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9,指揮中心,距離爆炸發生已過去5分鍾。
“sir……這根本就沒轍吧……你們真的有辦法嗎……?要不然我們還是打錢吧……“
指揮中心有專門對接纜車代表的通訊頻道,李代表的畫麵裏,能看出他此時坐立難安。
舒良策充耳不聞,隻是盯著頭頂的屏幕牆,這裏有各方傳迴來的實時影像資料。
無人機靠近哪個車廂,哪個車廂就被引爆……
根據剛才發生的情況,警方的無人機默默退後,與纜車車廂們拉開了距離。
直升機卻一直在不遠處待命。
這樣不僅可以在更高的空中觀察整體情況,更重要的是,在警方沒有思路的時候,直升機的聲浪也能對歹徒形成一定威懾,讓歹徒知道警方還在關注和監控事態發展。
無人機和直升機,就是警方們在空中的眼睛。
舒良策盯著畫麵牆,入神看著——
最起碼現在需要搞明白爆炸物是什麽?自製的還是非法渠道搞來的專業爆炸物?這個問題的答案關乎歹徒的專業程度。
起爆方式是什麽?是定時?還是遙控?
如果是定時的,那設定的時間規律是什麽?
歹徒難道連他們會查看相鄰纜車的可能性都計算在裏麵了?
如果是遙控的,歹徒使用的是什麽信號頻率?是否有可能被幹擾或阻斷信號?
如何安裝的?內部?外部?
數量有多少、分布在哪些車廂?
……
整條纜車軌道全長5.2公裏,在爆炸發生之前,警方剛趕到,就已經派出10台無人機前往執行偵查任務。
這些無人機均勻分布,幾乎每500米就有一台,從而實現對整條索道實施全方位監控。
這第一批的10台無人機現在依舊在場上為指揮中心提供監控畫麵。
而第二批起飛,就是裝載了紅外熱感應的無人機們,因為它們從遊客中心起飛,經過3號、4號、6號車廂爆炸,幾乎損失大半,還有幾隻隨著偵查無人機們後退。
現在不僅不能貿然靠近車廂,不然這些監控畫麵可能會被炸得丟失……
也不能再起飛一批新的無人機,因為場上爆炸情況尚不明確,亂起飛也隻是白白增加警方的資源浪費……
那要怎麽確認爆炸物?
舒良策下顎微微收緊,一動不動地站著,唿吸平穩而輕微,眼睛一眨不眨地朝上看去。
“李書,把爆炸視頻抄送給鑒定分析科,找爆炸物專家來看看。”
視頻中,爆炸瞬間並沒有產生特別明亮鮮豔的顏色,火光也比較暗。
說明爆炸能量相對較為集中,燃燒過程相對緩慢,並不像一些高爆炸藥那樣產生強烈的閃光……
隻是光憑這樣看,也不能確定爆炸物的具體種類。
這也隻能說明歹徒使用的不是高爆炸藥,不過也進一步印證了舒良策對歹徒的猜測。
那就是,歹徒可能更注重控製爆炸的影響範圍,相對緩慢的燃燒,意味著歹徒可能希望在不引起過度破壞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
歹徒並不激進,甚至……有些軟弱?
舒良策稍微直起身子,一手輕輕抵在唇邊,另一手托著肘部,神色凝重。
繼續看,煙霧濃厚,顏色深黑。
有可能爆炸物的成分裏碳含量較高,要麽就是爆炸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燃燒不充分,產生濃厚黑煙。
炸彈在車廂內部被引爆?
“舒隊,光憑畫麵實在是看不出什麽特別有用的線索,如果能收集到爆炸時產生的聲波和衝擊波參數,那可以比對數據庫裏各類型炸彈的數據,說不定能有進展。”
“隻是……”
專家的語氣有些猶豫。
如果按照平常情況,可以收集爆炸現場的殘留物,比如碎片、粉末、未燃燒完全的物質甚至氣味進行分析,進而確定爆炸物是什麽。
然後根據爆炸物種類,讓救援人員們采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甚至能追蹤爆炸物的來源,進一步鎖定嫌疑人。
隻是現在高空纜車爆炸,碎片墜落山穀,而進山搜查需要時間……
這條常規思路被否。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李書也陷入了沉思,剛剛事發突然,根本沒有收集到除了畫麵以外的其他信息。
但如果真的按爆炸物專家所說,嚐試通過收集爆炸聲波和衝擊波,才能進一步確定爆炸物種類……
那也就是說警方要再次挑釁一下歹徒,然後引爆再收集?
那萬一,警方挑錯了車廂,讓歹徒炸到有人質的纜車,那該怎麽辦?
要賭嗎……?賭錯了怎麽辦……?
李書下意識把目光投向了舒良策,舒隊心裏也在糾結嗎?
隻是沒想到舒良策完全就沒想過把自己擺在歹徒的規則下,壓根就沒想過賭。
“不,不必收集聲波和衝擊波。”舒良策穩穩說出自己的結論,“過了這麽久,還沒有新的炸彈被引爆,加上歹徒想把引爆炸彈的責任推到警方身上,那基本能確定不是定時起爆,而是遙控,車身微微向內塌陷,炸彈被安裝在外部。”
既然是遙控,那歹徒肯定需要“眼睛”……
舒良策吐出四字:“有人盯梢。”
周圍空中除了警方的無人機,沒有發現其他飛行物,況且纜車周圍禁飛,歹徒也不太可能采取這種招搖的方式來監控。
望遠設備?有這個可能。
纜車車身被安裝微型監控攝像頭?這個得接近纜車才能確認。
或者炸彈本身就安裝了什麽信號傳輸裝置?比如感應到聲音波動就會傳迴信號?這個也需要想辦法接近纜車才能確認。
話說……舒良策眼睛眯起,眼皮有些微微顫抖,從剛剛開始他就在想:纜車上……會有同夥嗎?團夥作案?
舒良策眼皮一跳。
團夥作案他能理解,又是黑入纜車控製係統,又是盯梢遙控引爆炸彈,一個人做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但是歹徒為什麽要跑到纜車上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待在纜車上等著被抓嗎?
……
聽到“有人盯梢”的李書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啊,那我這就去安排,以被引爆纜車所在位置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便衣重點排查半徑兩公裏範圍內的製高點、建築物以及可能藏身的隱蔽之處。另外,對可能的遙控信號進行檢測,如果發現異常信號,立即進行追蹤定位。”
舒良策點頭,盡管排查需要時間,但先姑且這麽安排吧。
不管怎麽樣,最好還是盡快想辦法接近纜車,查看纜車本身的情況。
無人機是不能動了。
那麽,還有什麽東西能悄無聲息、且毫不起眼地靠近纜車車廂們呢……?
一個便衣警察背著登山包,恰時趕到了山頂的觀景平台,他把拉鏈大打開,嘩啦啦一片,散落出密密麻麻的銀色圓球,銀色小圓球們滾出去好遠,隨後一個接一個慢慢旋出一根根步足。
機械蜘蛛們安靜乖巧,很快就排成一列縱隊,依次爬上山頂觀景平台邊緣,緩緩靠近纜車的承載索。
最前頭一隻機械蜘蛛率先伸出步足,穩穩地抓上了承載索,然後迅速往前攀爬而去。
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機械蜘蛛緊隨其後,這些前頭的機械蜘蛛們目標明確,步足依次交替移動的頻率也很快,因為它們要趕在被發現之前迅速趕到盡可能遠的車廂上進行掃描。
蜘蛛們動作整齊劃一,節奏各有分工,銀色的身體在陽光下微微閃爍。
由於數量較多,步足與承載索接觸時,多少還是發出一些輕微的摩擦聲。
留在地麵上的蜘蛛越來越少,它們朝著幾百米的高空一往無前,甚至還能看到稍遠一些的蜘蛛們的身體微微晃動。
最後一隻蜘蛛離開了觀景平台,它爬向離平台最近的那個纜車,肢節彎曲,騰空一躍,穩穩落在車廂頂上,隨後開始掃描。
很快,指揮中心就傳來第一份掃描報告。
11:09,指揮中心,距離爆炸發生已過去5分鍾。
“sir……這根本就沒轍吧……你們真的有辦法嗎……?要不然我們還是打錢吧……“
指揮中心有專門對接纜車代表的通訊頻道,李代表的畫麵裏,能看出他此時坐立難安。
舒良策充耳不聞,隻是盯著頭頂的屏幕牆,這裏有各方傳迴來的實時影像資料。
無人機靠近哪個車廂,哪個車廂就被引爆……
根據剛才發生的情況,警方的無人機默默退後,與纜車車廂們拉開了距離。
直升機卻一直在不遠處待命。
這樣不僅可以在更高的空中觀察整體情況,更重要的是,在警方沒有思路的時候,直升機的聲浪也能對歹徒形成一定威懾,讓歹徒知道警方還在關注和監控事態發展。
無人機和直升機,就是警方們在空中的眼睛。
舒良策盯著畫麵牆,入神看著——
最起碼現在需要搞明白爆炸物是什麽?自製的還是非法渠道搞來的專業爆炸物?這個問題的答案關乎歹徒的專業程度。
起爆方式是什麽?是定時?還是遙控?
如果是定時的,那設定的時間規律是什麽?
歹徒難道連他們會查看相鄰纜車的可能性都計算在裏麵了?
如果是遙控的,歹徒使用的是什麽信號頻率?是否有可能被幹擾或阻斷信號?
如何安裝的?內部?外部?
數量有多少、分布在哪些車廂?
……
整條纜車軌道全長5.2公裏,在爆炸發生之前,警方剛趕到,就已經派出10台無人機前往執行偵查任務。
這些無人機均勻分布,幾乎每500米就有一台,從而實現對整條索道實施全方位監控。
這第一批的10台無人機現在依舊在場上為指揮中心提供監控畫麵。
而第二批起飛,就是裝載了紅外熱感應的無人機們,因為它們從遊客中心起飛,經過3號、4號、6號車廂爆炸,幾乎損失大半,還有幾隻隨著偵查無人機們後退。
現在不僅不能貿然靠近車廂,不然這些監控畫麵可能會被炸得丟失……
也不能再起飛一批新的無人機,因為場上爆炸情況尚不明確,亂起飛也隻是白白增加警方的資源浪費……
那要怎麽確認爆炸物?
舒良策下顎微微收緊,一動不動地站著,唿吸平穩而輕微,眼睛一眨不眨地朝上看去。
“李書,把爆炸視頻抄送給鑒定分析科,找爆炸物專家來看看。”
視頻中,爆炸瞬間並沒有產生特別明亮鮮豔的顏色,火光也比較暗。
說明爆炸能量相對較為集中,燃燒過程相對緩慢,並不像一些高爆炸藥那樣產生強烈的閃光……
隻是光憑這樣看,也不能確定爆炸物的具體種類。
這也隻能說明歹徒使用的不是高爆炸藥,不過也進一步印證了舒良策對歹徒的猜測。
那就是,歹徒可能更注重控製爆炸的影響範圍,相對緩慢的燃燒,意味著歹徒可能希望在不引起過度破壞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
歹徒並不激進,甚至……有些軟弱?
舒良策稍微直起身子,一手輕輕抵在唇邊,另一手托著肘部,神色凝重。
繼續看,煙霧濃厚,顏色深黑。
有可能爆炸物的成分裏碳含量較高,要麽就是爆炸發生在相對封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燃燒不充分,產生濃厚黑煙。
炸彈在車廂內部被引爆?
“舒隊,光憑畫麵實在是看不出什麽特別有用的線索,如果能收集到爆炸時產生的聲波和衝擊波參數,那可以比對數據庫裏各類型炸彈的數據,說不定能有進展。”
“隻是……”
專家的語氣有些猶豫。
如果按照平常情況,可以收集爆炸現場的殘留物,比如碎片、粉末、未燃燒完全的物質甚至氣味進行分析,進而確定爆炸物是什麽。
然後根據爆炸物種類,讓救援人員們采取針對性的防護措施,甚至能追蹤爆炸物的來源,進一步鎖定嫌疑人。
隻是現在高空纜車爆炸,碎片墜落山穀,而進山搜查需要時間……
這條常規思路被否。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李書也陷入了沉思,剛剛事發突然,根本沒有收集到除了畫麵以外的其他信息。
但如果真的按爆炸物專家所說,嚐試通過收集爆炸聲波和衝擊波,才能進一步確定爆炸物種類……
那也就是說警方要再次挑釁一下歹徒,然後引爆再收集?
那萬一,警方挑錯了車廂,讓歹徒炸到有人質的纜車,那該怎麽辦?
要賭嗎……?賭錯了怎麽辦……?
李書下意識把目光投向了舒良策,舒隊心裏也在糾結嗎?
隻是沒想到舒良策完全就沒想過把自己擺在歹徒的規則下,壓根就沒想過賭。
“不,不必收集聲波和衝擊波。”舒良策穩穩說出自己的結論,“過了這麽久,還沒有新的炸彈被引爆,加上歹徒想把引爆炸彈的責任推到警方身上,那基本能確定不是定時起爆,而是遙控,車身微微向內塌陷,炸彈被安裝在外部。”
既然是遙控,那歹徒肯定需要“眼睛”……
舒良策吐出四字:“有人盯梢。”
周圍空中除了警方的無人機,沒有發現其他飛行物,況且纜車周圍禁飛,歹徒也不太可能采取這種招搖的方式來監控。
望遠設備?有這個可能。
纜車車身被安裝微型監控攝像頭?這個得接近纜車才能確認。
或者炸彈本身就安裝了什麽信號傳輸裝置?比如感應到聲音波動就會傳迴信號?這個也需要想辦法接近纜車才能確認。
話說……舒良策眼睛眯起,眼皮有些微微顫抖,從剛剛開始他就在想:纜車上……會有同夥嗎?團夥作案?
舒良策眼皮一跳。
團夥作案他能理解,又是黑入纜車控製係統,又是盯梢遙控引爆炸彈,一個人做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但是歹徒為什麽要跑到纜車上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待在纜車上等著被抓嗎?
……
聽到“有人盯梢”的李書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啊,那我這就去安排,以被引爆纜車所在位置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便衣重點排查半徑兩公裏範圍內的製高點、建築物以及可能藏身的隱蔽之處。另外,對可能的遙控信號進行檢測,如果發現異常信號,立即進行追蹤定位。”
舒良策點頭,盡管排查需要時間,但先姑且這麽安排吧。
不管怎麽樣,最好還是盡快想辦法接近纜車,查看纜車本身的情況。
無人機是不能動了。
那麽,還有什麽東西能悄無聲息、且毫不起眼地靠近纜車車廂們呢……?
一個便衣警察背著登山包,恰時趕到了山頂的觀景平台,他把拉鏈大打開,嘩啦啦一片,散落出密密麻麻的銀色圓球,銀色小圓球們滾出去好遠,隨後一個接一個慢慢旋出一根根步足。
機械蜘蛛們安靜乖巧,很快就排成一列縱隊,依次爬上山頂觀景平台邊緣,緩緩靠近纜車的承載索。
最前頭一隻機械蜘蛛率先伸出步足,穩穩地抓上了承載索,然後迅速往前攀爬而去。
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機械蜘蛛緊隨其後,這些前頭的機械蜘蛛們目標明確,步足依次交替移動的頻率也很快,因為它們要趕在被發現之前迅速趕到盡可能遠的車廂上進行掃描。
蜘蛛們動作整齊劃一,節奏各有分工,銀色的身體在陽光下微微閃爍。
由於數量較多,步足與承載索接觸時,多少還是發出一些輕微的摩擦聲。
留在地麵上的蜘蛛越來越少,它們朝著幾百米的高空一往無前,甚至還能看到稍遠一些的蜘蛛們的身體微微晃動。
最後一隻蜘蛛離開了觀景平台,它爬向離平台最近的那個纜車,肢節彎曲,騰空一躍,穩穩落在車廂頂上,隨後開始掃描。
很快,指揮中心就傳來第一份掃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