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廣納賢才!
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 作者:隱居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夏城樓上,凜冽的江風獵獵作響,劉備憑欄遠眺,愁容滿麵。滾滾長江水,仿佛也映照著他此刻內心的波瀾起伏。曹操大軍壓境,近三十萬虎狼之師屯兵襄陽,統兵之人,偏偏又是那詭計多端的王厚。
“唉……”一聲長歎從劉備口中逸出,帶著無盡的無奈和焦慮。自從王厚投靠曹操之後,屢屢獻策,讓劉備吃盡了苦頭。如今王厚兵臨城下,江夏危在旦夕,劉備如何能不憂心忡忡?
身後傳來腳步聲,諸葛亮羽扇輕搖,緩步走近。“將軍何故歎息?”
劉備轉身,憂慮之色溢於言表:“軍師,王厚統兵三十萬屯兵襄陽,來勢洶洶,江夏危矣!我等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將軍莫慌,亮已有所安排。”
“哦?軍師有何妙計?”劉備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追問。
諸葛亮走到地圖前,指著襄陽的位置說道:“將軍請看,王厚雖統兵三十萬,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外強中幹。這三十萬大軍,並非盡是曹操的嫡係部隊,其中不少是新近招募的士兵,以及各路諸侯的降兵,軍心不穩,戰鬥力有限。”
“軍師所言甚是。”劉備點頭表示讚同,“但這王厚詭計多端,不得不防啊!”
諸葛亮羽扇輕搖,繼續說道:“王厚雖然足智多謀,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功高震主。他如今已為曹操立下赫赫戰功,深得曹操器重,但正因如此,曹操也對他心生忌憚。”
劉備似乎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軍師的意思是,曹操擔心王厚功高震主,會對他有所製約?”
“正是如此。”諸葛亮肯定地點了點頭,“王厚此次統兵三十萬,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曹操絕不會放任他坐大,必然會暗中掣肘。我等隻需靜觀其變,等待時機,便可一舉擊潰王厚。”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心中稍安,但仍有些擔憂:“軍師,萬一曹操全力支持王厚呢?”
諸葛亮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說道:“將軍放心,亮已暗中聯絡荊州四大家族,讓他們暗中支持我等。隻要我等能夠穩住江夏,便可與王厚形成對峙之勢。屆時,曹操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必然不會全力支持王厚。到那時,便是我們反攻的最佳時機!”
劉備聞言,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軍師妙計!如此一來,我等便可轉危為安了!”江風依舊唿嘯,但劉備心中卻不再感到寒冷,反而充滿了希望。他相信,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下,他們一定能夠戰勝王厚,保住江夏。
襄陽城,巍峨雄壯,旌旗獵獵,一派肅殺之氣。王厚坐鎮於此,手握荊州六郡,實力達到了頂峰。城內兵營操練聲震天,工匠們日夜趕工修繕軍械,源源不斷的人才從各地湧入襄陽,為王厚的大業添磚加瓦。
王厚帳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賈詡、馬良坐鎮府衙,每日接見來自荊州各郡的賢才,忙得不可開交。龐統則負責練兵,將新招募的士兵與原有軍隊整合,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
府衙內,賈詡與馬良相對而坐,麵前擺放著厚厚一摞文書,皆是各地舉薦而來的人才名單。賈詡捋著胡須,仔細翻閱著手中的文書,不時與馬良交換意見。
“季常兄,你看此人如何?”賈詡指著其中一份文書,向馬良問道。
馬良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說道:“此人名叫蒯越,荊州南郡人,博覽群書,精通天文地理,頗有才幹。”
賈詡點點頭:“不錯,此人確實有些才能,可以委以重任。”
馬良又拿起另一份文書,說道:“此人名叫向朗,也是荊州人士,熟讀經史,尤其精通律法,可為治世之才。”
賈詡讚同道:“季常兄所言極是,此人可安排在軍中,維護法紀。”
兩人就這樣一份份地審閱著文書,將合適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為王厚的霸業添磚加瓦。
城外校場,龐統身著戎裝,手持長劍,正在操練士兵。他目光如炬,掃視著隊列,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做到精準到位。
“立正!”龐統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刻站得筆直,紋絲不動。
“稍息!”士兵們稍息立正,動作整齊劃一。
龐統滿意地點點頭,繼續操練士兵,隊列變換,陣法演練,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在他的嚴格訓練下,士兵們的戰鬥力日益提升,士氣高昂。
王厚站在城樓上,俯瞰著城內外的景象,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深知,人才是一切的基礎,隻有擁有足夠的人才,才能成就一番霸業。如今,他麾下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正是大展宏圖之時。
夜幕降臨,王厚站在書房內,看著牆上懸掛的地圖,陷入沉思。他深知,如今雖然占據荊州六郡,但天下尚未統一,群雄並起,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
賈詡、馬良、龐統等人來到書房,向王厚匯報工作。
“將軍,今日共接見了三十餘位人才,皆是飽學之士,可為我所用。”賈詡說道。
“好!”王厚讚賞地點了點頭,“諸位辛苦了。”
“將軍,新兵訓練進展順利,士氣高昂,戰鬥力顯著提升。”龐統說道。
“士元辛苦了。”王厚說道,“我軍將士的訓練,關係到我軍的戰鬥力,萬不可懈怠。”
“將軍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練就一支精兵強將。”龐統抱拳說道。
“唉……”一聲長歎從劉備口中逸出,帶著無盡的無奈和焦慮。自從王厚投靠曹操之後,屢屢獻策,讓劉備吃盡了苦頭。如今王厚兵臨城下,江夏危在旦夕,劉備如何能不憂心忡忡?
身後傳來腳步聲,諸葛亮羽扇輕搖,緩步走近。“將軍何故歎息?”
劉備轉身,憂慮之色溢於言表:“軍師,王厚統兵三十萬屯兵襄陽,來勢洶洶,江夏危矣!我等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將軍莫慌,亮已有所安排。”
“哦?軍師有何妙計?”劉備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追問。
諸葛亮走到地圖前,指著襄陽的位置說道:“將軍請看,王厚雖統兵三十萬,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外強中幹。這三十萬大軍,並非盡是曹操的嫡係部隊,其中不少是新近招募的士兵,以及各路諸侯的降兵,軍心不穩,戰鬥力有限。”
“軍師所言甚是。”劉備點頭表示讚同,“但這王厚詭計多端,不得不防啊!”
諸葛亮羽扇輕搖,繼續說道:“王厚雖然足智多謀,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功高震主。他如今已為曹操立下赫赫戰功,深得曹操器重,但正因如此,曹操也對他心生忌憚。”
劉備似乎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軍師的意思是,曹操擔心王厚功高震主,會對他有所製約?”
“正是如此。”諸葛亮肯定地點了點頭,“王厚此次統兵三十萬,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曹操絕不會放任他坐大,必然會暗中掣肘。我等隻需靜觀其變,等待時機,便可一舉擊潰王厚。”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心中稍安,但仍有些擔憂:“軍師,萬一曹操全力支持王厚呢?”
諸葛亮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說道:“將軍放心,亮已暗中聯絡荊州四大家族,讓他們暗中支持我等。隻要我等能夠穩住江夏,便可與王厚形成對峙之勢。屆時,曹操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必然不會全力支持王厚。到那時,便是我們反攻的最佳時機!”
劉備聞言,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軍師妙計!如此一來,我等便可轉危為安了!”江風依舊唿嘯,但劉備心中卻不再感到寒冷,反而充滿了希望。他相信,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下,他們一定能夠戰勝王厚,保住江夏。
襄陽城,巍峨雄壯,旌旗獵獵,一派肅殺之氣。王厚坐鎮於此,手握荊州六郡,實力達到了頂峰。城內兵營操練聲震天,工匠們日夜趕工修繕軍械,源源不斷的人才從各地湧入襄陽,為王厚的大業添磚加瓦。
王厚帳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賈詡、馬良坐鎮府衙,每日接見來自荊州各郡的賢才,忙得不可開交。龐統則負責練兵,將新招募的士兵與原有軍隊整合,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
府衙內,賈詡與馬良相對而坐,麵前擺放著厚厚一摞文書,皆是各地舉薦而來的人才名單。賈詡捋著胡須,仔細翻閱著手中的文書,不時與馬良交換意見。
“季常兄,你看此人如何?”賈詡指著其中一份文書,向馬良問道。
馬良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說道:“此人名叫蒯越,荊州南郡人,博覽群書,精通天文地理,頗有才幹。”
賈詡點點頭:“不錯,此人確實有些才能,可以委以重任。”
馬良又拿起另一份文書,說道:“此人名叫向朗,也是荊州人士,熟讀經史,尤其精通律法,可為治世之才。”
賈詡讚同道:“季常兄所言極是,此人可安排在軍中,維護法紀。”
兩人就這樣一份份地審閱著文書,將合適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為王厚的霸業添磚加瓦。
城外校場,龐統身著戎裝,手持長劍,正在操練士兵。他目光如炬,掃視著隊列,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做到精準到位。
“立正!”龐統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刻站得筆直,紋絲不動。
“稍息!”士兵們稍息立正,動作整齊劃一。
龐統滿意地點點頭,繼續操練士兵,隊列變換,陣法演練,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在他的嚴格訓練下,士兵們的戰鬥力日益提升,士氣高昂。
王厚站在城樓上,俯瞰著城內外的景象,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深知,人才是一切的基礎,隻有擁有足夠的人才,才能成就一番霸業。如今,他麾下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正是大展宏圖之時。
夜幕降臨,王厚站在書房內,看著牆上懸掛的地圖,陷入沉思。他深知,如今雖然占據荊州六郡,但天下尚未統一,群雄並起,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
賈詡、馬良、龐統等人來到書房,向王厚匯報工作。
“將軍,今日共接見了三十餘位人才,皆是飽學之士,可為我所用。”賈詡說道。
“好!”王厚讚賞地點了點頭,“諸位辛苦了。”
“將軍,新兵訓練進展順利,士氣高昂,戰鬥力顯著提升。”龐統說道。
“士元辛苦了。”王厚說道,“我軍將士的訓練,關係到我軍的戰鬥力,萬不可懈怠。”
“將軍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練就一支精兵強將。”龐統抱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