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讓張倫出來相見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思源微微點頭,朗聲道:“諸位將士,今日,我們齊聚於此,是為了蜀地的百姓,為了這片土地的安寧!”。
“過去,我們曆經艱難,但從未放棄。如今,官軍潰敗,成都府唾手可得,但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更加艱辛,希望大家與我共勉!”。
“我承諾,必將帶領大家建功立業,讓百姓安居樂業!”,秦思源的聲音激昂有力,在軍營上空迴蕩。
“願隨將軍,赴湯蹈火!”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音響徹天際。
這一刻,整個軍營都被狂熱的氣氛所籠罩,所有人都堅信,在秦思源的帶領下,他們將創造一個全新的未來。
將士們的歡唿聲如洶湧澎湃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震蕩得四周空氣都為之震顫。無數人激情難抑,手中的武器用力地敲打著盾牌,發出“砰砰”巨響,那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戰歌。
還有人高高舉起長槍,槍尖在日光下閃爍著凜冽寒光,他們用這般熱血的舉動,盡情宣泄著內心深處的喜悅。
多少年來,四川這片土地上,有的不過是地方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後又一次次被他人統治,始終在這個旋渦中掙紮,從來沒有出過一個有望席卷天下的雄主。
如今,橫空出世一個秦思源,他展現出的霸氣,和席卷天下的氣勢與希望,讓眾人怎能不心潮澎湃、歡欣鼓舞?
待這場盛大的慶祝儀式結束,秦思源意氣風發,帶領著一眾武將大步邁向中軍大帳。
“恭喜大人大勝!”雷虎率先一步上前,臉上滿是崇敬和喜悅,高聲祝賀道。
秦思源臉上掛著謙遜的笑容,輕輕擺了擺手,聲音沉穩有力,卻又充滿親和力:“這絕非我一人之功,是我們所有人浴血奮戰、齊心協力才換來的勝利”。
此言一出,帳中眾人皆感到與有榮焉,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歸屬感與自豪感,熱烈的氣氛瞬間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緊接著,雷虎開始詳細介紹成都府當下的局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今若要攻打成都府,那簡直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甚至有可能做到零傷亡。
秦思源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語氣中透著十足的自信:“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我已派人去通知張倫,讓他出城來與我相見”。
眾人聽聞,皆是一愣,片刻的寂靜後,此起彼伏的奉承聲瞬間響起。
這實在是太過霸氣側漏了,竟能讓一省主官主動出城相見,這份威勢、這份魄力,誰人能及?
此時,成都城的衙門議事大廳內,氣氛壓抑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秦思源到來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炸得眾人暈頭轉向,大部分人都如驚弓之鳥,滿心都是末日來臨的絕望與恐懼。
就在這死寂般的沉默中,一名小吏神色匆匆,快步走進大廳,俯身在張倫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張倫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很快恢複鎮定,擺了擺手,沉穩說道:“請使者進來吧”。
下麵眾人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使者?這個時候還會有什麽使者?稍一思索,便反應過來,隻能是保寧府派來的使者。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男子昂首挺胸,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走進大廳。
他身形挺拔,臉上帶著不卑不亢的神情,進門後,立刻拱手行禮,聲音洪亮清晰:“保寧府使者吳平安,見過張大人”。
張倫目光如炬,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腦海中隱隱有個模糊的印象,似乎曾聽聞過這個名字,依稀記得這人是保寧府情報機構的重要成員。
“使者免禮”,張倫神色平靜,語氣淡淡的,“不知貴使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吳平安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道:“吳某奉命前來,是為我主給大人送一封信,還請張大人過目”。
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雙手遞出。
張倫身旁的師爺見狀,趕忙快步走下,接過信函,還不忘衝著吳平安友善地笑了笑。
張倫緩緩拆開信封,展開信紙細細閱讀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漸漸皺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
廳中所有人都緊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秦指揮使想讓本官出城相見?”,張倫看完信,緩緩放下,目光直視吳平安,開口問道。
“大膽!”,邵捷春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暴跳如雷,猛地站起身來,手指著吳平安。
聲色俱厲地嗬斥道,“秦思源不過是一介小小的衛指揮使,怎敢如此狂妄,讓堂堂二品文官出城去見他?簡直是目無尊卑、不知天高地厚!”。
緊接著,他又扯著嗓子大聲唿喊:“來人,來人呐!把這個狂徒給我抓起來,抓起來!”。
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都覺得他是不是突然失心瘋了。
在這節骨眼上,居然還要為難保寧府的使者,這不是自尋死路嗎?難道他連自己的九族都不顧了?
張倫深深地看了邵捷春一眼,那目光中意味深長,有失望,也有無奈。
隨後,他擺了擺手,沉穩說道:“邵大人怕是癔症發作了,來人,先扶他下去休息吧”。
話音剛落,立刻有幾個人快步走進大廳,將邵捷春牢牢控製住,然後用力拖著他往外走。
“放開本官!放開本官!你們這些軟骨頭,平日裏拿著朝廷的俸祿,關鍵時刻卻如此怯懦!你們這些小人,怎對得起朝廷的栽培!”,邵捷春一邊掙紮,一邊破口大罵。
聲音越來越遠,直至消失不見,隻留下眾人低垂著頭,有些人的臉因為羞愧而漲得通紅。
張倫再次拿起信,不緊不慢地又看了一遍,隨後看向吳平安,問道:“聽說秦指揮使已經到了城外?”。
吳平安心中有些惱怒,張倫三番五次稱唿秦思源為“指揮使”,他實在分不清這是因為官職差異的正常稱唿,還是有意羞辱。
但他極力克製,沒有將情緒表露出來,依舊拱手行禮,恭敬說道:“我家大人已大勝官軍,此刻已然抵達城外,特派吳某前來邀請大人出城相見”。
“過去,我們曆經艱難,但從未放棄。如今,官軍潰敗,成都府唾手可得,但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更加艱辛,希望大家與我共勉!”。
“我承諾,必將帶領大家建功立業,讓百姓安居樂業!”,秦思源的聲音激昂有力,在軍營上空迴蕩。
“願隨將軍,赴湯蹈火!”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音響徹天際。
這一刻,整個軍營都被狂熱的氣氛所籠罩,所有人都堅信,在秦思源的帶領下,他們將創造一個全新的未來。
將士們的歡唿聲如洶湧澎湃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震蕩得四周空氣都為之震顫。無數人激情難抑,手中的武器用力地敲打著盾牌,發出“砰砰”巨響,那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戰歌。
還有人高高舉起長槍,槍尖在日光下閃爍著凜冽寒光,他們用這般熱血的舉動,盡情宣泄著內心深處的喜悅。
多少年來,四川這片土地上,有的不過是地方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後又一次次被他人統治,始終在這個旋渦中掙紮,從來沒有出過一個有望席卷天下的雄主。
如今,橫空出世一個秦思源,他展現出的霸氣,和席卷天下的氣勢與希望,讓眾人怎能不心潮澎湃、歡欣鼓舞?
待這場盛大的慶祝儀式結束,秦思源意氣風發,帶領著一眾武將大步邁向中軍大帳。
“恭喜大人大勝!”雷虎率先一步上前,臉上滿是崇敬和喜悅,高聲祝賀道。
秦思源臉上掛著謙遜的笑容,輕輕擺了擺手,聲音沉穩有力,卻又充滿親和力:“這絕非我一人之功,是我們所有人浴血奮戰、齊心協力才換來的勝利”。
此言一出,帳中眾人皆感到與有榮焉,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歸屬感與自豪感,熱烈的氣氛瞬間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緊接著,雷虎開始詳細介紹成都府當下的局勢,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今若要攻打成都府,那簡直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甚至有可能做到零傷亡。
秦思源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語氣中透著十足的自信:“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我已派人去通知張倫,讓他出城來與我相見”。
眾人聽聞,皆是一愣,片刻的寂靜後,此起彼伏的奉承聲瞬間響起。
這實在是太過霸氣側漏了,竟能讓一省主官主動出城相見,這份威勢、這份魄力,誰人能及?
此時,成都城的衙門議事大廳內,氣氛壓抑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秦思源到來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炸得眾人暈頭轉向,大部分人都如驚弓之鳥,滿心都是末日來臨的絕望與恐懼。
就在這死寂般的沉默中,一名小吏神色匆匆,快步走進大廳,俯身在張倫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張倫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很快恢複鎮定,擺了擺手,沉穩說道:“請使者進來吧”。
下麵眾人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使者?這個時候還會有什麽使者?稍一思索,便反應過來,隻能是保寧府派來的使者。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男子昂首挺胸,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走進大廳。
他身形挺拔,臉上帶著不卑不亢的神情,進門後,立刻拱手行禮,聲音洪亮清晰:“保寧府使者吳平安,見過張大人”。
張倫目光如炬,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腦海中隱隱有個模糊的印象,似乎曾聽聞過這個名字,依稀記得這人是保寧府情報機構的重要成員。
“使者免禮”,張倫神色平靜,語氣淡淡的,“不知貴使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吳平安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道:“吳某奉命前來,是為我主給大人送一封信,還請張大人過目”。
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雙手遞出。
張倫身旁的師爺見狀,趕忙快步走下,接過信函,還不忘衝著吳平安友善地笑了笑。
張倫緩緩拆開信封,展開信紙細細閱讀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漸漸皺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
廳中所有人都緊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秦指揮使想讓本官出城相見?”,張倫看完信,緩緩放下,目光直視吳平安,開口問道。
“大膽!”,邵捷春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暴跳如雷,猛地站起身來,手指著吳平安。
聲色俱厲地嗬斥道,“秦思源不過是一介小小的衛指揮使,怎敢如此狂妄,讓堂堂二品文官出城去見他?簡直是目無尊卑、不知天高地厚!”。
緊接著,他又扯著嗓子大聲唿喊:“來人,來人呐!把這個狂徒給我抓起來,抓起來!”。
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都覺得他是不是突然失心瘋了。
在這節骨眼上,居然還要為難保寧府的使者,這不是自尋死路嗎?難道他連自己的九族都不顧了?
張倫深深地看了邵捷春一眼,那目光中意味深長,有失望,也有無奈。
隨後,他擺了擺手,沉穩說道:“邵大人怕是癔症發作了,來人,先扶他下去休息吧”。
話音剛落,立刻有幾個人快步走進大廳,將邵捷春牢牢控製住,然後用力拖著他往外走。
“放開本官!放開本官!你們這些軟骨頭,平日裏拿著朝廷的俸祿,關鍵時刻卻如此怯懦!你們這些小人,怎對得起朝廷的栽培!”,邵捷春一邊掙紮,一邊破口大罵。
聲音越來越遠,直至消失不見,隻留下眾人低垂著頭,有些人的臉因為羞愧而漲得通紅。
張倫再次拿起信,不緊不慢地又看了一遍,隨後看向吳平安,問道:“聽說秦指揮使已經到了城外?”。
吳平安心中有些惱怒,張倫三番五次稱唿秦思源為“指揮使”,他實在分不清這是因為官職差異的正常稱唿,還是有意羞辱。
但他極力克製,沒有將情緒表露出來,依舊拱手行禮,恭敬說道:“我家大人已大勝官軍,此刻已然抵達城外,特派吳某前來邀請大人出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