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訓話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這不是說秦思源就是什麽光明正大的聖人,凡是能掌大權的人就沒有不腹黑的。
但是秦思源有個度,願意放權,這就是後世穿越之人的底氣,也是他能成就一番大業的關鍵所在。
天色漸暗,但議事廳內,氣氛凝重而熱烈,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或思索或期待的麵龐。
秦思源目光如炬,緩緩掃視一圈眾人,最終定格在一人身上,朗聲道:“蘇先生,你身為管理政務的負責人,先談談你的見解吧”。
蘇明哲聞言,微微一怔,旋即陷入沉思,片刻後,他挺直腰杆,沉穩開口:“屬下認為,當下的政策成效顯著。咱們推行的村長和民兵製度,已然成功掌控了廣大農村地區,堪稱咱們的一項基本政策”。
秦思源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所言極是,這便是基本政策,務必長期堅守,往後,官府隻需在選舉村長時出麵見證,至於各村的發展規劃,便交由他們自行定奪”。
他稍作停頓,接著舉例道,“就拿現在有些村子來說,他們開墾出大量荒地,於是共同商議決定,不再上繳原本需交付村裏的那一成糧食”。
“而是全體村民齊心協力,耕種新開墾的荒地,以此替代上繳的糧食,有沒有這迴事?”。
蘇明哲知曉此事,連忙解釋道:“大人,此事已然上報,隻是被我否決了,畢竟這是您親自製定的政策,屬下不敢擅自更改”。
秦思源擺了擺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要深刻理解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其旨在儲備糧食,以防天災降臨之時,有救命糧可用”。
“所以,無論他們采用何種方式儲備這批救命糧,隻要是出於整個村子的集體意願,那便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不應過度幹涉”。
“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他們是否切實儲備了這批糧食,在災害來臨時,是否具備抵抗能力,而非糾結於他們儲備糧食的具體方式”。
蘇明哲聽聞,臉色驟變,連忙起身,恭敬行禮道:“是屬下考慮欠妥,還望大人恕罪”。
“坐下,坐下”,秦思源伸手虛壓,臉上浮現出溫和的笑意,“我並無責怪你的意思,隻是想提醒你,要充分給予百姓自行解決問題的空間”。
“我們的職責,是監督村長選舉的公平公正,關注百姓是否有冤屈未申,確保我們的基本律法得以切實落實”。
蘇明哲連連點頭,心中豁然開朗,說白了,就是以一個個村子為獨立的小單元,讓其自行發展。
隻要遵守官府製定的律法,便不過多幹涉。
當然,這“不多加幹涉”是有前提條件的,村長必須德才兼備,能服眾且真心為村民辦實事。
倘若有人妄圖憑借家族勢力霸占村長之位,進而魚肉百姓,那他必將成為官府的首要打擊對象。
畢竟,每個縣都配備了一個連的武裝治安軍,他們的職責就是懲治此類不法之徒。
如今,保寧府已將村子劃分成一個個獨立個體。
鎮一級並無主官,僅設一個民兵中隊長和幾個小吏,負責維持鎮上的秩序。
他們負責收取鎮上店鋪的稅收,這些稅收除按規定上繳一部分外,其餘皆留存於鎮裏,用於修繕街道、雇傭人員打掃衛生等事務,還有一些雜事的銀錢都需要從這裏麵出。
直接管理村子的依舊是縣衙,每五年一次的村長選舉,縣裏都會派人前往監督。
同時,負責管理河道、山林的吏員也會定期巡查,防止村民過度砍伐樹木,導致水土流失。
其餘諸如收稅等事務,皆由村長負責完成,並且由村長組織人手將稅收運至倉庫交付。
秦思源神色一肅,繼續說道:“官府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那便是通過各種渠道,密切關注是否有人橫行鄉裏,破壞我們的根基”。
“一旦發現此類情況,必須堅決予以撲滅,在緊急情況下,縣令有權調動各處民兵進行圍剿,絕不姑息遷就!”。
“是,屬下定會將您的命令寫入新律法之中”,蘇明哲再次行禮,態度堅決。
秦思源微微點頭,神情莊重:“你們務必明白,這是我們政權的根基所在,隻要根基穩固,我們的政權便能堅如磐石”。
“古往今來,農民起義雖成功的寥寥無幾,但每一次改朝換代,無不是因為百姓生活難以為繼,才給了他人可乘之機”。
“我們亦是如此,若不是大明官府腐敗無能,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又怎會有我們崛起的機會?”。
眾人紛紛點頭,對此深表讚同,若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誰會冒著生命危險跟隨他人造反?還不是因為走投無路,而在秦思源這裏看到了希望,這才紛紛響應,匯聚於他的麾下,就為了搏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現在,我們來探討下一個問題”,秦思源話鋒一轉,目光炯炯,“那便是商業,常言道,無商不富、無農不穩,今後,官府不許無故插手商業事務”。
“隻要商業活動依法正常繳納稅收,遵守我們製定的律法,就應讓其自由發展,而不是在哪裏指手畫腳”。
他說完,目光掃視眾人,神色嚴肅:“你們要清楚,大明之所以如此窮困潦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商業管理上存在嚴重問題”。
“各級官府、貴族乃至皇族,為了自己的利益製定極低的商稅,又無休止地對商業進行盤剝,最終導致朝廷財政空虛”。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我的意思很明確,隻要商人按規矩交稅,遵守律法,官府就絕不能以任何理由對其進行盤剝,否則必將嚴懲不貸!”。
眾人紛紛起身應諾,保寧府對商業的重視是無與倫比的,而且秦思源就是最大的商人,要不然他哪裏來的銀子養大軍,還不靠官府支持。
就在大家討論得歡時,一名親兵走了進來,他身後還跟著一個暗夜的成員。
那名暗夜成員行禮道,“大人,吳統領從城裏傳來了消息”。
“哦?”,秦思源問道,“張倫是個什麽意思?他出不出來見我?”。
但是秦思源有個度,願意放權,這就是後世穿越之人的底氣,也是他能成就一番大業的關鍵所在。
天色漸暗,但議事廳內,氣氛凝重而熱烈,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或思索或期待的麵龐。
秦思源目光如炬,緩緩掃視一圈眾人,最終定格在一人身上,朗聲道:“蘇先生,你身為管理政務的負責人,先談談你的見解吧”。
蘇明哲聞言,微微一怔,旋即陷入沉思,片刻後,他挺直腰杆,沉穩開口:“屬下認為,當下的政策成效顯著。咱們推行的村長和民兵製度,已然成功掌控了廣大農村地區,堪稱咱們的一項基本政策”。
秦思源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所言極是,這便是基本政策,務必長期堅守,往後,官府隻需在選舉村長時出麵見證,至於各村的發展規劃,便交由他們自行定奪”。
他稍作停頓,接著舉例道,“就拿現在有些村子來說,他們開墾出大量荒地,於是共同商議決定,不再上繳原本需交付村裏的那一成糧食”。
“而是全體村民齊心協力,耕種新開墾的荒地,以此替代上繳的糧食,有沒有這迴事?”。
蘇明哲知曉此事,連忙解釋道:“大人,此事已然上報,隻是被我否決了,畢竟這是您親自製定的政策,屬下不敢擅自更改”。
秦思源擺了擺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要深刻理解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其旨在儲備糧食,以防天災降臨之時,有救命糧可用”。
“所以,無論他們采用何種方式儲備這批救命糧,隻要是出於整個村子的集體意願,那便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不應過度幹涉”。
“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他們是否切實儲備了這批糧食,在災害來臨時,是否具備抵抗能力,而非糾結於他們儲備糧食的具體方式”。
蘇明哲聽聞,臉色驟變,連忙起身,恭敬行禮道:“是屬下考慮欠妥,還望大人恕罪”。
“坐下,坐下”,秦思源伸手虛壓,臉上浮現出溫和的笑意,“我並無責怪你的意思,隻是想提醒你,要充分給予百姓自行解決問題的空間”。
“我們的職責,是監督村長選舉的公平公正,關注百姓是否有冤屈未申,確保我們的基本律法得以切實落實”。
蘇明哲連連點頭,心中豁然開朗,說白了,就是以一個個村子為獨立的小單元,讓其自行發展。
隻要遵守官府製定的律法,便不過多幹涉。
當然,這“不多加幹涉”是有前提條件的,村長必須德才兼備,能服眾且真心為村民辦實事。
倘若有人妄圖憑借家族勢力霸占村長之位,進而魚肉百姓,那他必將成為官府的首要打擊對象。
畢竟,每個縣都配備了一個連的武裝治安軍,他們的職責就是懲治此類不法之徒。
如今,保寧府已將村子劃分成一個個獨立個體。
鎮一級並無主官,僅設一個民兵中隊長和幾個小吏,負責維持鎮上的秩序。
他們負責收取鎮上店鋪的稅收,這些稅收除按規定上繳一部分外,其餘皆留存於鎮裏,用於修繕街道、雇傭人員打掃衛生等事務,還有一些雜事的銀錢都需要從這裏麵出。
直接管理村子的依舊是縣衙,每五年一次的村長選舉,縣裏都會派人前往監督。
同時,負責管理河道、山林的吏員也會定期巡查,防止村民過度砍伐樹木,導致水土流失。
其餘諸如收稅等事務,皆由村長負責完成,並且由村長組織人手將稅收運至倉庫交付。
秦思源神色一肅,繼續說道:“官府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那便是通過各種渠道,密切關注是否有人橫行鄉裏,破壞我們的根基”。
“一旦發現此類情況,必須堅決予以撲滅,在緊急情況下,縣令有權調動各處民兵進行圍剿,絕不姑息遷就!”。
“是,屬下定會將您的命令寫入新律法之中”,蘇明哲再次行禮,態度堅決。
秦思源微微點頭,神情莊重:“你們務必明白,這是我們政權的根基所在,隻要根基穩固,我們的政權便能堅如磐石”。
“古往今來,農民起義雖成功的寥寥無幾,但每一次改朝換代,無不是因為百姓生活難以為繼,才給了他人可乘之機”。
“我們亦是如此,若不是大明官府腐敗無能,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又怎會有我們崛起的機會?”。
眾人紛紛點頭,對此深表讚同,若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誰會冒著生命危險跟隨他人造反?還不是因為走投無路,而在秦思源這裏看到了希望,這才紛紛響應,匯聚於他的麾下,就為了搏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現在,我們來探討下一個問題”,秦思源話鋒一轉,目光炯炯,“那便是商業,常言道,無商不富、無農不穩,今後,官府不許無故插手商業事務”。
“隻要商業活動依法正常繳納稅收,遵守我們製定的律法,就應讓其自由發展,而不是在哪裏指手畫腳”。
他說完,目光掃視眾人,神色嚴肅:“你們要清楚,大明之所以如此窮困潦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商業管理上存在嚴重問題”。
“各級官府、貴族乃至皇族,為了自己的利益製定極低的商稅,又無休止地對商業進行盤剝,最終導致朝廷財政空虛”。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我的意思很明確,隻要商人按規矩交稅,遵守律法,官府就絕不能以任何理由對其進行盤剝,否則必將嚴懲不貸!”。
眾人紛紛起身應諾,保寧府對商業的重視是無與倫比的,而且秦思源就是最大的商人,要不然他哪裏來的銀子養大軍,還不靠官府支持。
就在大家討論得歡時,一名親兵走了進來,他身後還跟著一個暗夜的成員。
那名暗夜成員行禮道,“大人,吳統領從城裏傳來了消息”。
“哦?”,秦思源問道,“張倫是個什麽意思?他出不出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