微微抬起下巴,嘴唇輕動,但卻並未立刻發聲。似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開口說道:“傳我的軍令下去!各部隊要保持秩序,逐步後退,采取節節抵抗的策略,安全有序地撤離戰場。另外,命令段雲率領所屬部隊,火速趕往狹道處,務必占領這個關鍵位置,等待大部隊順利後撤。”
伴隨著崔古清晰有力的指令傳出,站在一旁的傳令兵不敢有絲毫耽擱,翻身上馬,揚起馬鞭,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一刻鍾左右,隻見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開始向著狹道方向挺進。沒過多久,這支軍隊就抵達了狹道入口。與此同時,身後傳來陣陣清脆響亮的銅鑼聲,緊接著一麵麵鮮豔奪目的令旗在空中高高揚起。
正在前線奮勇殺敵、浴血奮戰的幾位萬民軍將領,突然聽到後方傳來的銅鑼聲響,他們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去,目光遠遠投向令旗舞動的方向。片刻之間,他們明白了這其中蘊含的深意,於是紛紛下達撤退命令,有條不紊地組織起原本負責層層阻擊敵軍的隊伍,然後帶領著眾將士徐徐朝後方移動,整個大軍逐漸撤離戰場。
蘇溫言在山上,聽見對方的銅鑼聲,勒了勒手中的韁繩,而後傳令到:“各部有序向前追擊,不過狹道。”蘇溫言立身於高山之巔,耳畔傳來敵方那清脆響亮的銅鑼之聲,猶如戰鼓般震撼人心。他緊緊握住手中的韁繩,用力一勒,仿佛要將這股力量傳遞給身下的戰馬。緊接著,他高聲下令道:“各部聽令!務必保持秩序,穩步向前追擊敵軍,但切記不可通過狹隘之道!”話音剛落,乾軍的傳令兵如飛鳥一般疾馳而去,迅速傳達著將軍的指令。
待傳令兵離去之後,蘇溫言猛地揚起手中的馬鞭,在空中劃出一道淩厲的弧線,同時雙腿夾緊馬腹,驅使著胯下駿馬如離弦之箭般向前飛奔而出。他身後的磐墨營見狀,亦毫不猶豫地緊跟其後,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向著前方洶湧而去。
山腳下,薛貴等將領接到軍令後,立刻行動起來。他們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兵,組織起嚴密的陣型,緩緩向前推進。下方薛貴等人接到軍令後,開始組織部隊向前壓去,不過龍驤衛不是盲目追擊,而是有序列陣向前追擊。而另一側,袁鍾部便要隨意得多,隻是向前掩殺過去。
湛州軍陣之內,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閃爍不停。元山正與王斌激烈地廝殺著,每一招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和殺意。然而,就在此時,一陣清脆的銅鑼聲響徹雲霄,從遠方傳來。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元山的心頭炸響,讓他原本堅定的心瞬間變得慌亂不堪。
元山瞪大了雙眼,額頭上青筋暴起,手中的巨斧猛地向前一揮,帶起一股淩厲的勁風。王斌見勢不妙,不敢正麵硬接,身形一閃,迅速側身躲開。與此同時,王斌也聽到了那銅鑼之聲,他隱藏在麵具下的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冷笑。
\"你們元帥似乎把你們放棄了。\" 王斌的話語如同一根毒刺,狠狠地紮進了元山的心裏。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仿佛已經看穿了一切。
元山聞言,頓時怒火中燒,他那雙銅鈴般的眼睛瞪得渾圓,口中怒罵道:\"你放屁!我家元帥豈會棄我等而去?你這個無恥之徒,休要在此胡言亂語,看斧!\"說罷,他手提巨斧,如猛虎下山般朝王斌撲殺過去。
王斌依舊閃躲,不去硬抗。王斌與之交戰許久知道這個越人力大,所以之後他的劈砍能躲就躲,沒有選擇硬抗。元山見一擊不成,心中更是惱怒,提著巨斧也不管招式,便開始揮砍。兩人你來我往,又交手十餘招,王斌又開口說到:“賊子,你看看四處還有多少叛軍。”
元山原本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當聽到對方傳來的話語時,猶如一盆冰水當頭澆下,讓他一下子就迴過神來。緊接著,他迅速將目光投向左右兩邊,想要觀察一下周圍的情況。可就在這時,隻見王斌手提一把鋒利無比的長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元山猛衝過來。說時遲那時快,眨眼間便已到了近前,並毫不留情地揮起斧頭狠狠地砍向元山。
元山察覺到身後有異常響動,又瞥見對麵有人急速逼近,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舉起手中的斧子企圖抵擋住這致命一擊。可惜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王斌的長斧帶著淩厲的氣勢猛然劈落下來,不偏不倚地正好擊中元山的肩膀部位。隻聽得“哢嚓”一聲脆響,那堅固的甲胄竟然如同紙糊一般瞬間破裂開來。
元山吃痛,大聲嚎叫起來,想要伸手阻擋向下的長斧,但那柄長斧則毫無阻礙地繼續深入,順著元山的身體一路向下斜劈過去。刹那間,鮮血四濺,骨肉分離,可憐的元山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劈成了兩半。
站在一旁目睹此景的元山親兵們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待反應過來後,他們皆悲憤交加、怒發衝冠,口中高喊著“將軍”二字,奮不顧身地向著王斌衝殺而去。麵對這群如狼似虎般撲來的敵人,王斌倒是顯得十分鎮定自若。
他毫不猶豫地提起斧頭向後撤退幾步,與此同時,其身邊的親信侍衛們也迅速行動起來,紛紛挺身而出,擋在了王斌身前,與那些洶湧而至的元山親兵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戰場。
戰場上,刀光閃爍如銀蛇亂舞,劍影交錯似繁星墜落;喊殺之聲響徹雲霄,震得人耳膜生疼。雙方的戰鬥陣型猶如變幻莫測的棋局,時而緊密相連,時而分散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飛揚的沙塵逐漸彌漫開來,將整個戰場籠罩其中,嚴重阻礙了人們的視野。從遠方眺望,僅能憑借那高高飄揚的旗幟來大致判斷戰局的發展態勢。
下方塵土飛揚,一片混沌迷蒙。蘇溫言站在遠處的山腰之上,極目遠眺。他所能看到的唯有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並隨風舞動。隻見薛貴所率領的軍陣中,龍驤衛的軍旗穩步向前推進,氣勢如虹,顯然占據了上風。而另一邊,袁鍾帶領的隊伍與萬民軍你來我往,互有勝負,一時間難分高下。至於王斌這一方,由於此前遭受了敵方騎兵的猛烈衝擊,如今又陷入萬民軍的左右夾擊之中,局勢逐漸變得不利起來,隱約透露出衰敗之勢。
時光悄然流轉,而在下方,王斌正率領著他的部隊與元山展開激烈的廝殺。就在此時,崔古派遣出的增援兵力已經穿過那狹窄而漫長的通道,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入廣袤無垠的平原之上,徑直朝著王斌所部猛撲過來,仿佛一群饑餓的狼群,想要撕碎對手。
眼看著衝在最前麵的那些人即將逼近,大約隻有百步之遙的時候,突然間,從南邊的茂密樹林裏,猶如鬼魅一般湧現出數千名驍勇善戰的騎兵。這些騎兵個個麵色平靜,他們手中的弓箭整齊劃一,弓弦緊繃,箭頭閃爍著寒光。胯下的駿馬四蹄翻飛,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揚起漫天的塵土,如煙雲般直衝九霄。
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接近目標,直到距離敵軍僅有一百五十步遠的時候,方才鬆開弓弦。刹那間,無數支利箭如同密集的雨點一般唿嘯而出,劃破長空,紛紛射向萬民軍的陣營之中。這突如其來的箭雨猶如一場噩夢降臨,瞬間便給敵人帶來了慘重的傷亡,眨眼之間已有上百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安猜在軍陣之中,被這一支突如其來的騎兵搞懵了,不過僅僅是片刻,他便迴轉過來,組織人馬抵擋一側騎兵,而前麵依舊馬不停蹄向王斌部殺去。齊國忠見對方分出人馬來防備自己,便打馬後撤,帶著隊伍一邊拉弓射箭,一邊繞著萬民軍奔襲。
此時此刻,萬民軍的騎兵們身陷重圍,被死死地困在了乾軍精心布置的軍陣當中,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難以自拔。而這一局麵恰恰給了齊國忠所帶領的那支輕騎絕佳的機會,使其如同脫韁野馬一般,可以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平原上自由馳騁,毫無顧忌。麵對如此困境,萬民軍不得不分派出一部分兵力試圖阻擋齊國忠的進擊,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由於騎兵被重重包圍,萬民軍的機動性大打折扣,根本無法與速度極快的齊國忠及其麾下輕騎相抗衡,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肆意衝殺,自己卻無力還手,隻能被動地承受著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
齊國忠率領的這支輕騎,猶如鬼魅般靈活多變,始終保持在距離萬民軍大約兩百步遠的地方。在這個微妙的距離上,萬民軍射出的箭矢很難命中目標,然而齊國忠手下訓練有素的遊羽營士兵卻能迅速逼近並發動致命一擊,然後迅速撤離戰場,幾乎不會遭遇任何危險。當下的整個戰場局勢對於齊國忠來說可謂是輕鬆自如,因為他們所麵臨的威脅微乎其微,可與此同時,他們給對手帶來的壓力和威脅卻是巨大無比的。
站在山坡高處的蘇溫言,目光緊緊鎖定著下方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齊國忠等人,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齊國忠的突然現身,猶如一把利劍直插萬民軍的後方要害,使得原本占據優勢的萬民軍瞬間陷入了前後受敵的尷尬境地。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減輕了王斌所部正麵承受的壓力,更是讓戰局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後方山上的崔古,遠遠地望見前方戰局陡然生變,一顆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焦慮之情溢於言表。要知道,這支隊伍是去打破戰場局勢的。然而此刻,他們竟然被騎兵困在了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根本無法將自身強大的戰鬥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更糟糕的是,目前軍中已經沒有多餘的騎兵可供調配了,真可謂是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崔古眉頭緊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下來。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一把扯下頭頂沉重的頭盔,抬起手臂用力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緊接著,他猛地轉過頭去,目光焦急地盯著身旁的那名男子。隻見男子麵龐上始終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淡淡微笑,過了好一會兒,才見他不緊不慢地張開嘴巴說道:“元帥,您還是趕緊下令讓部隊撤迴吧,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一個都別想活著迴來了。”男子說話時的語調異常平穩,仿佛正在談論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而不是關乎著下方無數士兵生死存亡的大事。
崔古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怔,隨後急切地追問道:“那我那些重甲的騎兵怎麽辦?”言語之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焦急情緒。那男子僅僅隻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便又恢複到波瀾不驚的狀態,輕描淡寫地迴答道:“不過是一些可有可無的犧牲品罷了,舍棄掉也就算了。反倒是這好幾萬的步兵將士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迴不到您身邊來,那麽崔元帥您自己恐怕也是命不久矣。”
崔古聽到對方所言之後,仿佛一盆冰水當頭澆下,瞬間讓他從衝動與急躁之中清醒過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努力讓自己那顆躁動的心恢複平靜。稍作調整後,他輕輕地將手中緊握的頭盔再次戴到頭上,並朝著身後用力地揮動了幾下手臂。
看到崔古的手勢,一直緊跟其後的傳令士卒迅速跨步向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低頭行禮。而此時的崔古則微微抬起下巴,嘴唇輕動,但卻並未立刻發聲。似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開口說道:“傳我的軍令下去!各部隊要保持秩序,逐步後退,采取節節抵抗的策略,安全有序地撤離戰場。另外,命令段雲率領所屬部隊,火速趕往狹道處,務必占領這個關鍵位置,等待大部隊順利後撤。”
伴隨著崔古清晰有力的指令傳出,站在一旁的傳令兵不敢有絲毫耽擱,翻身上馬,揚起馬鞭,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一刻鍾左右,隻見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開始向著狹道方向挺進。沒過多久,這支軍隊就抵達了狹道入口。與此同時,身後傳來陣陣清脆響亮的銅鑼聲,緊接著一麵麵鮮豔奪目的令旗在空中高高揚起。
正在前線奮勇殺敵、浴血奮戰的幾位萬民軍將領,突然聽到後方傳來的銅鑼聲響,他們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去,目光遠遠投向令旗舞動的方向。片刻之間,他們明白了這其中蘊含的深意,於是紛紛下達撤退命令,有條不紊地組織起原本負責層層阻擊敵軍的隊伍,然後帶領著眾將士徐徐朝後方移動,整個大軍逐漸撤離戰場。
蘇溫言在山上,聽見對方的銅鑼聲,勒了勒手中的韁繩,而後傳令到:“各部有序向前追擊,不過狹道。”蘇溫言立身於高山之巔,耳畔傳來敵方那清脆響亮的銅鑼之聲,猶如戰鼓般震撼人心。他緊緊握住手中的韁繩,用力一勒,仿佛要將這股力量傳遞給身下的戰馬。緊接著,他高聲下令道:“各部聽令!務必保持秩序,穩步向前追擊敵軍,但切記不可通過狹隘之道!”話音剛落,乾軍的傳令兵如飛鳥一般疾馳而去,迅速傳達著將軍的指令。
待傳令兵離去之後,蘇溫言猛地揚起手中的馬鞭,在空中劃出一道淩厲的弧線,同時雙腿夾緊馬腹,驅使著胯下駿馬如離弦之箭般向前飛奔而出。他身後的磐墨營見狀,亦毫不猶豫地緊跟其後,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向著前方洶湧而去。
山腳下,薛貴等將領接到軍令後,立刻行動起來。他們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兵,組織起嚴密的陣型,緩緩向前推進。下方薛貴等人接到軍令後,開始組織部隊向前壓去,不過龍驤衛不是盲目追擊,而是有序列陣向前追擊。而另一側,袁鍾部便要隨意得多,隻是向前掩殺過去。
湛州軍陣之內,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閃爍不停。元山正與王斌激烈地廝殺著,每一招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和殺意。然而,就在此時,一陣清脆的銅鑼聲響徹雲霄,從遠方傳來。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元山的心頭炸響,讓他原本堅定的心瞬間變得慌亂不堪。
元山瞪大了雙眼,額頭上青筋暴起,手中的巨斧猛地向前一揮,帶起一股淩厲的勁風。王斌見勢不妙,不敢正麵硬接,身形一閃,迅速側身躲開。與此同時,王斌也聽到了那銅鑼之聲,他隱藏在麵具下的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冷笑。
\"你們元帥似乎把你們放棄了。\" 王斌的話語如同一根毒刺,狠狠地紮進了元山的心裏。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仿佛已經看穿了一切。
元山聞言,頓時怒火中燒,他那雙銅鈴般的眼睛瞪得渾圓,口中怒罵道:\"你放屁!我家元帥豈會棄我等而去?你這個無恥之徒,休要在此胡言亂語,看斧!\"說罷,他手提巨斧,如猛虎下山般朝王斌撲殺過去。
王斌依舊閃躲,不去硬抗。王斌與之交戰許久知道這個越人力大,所以之後他的劈砍能躲就躲,沒有選擇硬抗。元山見一擊不成,心中更是惱怒,提著巨斧也不管招式,便開始揮砍。兩人你來我往,又交手十餘招,王斌又開口說到:“賊子,你看看四處還有多少叛軍。”
元山原本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當聽到對方傳來的話語時,猶如一盆冰水當頭澆下,讓他一下子就迴過神來。緊接著,他迅速將目光投向左右兩邊,想要觀察一下周圍的情況。可就在這時,隻見王斌手提一把鋒利無比的長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元山猛衝過來。說時遲那時快,眨眼間便已到了近前,並毫不留情地揮起斧頭狠狠地砍向元山。
元山察覺到身後有異常響動,又瞥見對麵有人急速逼近,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舉起手中的斧子企圖抵擋住這致命一擊。可惜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王斌的長斧帶著淩厲的氣勢猛然劈落下來,不偏不倚地正好擊中元山的肩膀部位。隻聽得“哢嚓”一聲脆響,那堅固的甲胄竟然如同紙糊一般瞬間破裂開來。
元山吃痛,大聲嚎叫起來,想要伸手阻擋向下的長斧,但那柄長斧則毫無阻礙地繼續深入,順著元山的身體一路向下斜劈過去。刹那間,鮮血四濺,骨肉分離,可憐的元山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劈成了兩半。
站在一旁目睹此景的元山親兵們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待反應過來後,他們皆悲憤交加、怒發衝冠,口中高喊著“將軍”二字,奮不顧身地向著王斌衝殺而去。麵對這群如狼似虎般撲來的敵人,王斌倒是顯得十分鎮定自若。
他毫不猶豫地提起斧頭向後撤退幾步,與此同時,其身邊的親信侍衛們也迅速行動起來,紛紛挺身而出,擋在了王斌身前,與那些洶湧而至的元山親兵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