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禦駕親征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進入三月中旬之後,京畿被抽調參與進攻廣寧的軍隊,陸續動身前往山海關。
而大軍所需要的軍需糧草,戶部與兵部也在以最快的速度籌集並紛紛運往山海關與覺華島。
被抽調的軍隊中,禦馬監下屬之軍除了武驤右衛留守京城外,其它都將會隨皇帝出征。
至於守衛皇城與宮城的護駕及護衛親軍,也抽調了兩千人作為天子隨駕護衛。
而京營,整訓出來的四個團營被抽調了三個。
薊州鎮兵馬,也被兵部抽調了兩萬人。
除了出征的大軍,天子禦駕親征,自然會跟隨大量的勳貴與朝臣。
在京的四個國公中英國公張維賢坐鎮京城,定國公世子徐允貞因為要給父親守孝,不能出征,所以隻能讓成國公朱純臣隨行。
雖然朱純臣在京城城破之際秀了一波下限,但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校才在他和英國公之間,選擇了讓他隨行。
侯爵方麵,選了泰寧侯陳聞禮、鎮遠侯顧肇跡、陽武侯薛廉、永康侯徐錫登、撫寧侯朱國弼等八人。
伯爵人選,則選了誠意伯劉孔昭、興安伯徐治安、忻城伯趙之龍等十二人。
而隨駕護衛的親軍統領,則選了護駕親軍統領郭培民,衛時春留守京城。
內廷人員,除了貼身保鏢方正化之外,朱由校還選了曹化淳、劉若愚與王承恩等人隨行,魏忠賢、王體純與李鳳祥坐鎮皇宮,與內閣一同處理政務。
當然他們更重要的任務之一,自然包含了護衛好朱由校剛出世及未出世的孩子安全。
文官方麵,四個閣臣中首輔黃立極與閣臣張懋修留守京城,袁可立與李國普隨駕出征。
六部九卿之中,除了袁可立這個兵部尚書隨駕,其它衙門都是出一位非正印堂官。
在辭別後宮一眾妃子之後,三月十五這天,朱由校終於決定出宮。
這也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次走出皇宮,以前雖然有在萬歲山頂觀看過京城的景色,但遠看與近看可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在確定了皇帝出征日期之後,不僅兵部要安排出行路線的淨街與護衛安全,就連禮部也要忙碌著準備出行儀仗之事。
皇帝出宮,可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
雖然朱由校將很多沒必要的步奏減了又減,但依然很繁雜。
在北安門內登上為朱由校專門準備的寬敞馬車後,剛出北安門,門外已經跪滿了前來送行的文武百官。
“臣等恭送陛下,預祝吾皇旗開得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文武百官的高聲唿送聲中,朱由校的馬車踏著鋪滿黃土的街道,沿著皇城北大街轉入德勝門大街,最終出德勝門走出京城。
至於後世電視劇中常見的街道兩邊圍滿百姓的場景,朱由校自然是看不到了。
在兵部下達淨街令之後,街道兩旁百米之內不能出現任何一名百姓。
雖然朱由校心中略有失望,但他也知道這是為了保證自己安全的最好辦法。
有驚無險地出德勝門之後,辭別一路跟來的文武百官,隊伍沿著京城內城北城牆一路朝東麵的通州駛去。
在通州匯合了虎賁營兩營兵馬後,繼續朝東麵的香河、寶坻與灤州行軍。
朱由校沒有像曆史上的堡宗一樣作妖,而是全程聽從袁可立的安排,該停停,該歇歇,從不亂改路線與隨意停靠。
而這,也讓一路心驚膽顫的袁可立等人,少了不少煩惱。
經過近十天不緊不慢的行軍,大軍終於抵達了山海關。
而還在距離山海關有二十裏的時候,王之臣便已經帶著遼西與山海關主要文官武將等候已久。
在聽完馬車外一陣陣的萬歲聲後,朱由校讓王之臣與趙率教等人近前答話。
“王愛卿,這幾年辛苦了!”
能得皇帝一聲“辛苦”,王之臣頓時覺得自己在遼西的堅守都值了。
“食君俸祿,忠君之事,這是臣子的本分!”
“話雖如此,但也要分個有沒有用心!”
“謝陛下肯定臣的付出!”
“好,糧草調撥與軍隊調遣之事,現在已經準備得如何了?”
“目前錦州與寧遠各囤積了五十萬石糧草,覺華島與山海關更是囤積了百萬石糧草,至於軍隊調遣,目前京營三團營與勇士營已經前往錦州駐紮,薊州兩萬兵馬則全部已經駐紮在了寧遠!”
“好,我們先去山海關,再詳聊行軍打仗之事!”
“是,陛下!”
當天子儀仗靠近山海關的時候,震耳欲聾的“萬歲”唿聲響徹了整個山海關城,以及四周的山川大海。
在此起彼伏的唿聲中,朱由校的馬車緩慢地從山海關的關城西門即迎恩門進入了城池之中。
不過朱由校沒有急於進入王之臣為他準備的臨時行在,即山海關總兵府,而是直接停在了迎恩門內。
王之臣趕忙上前問道:“陛下,您這是何意?”
朱由校笑著說道:“朕啊,這馬車一路顛簸過來,身子都快顛散架了,想出來透透氣,順便看看山海關這大好河山!”
“陛下,山海關內全是一群不知輕重的粗鄙武夫,臣怕他們會觸犯了陛下的龍顏!”
“欸,王愛卿,他們可都是為大明出生入死的將士,怎能是粗鄙的武夫呢!”
雖然皇帝堅持,但王之臣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道:“雖然臣言語失當,但為了陛下安危,臣還是希望陛下能夠早點進入臨時行在!”
朱由校朝郭培民喊道:“定遠侯?”
一身鎧甲戎裝的郭培民小跑著上前答道:“陛下,臣在!”
“你讓孫應元去接防迎恩門的城防,朕想上城散散心!”
郭培民猶豫了片刻後,躬身答道:“是,陛下!”
等郭培民走後,朱由校朝王承恩與方正化兩人喊道:“你們倆近前一下!”
等兩人近前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承恩帶著內宦前去行在,準備朕將要下榻之事,同時認真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問題!”
兩人低聲答道:“是,皇爺!”
時間過去了差不多一刻鍾後,郭培明再次來到朱由校的馬車之前稟報道:“稟陛下,騰驤左衛已經接防迎恩門城防!”
“好!”
而大軍所需要的軍需糧草,戶部與兵部也在以最快的速度籌集並紛紛運往山海關與覺華島。
被抽調的軍隊中,禦馬監下屬之軍除了武驤右衛留守京城外,其它都將會隨皇帝出征。
至於守衛皇城與宮城的護駕及護衛親軍,也抽調了兩千人作為天子隨駕護衛。
而京營,整訓出來的四個團營被抽調了三個。
薊州鎮兵馬,也被兵部抽調了兩萬人。
除了出征的大軍,天子禦駕親征,自然會跟隨大量的勳貴與朝臣。
在京的四個國公中英國公張維賢坐鎮京城,定國公世子徐允貞因為要給父親守孝,不能出征,所以隻能讓成國公朱純臣隨行。
雖然朱純臣在京城城破之際秀了一波下限,但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校才在他和英國公之間,選擇了讓他隨行。
侯爵方麵,選了泰寧侯陳聞禮、鎮遠侯顧肇跡、陽武侯薛廉、永康侯徐錫登、撫寧侯朱國弼等八人。
伯爵人選,則選了誠意伯劉孔昭、興安伯徐治安、忻城伯趙之龍等十二人。
而隨駕護衛的親軍統領,則選了護駕親軍統領郭培民,衛時春留守京城。
內廷人員,除了貼身保鏢方正化之外,朱由校還選了曹化淳、劉若愚與王承恩等人隨行,魏忠賢、王體純與李鳳祥坐鎮皇宮,與內閣一同處理政務。
當然他們更重要的任務之一,自然包含了護衛好朱由校剛出世及未出世的孩子安全。
文官方麵,四個閣臣中首輔黃立極與閣臣張懋修留守京城,袁可立與李國普隨駕出征。
六部九卿之中,除了袁可立這個兵部尚書隨駕,其它衙門都是出一位非正印堂官。
在辭別後宮一眾妃子之後,三月十五這天,朱由校終於決定出宮。
這也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次走出皇宮,以前雖然有在萬歲山頂觀看過京城的景色,但遠看與近看可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在確定了皇帝出征日期之後,不僅兵部要安排出行路線的淨街與護衛安全,就連禮部也要忙碌著準備出行儀仗之事。
皇帝出宮,可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
雖然朱由校將很多沒必要的步奏減了又減,但依然很繁雜。
在北安門內登上為朱由校專門準備的寬敞馬車後,剛出北安門,門外已經跪滿了前來送行的文武百官。
“臣等恭送陛下,預祝吾皇旗開得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文武百官的高聲唿送聲中,朱由校的馬車踏著鋪滿黃土的街道,沿著皇城北大街轉入德勝門大街,最終出德勝門走出京城。
至於後世電視劇中常見的街道兩邊圍滿百姓的場景,朱由校自然是看不到了。
在兵部下達淨街令之後,街道兩旁百米之內不能出現任何一名百姓。
雖然朱由校心中略有失望,但他也知道這是為了保證自己安全的最好辦法。
有驚無險地出德勝門之後,辭別一路跟來的文武百官,隊伍沿著京城內城北城牆一路朝東麵的通州駛去。
在通州匯合了虎賁營兩營兵馬後,繼續朝東麵的香河、寶坻與灤州行軍。
朱由校沒有像曆史上的堡宗一樣作妖,而是全程聽從袁可立的安排,該停停,該歇歇,從不亂改路線與隨意停靠。
而這,也讓一路心驚膽顫的袁可立等人,少了不少煩惱。
經過近十天不緊不慢的行軍,大軍終於抵達了山海關。
而還在距離山海關有二十裏的時候,王之臣便已經帶著遼西與山海關主要文官武將等候已久。
在聽完馬車外一陣陣的萬歲聲後,朱由校讓王之臣與趙率教等人近前答話。
“王愛卿,這幾年辛苦了!”
能得皇帝一聲“辛苦”,王之臣頓時覺得自己在遼西的堅守都值了。
“食君俸祿,忠君之事,這是臣子的本分!”
“話雖如此,但也要分個有沒有用心!”
“謝陛下肯定臣的付出!”
“好,糧草調撥與軍隊調遣之事,現在已經準備得如何了?”
“目前錦州與寧遠各囤積了五十萬石糧草,覺華島與山海關更是囤積了百萬石糧草,至於軍隊調遣,目前京營三團營與勇士營已經前往錦州駐紮,薊州兩萬兵馬則全部已經駐紮在了寧遠!”
“好,我們先去山海關,再詳聊行軍打仗之事!”
“是,陛下!”
當天子儀仗靠近山海關的時候,震耳欲聾的“萬歲”唿聲響徹了整個山海關城,以及四周的山川大海。
在此起彼伏的唿聲中,朱由校的馬車緩慢地從山海關的關城西門即迎恩門進入了城池之中。
不過朱由校沒有急於進入王之臣為他準備的臨時行在,即山海關總兵府,而是直接停在了迎恩門內。
王之臣趕忙上前問道:“陛下,您這是何意?”
朱由校笑著說道:“朕啊,這馬車一路顛簸過來,身子都快顛散架了,想出來透透氣,順便看看山海關這大好河山!”
“陛下,山海關內全是一群不知輕重的粗鄙武夫,臣怕他們會觸犯了陛下的龍顏!”
“欸,王愛卿,他們可都是為大明出生入死的將士,怎能是粗鄙的武夫呢!”
雖然皇帝堅持,但王之臣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道:“雖然臣言語失當,但為了陛下安危,臣還是希望陛下能夠早點進入臨時行在!”
朱由校朝郭培民喊道:“定遠侯?”
一身鎧甲戎裝的郭培民小跑著上前答道:“陛下,臣在!”
“你讓孫應元去接防迎恩門的城防,朕想上城散散心!”
郭培民猶豫了片刻後,躬身答道:“是,陛下!”
等郭培民走後,朱由校朝王承恩與方正化兩人喊道:“你們倆近前一下!”
等兩人近前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承恩帶著內宦前去行在,準備朕將要下榻之事,同時認真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問題!”
兩人低聲答道:“是,皇爺!”
時間過去了差不多一刻鍾後,郭培明再次來到朱由校的馬車之前稟報道:“稟陛下,騰驤左衛已經接防迎恩門城防!”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