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狹道廝殺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作者:長風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元山那淒厲的慘嚎聲戛然而止,他那高大的身軀轟然倒地,濺起一片塵土飛揚。而此時此刻,正身處湛州軍陣中的重甲騎兵們瞬間陷入了恐慌與混亂之中。盡管他們身披厚重堅固的鎧甲,但元山這位領軍大將的陣亡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沉重打擊。本就深陷重圍,又是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主將被斬。
這使得高昂的士氣如同泄氣的皮球一般迅速低落下去,尤其是那些並非元山親衛的士兵們更是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他們紛紛喪失了鬥誌,甚至有些人在元山倒下的那一刹那間就毫不猶豫地舉起雙手,表示願意投降歸順。
就這樣,這支曾一個時辰之前還威風凜凜,對湛州軍造成了不小損失的一千重甲騎兵隊伍,眨眼之間便土崩瓦解。麵對如狼似虎般撲來的湛州軍,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短短時間內,約有五百名重甲騎兵主動放下武器選擇投降;而其餘一部分尚存一絲僥幸心理的士兵,則企圖拚死一搏,試圖尋找機會突破重圍逃脫生天。
與此同時,在戰場的另一處,由韓瑜親自指揮的重甲騎兵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戰術風格。他們巧妙地運用自身裝備精良以及機動性強等優勢,成功地將敵軍分割成數個小塊,並緊密包圍起來。整個戰鬥過程中韓瑜及其部下並未選擇近身肉搏這種傳統方式殺敵,反而充分發揮了戰馬的速度與靈活性,遠遠地拉開距離,借助手中強大的弓弩對敵人展開猛烈射擊。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遠程對決中,萬民軍的兩千餘名騎兵成為了活靶子。隨著一支支利箭破空而去,無情地穿透敵兵的身體或射中胯下駿馬,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凋零隕落。經過長時間的艱苦鏖戰,萬民軍剩餘的兩千騎兵最終也難以抵擋如此淩厲攻勢,他們要麽棄械投降,要麽被射殺在馬背之上,要麽倒地,被踩踏而死。
.....
廣袤無垠的戰場上,乾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勢不可擋。他們士氣高昂,喊殺聲震耳欲聾,呈現出一片大好的局勢。在乾軍淩厲的追擊下,盡管萬民軍拚死抵抗,且有序地層層撤退,然而依舊無法阻擋乾軍前進的步伐,無奈隻能留下成百上千具冰冷的屍體。
薛貴精心組織起來的龍驤衛,宛如鋼鐵長城般堅不可摧。他們緊密協作,憑借著嚴整的軍陣穩步向前推進。每一次揮刀、每一次刺擊都精準無比,無情地收割著萬民軍的生命。無數敵人倒在了他們腳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兩方軍隊,一方窮追不舍,另一方則狼狽逃竄。在這片遼闊的平原之上,馬蹄揚起陣陣煙塵,遮天蔽日。袁鍾身先士卒,率領著自己的隊伍奮勇追擊。然而,由於過於急切和衝動,他逐漸陷入了叛軍設下的陷阱之中,被對方死死地鉗製住。這使得他所在的部隊行動受阻,舉步維艱,難以繼續向前挺進。
與此同時,齊國忠統領的遊羽營卻展現出了非凡的靈活性。他們巧妙地靠近萬民軍一側,駕馭著駿馬縱橫馳騁。手中弓弦緊繃,利箭如雨般射出,準確無誤地命中目標,給正在後撤的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阻礙。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以其高超的騎射技藝,有效地延緩了叛軍的撤退速度,為乾軍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伴隨著雙方一係列緊張而有序的行動部署,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終於邁入了最終決戰的關鍵時刻。在狹窄險峻的道路盡頭,萬民軍將領段雲,率領著麾下士卒很快抵達了狹道口這個戰略要衝之地。緊接著,他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工作當中:迅速列好嚴整的陣勢,並爭分奪秒地構築起堅固無比的防禦工事。
然而,就在萬民軍忙得熱火朝天之際,位於距離此地僅僅一裏遠的茂密樹林深處,由周康親自統領的兩萬京師勁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挺進。盡管在此之前,出於避免暴露行蹤、打草驚蛇等考慮,周康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追求行軍速度,而是小心翼翼地采取緩慢推進的策略,巧妙地掩飾住己方隊伍的行跡。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響亮的銅鑼聲響,這無疑意味著叛軍已然開始向後撤退!此時此刻,擺在眼前的局勢異常明朗清晰:他手中這支人數多達兩萬的強大軍隊,將成為決定此次戰役勝負成敗的關鍵所在;究竟是否能夠實現對叛軍的徹底圍殲,又或者說能夠消滅掉多少敵軍,一切都取決於這支部隊接下來的表現和發揮。
因此,他當機立斷地決定不再讓隊伍繼續隱匿行蹤,反而下達命令,要求全體軍隊加速步伐,全速朝著狹道的方向疾馳而去。因為他們深知,必須爭分奪秒地行動起來,才能夠盡早截斷叛軍的撤退之路。此時此刻,敵我雙方皆如同與時間展開一場生死競速般,誰能更快一步抵達目標地點,誰就能掌握戰局的主動權。
周康果斷地下達指令,命令隊伍拋棄那些過於沉重的輜重裝備,所有人都換上輕便的鎧甲,輕裝上陣,以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前進。刹那間,兩萬士兵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奔騰不息地穿越山林之間。他們的腳步聲猶如陣陣驚雷,震耳欲聾;而那揚起的塵土,則宛如滾滾濃煙,遮天蔽日。與此同時,受驚的飛鳥們也紛紛振翅高飛,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激戰。
在狹道口處,段雲敏銳地察覺到林中傳來一陣接一陣異常嘈雜的鳥鳴聲,緊接著便看到無數飛鳥驚慌失措地騰空而起。他心頭一緊,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一種強烈的警覺湧上心頭。他毫不猶豫地轉頭對身旁的士卒高聲喊道:“快去!速速傳令給南麵的元通,讓他立即布陣,嚴陣以待,以防遭受敵軍突襲!”這名士卒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翻身上馬,揚鞭催馬向著南方疾馳而去。
臨近狹道口,右側的森林之中,周康帶著士卒在此處蹲伏。他沒有選擇直接衝殺下去,而是先讓士卒稍作休息,而後列陣向前走去。因為他看見叛軍大軍還未至此處,而下方又已經嚴陣以待,所以不能著急。此時萬民軍以逸待勞,若此番直接衝殺下去,那就算是贏了下來,也會損傷慘重。
.....
遠處,蘇溫言從山上疾馳而下,極目遠眺之處,隻見蘇溫言身騎駿馬,猶如一道閃電般從高聳入雲的山峰之上飛馳而下。其身後緊跟著一群身披厚重鎧甲、威風凜凜的磐墨營重甲騎兵。他們的速度快如疾風驟雨,所過之處揚起漫天塵土,仿佛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在空中翻騰飛舞。
隨後,這支鐵騎大軍迅速轉向北方的茂密樹林,並一路狂奔不止,徑直朝著那狹窄道路的方向奮勇前行。洶湧澎湃的煙塵滾滾而起,宛如一層厚重的帷幕籠罩整個森林。林間的飛鳥走獸被嚇得驚慌失措,紛紛四散逃竄,尋找安全的藏身之所。
陣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響徹雲霄,如同驚天動地的雷鳴一般震撼人心,使得大地都為之顫抖不已。守在這裏的段雲聽見遠處的動靜,不禁大吃一驚,暗自思忖:看遠處的動靜,和如鼓般的馬蹄聲,簡直與自家軍隊中元山所率領的重甲騎兵毫無二致!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下令讓麾下士兵迅速集結,擺出堅固的長槍陣勢,以抵禦可能到來的騎兵突襲。
然而,令段雲心生忌憚的重甲騎兵突襲並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從另一側的茂密樹林之中,經過短暫休整後的周康帶領著他麾下的士兵衝殺而出。盡管他們已經休憩了片刻,但畢竟經曆了長時間的艱難跋涉,體能狀況相較於一直在此處養精蓄銳、以逸待勞的萬民軍而言,無疑處於劣勢。
值得慶幸的是,周康所統領的這些士卒皆來自京城營地,其配備的武器和防具都極為精良。雖然他們接受的訓練程度無法與精銳的龍驤衛相媲美,但也絕對稱得上是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因此,當雙方短兵相接時,一時間竟然難分高下,呈現出勢均力敵之態。
段雲看著下方的情形,心中微定,至少以目前來看,隻需要家境防範右側樹林之中的重騎兵。隻要堅持到大軍撤迴,那便算自己完成了任務。
森林之中,蘇溫言立於馬上,看著遠處交戰的雙方,沒有著急,隻是靜靜等待時機。他的身邊,磐墨營士卒皆安靜整齊的立在蘇溫言身後。
下方的戰場猶如一鍋沸騰的開水,激戰正酣。雙方士兵揮舞著手中的兵器,相互猛烈撞擊,發出震耳欲聾的鏗鏘之聲;喊殺聲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蒼穹。周康站在高處,緊盯著下方那僵持不下的戰局,眉頭緊鎖,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焦慮。
終於,他咬了咬牙,暗下決心,毅然邁步向前,身後軍旗也在同一時間向前移動。與此同時,他身邊的士卒也向他湧來,將他護衛在中間,一起向前移動而去。
就在這時,前方正在浴血奮戰、短兵相接的士卒們突然聽到了來自後方自家戰友的唿喊:“周將軍的軍旗向前移動啦,弟兄們,給我狠狠地壓上去!”這聲音宛如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他們內心深處的鬥誌和勇氣。這些士卒們仿佛忘卻了身體的傷痛,一個個如猛虎下山般,奮不顧身地向前猛衝過去。他們手中的兵刃閃爍著寒光,無情地向著敵人劈砍而去,毫不留情。
一瞬間,萬民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兇狠給弄懵了,而後戰線被對方很快向前推進。段雲看著下方的陣線竟然隱隱有崩潰的跡象,連忙下令,增派人手,同時也調了一部分親衛過去。待親衛前去,這陣線才被穩定下來。段雲看著下方,狠狠的鬆了一口氣,而後又把目光轉向了右側的樹林之中。
他看向樹林之中,但卻因為樹葉太過茂密,而不能窺見裏麵,等待了這麽久,卻遲遲不見對方重甲騎兵出現,他的心中也泛起嘀咕:“這為何還不衝殺我們,難道不是騎兵?難道是我判斷錯了?
然而,就在他即將轉頭之際,突然間,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自森林深處傳來!緊接著,大地開始劇烈顫抖起來,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股力量所撼動。刹那間,一股強大的氣勢如洶湧澎湃的洪流般席卷而來——那是騎兵衝鋒時所帶來的震撼與壓迫感!
隻見,幾乎眨眼之間,一隊身著黑甲,頭戴麵罩,手持長刀的重甲士卒從林中衝殺而出。而位於隊首的則是身著一身銀甲,手持長戟,在陽光下絢麗奪目。
段雲連忙向身邊的親衛喝到:“快,你們也給我上,不要讓他們潰散。”聽到命令後,親衛們不敢怠慢,紛紛向著前方狂奔而去。 此時,隻見蘇溫言身先士卒,手持長戟,目光堅定且冷靜異常。他穩穩地立於隊伍之首,毫無畏懼之色,帶領著身後的將士們一往無前地衝向敵陣。
磐墨營眾人組成了一個箭頭,以極快的速度向前奔襲,盡管前方是槍陣,他們也沒有絲毫懼怕的神色。他們隻是手拿長刀,麵色冷峻堅毅,向前突殺過去。幾乎是在接觸的一瞬間,蘇溫言這不到五百的磐墨營便如同鋼刀一般紮進了對方的陣型之中。
一瞬間萬民軍前排的士卒便被踏成了肉泥,僅僅一會,蘇溫言便帶頭衝殺了進去。長戟揮舞,掀起一陣血霧,麵前的萬民軍士卒被這騎兵衝鋒掀翻在地,槍陣也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摧毀。
這使得高昂的士氣如同泄氣的皮球一般迅速低落下去,尤其是那些並非元山親衛的士兵們更是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他們紛紛喪失了鬥誌,甚至有些人在元山倒下的那一刹那間就毫不猶豫地舉起雙手,表示願意投降歸順。
就這樣,這支曾一個時辰之前還威風凜凜,對湛州軍造成了不小損失的一千重甲騎兵隊伍,眨眼之間便土崩瓦解。麵對如狼似虎般撲來的湛州軍,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短短時間內,約有五百名重甲騎兵主動放下武器選擇投降;而其餘一部分尚存一絲僥幸心理的士兵,則企圖拚死一搏,試圖尋找機會突破重圍逃脫生天。
與此同時,在戰場的另一處,由韓瑜親自指揮的重甲騎兵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戰術風格。他們巧妙地運用自身裝備精良以及機動性強等優勢,成功地將敵軍分割成數個小塊,並緊密包圍起來。整個戰鬥過程中韓瑜及其部下並未選擇近身肉搏這種傳統方式殺敵,反而充分發揮了戰馬的速度與靈活性,遠遠地拉開距離,借助手中強大的弓弩對敵人展開猛烈射擊。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遠程對決中,萬民軍的兩千餘名騎兵成為了活靶子。隨著一支支利箭破空而去,無情地穿透敵兵的身體或射中胯下駿馬,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凋零隕落。經過長時間的艱苦鏖戰,萬民軍剩餘的兩千騎兵最終也難以抵擋如此淩厲攻勢,他們要麽棄械投降,要麽被射殺在馬背之上,要麽倒地,被踩踏而死。
.....
廣袤無垠的戰場上,乾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勢不可擋。他們士氣高昂,喊殺聲震耳欲聾,呈現出一片大好的局勢。在乾軍淩厲的追擊下,盡管萬民軍拚死抵抗,且有序地層層撤退,然而依舊無法阻擋乾軍前進的步伐,無奈隻能留下成百上千具冰冷的屍體。
薛貴精心組織起來的龍驤衛,宛如鋼鐵長城般堅不可摧。他們緊密協作,憑借著嚴整的軍陣穩步向前推進。每一次揮刀、每一次刺擊都精準無比,無情地收割著萬民軍的生命。無數敵人倒在了他們腳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兩方軍隊,一方窮追不舍,另一方則狼狽逃竄。在這片遼闊的平原之上,馬蹄揚起陣陣煙塵,遮天蔽日。袁鍾身先士卒,率領著自己的隊伍奮勇追擊。然而,由於過於急切和衝動,他逐漸陷入了叛軍設下的陷阱之中,被對方死死地鉗製住。這使得他所在的部隊行動受阻,舉步維艱,難以繼續向前挺進。
與此同時,齊國忠統領的遊羽營卻展現出了非凡的靈活性。他們巧妙地靠近萬民軍一側,駕馭著駿馬縱橫馳騁。手中弓弦緊繃,利箭如雨般射出,準確無誤地命中目標,給正在後撤的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阻礙。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以其高超的騎射技藝,有效地延緩了叛軍的撤退速度,為乾軍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伴隨著雙方一係列緊張而有序的行動部署,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終於邁入了最終決戰的關鍵時刻。在狹窄險峻的道路盡頭,萬民軍將領段雲,率領著麾下士卒很快抵達了狹道口這個戰略要衝之地。緊接著,他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工作當中:迅速列好嚴整的陣勢,並爭分奪秒地構築起堅固無比的防禦工事。
然而,就在萬民軍忙得熱火朝天之際,位於距離此地僅僅一裏遠的茂密樹林深處,由周康親自統領的兩萬京師勁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挺進。盡管在此之前,出於避免暴露行蹤、打草驚蛇等考慮,周康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追求行軍速度,而是小心翼翼地采取緩慢推進的策略,巧妙地掩飾住己方隊伍的行跡。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響亮的銅鑼聲響,這無疑意味著叛軍已然開始向後撤退!此時此刻,擺在眼前的局勢異常明朗清晰:他手中這支人數多達兩萬的強大軍隊,將成為決定此次戰役勝負成敗的關鍵所在;究竟是否能夠實現對叛軍的徹底圍殲,又或者說能夠消滅掉多少敵軍,一切都取決於這支部隊接下來的表現和發揮。
因此,他當機立斷地決定不再讓隊伍繼續隱匿行蹤,反而下達命令,要求全體軍隊加速步伐,全速朝著狹道的方向疾馳而去。因為他們深知,必須爭分奪秒地行動起來,才能夠盡早截斷叛軍的撤退之路。此時此刻,敵我雙方皆如同與時間展開一場生死競速般,誰能更快一步抵達目標地點,誰就能掌握戰局的主動權。
周康果斷地下達指令,命令隊伍拋棄那些過於沉重的輜重裝備,所有人都換上輕便的鎧甲,輕裝上陣,以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前進。刹那間,兩萬士兵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奔騰不息地穿越山林之間。他們的腳步聲猶如陣陣驚雷,震耳欲聾;而那揚起的塵土,則宛如滾滾濃煙,遮天蔽日。與此同時,受驚的飛鳥們也紛紛振翅高飛,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激戰。
在狹道口處,段雲敏銳地察覺到林中傳來一陣接一陣異常嘈雜的鳥鳴聲,緊接著便看到無數飛鳥驚慌失措地騰空而起。他心頭一緊,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一種強烈的警覺湧上心頭。他毫不猶豫地轉頭對身旁的士卒高聲喊道:“快去!速速傳令給南麵的元通,讓他立即布陣,嚴陣以待,以防遭受敵軍突襲!”這名士卒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翻身上馬,揚鞭催馬向著南方疾馳而去。
臨近狹道口,右側的森林之中,周康帶著士卒在此處蹲伏。他沒有選擇直接衝殺下去,而是先讓士卒稍作休息,而後列陣向前走去。因為他看見叛軍大軍還未至此處,而下方又已經嚴陣以待,所以不能著急。此時萬民軍以逸待勞,若此番直接衝殺下去,那就算是贏了下來,也會損傷慘重。
.....
遠處,蘇溫言從山上疾馳而下,極目遠眺之處,隻見蘇溫言身騎駿馬,猶如一道閃電般從高聳入雲的山峰之上飛馳而下。其身後緊跟著一群身披厚重鎧甲、威風凜凜的磐墨營重甲騎兵。他們的速度快如疾風驟雨,所過之處揚起漫天塵土,仿佛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在空中翻騰飛舞。
隨後,這支鐵騎大軍迅速轉向北方的茂密樹林,並一路狂奔不止,徑直朝著那狹窄道路的方向奮勇前行。洶湧澎湃的煙塵滾滾而起,宛如一層厚重的帷幕籠罩整個森林。林間的飛鳥走獸被嚇得驚慌失措,紛紛四散逃竄,尋找安全的藏身之所。
陣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響徹雲霄,如同驚天動地的雷鳴一般震撼人心,使得大地都為之顫抖不已。守在這裏的段雲聽見遠處的動靜,不禁大吃一驚,暗自思忖:看遠處的動靜,和如鼓般的馬蹄聲,簡直與自家軍隊中元山所率領的重甲騎兵毫無二致!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下令讓麾下士兵迅速集結,擺出堅固的長槍陣勢,以抵禦可能到來的騎兵突襲。
然而,令段雲心生忌憚的重甲騎兵突襲並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從另一側的茂密樹林之中,經過短暫休整後的周康帶領著他麾下的士兵衝殺而出。盡管他們已經休憩了片刻,但畢竟經曆了長時間的艱難跋涉,體能狀況相較於一直在此處養精蓄銳、以逸待勞的萬民軍而言,無疑處於劣勢。
值得慶幸的是,周康所統領的這些士卒皆來自京城營地,其配備的武器和防具都極為精良。雖然他們接受的訓練程度無法與精銳的龍驤衛相媲美,但也絕對稱得上是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因此,當雙方短兵相接時,一時間竟然難分高下,呈現出勢均力敵之態。
段雲看著下方的情形,心中微定,至少以目前來看,隻需要家境防範右側樹林之中的重騎兵。隻要堅持到大軍撤迴,那便算自己完成了任務。
森林之中,蘇溫言立於馬上,看著遠處交戰的雙方,沒有著急,隻是靜靜等待時機。他的身邊,磐墨營士卒皆安靜整齊的立在蘇溫言身後。
下方的戰場猶如一鍋沸騰的開水,激戰正酣。雙方士兵揮舞著手中的兵器,相互猛烈撞擊,發出震耳欲聾的鏗鏘之聲;喊殺聲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蒼穹。周康站在高處,緊盯著下方那僵持不下的戰局,眉頭緊鎖,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焦慮。
終於,他咬了咬牙,暗下決心,毅然邁步向前,身後軍旗也在同一時間向前移動。與此同時,他身邊的士卒也向他湧來,將他護衛在中間,一起向前移動而去。
就在這時,前方正在浴血奮戰、短兵相接的士卒們突然聽到了來自後方自家戰友的唿喊:“周將軍的軍旗向前移動啦,弟兄們,給我狠狠地壓上去!”這聲音宛如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他們內心深處的鬥誌和勇氣。這些士卒們仿佛忘卻了身體的傷痛,一個個如猛虎下山般,奮不顧身地向前猛衝過去。他們手中的兵刃閃爍著寒光,無情地向著敵人劈砍而去,毫不留情。
一瞬間,萬民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兇狠給弄懵了,而後戰線被對方很快向前推進。段雲看著下方的陣線竟然隱隱有崩潰的跡象,連忙下令,增派人手,同時也調了一部分親衛過去。待親衛前去,這陣線才被穩定下來。段雲看著下方,狠狠的鬆了一口氣,而後又把目光轉向了右側的樹林之中。
他看向樹林之中,但卻因為樹葉太過茂密,而不能窺見裏麵,等待了這麽久,卻遲遲不見對方重甲騎兵出現,他的心中也泛起嘀咕:“這為何還不衝殺我們,難道不是騎兵?難道是我判斷錯了?
然而,就在他即將轉頭之際,突然間,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自森林深處傳來!緊接著,大地開始劇烈顫抖起來,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股力量所撼動。刹那間,一股強大的氣勢如洶湧澎湃的洪流般席卷而來——那是騎兵衝鋒時所帶來的震撼與壓迫感!
隻見,幾乎眨眼之間,一隊身著黑甲,頭戴麵罩,手持長刀的重甲士卒從林中衝殺而出。而位於隊首的則是身著一身銀甲,手持長戟,在陽光下絢麗奪目。
段雲連忙向身邊的親衛喝到:“快,你們也給我上,不要讓他們潰散。”聽到命令後,親衛們不敢怠慢,紛紛向著前方狂奔而去。 此時,隻見蘇溫言身先士卒,手持長戟,目光堅定且冷靜異常。他穩穩地立於隊伍之首,毫無畏懼之色,帶領著身後的將士們一往無前地衝向敵陣。
磐墨營眾人組成了一個箭頭,以極快的速度向前奔襲,盡管前方是槍陣,他們也沒有絲毫懼怕的神色。他們隻是手拿長刀,麵色冷峻堅毅,向前突殺過去。幾乎是在接觸的一瞬間,蘇溫言這不到五百的磐墨營便如同鋼刀一般紮進了對方的陣型之中。
一瞬間萬民軍前排的士卒便被踏成了肉泥,僅僅一會,蘇溫言便帶頭衝殺了進去。長戟揮舞,掀起一陣血霧,麵前的萬民軍士卒被這騎兵衝鋒掀翻在地,槍陣也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