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王越帶著賈詡與剩餘的十七人一路急趕,終於在六月三日這天的傍晚,趕迴到了洛陽城內,因為見天色已晚,便休整了一夜。於六月四這天的早上迴到了劉辯原來的府邸,發現劉辯已經不在這裏了,便又去找了剛剛下朝歸府的盧植,並帶著他們來蔡府找劉辯。
當王越講述完這一路上的經過,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因為見到賈詡所產生的喜悅,這時已蕩然無存。
之前,我隻顧著想要救迴賈詡,並沒有考慮這一路會遇到的危險。現在想來,為了一己之私,就讓王越他們身赴險地,而且還是在知道這時的武威郡中,隴西與金城是被叛軍掌握的,還好叛軍沒有發現王越他們的行蹤,要不然損失肯定還會更大。
我不禁在心中狠狠責罵自己,原本是穿越而來,總以為憑借自己的主角光環,凡事都能順利。卻沒有想過,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別人的生死存亡,而這次竟然如此草率行事。
這次沒有更大的損失算是幸運的,可下次呢?不能總是依賴運氣吧。我必須要更加謹慎,考慮周全,不能讓這些忠心耿耿的人因為我而再陷入絕境了。
我內心萬分的自責,站起身走向王越,見劉辯過來,王越也想起身,我上前一把按住他,示意他不要起來,然後我退後一步,向王越深深鞠了一躬。
起身時看著王越那受寵若驚的神情,說道:“孤有負王將軍之忠勇,且對戰死之士卒心有愧疚。孤實未能思得良策,致三名士卒枉死,更使安睿飽受奔波之苦。願安睿代孤向三名士卒之家眷致以歉意,告之其家,孤將以白銀五十兩補貼每戶。
若家中有幼子,可交於孤,孤將養之,使其學文習武,令彼等無後顧之憂,此乃孤聊以自慰之補償也。至於歸來之十七人,其中參戰之七人,每人賞白銀五兩,餘者十人,每人賞白銀二兩。另賞安睿黃金十兩。”說完,我又向王越深鞠一躬。
王越這時趕忙起身,拜倒向劉辯行禮:“末將為主公效力,此乃職責所在,豈敢受主公之賞賜。且戰死之士,非主公之過,實乃末將庸碌,未能保全其性命而迴,願主公收迴對末將之賞,末將愧不敢當。”
我看著王越誠懇的樣子,心裏的愧疚更增加了一分。“王將軍,此番行動極為艱險,眾將士皆功勳卓著,賞賜必不可辭,戰死之士卒家眷撫恤之事,孤亦定會妥善處之。”我說道。
王越還想再推辭,我抬手示意他別不要再推辭。然後轉頭看向其他三人,發現盧植和蔡邕都是一臉欣慰的在看著我。
蔡邕明白劉辯這次派王越出去冒險,主要是為了能得到賈詡這個大才的輔佐,所以繼續講話題說迴到了賈詡身上:“殿下心懷將士,此德此行,甚為可敬。今文和先生安全歸來,乃天賜良機,殿下宜與之暢言。”
盧植也說:“殿下重義厚情,雖處於困境,然善待下屬之心皆以看見,我等必傾盡全力輔佐。賈文和先生才略蓋世,若能與殿下攜手,共赴大業,必可功成,此天賜良機,望殿下善加把握,與先生促膝長談,共商宏圖。”
賈詡安靜地坐在那兒看著這一切,並沒有說一句話,不過從他眼神裏能看出有點認可劉辯的意思。
我心中暗想,賈詡的性格具有多麵性而且層次分明。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對自身安危的高度警覺與謹慎維護,曆史上他鼓動李傕、郭汜擾亂長安等作為,都是他在亂世中謀求生存的本能反應與策略體現。
與此同時,他也珍惜情義,張繡給予他信任與厚待,他便以忠誠和智慧相報,全力輔佐張繡應對複雜局勢。
再者,賈詡極為注重知遇之恩,曹操對他的才能很是認可並且給了優厚的待遇後,他才將自身才華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盡心竭力為曹操的宏圖霸業出謀劃策。此外,他出身於名門望族,家族的興衰榮辱也是他內心深處的重要考量因素。
想到這兒,我對盧植、蔡邕和王越說:“三位且先於外間權且自便,孤欲與文和先生私聊數語。”他們三個互相看了一眼,行禮之後就出去了。
等三人出去,我在心裏組織好勸說賈詡的話語,很鄭重的整理了一下衣衫,帶著期待的心情走到賈詡麵前,拱手行禮,在剛要慷慨激昂說出組織好的語言時。賈詡卻是猛然站起,這賈詡一米八的個頭,猛然的這一起身,倒是嚇了我一跳。
隨後賈詡就是向著劉辯迴了一禮,就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賈詡搶先開口:“草民拜謝殿下救命之恩,亦明了殿下施救之意。然草民心下仍有諸多疑竇。其一,殿下與草民素無往來,緣何篤定草民有能?其二,殿下又怎知曉草民於途中必將遇氐人叛亂之事?再者,殿下緣何知曉草民被擒之地與之時辰耶?”
聽完賈詡的靈魂三問,我趕緊在腦海裏思索起該怎麽迴答,內心想著,“這我怎麽迴答啊?難道告訴賈詡我是穿越過來的,知道的原因是在曆史書上看到的麽?或者我跟他說,是史道長掐指算出來的,臨走前告訴我的?這也太扯淡了吧。”
就在我百思也想不到怎麽說好的時候。見劉辯隻是低頭沉思也不言語,賈詡又緊著追問劉辯:“殿下切勿欺騙草民,言殿下有未卜先知之能,草民實不信此等虛假之事也。此三事者,件件皆為機密消息。殿下究竟緣何得知?若殿下不能坦誠相待於草民,草民又怎能安心效命於殿下耶?”
聽到賈詡提到機密消息四字,突然提醒了我。心想,“對啊!王越不是幫我推薦了幾個江湖中人幫我搜集信息的人麽?我何不將這些都推到這上麵去,迴頭,我私下再找王越叮囑一番,別說漏了就行”
當王越講述完這一路上的經過,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因為見到賈詡所產生的喜悅,這時已蕩然無存。
之前,我隻顧著想要救迴賈詡,並沒有考慮這一路會遇到的危險。現在想來,為了一己之私,就讓王越他們身赴險地,而且還是在知道這時的武威郡中,隴西與金城是被叛軍掌握的,還好叛軍沒有發現王越他們的行蹤,要不然損失肯定還會更大。
我不禁在心中狠狠責罵自己,原本是穿越而來,總以為憑借自己的主角光環,凡事都能順利。卻沒有想過,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別人的生死存亡,而這次竟然如此草率行事。
這次沒有更大的損失算是幸運的,可下次呢?不能總是依賴運氣吧。我必須要更加謹慎,考慮周全,不能讓這些忠心耿耿的人因為我而再陷入絕境了。
我內心萬分的自責,站起身走向王越,見劉辯過來,王越也想起身,我上前一把按住他,示意他不要起來,然後我退後一步,向王越深深鞠了一躬。
起身時看著王越那受寵若驚的神情,說道:“孤有負王將軍之忠勇,且對戰死之士卒心有愧疚。孤實未能思得良策,致三名士卒枉死,更使安睿飽受奔波之苦。願安睿代孤向三名士卒之家眷致以歉意,告之其家,孤將以白銀五十兩補貼每戶。
若家中有幼子,可交於孤,孤將養之,使其學文習武,令彼等無後顧之憂,此乃孤聊以自慰之補償也。至於歸來之十七人,其中參戰之七人,每人賞白銀五兩,餘者十人,每人賞白銀二兩。另賞安睿黃金十兩。”說完,我又向王越深鞠一躬。
王越這時趕忙起身,拜倒向劉辯行禮:“末將為主公效力,此乃職責所在,豈敢受主公之賞賜。且戰死之士,非主公之過,實乃末將庸碌,未能保全其性命而迴,願主公收迴對末將之賞,末將愧不敢當。”
我看著王越誠懇的樣子,心裏的愧疚更增加了一分。“王將軍,此番行動極為艱險,眾將士皆功勳卓著,賞賜必不可辭,戰死之士卒家眷撫恤之事,孤亦定會妥善處之。”我說道。
王越還想再推辭,我抬手示意他別不要再推辭。然後轉頭看向其他三人,發現盧植和蔡邕都是一臉欣慰的在看著我。
蔡邕明白劉辯這次派王越出去冒險,主要是為了能得到賈詡這個大才的輔佐,所以繼續講話題說迴到了賈詡身上:“殿下心懷將士,此德此行,甚為可敬。今文和先生安全歸來,乃天賜良機,殿下宜與之暢言。”
盧植也說:“殿下重義厚情,雖處於困境,然善待下屬之心皆以看見,我等必傾盡全力輔佐。賈文和先生才略蓋世,若能與殿下攜手,共赴大業,必可功成,此天賜良機,望殿下善加把握,與先生促膝長談,共商宏圖。”
賈詡安靜地坐在那兒看著這一切,並沒有說一句話,不過從他眼神裏能看出有點認可劉辯的意思。
我心中暗想,賈詡的性格具有多麵性而且層次分明。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對自身安危的高度警覺與謹慎維護,曆史上他鼓動李傕、郭汜擾亂長安等作為,都是他在亂世中謀求生存的本能反應與策略體現。
與此同時,他也珍惜情義,張繡給予他信任與厚待,他便以忠誠和智慧相報,全力輔佐張繡應對複雜局勢。
再者,賈詡極為注重知遇之恩,曹操對他的才能很是認可並且給了優厚的待遇後,他才將自身才華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盡心竭力為曹操的宏圖霸業出謀劃策。此外,他出身於名門望族,家族的興衰榮辱也是他內心深處的重要考量因素。
想到這兒,我對盧植、蔡邕和王越說:“三位且先於外間權且自便,孤欲與文和先生私聊數語。”他們三個互相看了一眼,行禮之後就出去了。
等三人出去,我在心裏組織好勸說賈詡的話語,很鄭重的整理了一下衣衫,帶著期待的心情走到賈詡麵前,拱手行禮,在剛要慷慨激昂說出組織好的語言時。賈詡卻是猛然站起,這賈詡一米八的個頭,猛然的這一起身,倒是嚇了我一跳。
隨後賈詡就是向著劉辯迴了一禮,就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賈詡搶先開口:“草民拜謝殿下救命之恩,亦明了殿下施救之意。然草民心下仍有諸多疑竇。其一,殿下與草民素無往來,緣何篤定草民有能?其二,殿下又怎知曉草民於途中必將遇氐人叛亂之事?再者,殿下緣何知曉草民被擒之地與之時辰耶?”
聽完賈詡的靈魂三問,我趕緊在腦海裏思索起該怎麽迴答,內心想著,“這我怎麽迴答啊?難道告訴賈詡我是穿越過來的,知道的原因是在曆史書上看到的麽?或者我跟他說,是史道長掐指算出來的,臨走前告訴我的?這也太扯淡了吧。”
就在我百思也想不到怎麽說好的時候。見劉辯隻是低頭沉思也不言語,賈詡又緊著追問劉辯:“殿下切勿欺騙草民,言殿下有未卜先知之能,草民實不信此等虛假之事也。此三事者,件件皆為機密消息。殿下究竟緣何得知?若殿下不能坦誠相待於草民,草民又怎能安心效命於殿下耶?”
聽到賈詡提到機密消息四字,突然提醒了我。心想,“對啊!王越不是幫我推薦了幾個江湖中人幫我搜集信息的人麽?我何不將這些都推到這上麵去,迴頭,我私下再找王越叮囑一番,別說漏了就行”