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晏啟:這皇位越來越有爭頭了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睿王確實心虛。
他一肚子怒氣迴到王府。
睿王妃端來茶點,溫聲細語的問他怎麽了。
睿王強壓下怒火,把事情都說了一通,他期盼的看著自己的王妃,希望她能跟著一起罵安王。
睿王妃依舊是溫柔似水,隻是嘴角微不可察的抽搐一下。
心裏罵了句這個沒腦子的炮仗。
她抬手替睿王按按頭,柔聲道:“王爺,妾身倒是覺得,安王殿下此舉反倒是幫了王爺。”
睿王不悅,一扭頭嚇了睿王妃一跳——她的手差點戳進睿王的眼睛裏。
“你怎麽幫安王說話?”
睿王妃好言好語道:“王爺,您今日在陛下麵前表現的太過急躁,接下來一個月不在陛下麵前出現,慢慢的陛下也就忘了今日的事情。
加之,衛城罪員被押入京城聽候審問,王爺離的越遠越好,不是麽?”
睿王不服氣:“本王又沒做什麽——”
他想到自己收的、被安王叫人搜去封存起來的東西,頓時氣短。
睿王靜下心來細想,也覺得自己今日做的不妥。
何止是急躁,就差沒嚷嚷要父皇殺了安王。
可他一口氣從衛城憋到京城,難道就這麽算了麽!
“本王咽不下這口氣!”
睿王妃閉了閉眼睛,把嘴邊上那句“咽不下就撞牆去”給咽了下去。
心裏無數次後悔嫁給睿王這麽個腦袋空空敲了還有迴聲的草包!
早知他是這樣的,還不如去尼姑庵當個尼姑!
“王爺,您此次受的委屈,雖與安王有關,但妾身以為您確實是被人利用了。”
睿王妃耐著性子解釋給他聽:“衛城官場多數官員都與祝對遊沆瀣一氣,祝對遊是尚書令的女婿。試問安王那個遠房親戚又如何能夠隻手遮天將衛城水患的事情掩飾下去、又怎樣才能貪了朝廷撥款?”
說完了,還得捏著鼻子誇一誇睿王:“妾身知道王爺不喜安王,旁人也知道,正是因為王爺性子率真,不喜歡彎彎繞的掩飾,才叫有心人借機把王爺推出去做殺人的刀子。”
睿王被她這麽一說,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睿王妃歎息著落下一顆淚來:“王爺受了委屈,迴京也不說一聲直接就去了宮裏,是妾身這個枕邊人不值得做王爺的解語花麽?”
睿王手忙腳亂的拿袖子替王妃擦眼淚:“本王就是氣昏了頭,下次有什麽事一定提前同你說。”
睿王妃把頭埋進睿王懷裏,臉頰被袖子上的金線蹭的生疼。
這個莽夫!可千萬記得有事先同她說,一次兩次偷摸著犯蠢!
她就一次因為身子不適沒參加闔宮宴,他就整出幺蛾子!
後麵用苦肉計陷害安王也沒同她說!
蠢貨!
心裏罵的一聲比一聲響,嘴上卻嬌滴滴的說:“王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睿王:“嗯!”
安撫完睿王,王妃“貼心”的替他收拾好行囊,直接把人哄(轟)去了皇莊。
走好吧你個蠢貨!
-
安王歸京,動靜很大。
尤其是那一排囚車,晏世清迴到晏府時。
晏啟仍在會客,其實心裏已經在罵人了。
這一個個老東西打太極似的東扯西拉,不就是為了等他兒子迴來好打聽消息麽。
他特地吩咐下去,讓人告訴晏世清迴府後直接迴自己院子,偏要叫這些老東西什麽都打聽不到!
“父親。”
晏世清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時,正廳裏的幾位大人皆是坐直了身子往門口望去。
晏啟不由得皺了下眉。
“父親,兒子有要事相商……”
晏世清推門進來,看見在座的幾位老大臣後,語氣一頓:“諸位大人好,下官有要事需與父親商議,事後還需迴稟陛下,不知幾位大人……”
他都搬出皇帝了,人精似的老大臣自然不好再繼續坐下去。
紛紛起身告辭。
有位大臣作不經意的開口:“今兒老夫瞧見晏侍郎與安王自城外歸來,一段時間不見晏侍郎,瞧著似乎清減了些許?”
晏世清笑答:“多謝大人關心,今日陛下還說下官似乎是胖了。”
大臣一哽,他可不敢和皇帝的話反著來,把後頭那句“因何公幹勞累至此”生生咽了下去。
不甘心的大臣還想開口。
晏世清對著晏啟一邊說話,一邊在袖子裏摸索著什麽:“父親,有件東西……”
“恆安。”
晏啟看了眼還頻頻迴頭不肯離去的幾個人:“你先去書房,為父送送幾位大人。”
晏世清:“是,父親。”
幾位大臣喝了一肚子的茶,什麽都沒打聽到。
晏啟把人送出門拱拱手便幹脆利落的轉身,門房也直接關上大門。
大臣們麵麵相覷。
“什麽人!”
“晏啟本就是這樣的性子,隻是年紀大沉穩了。”
“晏世清迴來就說有要事,也不知陛下吩咐了什麽。”
“且看明日早朝,會不會拿到朝堂上說吧。”
“散了散了,各迴各家吧。”
晏啟來到書房,揶揄道:“去了趟衛城,迴來就敢用陛下做由頭逐客了,我要是不阻止,看你能掏出什麽來。”
晏世清拿出一張清單:“這是陛下今日賞賜的東西。”
“哦?”晏啟接過來一看:“嗯?!”
怎麽賞了這麽多!
晏世清握拳擋在唇邊,輕咳了一聲:“咳,陛下說了要賞賜的東西後,安王討價還價……”
賞賜就翻番了。
晏啟仔細看著禮單,臉上笑意漸漸加深:“安王深諳與陛下的相處之道,分寸拿捏的極好。”
這皇位越來越有爭頭了。
父子二人坐下,晏世清細說衛城一事。
晏啟聽完,說了一句:“朱光祿這老東西,要急死了。”
自以為聰明,舉薦睿王去衛城。
哪知道皇帝棋快一招,直接派了安王去。
讓睿王去,不過是使朱光祿心安的虛晃一招。
“先有戶部的事情,後有衛城的事,朱光祿肯定知道,陛下對他心生不滿,且看他如何應對。”
晏世清不想就這樣靜觀其變:“父親,我想……”
再添一把火。
“不用。”
晏啟低聲說了一句話。
晏世清不由睜大了眼睛。
太子竟然……
晏世清:“就沒人攔著點?”
晏啟:“陛下沒管,皇後攔了,太子明麵上消停了。”
他一肚子怒氣迴到王府。
睿王妃端來茶點,溫聲細語的問他怎麽了。
睿王強壓下怒火,把事情都說了一通,他期盼的看著自己的王妃,希望她能跟著一起罵安王。
睿王妃依舊是溫柔似水,隻是嘴角微不可察的抽搐一下。
心裏罵了句這個沒腦子的炮仗。
她抬手替睿王按按頭,柔聲道:“王爺,妾身倒是覺得,安王殿下此舉反倒是幫了王爺。”
睿王不悅,一扭頭嚇了睿王妃一跳——她的手差點戳進睿王的眼睛裏。
“你怎麽幫安王說話?”
睿王妃好言好語道:“王爺,您今日在陛下麵前表現的太過急躁,接下來一個月不在陛下麵前出現,慢慢的陛下也就忘了今日的事情。
加之,衛城罪員被押入京城聽候審問,王爺離的越遠越好,不是麽?”
睿王不服氣:“本王又沒做什麽——”
他想到自己收的、被安王叫人搜去封存起來的東西,頓時氣短。
睿王靜下心來細想,也覺得自己今日做的不妥。
何止是急躁,就差沒嚷嚷要父皇殺了安王。
可他一口氣從衛城憋到京城,難道就這麽算了麽!
“本王咽不下這口氣!”
睿王妃閉了閉眼睛,把嘴邊上那句“咽不下就撞牆去”給咽了下去。
心裏無數次後悔嫁給睿王這麽個腦袋空空敲了還有迴聲的草包!
早知他是這樣的,還不如去尼姑庵當個尼姑!
“王爺,您此次受的委屈,雖與安王有關,但妾身以為您確實是被人利用了。”
睿王妃耐著性子解釋給他聽:“衛城官場多數官員都與祝對遊沆瀣一氣,祝對遊是尚書令的女婿。試問安王那個遠房親戚又如何能夠隻手遮天將衛城水患的事情掩飾下去、又怎樣才能貪了朝廷撥款?”
說完了,還得捏著鼻子誇一誇睿王:“妾身知道王爺不喜安王,旁人也知道,正是因為王爺性子率真,不喜歡彎彎繞的掩飾,才叫有心人借機把王爺推出去做殺人的刀子。”
睿王被她這麽一說,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睿王妃歎息著落下一顆淚來:“王爺受了委屈,迴京也不說一聲直接就去了宮裏,是妾身這個枕邊人不值得做王爺的解語花麽?”
睿王手忙腳亂的拿袖子替王妃擦眼淚:“本王就是氣昏了頭,下次有什麽事一定提前同你說。”
睿王妃把頭埋進睿王懷裏,臉頰被袖子上的金線蹭的生疼。
這個莽夫!可千萬記得有事先同她說,一次兩次偷摸著犯蠢!
她就一次因為身子不適沒參加闔宮宴,他就整出幺蛾子!
後麵用苦肉計陷害安王也沒同她說!
蠢貨!
心裏罵的一聲比一聲響,嘴上卻嬌滴滴的說:“王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睿王:“嗯!”
安撫完睿王,王妃“貼心”的替他收拾好行囊,直接把人哄(轟)去了皇莊。
走好吧你個蠢貨!
-
安王歸京,動靜很大。
尤其是那一排囚車,晏世清迴到晏府時。
晏啟仍在會客,其實心裏已經在罵人了。
這一個個老東西打太極似的東扯西拉,不就是為了等他兒子迴來好打聽消息麽。
他特地吩咐下去,讓人告訴晏世清迴府後直接迴自己院子,偏要叫這些老東西什麽都打聽不到!
“父親。”
晏世清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時,正廳裏的幾位大人皆是坐直了身子往門口望去。
晏啟不由得皺了下眉。
“父親,兒子有要事相商……”
晏世清推門進來,看見在座的幾位老大臣後,語氣一頓:“諸位大人好,下官有要事需與父親商議,事後還需迴稟陛下,不知幾位大人……”
他都搬出皇帝了,人精似的老大臣自然不好再繼續坐下去。
紛紛起身告辭。
有位大臣作不經意的開口:“今兒老夫瞧見晏侍郎與安王自城外歸來,一段時間不見晏侍郎,瞧著似乎清減了些許?”
晏世清笑答:“多謝大人關心,今日陛下還說下官似乎是胖了。”
大臣一哽,他可不敢和皇帝的話反著來,把後頭那句“因何公幹勞累至此”生生咽了下去。
不甘心的大臣還想開口。
晏世清對著晏啟一邊說話,一邊在袖子裏摸索著什麽:“父親,有件東西……”
“恆安。”
晏啟看了眼還頻頻迴頭不肯離去的幾個人:“你先去書房,為父送送幾位大人。”
晏世清:“是,父親。”
幾位大臣喝了一肚子的茶,什麽都沒打聽到。
晏啟把人送出門拱拱手便幹脆利落的轉身,門房也直接關上大門。
大臣們麵麵相覷。
“什麽人!”
“晏啟本就是這樣的性子,隻是年紀大沉穩了。”
“晏世清迴來就說有要事,也不知陛下吩咐了什麽。”
“且看明日早朝,會不會拿到朝堂上說吧。”
“散了散了,各迴各家吧。”
晏啟來到書房,揶揄道:“去了趟衛城,迴來就敢用陛下做由頭逐客了,我要是不阻止,看你能掏出什麽來。”
晏世清拿出一張清單:“這是陛下今日賞賜的東西。”
“哦?”晏啟接過來一看:“嗯?!”
怎麽賞了這麽多!
晏世清握拳擋在唇邊,輕咳了一聲:“咳,陛下說了要賞賜的東西後,安王討價還價……”
賞賜就翻番了。
晏啟仔細看著禮單,臉上笑意漸漸加深:“安王深諳與陛下的相處之道,分寸拿捏的極好。”
這皇位越來越有爭頭了。
父子二人坐下,晏世清細說衛城一事。
晏啟聽完,說了一句:“朱光祿這老東西,要急死了。”
自以為聰明,舉薦睿王去衛城。
哪知道皇帝棋快一招,直接派了安王去。
讓睿王去,不過是使朱光祿心安的虛晃一招。
“先有戶部的事情,後有衛城的事,朱光祿肯定知道,陛下對他心生不滿,且看他如何應對。”
晏世清不想就這樣靜觀其變:“父親,我想……”
再添一把火。
“不用。”
晏啟低聲說了一句話。
晏世清不由睜大了眼睛。
太子竟然……
晏世清:“就沒人攔著點?”
晏啟:“陛下沒管,皇後攔了,太子明麵上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