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李永芳拜訪董其昌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6章 李永芳拜訪董其昌
在錢龍錫不會為了李永芳那點小利而冒滅族風險之後,李永芳隻好轉移注意力,去了臨近的董府。
在獻上十隻百年老山參與兩斤東珠後,李永芳師徒三人終於如願進入到了董府。
自從萬曆四十四年發生華亭、上海與金山三縣百姓“民抄董宦”事件之後,董家曆代累積起來的財富損失慘重。
雖然作為泰昌帝帝師的董其昌並未受此影響,反而官位越做越大,最終做到了南京禮部尚書,但這麽多年的積累,豈能是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彌補的。
但也正因為發生了“民抄董宦”事件,董家之人對斂財之事更加的肆無忌憚,什麽來錢快就做什麽,生冷不忌。
李永芳之所以會在拜訪完錢龍錫就來找董府,便也是聽了董家的“好名聲”。
不過接見李永芳的並不是年老致仕在家的董其昌,而是由未出仕負責家族事務的三子董祖源接待。
“圓通師傅,沒想到還能見到品相如此之好的野山參與東珠,愧不敢收啊!”
“一點見麵禮,董三爺喜歡就好!”
“好東西自然人人喜歡,而且家父年紀已大,也非常需要這些上好野山參,但常言說得好,無功不受祿,不知圓通師傅送我們這些東西,有何所求?”
“有何所求談不上,就是專程感謝董家送糧至東江!”
董祖源驚詫得連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在看了眼四周令他們都出去後,董祖源壓低聲音道:“你是毛帥之人?”
“非也!”李永芳笑盈盈地搖頭道。
“那就是遼東那邊了?”
“正是!”李永芳沒有拒絕,而是直接選擇了點頭答應。
“你們膽子也太大了點,居然跑這麽遠來我們鬆江府!”
“隻要好處給夠,貧僧哪都可以去!”李永芳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
“話雖如此,但你們膽子也太大了,有我們給你們運送東西過去不好嗎?幹嘛要親自跑一趟?”
“都說東南是膏腴錦繡之地,貧僧也想過來看看,順便拜訪下董三爺!”
李永芳的規劃,董祖源自然半個字都不能信,“說吧,到底來我們董家何事?”
“貧僧來拜訪董三爺,所求事情有四,其一,不能再讓昏君如此肆意妄為下去,你們東南大族應該聯合起來對付昏君;其二,我們大金現在麵對你們大明的攻打節節敗退,若被徹底擊敗,你們將不僅會失去遼東這門暴利的生意,還可能將你們走私之事抖露出去;其三,我們現在除了急需糧食,還急需鐵料尤其是其中能直接打製優良兵器的精鋼,而其中能弄來鑽槍管的太平府‘蘇鋼’與燧發槍上的彈片,更是我們最需要之物;其四,我們需要那種兩匹馬可以拉著到處跑的新式火炮的製作圖紙,若是能有找來工匠更好!”
麵對李永芳的侃侃而談,董祖源並沒有急著迴答,而是眉頭皺得老高。
雖然他負責家族的生意之事,但這種事關國家戰略大事的事情上,他根本沒法答複。
他之所以沒有直接拒絕,或者同意其中的一兩項,因為他在糾結要不要去跟老父親溝通這些事情。
約莫過了十五息之後,董祖源這才開口道:“圓通師傅,先不論前麵兩事,後麵兩條你們能給出什麽條件?”
“若是能給我們燧發槍的彈片配方,我們願意支付一萬兩白銀,若是有兩匹馬拉著跑的新式火炮製作圖紙,我們也同樣給一萬兩。
至於精鋼的價格,我們願意給出雙倍,而蘇鋼可以給到三倍以上!”
“你說的雙倍與三倍價格,是基於太平府的價格還是之前送往東江鎮的普通鐵料價格?”
“知道你們冒險運輸不易,所以是送往東江鎮的普通鐵料價格!”
董祖源計較一番後,答道:“精鋼價格必須三倍以上,而蘇鋼的價格,則要五倍以上,要是不同意,圓通師傅還是去問別家!”
李永芳的眉頭在皺了許久後,十分痛苦地答應道:“好,還是送到鬥流湧,有多少我們都收!”
“好,精鋼與普通鐵料好說,但蘇鋼朝廷管控甚嚴,我沒把握能弄來多少。”
“那不知能弄到多少?”李永芳急忙問道。
“隻能保證每年一百斤,多了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雖然有點少,但一百斤也能鑽不少槍管了,“好,若是能找來會冶煉蘇鋼的工匠,我們也是出一萬兩!”
“蘇鋼的配方是鋼鐵廠的傳家之寶,我勸圓通師傅還是不要奢想!”
“總要試一試的,萬一成了呢?”
“圓通師傅這兩天住哪裏?”董祖源沒有再跟李永芳糾結於工匠之事,而是轉移了事項。
聽到董祖源詢問自己住處,李永芳立即警惕道:“才剛到華亭,尚未找到合適的住處!”
“既如此,那就不用再找新住處了,我們董府有不少供客人居住的客房!”
“好,那就麻煩董三爺了!”原來是要留宿自己,李永芳這才放下了警惕之心。
董府後院的花園涼亭內,董祖源應付完李永芳,朝一位坐在涼亭內釣魚的老者躬身行禮道:“父親,孩兒已經見完了,他們是從遼東過來的!”
沒錯,這釣魚的老者正是董祖源的父親、泰昌帝當太子時的講官與前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那個曆史上的書畫大家。
董其昌頭也沒抬地輕聲問道:“所為何事?”
“事情有四......”董祖源將剛才李永芳的話複述了一遍。
“你怎麽答複的?”董其昌依然麵色不改地低聲問道。
“前麵兩條孩兒沒有給予任何答複,後麵兩條隻答應了精鋼與蘇鋼之事,剩下的事情風險太大,孩兒也沒有答應!”
“喔,既然風險太大,不急著答應是對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棄嚐試,咱們家家大人多,又遭了災,要花錢的地方有很多!”
“是,父親,前麵兩事?”
“先靜觀其變,若是有人願意領頭,咱們就跟個風,但也不要明著跟,暗中支持即可!”
“父親,這是為何?”
“平衡,若是昏君沒了遼東的牽製,矛頭將會對準我們,敵人的敵人,便是我們的朋友!”
“好,父親,孩兒明白了!”
“嗯,去吧,魚兒要咬鉤了!”
在錢龍錫不會為了李永芳那點小利而冒滅族風險之後,李永芳隻好轉移注意力,去了臨近的董府。
在獻上十隻百年老山參與兩斤東珠後,李永芳師徒三人終於如願進入到了董府。
自從萬曆四十四年發生華亭、上海與金山三縣百姓“民抄董宦”事件之後,董家曆代累積起來的財富損失慘重。
雖然作為泰昌帝帝師的董其昌並未受此影響,反而官位越做越大,最終做到了南京禮部尚書,但這麽多年的積累,豈能是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彌補的。
但也正因為發生了“民抄董宦”事件,董家之人對斂財之事更加的肆無忌憚,什麽來錢快就做什麽,生冷不忌。
李永芳之所以會在拜訪完錢龍錫就來找董府,便也是聽了董家的“好名聲”。
不過接見李永芳的並不是年老致仕在家的董其昌,而是由未出仕負責家族事務的三子董祖源接待。
“圓通師傅,沒想到還能見到品相如此之好的野山參與東珠,愧不敢收啊!”
“一點見麵禮,董三爺喜歡就好!”
“好東西自然人人喜歡,而且家父年紀已大,也非常需要這些上好野山參,但常言說得好,無功不受祿,不知圓通師傅送我們這些東西,有何所求?”
“有何所求談不上,就是專程感謝董家送糧至東江!”
董祖源驚詫得連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在看了眼四周令他們都出去後,董祖源壓低聲音道:“你是毛帥之人?”
“非也!”李永芳笑盈盈地搖頭道。
“那就是遼東那邊了?”
“正是!”李永芳沒有拒絕,而是直接選擇了點頭答應。
“你們膽子也太大了點,居然跑這麽遠來我們鬆江府!”
“隻要好處給夠,貧僧哪都可以去!”李永芳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
“話雖如此,但你們膽子也太大了,有我們給你們運送東西過去不好嗎?幹嘛要親自跑一趟?”
“都說東南是膏腴錦繡之地,貧僧也想過來看看,順便拜訪下董三爺!”
李永芳的規劃,董祖源自然半個字都不能信,“說吧,到底來我們董家何事?”
“貧僧來拜訪董三爺,所求事情有四,其一,不能再讓昏君如此肆意妄為下去,你們東南大族應該聯合起來對付昏君;其二,我們大金現在麵對你們大明的攻打節節敗退,若被徹底擊敗,你們將不僅會失去遼東這門暴利的生意,還可能將你們走私之事抖露出去;其三,我們現在除了急需糧食,還急需鐵料尤其是其中能直接打製優良兵器的精鋼,而其中能弄來鑽槍管的太平府‘蘇鋼’與燧發槍上的彈片,更是我們最需要之物;其四,我們需要那種兩匹馬可以拉著到處跑的新式火炮的製作圖紙,若是能有找來工匠更好!”
麵對李永芳的侃侃而談,董祖源並沒有急著迴答,而是眉頭皺得老高。
雖然他負責家族的生意之事,但這種事關國家戰略大事的事情上,他根本沒法答複。
他之所以沒有直接拒絕,或者同意其中的一兩項,因為他在糾結要不要去跟老父親溝通這些事情。
約莫過了十五息之後,董祖源這才開口道:“圓通師傅,先不論前麵兩事,後麵兩條你們能給出什麽條件?”
“若是能給我們燧發槍的彈片配方,我們願意支付一萬兩白銀,若是有兩匹馬拉著跑的新式火炮製作圖紙,我們也同樣給一萬兩。
至於精鋼的價格,我們願意給出雙倍,而蘇鋼可以給到三倍以上!”
“你說的雙倍與三倍價格,是基於太平府的價格還是之前送往東江鎮的普通鐵料價格?”
“知道你們冒險運輸不易,所以是送往東江鎮的普通鐵料價格!”
董祖源計較一番後,答道:“精鋼價格必須三倍以上,而蘇鋼的價格,則要五倍以上,要是不同意,圓通師傅還是去問別家!”
李永芳的眉頭在皺了許久後,十分痛苦地答應道:“好,還是送到鬥流湧,有多少我們都收!”
“好,精鋼與普通鐵料好說,但蘇鋼朝廷管控甚嚴,我沒把握能弄來多少。”
“那不知能弄到多少?”李永芳急忙問道。
“隻能保證每年一百斤,多了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雖然有點少,但一百斤也能鑽不少槍管了,“好,若是能找來會冶煉蘇鋼的工匠,我們也是出一萬兩!”
“蘇鋼的配方是鋼鐵廠的傳家之寶,我勸圓通師傅還是不要奢想!”
“總要試一試的,萬一成了呢?”
“圓通師傅這兩天住哪裏?”董祖源沒有再跟李永芳糾結於工匠之事,而是轉移了事項。
聽到董祖源詢問自己住處,李永芳立即警惕道:“才剛到華亭,尚未找到合適的住處!”
“既如此,那就不用再找新住處了,我們董府有不少供客人居住的客房!”
“好,那就麻煩董三爺了!”原來是要留宿自己,李永芳這才放下了警惕之心。
董府後院的花園涼亭內,董祖源應付完李永芳,朝一位坐在涼亭內釣魚的老者躬身行禮道:“父親,孩兒已經見完了,他們是從遼東過來的!”
沒錯,這釣魚的老者正是董祖源的父親、泰昌帝當太子時的講官與前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那個曆史上的書畫大家。
董其昌頭也沒抬地輕聲問道:“所為何事?”
“事情有四......”董祖源將剛才李永芳的話複述了一遍。
“你怎麽答複的?”董其昌依然麵色不改地低聲問道。
“前麵兩條孩兒沒有給予任何答複,後麵兩條隻答應了精鋼與蘇鋼之事,剩下的事情風險太大,孩兒也沒有答應!”
“喔,既然風險太大,不急著答應是對的,但也不能就此放棄嚐試,咱們家家大人多,又遭了災,要花錢的地方有很多!”
“是,父親,前麵兩事?”
“先靜觀其變,若是有人願意領頭,咱們就跟個風,但也不要明著跟,暗中支持即可!”
“父親,這是為何?”
“平衡,若是昏君沒了遼東的牽製,矛頭將會對準我們,敵人的敵人,便是我們的朋友!”
“好,父親,孩兒明白了!”
“嗯,去吧,魚兒要咬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