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安排成都城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思源點頭認可:“你跟蘇先生、陳剛他們商議著辦,先把土地劃出來,以後這些地方肯定要擴建,提前規劃好,免得日後麻煩”。
看事情商議得差不多了,蘇明哲這時站起身來,問道:“大人,不知您對蜀王府作何處置,是否就將其當作您的府邸?”。
秦思源沉思片刻,說道:“也好,不過蜀王府要改造一下,我個人可住不了這麽大的地方。周先生,這件事情也要勞煩你了”。
周立民趕忙答應,這本就在他的職責範圍內。
秦思源之所以要住進蜀王府,並非是貪圖其豪奢,而是他需要這麽大的地方,畢竟庫房這些都要搬遷到這裏。
還有四海商行的總部也要來,這個就要占據很大一塊地方,周立民等下屬也要就近安置,親兵這些,以及暗夜這些組織的總部都要搬來。
而蜀王府的麵積恰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有現成的肯定要用起來,還免了地方的麻煩。
拿下成都城後,四川實際上已在他的掌控之中,以前在保寧府時,他不進府城,是因為保寧府本就不大,進去後會顯得十分擁擠。
但成都府不同,作為四川的經濟、文化中心,他必須親自坐鎮此地,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張論這時站起身,雙手抱拳,朗聲道:“秦大人,老夫有一事需要請示,如今蜀王即將離開”。
“那些王府裏的太監、宮女,您打算如何安置?是任由蜀王將他們帶走,還是另有打算?”。
話語落地,議事廳裏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秦思源身上。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輕笑:“怎麽可能讓蜀王帶走?他和他的後宮,還有王府幕僚,能帶走多少人、多少財物,都得嚴格把控”。
“蜀王雖然沒有什麽大錯,但他的屬官們可是犯下諸多罪行,豈能還容他肆意妄為地轉移人手和財富 ?”。
這話一出口,張論心裏猛地一震,他並非關心那些太監宮女的去向,而是另有隱情。
今天早些時候,他還特意提醒過蜀王,王妃和其他女眷的首飾細軟是可以帶走的。
在保寧府,向來沒有沒收女眷私人財產的慣例,難道這次要因為王妃等人財物豐厚而破例?
想到這兒,張論再次拱手,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大人所言極是,隻是,蜀王妃等人的私人財物,也在清點沒收之列嗎?”。
秦思源擺了擺手,神色平靜:“那倒不必,她們可以帶走自己的金銀首飾等物件,但有些東西,絕不能讓她們帶走”。
說著,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論一眼,讓他自己去明悟。
張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是個十足的老狐狸,瞬間就領會了其中深意,忙不迭道:“是,老夫明白,迴去之後定會向蜀王那邊說清楚”。
秦思源微微點頭,接著將話題轉迴太監宮女:“至於那些太監宮女,有親人的,就讓他們迴鄉投奔親人,無依無靠的,暫時留在我這兒做事”。
他心中早有盤算,等戰事徹底平息,有功將士論功行賞時,這些宮女便能許配給他們為妻。
對於這些女子而言,能有個安穩歸宿,對那些大多出身不高的將士們來說,能娶到儀容、談吐不俗的宮女,也是一件美事,可謂皆大歡喜。
隻是太監的安置有些棘手,他們身體殘缺,其實都是些苦命之人,放出去恐怕連生存都成問題,倒不如挑選一番,留在府中各司其職,也算給他們一條生路。
安排妥當,秦思源掃了眾人一眼,正準備宣布散會,卻突然想起一件要事,轉頭看向周立民:“周先生,如今成都城裏已經收繳了多少財產?”。
周立民迅速掏出一本冊子,有條不紊地匯報:“目前已沒收的財產,黃金四千餘兩,白銀兩百餘萬兩,古董珍玩上千件”。
“此外,還有土地約二十萬畝,店鋪一百餘間,這些大多是從宋、沈兩家抄出的。現在還有部分贓官正在羈押審問,最終具體數目,還需些時日才能核算清楚”。
秦思源聽完,神色平靜地點點頭,他入城之後,並非對所有富人都抄家問罪,那些平日裏沒有惡行的,基本都放過了。
已經投誠的官員,他也未動他們分毫,況且,還有蜀王府這個最大的“富礦”尚未清查,蜀王,才是四川最富有的人。
後世史書說張獻忠占據四川後,搜刮了數千萬兩銀子,如今看來,這說法並非誇大其詞。
張獻忠搜刮的是整個四川,從蜀王府到官員士紳、富商巨賈,一個都沒放過,進賬幾千萬兩銀子確實有可能。
秦思源略作思忖,便吩咐道:“收繳來的這些土地,除了我們眼下馬上要用的,其餘的全部封存”。
他這是想到,自己的親兵和部分保寧衛要駐紮在成都城附近,他們的妻兒也得隨之搬遷過來,這些土地正好用來安置家眷。
如此一來,親兵和士兵們休假時能迴去團聚,對軍心穩定大有裨益。
諸事商議完畢,天色早已暗沉。秦思源抬眼望了望窗外,開口道:“大家一同吃個便飯再迴去吧”。
“再者,年節將至,又逢如此大勝,蘇先生和周先生,你們二人商議一下,好好犒賞一番眾人,大家辛苦了一年,理應好好慰勞”。
眾人聽聞,臉上紛紛露出笑容。辛苦一年,能拿到豐厚的年終獎,誰會不歡喜?
保寧府和大明可不同,他們拿的都是死工資,基本沒有撈外水的地方,雖說俸祿豐厚,但是誰又嫌銀子多呢。
眾人一起到了飯廳,這裏已經準備好了晚飯,整整兩大桌,每桌也就六個菜,四葷兩素外加一個湯,不過份量很足。
張倫掃了眾人一眼,見大家都欣然坐下,各自開始打飯,也沒有侍女伺候,沒有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最大的規矩就是等秦思源先動了筷子,其餘的一概不管,一邊吃還在一邊討論事情,他覺得非常新奇。
大家用飯都很快,飯後也都匆匆離去,張倫擦擦嘴,也悠悠然的朝外麵走去,他的年紀也大了,隻想知道迴去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就在他剛走出大門的時候,一個聲音傳來,“老大人,等等我....”。
看事情商議得差不多了,蘇明哲這時站起身來,問道:“大人,不知您對蜀王府作何處置,是否就將其當作您的府邸?”。
秦思源沉思片刻,說道:“也好,不過蜀王府要改造一下,我個人可住不了這麽大的地方。周先生,這件事情也要勞煩你了”。
周立民趕忙答應,這本就在他的職責範圍內。
秦思源之所以要住進蜀王府,並非是貪圖其豪奢,而是他需要這麽大的地方,畢竟庫房這些都要搬遷到這裏。
還有四海商行的總部也要來,這個就要占據很大一塊地方,周立民等下屬也要就近安置,親兵這些,以及暗夜這些組織的總部都要搬來。
而蜀王府的麵積恰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有現成的肯定要用起來,還免了地方的麻煩。
拿下成都城後,四川實際上已在他的掌控之中,以前在保寧府時,他不進府城,是因為保寧府本就不大,進去後會顯得十分擁擠。
但成都府不同,作為四川的經濟、文化中心,他必須親自坐鎮此地,才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張論這時站起身,雙手抱拳,朗聲道:“秦大人,老夫有一事需要請示,如今蜀王即將離開”。
“那些王府裏的太監、宮女,您打算如何安置?是任由蜀王將他們帶走,還是另有打算?”。
話語落地,議事廳裏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秦思源身上。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輕笑:“怎麽可能讓蜀王帶走?他和他的後宮,還有王府幕僚,能帶走多少人、多少財物,都得嚴格把控”。
“蜀王雖然沒有什麽大錯,但他的屬官們可是犯下諸多罪行,豈能還容他肆意妄為地轉移人手和財富 ?”。
這話一出口,張論心裏猛地一震,他並非關心那些太監宮女的去向,而是另有隱情。
今天早些時候,他還特意提醒過蜀王,王妃和其他女眷的首飾細軟是可以帶走的。
在保寧府,向來沒有沒收女眷私人財產的慣例,難道這次要因為王妃等人財物豐厚而破例?
想到這兒,張論再次拱手,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大人所言極是,隻是,蜀王妃等人的私人財物,也在清點沒收之列嗎?”。
秦思源擺了擺手,神色平靜:“那倒不必,她們可以帶走自己的金銀首飾等物件,但有些東西,絕不能讓她們帶走”。
說著,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論一眼,讓他自己去明悟。
張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是個十足的老狐狸,瞬間就領會了其中深意,忙不迭道:“是,老夫明白,迴去之後定會向蜀王那邊說清楚”。
秦思源微微點頭,接著將話題轉迴太監宮女:“至於那些太監宮女,有親人的,就讓他們迴鄉投奔親人,無依無靠的,暫時留在我這兒做事”。
他心中早有盤算,等戰事徹底平息,有功將士論功行賞時,這些宮女便能許配給他們為妻。
對於這些女子而言,能有個安穩歸宿,對那些大多出身不高的將士們來說,能娶到儀容、談吐不俗的宮女,也是一件美事,可謂皆大歡喜。
隻是太監的安置有些棘手,他們身體殘缺,其實都是些苦命之人,放出去恐怕連生存都成問題,倒不如挑選一番,留在府中各司其職,也算給他們一條生路。
安排妥當,秦思源掃了眾人一眼,正準備宣布散會,卻突然想起一件要事,轉頭看向周立民:“周先生,如今成都城裏已經收繳了多少財產?”。
周立民迅速掏出一本冊子,有條不紊地匯報:“目前已沒收的財產,黃金四千餘兩,白銀兩百餘萬兩,古董珍玩上千件”。
“此外,還有土地約二十萬畝,店鋪一百餘間,這些大多是從宋、沈兩家抄出的。現在還有部分贓官正在羈押審問,最終具體數目,還需些時日才能核算清楚”。
秦思源聽完,神色平靜地點點頭,他入城之後,並非對所有富人都抄家問罪,那些平日裏沒有惡行的,基本都放過了。
已經投誠的官員,他也未動他們分毫,況且,還有蜀王府這個最大的“富礦”尚未清查,蜀王,才是四川最富有的人。
後世史書說張獻忠占據四川後,搜刮了數千萬兩銀子,如今看來,這說法並非誇大其詞。
張獻忠搜刮的是整個四川,從蜀王府到官員士紳、富商巨賈,一個都沒放過,進賬幾千萬兩銀子確實有可能。
秦思源略作思忖,便吩咐道:“收繳來的這些土地,除了我們眼下馬上要用的,其餘的全部封存”。
他這是想到,自己的親兵和部分保寧衛要駐紮在成都城附近,他們的妻兒也得隨之搬遷過來,這些土地正好用來安置家眷。
如此一來,親兵和士兵們休假時能迴去團聚,對軍心穩定大有裨益。
諸事商議完畢,天色早已暗沉。秦思源抬眼望了望窗外,開口道:“大家一同吃個便飯再迴去吧”。
“再者,年節將至,又逢如此大勝,蘇先生和周先生,你們二人商議一下,好好犒賞一番眾人,大家辛苦了一年,理應好好慰勞”。
眾人聽聞,臉上紛紛露出笑容。辛苦一年,能拿到豐厚的年終獎,誰會不歡喜?
保寧府和大明可不同,他們拿的都是死工資,基本沒有撈外水的地方,雖說俸祿豐厚,但是誰又嫌銀子多呢。
眾人一起到了飯廳,這裏已經準備好了晚飯,整整兩大桌,每桌也就六個菜,四葷兩素外加一個湯,不過份量很足。
張倫掃了眾人一眼,見大家都欣然坐下,各自開始打飯,也沒有侍女伺候,沒有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最大的規矩就是等秦思源先動了筷子,其餘的一概不管,一邊吃還在一邊討論事情,他覺得非常新奇。
大家用飯都很快,飯後也都匆匆離去,張倫擦擦嘴,也悠悠然的朝外麵走去,他的年紀也大了,隻想知道迴去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就在他剛走出大門的時候,一個聲音傳來,“老大人,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