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隆和帝:這小子,果然順杆往上爬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車中。
晏世清問:“不知王爺可開多少石弓?”
安王豎起三根手指:“在外我隻用一石弓。”
晏世清心中了然:“我知道有一種弓,看著是輕便的一石弓,實則是三石,隻要不讓旁人拉,便可。”
安王坐直了身體,兩眼一亮:“給我給我!我還是個孩子!給我!”
晏世清:……
安王摸摸鼻子,冷靜下來:“我可以花錢買。”
晏世清勾唇笑道:“自然是要花錢買的,若是我有,可以直接贈予你。”
他話鋒一轉:“以往狩獵,你表現平平,這次為什麽……?而且即便外形看似一石弓,看射箭的情況,也能辨別出弓的石數。”
安王清了清嗓子:“咳,就是,做了個借口,不是非要大顯身手什麽的……”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透著心虛。
晏世清聽明白了:“以後不必尋借口。”
“那不行。”安王搖頭:
“讓人家覺得我扒著你,而你對我不算親近,這樣比較好——不過,你說的弓我倒是真想見識一番。”
晏世清將安王帶到城郊一家打鐵鋪。
安王好奇的四下張望,鋤頭鐵鍬、刀槍劍斧,不論是想下田耕作還是想抄家夥打劫,可以說是一應俱全——但是看不到一張弓。
別說弓了,連根弦兒都見不著。
“陳兄。”
晏世清將路上買的酒和鹵肉放到桌子上。
“呦,晏砸。”陳修遠擦擦額頭上的汗,拍開泥封:“好酒!說吧,要什麽兵器?”
晏世清指著安王:“他想見識下你做的莊璧弓。”
陳修遠打量著安王:“這還是你頭一迴帶人來我這兒,好說好說,隻是想見識還是想買?”
安王:“如果可以的話,買一把。”
陳修遠看了眼晏世清,比了個五:“五百兩。”
安王爽快答應:“可以,現在要付定金麽?”
陳修遠擺擺手:“你是晏砸的朋友,定金就不用了,到時候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安王好奇的問:“為什麽叫他晏砸?”
晏世清咳了一聲。
陳修遠“嘿嘿”一笑:“因為他喜歡砸人,打仗搞偷襲的時候,他總是能冷不丁的從各種奇怪的角落裏冒出來不管手上有什麽掄起來就砸、砸完就跑。”
安王頗感意外,這可真不像晏世清會幹的事情。
晏世清睨了陳修遠一眼:“你晚上睡覺睜著一隻眼睛,防止被砸。”
陳修遠扭頭就跟安王坐地起價:“一千兩,他砸傷我,我得買藥。”
安王目瞪口呆:“啊?”
玩笑歸玩笑,陳修遠從犄角旮旯裏翻出一張破舊的弓,和兩根掉毛的箭:“你射兩箭,我瞅瞅。”
院子裏,安王彎弓搭箭,破空聲後,兩箭射中同一處。
“可以啊。”
陳修遠接過弓,心中已經有數了:“行了,看你的氣度不是大官就是宮裏人,買弓是為了春蒐吧,保準在那日之前給你做好。”
安王:“多謝。”
陳修遠擺擺手:“不用謝,你晚上幫我看緊了晏砸,免得他翻進我家砸我。”
安王求之不得:“好好好,今晚我就在晏府睡了,睡在他床邊。”
晏世清好笑的看著這兩個人,他對陳修遠說:“我們就先走了。”
轉而又對安王說:“你就不怕長了蛇頭的腦袋——”
安王拉著晏世清調頭就走:“走了走了,餓了餓了!”
陳修遠歪頭:長了蛇頭的腦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羹。
晏家的馬車離開鐵匠鋪。
路邊上一輛馬車停了下來。
“殿下,方才小的看見安王上了晏家的馬車。”
車內的人撩開車簾,看見路邊的鐵匠鋪。
陳修遠正準備關門吃肉喝酒呢,外麵進來兩個人。
其中一人放下一個銀錠子在桌子上:“方才,那兩人可在你這裏買了什麽?”
-
春蒐、夏苗、秋獼、冬狩。
隆和帝對狩獵並不感興趣,但每次都會到場。
有心想要在皇帝麵前展示的人都會竭盡全力展示自己的實力。
若是得到帝王賞識,一飛衝天也未可知。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出了城。
晏世清不宜長時間騎馬,隆和帝特允他乘坐馬車。
安王騎著馬跟在旁邊,他穿著黑色披風,露出玄色佩劍的劍柄。
“坐馬車挺好的,長時間騎馬累的慌。”
晏世清相信,如果自己開口相邀,安王肯定二話不說就躥上來了。
除了體弱的五皇子賢王,就連傷體未愈的太子都是騎在馬上的,安王若是坐馬車,隻恐受人詬病。
見晏世清沒有說話,安王再接再厲:“哎,本王嬌弱,騎了這麽會馬,就顛的受不了了,這要是一路騎到獵場,估計得勞煩太醫了。”
嬌、弱。
晏世清放下車簾,他怕自己的表情繃不住。
隆和帝的鑾駕雖在前頭,對於後麵發生的事情卻也了如指掌。
福康公公一路小跑過來:“安王殿下,奴才謹傳陛下口諭:‘若老六當真累了,可與晏侍郎同乘一車’。”
安王斬釘截鐵道:“累了!昨夜興奮的半宿沒睡著,早晨也沒吃上幾口東西,現在是又累又餓!”
說完,馬背上便空空如也,晏世清馬車的車簾晃動著。
晏世清對麵端坐著咧嘴笑的安王。
“……”
福康公公迴到隆和帝鑾駕旁,如實敘述自己所聞所見。
隆和帝放聲大笑:“哈哈哈!這臭小子!”
太子麵色蒼白的臉透著陰鬱之氣,他握緊了韁繩。
安王他怎麽敢的!晏世清壓根不搭理他,他還眼巴巴的往前湊!
父皇也是,素來抓大放小的,怎得管起這種小事來了。
還笑的這般開心,到底是什麽意思!
---
隆和帝:你管我什麽意思?兒子還管起老子來了
安王:就是就是!
【這裏按照一石六十公斤算哈(查到的每個朝代不同,53、!56、59.2,還看到有說秦是109,震驚了)
還有,查了下,一石和三石弓在外觀上區別會比較大,但是在本文由於大虞工匠工藝精湛,它就是有辦法區別不大(理不直氣也壯)】
晏世清問:“不知王爺可開多少石弓?”
安王豎起三根手指:“在外我隻用一石弓。”
晏世清心中了然:“我知道有一種弓,看著是輕便的一石弓,實則是三石,隻要不讓旁人拉,便可。”
安王坐直了身體,兩眼一亮:“給我給我!我還是個孩子!給我!”
晏世清:……
安王摸摸鼻子,冷靜下來:“我可以花錢買。”
晏世清勾唇笑道:“自然是要花錢買的,若是我有,可以直接贈予你。”
他話鋒一轉:“以往狩獵,你表現平平,這次為什麽……?而且即便外形看似一石弓,看射箭的情況,也能辨別出弓的石數。”
安王清了清嗓子:“咳,就是,做了個借口,不是非要大顯身手什麽的……”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透著心虛。
晏世清聽明白了:“以後不必尋借口。”
“那不行。”安王搖頭:
“讓人家覺得我扒著你,而你對我不算親近,這樣比較好——不過,你說的弓我倒是真想見識一番。”
晏世清將安王帶到城郊一家打鐵鋪。
安王好奇的四下張望,鋤頭鐵鍬、刀槍劍斧,不論是想下田耕作還是想抄家夥打劫,可以說是一應俱全——但是看不到一張弓。
別說弓了,連根弦兒都見不著。
“陳兄。”
晏世清將路上買的酒和鹵肉放到桌子上。
“呦,晏砸。”陳修遠擦擦額頭上的汗,拍開泥封:“好酒!說吧,要什麽兵器?”
晏世清指著安王:“他想見識下你做的莊璧弓。”
陳修遠打量著安王:“這還是你頭一迴帶人來我這兒,好說好說,隻是想見識還是想買?”
安王:“如果可以的話,買一把。”
陳修遠看了眼晏世清,比了個五:“五百兩。”
安王爽快答應:“可以,現在要付定金麽?”
陳修遠擺擺手:“你是晏砸的朋友,定金就不用了,到時候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安王好奇的問:“為什麽叫他晏砸?”
晏世清咳了一聲。
陳修遠“嘿嘿”一笑:“因為他喜歡砸人,打仗搞偷襲的時候,他總是能冷不丁的從各種奇怪的角落裏冒出來不管手上有什麽掄起來就砸、砸完就跑。”
安王頗感意外,這可真不像晏世清會幹的事情。
晏世清睨了陳修遠一眼:“你晚上睡覺睜著一隻眼睛,防止被砸。”
陳修遠扭頭就跟安王坐地起價:“一千兩,他砸傷我,我得買藥。”
安王目瞪口呆:“啊?”
玩笑歸玩笑,陳修遠從犄角旮旯裏翻出一張破舊的弓,和兩根掉毛的箭:“你射兩箭,我瞅瞅。”
院子裏,安王彎弓搭箭,破空聲後,兩箭射中同一處。
“可以啊。”
陳修遠接過弓,心中已經有數了:“行了,看你的氣度不是大官就是宮裏人,買弓是為了春蒐吧,保準在那日之前給你做好。”
安王:“多謝。”
陳修遠擺擺手:“不用謝,你晚上幫我看緊了晏砸,免得他翻進我家砸我。”
安王求之不得:“好好好,今晚我就在晏府睡了,睡在他床邊。”
晏世清好笑的看著這兩個人,他對陳修遠說:“我們就先走了。”
轉而又對安王說:“你就不怕長了蛇頭的腦袋——”
安王拉著晏世清調頭就走:“走了走了,餓了餓了!”
陳修遠歪頭:長了蛇頭的腦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羹。
晏家的馬車離開鐵匠鋪。
路邊上一輛馬車停了下來。
“殿下,方才小的看見安王上了晏家的馬車。”
車內的人撩開車簾,看見路邊的鐵匠鋪。
陳修遠正準備關門吃肉喝酒呢,外麵進來兩個人。
其中一人放下一個銀錠子在桌子上:“方才,那兩人可在你這裏買了什麽?”
-
春蒐、夏苗、秋獼、冬狩。
隆和帝對狩獵並不感興趣,但每次都會到場。
有心想要在皇帝麵前展示的人都會竭盡全力展示自己的實力。
若是得到帝王賞識,一飛衝天也未可知。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出了城。
晏世清不宜長時間騎馬,隆和帝特允他乘坐馬車。
安王騎著馬跟在旁邊,他穿著黑色披風,露出玄色佩劍的劍柄。
“坐馬車挺好的,長時間騎馬累的慌。”
晏世清相信,如果自己開口相邀,安王肯定二話不說就躥上來了。
除了體弱的五皇子賢王,就連傷體未愈的太子都是騎在馬上的,安王若是坐馬車,隻恐受人詬病。
見晏世清沒有說話,安王再接再厲:“哎,本王嬌弱,騎了這麽會馬,就顛的受不了了,這要是一路騎到獵場,估計得勞煩太醫了。”
嬌、弱。
晏世清放下車簾,他怕自己的表情繃不住。
隆和帝的鑾駕雖在前頭,對於後麵發生的事情卻也了如指掌。
福康公公一路小跑過來:“安王殿下,奴才謹傳陛下口諭:‘若老六當真累了,可與晏侍郎同乘一車’。”
安王斬釘截鐵道:“累了!昨夜興奮的半宿沒睡著,早晨也沒吃上幾口東西,現在是又累又餓!”
說完,馬背上便空空如也,晏世清馬車的車簾晃動著。
晏世清對麵端坐著咧嘴笑的安王。
“……”
福康公公迴到隆和帝鑾駕旁,如實敘述自己所聞所見。
隆和帝放聲大笑:“哈哈哈!這臭小子!”
太子麵色蒼白的臉透著陰鬱之氣,他握緊了韁繩。
安王他怎麽敢的!晏世清壓根不搭理他,他還眼巴巴的往前湊!
父皇也是,素來抓大放小的,怎得管起這種小事來了。
還笑的這般開心,到底是什麽意思!
---
隆和帝:你管我什麽意思?兒子還管起老子來了
安王:就是就是!
【這裏按照一石六十公斤算哈(查到的每個朝代不同,53、!56、59.2,還看到有說秦是109,震驚了)
還有,查了下,一石和三石弓在外觀上區別會比較大,但是在本文由於大虞工匠工藝精湛,它就是有辦法區別不大(理不直氣也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