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子盤腿坐在草席上,一個人在那裏發愣。呆子又躺在那裏麵壁,嘴裏照舊叨咕著些什麽,小竹子已經習慣了他這個怪異行為,心思也著落不到呆子的身上,隻覺得腦子裏亂得很。
呂佐帶了兩個人來到走廊,他讓軍漢打開了牢門,自己一個人走進來,看到這兩個人都像是發呆一般,笑了笑,告訴軍漢給自己搬過一張椅子來。軍漢道:“大人,這裏隻有矮凳,沒有椅子。”張十五道:“放屁,你們把總坐的不是椅子?”
軍漢出去沒多大功夫,搬迴來一張椅子。呂佐擺了擺手,讓幾個人都退得遠遠地,軍漢問要不要鎖上門,呂佐道:“你這裏的門隻怕鎖不住他們兩個。”
小竹子聽他說得奇怪,抬頭看了一眼。見呂佐一身尋常衣服,手裏捏了一把扇子在臉前不住揮動,知他是厭惡這屋裏氣味。
“小竹子,你迴來的那晚可曾在山上遇到過什麽人嗎?”
小竹子見呂佐不正式提審自己,而是親自到牢裏來,這就很不尋常,剛才他又說的那句奇怪的話,是什麽意思。
“大人,小人不曾遇到人,那時夜已經很深。”
“你不奇怪嗎?”
“大人的問話小人有些不明白。”
“自山腳下到山腰的竹林寨,有多少路程?”
“少說也要六七裏。”
“這條山道是杭州城去往吳山的東側山道,也是上山的最主要的通路,你這一路上一個人都不曾遇到,這不奇怪嗎?”
“小人說了,我到山腳下的時候,已經深夜,這個時候遇不到人也……也屬正常。”
“那就奇怪了,這幾日我幾乎每天夜裏都要上一次山,每次都能遇到幾個人,多的時候甚至會遇到一二十人。”
“……”
“本官再問你一遍,你那日夜裏上山時,是否曾經遇到過人?”
“大人,小人的確沒有遇到其他的人。也可能是小人迴鄉心切,路過之人沒有注意到。”
“這麽說,你也不確定是否遇到過人啦?”
“小人……小人確定,的確沒有遇到過人!”
呂佐眼裏似乎有什麽在流動。他把扇子一張一合,屋內隻聽得到扇子的開合聲。
“你們村寨裏共有幾個大門?”
“隻有東西兩個大門,不過,有些村民因為出入不便,也有私自在寨牆上扒開小門的,不過有多少,小人就不甚清楚了。”
“村裏每夜裏都有巡更之人吧?”
“是的,裏正要求村裏16歲以上的年輕男子組成了十個小隊,每天夜裏都有一個小隊巡更,打更的任務也是由他們來做。”
“聽說你們村裏的年輕人都會些拳腳,可是有的?”
“這是村裏的規矩,但凡男孩子過了五歲便要每天跟著師父學些拳腳,為的是強身健體。”
“你的師傅是誰?我說的是你的啟蒙師傅,不是後來的華山派的靜清子。”
“便是我的義父,他叫黃彥升,大人知道的,他是竹林村的村正之一。”
“嗯,你義父武功如何?比你現在如何?”
“大人,不知道這些與村子的火災有什麽幹係!”
“我隻問你,你隻管答我。”
“義父的武功……他從來沒有在我的麵前與別人動過手,小人自從在華山學完武功後,也沒在義父麵前展示過,小人……小人無法得知。”
“你們村裏功夫最高明的那個叫什麽孫師道,是吧,聽說他是武夷派的,是嗎?”
“小人不知,孫長老在村裏功夫是很厲害,至於是不是第一,小人不知,也沒見過他與別人交手,隻看見過他教幾個徒弟。”
“你的王伯伯功夫怎麽樣?”
“哪個王伯伯?請大人明示。”
“就是你昨晚見到的王世衡啦,哪還有第二個王伯伯。”
小竹子忽地立起身來,嚇得呆子也坐了起來,兩個人對看了一眼,呆子顫聲道:“不好啦,他發現啦!”
小竹子道:“大人,你開……開什麽玩笑,我昨晚……昨晚不是好端端地呆在牢房裏,哪能見到王……王伯。”
呂佐啪地合上扇子,起身走近小竹子,低聲道:“我當然是開玩笑啦,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跟那個呆子去了竹林村,還夢見你遇到了村裏的裏正王世衡,你說有趣不?”
小竹子聽他說得真實,知道瞞他不住,跪下磕頭道:“大人,小人昨晚確是……去了一趟竹林村,可是我卻不想逃跑,我是想查明真相,因此小人並未逃走,天亮前小人就趕迴來了。”
“你查到什麽了,說來聽聽。”
“村子遭此大難,死了許多鄉人,小人心裏一直想查明真相,為死難的親人找個公道。但火災時日太久,那裏已經沒有什麽痕跡可尋了。”
“王世衡為什麽逃過了此劫?”
“他說,大火那日,他恰巧不在村裏,因此躲過了這場大火。”
“還有哪些人躲過了?”
“……”
“小竹子,你要不要我幫你?”
“大人,小竹子蒙受不白之冤,在牢裏已經拘了十個月,官府卻從來也不曾問過小人,更加沒有提審過我。我以為……村裏人是白白死了。”
“實話告訴你,我是京裏特派來的,專為查清此案。你若想給村裏百姓一個公道,最好相信我。”
“我……我不是不相信,隻是為何拖了這麽久官府才又來查,明明過了這麽久,毫無痕跡可查,你們……為什麽又突然這樣感興趣?”
“你隻告訴我,還有哪些人躲過了這場火災。”
“王伯說……沒有找到孫師道伯伯、張珙伯伯的屍體,也未發現義父的,但他又說火災的破壞十分厲害,有些屍骨混雜在一起,已經難以辨別出來。”
呂佐點點頭,杭州府當時隻是把村裏人的屍骨都埋葬在了一個大坑裏,據說有二百四五十人死在了這場大火之中,最後杭州府以是夜風大,竹林村又多為竹木結構房屋,以致釀成此重大慘案。
“張珙也是你們村裏的村正之一,是吧?”
“是,竹林村因為遠離錢塘縣,又獨自建在山腰之上,因此縣裏並不十分管束。但村裏事事都有規範,尤其是一些老人對年輕人約束很嚴格,孫伯伯、我義父、張伯伯都是村裏人公選出來的長老,他們都各自有分工。”
“王世衡這個裏正卻是錢塘縣裏分派下來的,那日他是不是恰好受到縣裏的召喚,因此才未在村中呢?”
“這個小人實在不知,我也是昨晚才在那裏遇到了王伯,因為我要趕在天亮之前迴來,因此所談不多。”
“你們約定了以後還要見麵,是麽?”
“是,因為小人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出去,因此沒有跟王伯約定準確的時間。”
呂佐把剛才兩人的對話在腦海裏走了一遍,因為昨晚離二人距離較遠,一些語句聽得不是特別清楚,他逐一驗證,更加確定小竹子不是縱火之人。
“據我所知,你們竹林寨四周的圍牆也是由粗大的竹子連綴而成,雖然十分堅固,但是如果被火引燃,那火勢定然猛烈無比,你們沒有想到過這個危險麽?”
“竹林村大多建築都是竹子或者木材所建,防火向來都是第一等的大事,孩子從懂事的那一天起即要被告誡禁止動火。年輕人都要經常訓練防火救火。”
“有怎樣的防火設備?”
“每家都有水車,村裏還有幾輛大型的水車,可載水二百石,水車上有壓杆,需兩人一齊用力方可壓動,水流可射出四十丈遠。”
呂佐知道皇宮內有這樣的設施,沒想到南方一個小小山村竟然也有,看起來竹林村中能人著實不少。
“圍牆……能有多高?”
“村裏的長老都說圍牆隻是形式上的裝飾,更多的是向外人表明圈定的範圍,因此建得並不如何高,大約高七八尺,不到一丈。”
“依你判斷,村裏的年輕人能否輕易越過這個圍牆?”
“村裏孩子經常會把越過圍牆做為一種健身遊戲,以致每年都有幾名因此摔傷的,依小人判斷,應該不是太難。”
“據我調查所知,你們村裏人人關係和睦,一家有事,向來都肯幫忙,火災發生之時,一定會盡力伸出援手,何以竟死了這麽多人呢?”
“小人不知。”
“王世衡對此是否有懷疑呢?”
“王伯……也有這個……這個想法。”
“你呢?”
“小人現在……現在也有此想法。杭州府將此事拖延許久,二百多人死亡,卻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小人心裏不能……不有想法。”
“你說這些日子有兩次遇險,有人進到這牢房之內殺你,你可識得此人麽?”
“不認識,那人武功甚高,小人不是他的對手。”
“為何你卻沒有被殺?”
“小人……小人全憑僥幸。”
“小竹子,以你的能耐,大可以一逃了之,既然那人能進來,你必然可以出去,何以不逃走?”
“大人!小人雖然蒙冤在身,但竹林村中二百多人的死難不能沒有一個說法。竹林村人人守法,從來也不肯做違法之事,幾十年來沒有一人被官府緝拿過,小人卻是第一個被拿到獄中的!為了竹林村的名聲,為了自身的清白,我要一直在這裏呆下去!”
“你不擔心那些人還會到獄裏來殺你?”
“隻要能夠找到線索,我願意以身犯險。”
呂佐將扇子合攏,仍到小竹子身邊,喊道:“來人!”
等他們走得遠了,小竹子撿起那把扇子來,著手甚是沉重,知道這把扇子的扇骨是精鐵打製,乃是一把武器。那人把它故意扔到自己腳邊,是有意留給他保護自己的了。
便從這個,小竹覺得來人與平常的官員大有不同。他明明是聽到了自己跟王伯的談話,卻沒有問小竹子是怎麽從牢中出去的,這可有些奇怪。
呆子靠過來,把他手裏的扇子拿過來看,他打開又合攏,說道:“有趣,這個扇子裏麵有東西。”
小竹子聽了一愣,搶過扇子來搖了兩搖,果然裏麵發出輕重的聲響,他稍加思索,已然明白,這把鐵扇除了可以作為兵刃外,還可以發射暗器。他翻來倒去地看了半晌,卻找不到發射的機關,問呆子道:“你可知道這扇子裏麵的暗器如何打出來?”
“暗器?這裏麵有暗器?什麽是暗器?”
小竹子歎了口氣,他知道要是給他解釋起來會沒完沒了,白了他一眼。呆子又把扇子搶在手裏,也不知道他如何動作,猛然間叮的一聲響,一枚鋼針射到了對麵的牆上。呆子嚇了一跳,把扇子扔到地上,顫聲道:“這把扇子可以殺人!”
小竹子走至牆邊,伸手捏住針尾,想要將它拔出來,哪知那枚鋼針入牆甚深,針尾十分光滑,竟然拔不出來。呆子走過去,兩指輕夾,鋼針已然拔了出來。
小竹子目瞪口呆,“呆子大哥,你還說你不會功夫,這份指力可驚人得很啊!”
呆子道:“不是的,我隻是讓牆壁鬆開一些,針自然就掉下來了。”
小竹子皺眉道:“你讓牆壁鬆開一些?它怎麽會聽你的?”
“我沒有讓它聽我的,我隻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它,它就讓開了。”他見小竹子滿臉懷疑之色,又道:“你不信?我教你……”
小竹子連連擺手,說道:“你饒了我吧,我可學不來,為了取下一根針,隻怕要花費幾年的功夫,我哪裏有那麽多的時間。”
呆子歎了口氣,半晌才道:“其實學這些東西沒什麽難的,隻是你沒有耐心……”
“你當初跟誰學的?”
“沒有人教我,有一個人答應教我,自己卻走了,再也沒迴來。我隻好自己看書,一開始一點也看不懂,看得久了,漸漸就懂得了一點,再看一兩年,懂得就多了,明白的東西越來越多,漸漸加在一起,自然就會了。”
“你是說……你是自己學會的?”
“唉!我也不明白,隻是書讀得久了,讀得多了,很多事情就都明白了。”
小竹子笑道:“呆子大哥,別人都看你呆,原來你什麽都明白了。”
呆子臉上一紅,道:“好好跟你說話,你卻笑話我,不給你說了。”
小竹子收了笑容,深深給他鞠躬,語氣誠懇地說道:“呆子大哥,是我不會說話,你別生我的氣,我給你賠不是啦!”
呆子道:“也不要你給我道歉,他們都笑話我,倒是你有時相信我說過的話來。”
“我當然相信你啦,呆子大哥,要不是你,我早已經死過兩次啦。以後你說什麽我都信你的,隻要你別生我的氣。”
在別人的眼裏,這呆子就是個遲鈍的人,人家既不知道他姓名,也不知道他如何關在了這裏。這些年來呆子很少說話,別人也不願意與他交談,是以他的存在純粹是個累贅。接連幾任長官都想弄清他的來龍去脈,可是沒有誰能說得清楚,又不敢私下放了,隻好任他在此自生自滅。
小竹子來此後,完全打破了呆子的生活。小竹子本來是個活潑的年輕人,但經此大難,人一下子變得消沉無比,每日一句話也不肯多說,這卻正好合了呆子的脾氣,久而久之竟然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好奇心。
那次冷鐵心來找小竹子,呆子竟然起了敵愾之心,想要救下這個獄友,驚走了冷鐵心。自那次之後,兩人之間竟然又走近了許多,呆子又覺得他不似那些人總是看不起自己,有時甚至還能言談幾句,他孤單久了,有了這麽一個小朋友,也覺得很快樂。
現在小竹子真心誠意地給他道歉,倒讓呆子手足無措起來,隻好喃喃說些自己也聽不明白的話語。
小竹子又研究了半天,在呆子的幫助下,終於弄明白扇子如何發射鋼針出來,呆子研究了一會兒,不知道怎麽又將射出去的鋼針重新插迴了槽裏。小竹子這迴才開始真的服氣,呆子大哥雖然有些呆氣,但心思遠勝於常人,他的確知道些別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呂佐帶了兩個人來到走廊,他讓軍漢打開了牢門,自己一個人走進來,看到這兩個人都像是發呆一般,笑了笑,告訴軍漢給自己搬過一張椅子來。軍漢道:“大人,這裏隻有矮凳,沒有椅子。”張十五道:“放屁,你們把總坐的不是椅子?”
軍漢出去沒多大功夫,搬迴來一張椅子。呂佐擺了擺手,讓幾個人都退得遠遠地,軍漢問要不要鎖上門,呂佐道:“你這裏的門隻怕鎖不住他們兩個。”
小竹子聽他說得奇怪,抬頭看了一眼。見呂佐一身尋常衣服,手裏捏了一把扇子在臉前不住揮動,知他是厭惡這屋裏氣味。
“小竹子,你迴來的那晚可曾在山上遇到過什麽人嗎?”
小竹子見呂佐不正式提審自己,而是親自到牢裏來,這就很不尋常,剛才他又說的那句奇怪的話,是什麽意思。
“大人,小人不曾遇到人,那時夜已經很深。”
“你不奇怪嗎?”
“大人的問話小人有些不明白。”
“自山腳下到山腰的竹林寨,有多少路程?”
“少說也要六七裏。”
“這條山道是杭州城去往吳山的東側山道,也是上山的最主要的通路,你這一路上一個人都不曾遇到,這不奇怪嗎?”
“小人說了,我到山腳下的時候,已經深夜,這個時候遇不到人也……也屬正常。”
“那就奇怪了,這幾日我幾乎每天夜裏都要上一次山,每次都能遇到幾個人,多的時候甚至會遇到一二十人。”
“……”
“本官再問你一遍,你那日夜裏上山時,是否曾經遇到過人?”
“大人,小人的確沒有遇到其他的人。也可能是小人迴鄉心切,路過之人沒有注意到。”
“這麽說,你也不確定是否遇到過人啦?”
“小人……小人確定,的確沒有遇到過人!”
呂佐眼裏似乎有什麽在流動。他把扇子一張一合,屋內隻聽得到扇子的開合聲。
“你們村寨裏共有幾個大門?”
“隻有東西兩個大門,不過,有些村民因為出入不便,也有私自在寨牆上扒開小門的,不過有多少,小人就不甚清楚了。”
“村裏每夜裏都有巡更之人吧?”
“是的,裏正要求村裏16歲以上的年輕男子組成了十個小隊,每天夜裏都有一個小隊巡更,打更的任務也是由他們來做。”
“聽說你們村裏的年輕人都會些拳腳,可是有的?”
“這是村裏的規矩,但凡男孩子過了五歲便要每天跟著師父學些拳腳,為的是強身健體。”
“你的師傅是誰?我說的是你的啟蒙師傅,不是後來的華山派的靜清子。”
“便是我的義父,他叫黃彥升,大人知道的,他是竹林村的村正之一。”
“嗯,你義父武功如何?比你現在如何?”
“大人,不知道這些與村子的火災有什麽幹係!”
“我隻問你,你隻管答我。”
“義父的武功……他從來沒有在我的麵前與別人動過手,小人自從在華山學完武功後,也沒在義父麵前展示過,小人……小人無法得知。”
“你們村裏功夫最高明的那個叫什麽孫師道,是吧,聽說他是武夷派的,是嗎?”
“小人不知,孫長老在村裏功夫是很厲害,至於是不是第一,小人不知,也沒見過他與別人交手,隻看見過他教幾個徒弟。”
“你的王伯伯功夫怎麽樣?”
“哪個王伯伯?請大人明示。”
“就是你昨晚見到的王世衡啦,哪還有第二個王伯伯。”
小竹子忽地立起身來,嚇得呆子也坐了起來,兩個人對看了一眼,呆子顫聲道:“不好啦,他發現啦!”
小竹子道:“大人,你開……開什麽玩笑,我昨晚……昨晚不是好端端地呆在牢房裏,哪能見到王……王伯。”
呂佐啪地合上扇子,起身走近小竹子,低聲道:“我當然是開玩笑啦,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跟那個呆子去了竹林村,還夢見你遇到了村裏的裏正王世衡,你說有趣不?”
小竹子聽他說得真實,知道瞞他不住,跪下磕頭道:“大人,小人昨晚確是……去了一趟竹林村,可是我卻不想逃跑,我是想查明真相,因此小人並未逃走,天亮前小人就趕迴來了。”
“你查到什麽了,說來聽聽。”
“村子遭此大難,死了許多鄉人,小人心裏一直想查明真相,為死難的親人找個公道。但火災時日太久,那裏已經沒有什麽痕跡可尋了。”
“王世衡為什麽逃過了此劫?”
“他說,大火那日,他恰巧不在村裏,因此躲過了這場大火。”
“還有哪些人躲過了?”
“……”
“小竹子,你要不要我幫你?”
“大人,小竹子蒙受不白之冤,在牢裏已經拘了十個月,官府卻從來也不曾問過小人,更加沒有提審過我。我以為……村裏人是白白死了。”
“實話告訴你,我是京裏特派來的,專為查清此案。你若想給村裏百姓一個公道,最好相信我。”
“我……我不是不相信,隻是為何拖了這麽久官府才又來查,明明過了這麽久,毫無痕跡可查,你們……為什麽又突然這樣感興趣?”
“你隻告訴我,還有哪些人躲過了這場火災。”
“王伯說……沒有找到孫師道伯伯、張珙伯伯的屍體,也未發現義父的,但他又說火災的破壞十分厲害,有些屍骨混雜在一起,已經難以辨別出來。”
呂佐點點頭,杭州府當時隻是把村裏人的屍骨都埋葬在了一個大坑裏,據說有二百四五十人死在了這場大火之中,最後杭州府以是夜風大,竹林村又多為竹木結構房屋,以致釀成此重大慘案。
“張珙也是你們村裏的村正之一,是吧?”
“是,竹林村因為遠離錢塘縣,又獨自建在山腰之上,因此縣裏並不十分管束。但村裏事事都有規範,尤其是一些老人對年輕人約束很嚴格,孫伯伯、我義父、張伯伯都是村裏人公選出來的長老,他們都各自有分工。”
“王世衡這個裏正卻是錢塘縣裏分派下來的,那日他是不是恰好受到縣裏的召喚,因此才未在村中呢?”
“這個小人實在不知,我也是昨晚才在那裏遇到了王伯,因為我要趕在天亮之前迴來,因此所談不多。”
“你們約定了以後還要見麵,是麽?”
“是,因為小人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出去,因此沒有跟王伯約定準確的時間。”
呂佐把剛才兩人的對話在腦海裏走了一遍,因為昨晚離二人距離較遠,一些語句聽得不是特別清楚,他逐一驗證,更加確定小竹子不是縱火之人。
“據我所知,你們竹林寨四周的圍牆也是由粗大的竹子連綴而成,雖然十分堅固,但是如果被火引燃,那火勢定然猛烈無比,你們沒有想到過這個危險麽?”
“竹林村大多建築都是竹子或者木材所建,防火向來都是第一等的大事,孩子從懂事的那一天起即要被告誡禁止動火。年輕人都要經常訓練防火救火。”
“有怎樣的防火設備?”
“每家都有水車,村裏還有幾輛大型的水車,可載水二百石,水車上有壓杆,需兩人一齊用力方可壓動,水流可射出四十丈遠。”
呂佐知道皇宮內有這樣的設施,沒想到南方一個小小山村竟然也有,看起來竹林村中能人著實不少。
“圍牆……能有多高?”
“村裏的長老都說圍牆隻是形式上的裝飾,更多的是向外人表明圈定的範圍,因此建得並不如何高,大約高七八尺,不到一丈。”
“依你判斷,村裏的年輕人能否輕易越過這個圍牆?”
“村裏孩子經常會把越過圍牆做為一種健身遊戲,以致每年都有幾名因此摔傷的,依小人判斷,應該不是太難。”
“據我調查所知,你們村裏人人關係和睦,一家有事,向來都肯幫忙,火災發生之時,一定會盡力伸出援手,何以竟死了這麽多人呢?”
“小人不知。”
“王世衡對此是否有懷疑呢?”
“王伯……也有這個……這個想法。”
“你呢?”
“小人現在……現在也有此想法。杭州府將此事拖延許久,二百多人死亡,卻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小人心裏不能……不有想法。”
“你說這些日子有兩次遇險,有人進到這牢房之內殺你,你可識得此人麽?”
“不認識,那人武功甚高,小人不是他的對手。”
“為何你卻沒有被殺?”
“小人……小人全憑僥幸。”
“小竹子,以你的能耐,大可以一逃了之,既然那人能進來,你必然可以出去,何以不逃走?”
“大人!小人雖然蒙冤在身,但竹林村中二百多人的死難不能沒有一個說法。竹林村人人守法,從來也不肯做違法之事,幾十年來沒有一人被官府緝拿過,小人卻是第一個被拿到獄中的!為了竹林村的名聲,為了自身的清白,我要一直在這裏呆下去!”
“你不擔心那些人還會到獄裏來殺你?”
“隻要能夠找到線索,我願意以身犯險。”
呂佐將扇子合攏,仍到小竹子身邊,喊道:“來人!”
等他們走得遠了,小竹子撿起那把扇子來,著手甚是沉重,知道這把扇子的扇骨是精鐵打製,乃是一把武器。那人把它故意扔到自己腳邊,是有意留給他保護自己的了。
便從這個,小竹覺得來人與平常的官員大有不同。他明明是聽到了自己跟王伯的談話,卻沒有問小竹子是怎麽從牢中出去的,這可有些奇怪。
呆子靠過來,把他手裏的扇子拿過來看,他打開又合攏,說道:“有趣,這個扇子裏麵有東西。”
小竹子聽了一愣,搶過扇子來搖了兩搖,果然裏麵發出輕重的聲響,他稍加思索,已然明白,這把鐵扇除了可以作為兵刃外,還可以發射暗器。他翻來倒去地看了半晌,卻找不到發射的機關,問呆子道:“你可知道這扇子裏麵的暗器如何打出來?”
“暗器?這裏麵有暗器?什麽是暗器?”
小竹子歎了口氣,他知道要是給他解釋起來會沒完沒了,白了他一眼。呆子又把扇子搶在手裏,也不知道他如何動作,猛然間叮的一聲響,一枚鋼針射到了對麵的牆上。呆子嚇了一跳,把扇子扔到地上,顫聲道:“這把扇子可以殺人!”
小竹子走至牆邊,伸手捏住針尾,想要將它拔出來,哪知那枚鋼針入牆甚深,針尾十分光滑,竟然拔不出來。呆子走過去,兩指輕夾,鋼針已然拔了出來。
小竹子目瞪口呆,“呆子大哥,你還說你不會功夫,這份指力可驚人得很啊!”
呆子道:“不是的,我隻是讓牆壁鬆開一些,針自然就掉下來了。”
小竹子皺眉道:“你讓牆壁鬆開一些?它怎麽會聽你的?”
“我沒有讓它聽我的,我隻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它,它就讓開了。”他見小竹子滿臉懷疑之色,又道:“你不信?我教你……”
小竹子連連擺手,說道:“你饒了我吧,我可學不來,為了取下一根針,隻怕要花費幾年的功夫,我哪裏有那麽多的時間。”
呆子歎了口氣,半晌才道:“其實學這些東西沒什麽難的,隻是你沒有耐心……”
“你當初跟誰學的?”
“沒有人教我,有一個人答應教我,自己卻走了,再也沒迴來。我隻好自己看書,一開始一點也看不懂,看得久了,漸漸就懂得了一點,再看一兩年,懂得就多了,明白的東西越來越多,漸漸加在一起,自然就會了。”
“你是說……你是自己學會的?”
“唉!我也不明白,隻是書讀得久了,讀得多了,很多事情就都明白了。”
小竹子笑道:“呆子大哥,別人都看你呆,原來你什麽都明白了。”
呆子臉上一紅,道:“好好跟你說話,你卻笑話我,不給你說了。”
小竹子收了笑容,深深給他鞠躬,語氣誠懇地說道:“呆子大哥,是我不會說話,你別生我的氣,我給你賠不是啦!”
呆子道:“也不要你給我道歉,他們都笑話我,倒是你有時相信我說過的話來。”
“我當然相信你啦,呆子大哥,要不是你,我早已經死過兩次啦。以後你說什麽我都信你的,隻要你別生我的氣。”
在別人的眼裏,這呆子就是個遲鈍的人,人家既不知道他姓名,也不知道他如何關在了這裏。這些年來呆子很少說話,別人也不願意與他交談,是以他的存在純粹是個累贅。接連幾任長官都想弄清他的來龍去脈,可是沒有誰能說得清楚,又不敢私下放了,隻好任他在此自生自滅。
小竹子來此後,完全打破了呆子的生活。小竹子本來是個活潑的年輕人,但經此大難,人一下子變得消沉無比,每日一句話也不肯多說,這卻正好合了呆子的脾氣,久而久之竟然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好奇心。
那次冷鐵心來找小竹子,呆子竟然起了敵愾之心,想要救下這個獄友,驚走了冷鐵心。自那次之後,兩人之間竟然又走近了許多,呆子又覺得他不似那些人總是看不起自己,有時甚至還能言談幾句,他孤單久了,有了這麽一個小朋友,也覺得很快樂。
現在小竹子真心誠意地給他道歉,倒讓呆子手足無措起來,隻好喃喃說些自己也聽不明白的話語。
小竹子又研究了半天,在呆子的幫助下,終於弄明白扇子如何發射鋼針出來,呆子研究了一會兒,不知道怎麽又將射出去的鋼針重新插迴了槽裏。小竹子這迴才開始真的服氣,呆子大哥雖然有些呆氣,但心思遠勝於常人,他的確知道些別人難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