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皇後的威脅
踹太子,嫁皇叔,重生嫡女掀翻皇朝 作者:Rain瀟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看著手中的密報,臉色愈發陰沉,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他深知,真相已近在咫尺,可此時的他,卻陷入了更深的兩難困境。
一方麵,作為一國之君,他絕不容許皇家血脈被玷汙,必須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
另一方麵,若真的廢黜太子,朝堂必將掀起軒然大波,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穩定局麵,也將麵臨崩塌的危險。
他緊緊地握住拳頭,關節因用力而泛白,內心在理智與情感之間痛苦地搖擺不定。
經過一番艱難的權衡,皇上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命人將這些關鍵線索,都送到了皇後手中。
皇後看到這些足以致命的證據時,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靂,幾乎當場崩潰。
夜幕降臨,皇宮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唯有皇上的禦書房還亮著燈。
皇上看著邊關送來的捷報,臉上的表情晦暗不明,讓人捉摸不透。
就在這時,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輕聲稟告道:“皇上,皇後娘娘前來請安了。”
皇上冷笑兩聲,冷冷地說道:“讓她進來。”
皇後走進禦書房,與往日的雍容華貴截然不同,她身著素衣,頭戴素釵,身形單薄,看上去楚楚可憐。
然而,皇上看到她這副模樣,心中卻沒有絲毫動容,隻是冷冷地問道:“你如今還有什麽想說的?”
皇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低聲抽泣起來,緩緩說道:“臣妾懇請皇上,能饒太子一命。這一切都是臣妾的錯,太子並不知情。他向來孝順,皇上也是知道的。”
皇上一聽這話,頓時怒不可遏,大聲吼道:“自從你我結為夫妻,朕可曾虧待過你?朕給了你們母子無上的尊榮與體麵,可你呢?竟然欺瞞朕這麽多年,讓朕養著別人的兒子!現在你還有臉來求情?”
“陛下,隻要您肯留太子性命,臣妾甘願以死謝罪!”皇後哭著說道。
“你的性命?你犯下如此大罪,罪無可恕,你的性命在朕眼中,已無足輕重。”皇上冷冷地說道。
皇後跪在冰冷的地上,身軀微微顫抖。她稍稍抬起頭,看了看眼前這個曾經讓她愛慕不已的男人,此刻,他的眼神卻如此陌生,仿佛他們從未相識。
她心中暗自歎息,她也不想走到今天這一步,可在這深宮裏,若不不擇手段地保全自己和兒子,早就不知被人踩在腳下,丟到哪個無人知曉的角落去了。
皇後咬緊牙關,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說道:“陛下,如今的形勢,您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了。太子您可以廢,但絕不能殺。否則......”
皇上心中一動,問道:“哦?否則怎樣?”
“否則,朝堂局勢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而這皇位,將來恐怕也會風雲變幻。最終到底落入誰手,恐怕不會如陛下所願,就如同......當年的先帝一樣!”
皇後抬起頭,直視著皇上的眼睛說道。
皇上聽到這話,下意識地攥緊了雙拳,臉上的表情瞬息萬變,緊張、恐懼、憤怒等諸般情緒,如洶湧的潮水般在他眼眸深處翻湧。
片刻後,皇上低沉地說道:“你這是在威脅朕嗎?”
“皇上,您以為,先帝臨終前,榻前隻有您一人,這件事就會密不透風嗎?您錯了,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秘密。而且,有些人,已經開始為這件事暗中籌謀了。”
皇後看著皇上手中的邊關捷報,淡淡地說道:“現在的局勢您也看到了,若是此時攪亂朝堂秩序,您恐怕就要全盤皆輸了。”
“胡言亂語!朕乃一國之君,誰敢覬覦朕的江山!”皇上怒吼道,然而,這吼聲中,卻明顯透著底氣不足。
皇後知道,此時火候已到,無需再多言。
她緩緩站起身,說道:“陛下,臣妾告退了。願陛下的江山千秋萬代,永享穩固。”
皇後離開後,皇上獨自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心中的恐懼如野草般瘋狂蔓延,再也無法隱藏。
太子出去賑災一個月後,疆北傳來消息,稱太子的到來,不僅沒有緩解當地災情,反而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如今的疆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哀鴻遍野,甚至傳出了人吃人的慘狀。
眾人紛紛傳言,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太子的不作為。
據說,他不僅私吞了賑災銀兩,還勒令當地官員向他進獻財物。
更有甚者,傳言稱他已寫好奏章,準備向朝廷宣稱自己的賑災工作已圓滿完成,隻是還有一些“不知感恩”的流民,請求朝廷出兵鎮壓。
如此一來,情況似乎變得明朗起來:賑災銀被太子私吞,那些無辜的百姓,被太子扣上“流民”的帽子,一旦軍隊抵達,便會慘遭屠戮。
這般行徑,當真可謂心腸歹毒,狠辣至極!
皇上在朝堂之上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直言不將百姓性命放在眼裏,就是不將社稷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怎配成為儲君?他當即下旨,責令太子滯留在疆北,永不得歸朝。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麵麵相覷,紛紛暗自交換著眼色。
大家都覺得皇上這隻是在氣頭上說的話,可此時皇上正在盛怒之中,誰也不敢貿然出言辯解。
唯有三皇子挺身而出,開口說道:“父皇,兒臣以為,以太子殿下的人品,斷然不會做出此等惡行。此事必有蹊蹺,兒臣願前往疆北,詳細調查此事,還太子殿下一個清白。”
這時,一位大臣卻陰陽怪氣地譏諷道:“三殿下倒是兄弟情深,隻可惜,如今誰也不清楚疆北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畢竟太子奏請軍隊鎮壓流民的折子還未送到京城,若是三殿下去了,暗中周旋一番,事情說不定真會有轉機。”
“劉大人何必如此針鋒相對?我隻是相信太子殿下的為人罷了。”三皇子反駁道。
“為人?太子殿下為了汙蔑蘇家,當著人家父親的麵,竟要脫人家女兒的衣裳以此脅迫,這般為人,嘖嘖,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劉大人毫不留情地說道。
他深知,真相已近在咫尺,可此時的他,卻陷入了更深的兩難困境。
一方麵,作為一國之君,他絕不容許皇家血脈被玷汙,必須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
另一方麵,若真的廢黜太子,朝堂必將掀起軒然大波,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穩定局麵,也將麵臨崩塌的危險。
他緊緊地握住拳頭,關節因用力而泛白,內心在理智與情感之間痛苦地搖擺不定。
經過一番艱難的權衡,皇上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命人將這些關鍵線索,都送到了皇後手中。
皇後看到這些足以致命的證據時,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靂,幾乎當場崩潰。
夜幕降臨,皇宮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唯有皇上的禦書房還亮著燈。
皇上看著邊關送來的捷報,臉上的表情晦暗不明,讓人捉摸不透。
就在這時,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輕聲稟告道:“皇上,皇後娘娘前來請安了。”
皇上冷笑兩聲,冷冷地說道:“讓她進來。”
皇後走進禦書房,與往日的雍容華貴截然不同,她身著素衣,頭戴素釵,身形單薄,看上去楚楚可憐。
然而,皇上看到她這副模樣,心中卻沒有絲毫動容,隻是冷冷地問道:“你如今還有什麽想說的?”
皇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低聲抽泣起來,緩緩說道:“臣妾懇請皇上,能饒太子一命。這一切都是臣妾的錯,太子並不知情。他向來孝順,皇上也是知道的。”
皇上一聽這話,頓時怒不可遏,大聲吼道:“自從你我結為夫妻,朕可曾虧待過你?朕給了你們母子無上的尊榮與體麵,可你呢?竟然欺瞞朕這麽多年,讓朕養著別人的兒子!現在你還有臉來求情?”
“陛下,隻要您肯留太子性命,臣妾甘願以死謝罪!”皇後哭著說道。
“你的性命?你犯下如此大罪,罪無可恕,你的性命在朕眼中,已無足輕重。”皇上冷冷地說道。
皇後跪在冰冷的地上,身軀微微顫抖。她稍稍抬起頭,看了看眼前這個曾經讓她愛慕不已的男人,此刻,他的眼神卻如此陌生,仿佛他們從未相識。
她心中暗自歎息,她也不想走到今天這一步,可在這深宮裏,若不不擇手段地保全自己和兒子,早就不知被人踩在腳下,丟到哪個無人知曉的角落去了。
皇後咬緊牙關,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說道:“陛下,如今的形勢,您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了。太子您可以廢,但絕不能殺。否則......”
皇上心中一動,問道:“哦?否則怎樣?”
“否則,朝堂局勢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而這皇位,將來恐怕也會風雲變幻。最終到底落入誰手,恐怕不會如陛下所願,就如同......當年的先帝一樣!”
皇後抬起頭,直視著皇上的眼睛說道。
皇上聽到這話,下意識地攥緊了雙拳,臉上的表情瞬息萬變,緊張、恐懼、憤怒等諸般情緒,如洶湧的潮水般在他眼眸深處翻湧。
片刻後,皇上低沉地說道:“你這是在威脅朕嗎?”
“皇上,您以為,先帝臨終前,榻前隻有您一人,這件事就會密不透風嗎?您錯了,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秘密。而且,有些人,已經開始為這件事暗中籌謀了。”
皇後看著皇上手中的邊關捷報,淡淡地說道:“現在的局勢您也看到了,若是此時攪亂朝堂秩序,您恐怕就要全盤皆輸了。”
“胡言亂語!朕乃一國之君,誰敢覬覦朕的江山!”皇上怒吼道,然而,這吼聲中,卻明顯透著底氣不足。
皇後知道,此時火候已到,無需再多言。
她緩緩站起身,說道:“陛下,臣妾告退了。願陛下的江山千秋萬代,永享穩固。”
皇後離開後,皇上獨自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心中的恐懼如野草般瘋狂蔓延,再也無法隱藏。
太子出去賑災一個月後,疆北傳來消息,稱太子的到來,不僅沒有緩解當地災情,反而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如今的疆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哀鴻遍野,甚至傳出了人吃人的慘狀。
眾人紛紛傳言,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太子的不作為。
據說,他不僅私吞了賑災銀兩,還勒令當地官員向他進獻財物。
更有甚者,傳言稱他已寫好奏章,準備向朝廷宣稱自己的賑災工作已圓滿完成,隻是還有一些“不知感恩”的流民,請求朝廷出兵鎮壓。
如此一來,情況似乎變得明朗起來:賑災銀被太子私吞,那些無辜的百姓,被太子扣上“流民”的帽子,一旦軍隊抵達,便會慘遭屠戮。
這般行徑,當真可謂心腸歹毒,狠辣至極!
皇上在朝堂之上聽聞此事,勃然大怒,直言不將百姓性命放在眼裏,就是不將社稷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怎配成為儲君?他當即下旨,責令太子滯留在疆北,永不得歸朝。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麵麵相覷,紛紛暗自交換著眼色。
大家都覺得皇上這隻是在氣頭上說的話,可此時皇上正在盛怒之中,誰也不敢貿然出言辯解。
唯有三皇子挺身而出,開口說道:“父皇,兒臣以為,以太子殿下的人品,斷然不會做出此等惡行。此事必有蹊蹺,兒臣願前往疆北,詳細調查此事,還太子殿下一個清白。”
這時,一位大臣卻陰陽怪氣地譏諷道:“三殿下倒是兄弟情深,隻可惜,如今誰也不清楚疆北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畢竟太子奏請軍隊鎮壓流民的折子還未送到京城,若是三殿下去了,暗中周旋一番,事情說不定真會有轉機。”
“劉大人何必如此針鋒相對?我隻是相信太子殿下的為人罷了。”三皇子反駁道。
“為人?太子殿下為了汙蔑蘇家,當著人家父親的麵,竟要脫人家女兒的衣裳以此脅迫,這般為人,嘖嘖,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劉大人毫不留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